
周德宇匹茲堡大學政治學系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后
-
美國華人一輩子躲不開的三件事,除了死亡和稅收,就是……
在美國亞裔各族群中,華人是唯一一個群體中大多數人不認同母國。整體來說,大約只有四成的在美華人對中國有好感,而在精英當中,看看那些爭著反華的華人政客,認同中國的比例就更少了。[全文]
-
100多年過去了,美國在甩鍋上還是一個德性
一百多年過去了,很多事情都沒有變。如果你想找個能讓美國互相攻擊的兩黨統一起來的事情,找中國準沒錯。[全文]
-
盡信書不如無書,不要做某些已故經濟學家的奴隸
凱恩斯可能確實是參加巴黎和會里最懂經濟的人,里面的預測大部分是正確的,但是這不代表凱恩斯的每句話都是對的,更不能滑坡到英法美反而成了二戰(zhàn)罪人。[全文]
-
“1619計劃”和“1776委員會”,美國兩大愛國主義項目為何互掐?
如果說1619計劃講述的美國歷史算是存在史學爭議的話,1776報告里的美國歷史,就只能稱為建國神話了。[全文]
-
澤連斯基很擅長表演,但特朗普根本不需要演
從特朗普的角度來看,本來這場會面甚至都不會發(fā)生,是特朗普大人有大量給了他面子。澤連斯基本該是去白宮負荊請罪的,怎么還有臉要求起來了?[全文]
-
當美國開始講“對等”時,就是要“不對等”了
說到底,什么才算“對等”,那是美國自己說了算的,同時也是可以靈活定義的。從特朗普自己撕毀親手簽訂的美加墨協定就可以看出來,只要不達到目的或不讓自己贏得徹底,那就永遠可以視作是自己受了委屈,這是一種“不對等”。[全文]
-
給哈里斯24萬美元,給特朗普999美元,你說這部門是哪個黨的?
要是從對外政策的角度看,你會覺得特朗普的舉動著實有點抽象,美國國際開發(fā)署無論如何都是個現成的有用的對外干涉工具。但如果結合美國國內政治和部門政治,很多事情也不難理解。[全文]
-
美國的世界觀已經退化到殖民主義了
特朗普的思維就和很多杠精一樣,他們只想要“贏”,不想要道理。正如頭腦簡單的杠精同樣能給人帶來痛苦一樣,特朗普對中國和世界的危險也一點都不小。[全文]
-
有人破防了:憑什么外國人來中國平臺那么風光?
美國平臺不歡迎中國人,那是他們的損失,不是我們的;美國網民沒有教養(yǎng),是他們的問題,不是我們的。[全文]
-
《你好美國》還是把美國給你講得太好了
《你好美國》里面最特別的一點,就是里面的美國人大都明白這個社會出了問題,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而且都在努力去嘗試解決問題。美國人民要是都這么積極向上,何愁解決不了社會問題?[全文]
-
為什么反智主義盛行的美國,仍是世界科技的中心?
美國科學家們這些年開始著急,是有理由的。他們不知道美國政界到底還有沒有曾經的“體面”,能夠讓科學界免受政治的過多干擾。而特朗普政府可不太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全文]
-
美國保險公司有多招人恨?來說說我的親身經歷
在律師與保險公司扯皮了多年之后,保險公司仍然拒絕賠付,除非法庭上見。于是律師的意見就是要不算了,上法庭得花個上萬美元,要花很長時間,還不一定能贏。[全文]
-
從尹錫悅到特朗普,國際政治開始玩抽象了?
那些現在用尹錫悅的失敗來吹韓國民主政治健全的人,是不是該想想尹錫悅為什么會上臺?還是他們當時也吹過尹錫悅的勝選呢?[全文]
-
好消息,美國教育部還在;但壞消息是,美國教育部還在
一邊要取消教育部,一邊要做只有教育部做得動的改革,無非是典型的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競選綱領。當然,這就是美國很多政府部門和改革的縮影,也不局限于教育問題。[全文]
-
美國兩黨如今的爭斗,又回到了內戰(zhàn)沒有解決的那個問題
只要一部分人不被認作美國人,剩下的美國人足夠同質化,那么問題就解決了。當年黑人不值得讓美國人再打一次內戰(zhàn),所以他們就被犧牲掉了,那么今年呢?[全文]
-
猜猜看,馬斯克會“優(yōu)化”掉針對中國的政府監(jiān)管嗎?
還是他把和中國的聯系優(yōu)化掉,或者他自己被優(yōu)化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