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科學家為“尼安德特人被現代人所同化”提供有力的遺傳學證據
最后更新: 2024-07-18 15:11:49東大新聞網7月16日消息,7月12日,東南大學醫(yī)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系/發(fā)育與疾病相關基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李黎明教授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路易斯-西格勒綜合基因組學研究所Joshua Akey教授在《科學(Science)》以長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發(fā)表題為“Recurrent gene flow between Neanderthals and modern humans over the past 200,000 years”的研究論文,報道了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之間基因交流的最新進展。
近年來對古DNA的研究證實現代人和已經滅絕的古人類尼安德特人之間存在基因交流。以往的多數研究主要集中在尼安德特人對現代人群的遺傳貢獻,而缺乏現代人對尼安德特人遺傳貢獻的了解。
東大新聞網
本研究采用2000名現代人、3名尼安德特人和1名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組,繪制了過去20萬年中不同類型人類群體之間的基因流動。通過模擬現代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間復雜的基因流動模式,該研究識別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組中的現代人DNA,估算出尼安德特人群體大小比之前認為的低約20%,并提出了現代人對尼安德特人存在兩次基因流動的可能性。這些結果支持了尼安德特人被現代人同化的假說,即尼安德特人種群數量隨時間逐漸減少,最終在距今約5-6萬年前與種群數量占據優(yōu)勢的現代人的混合中,逐步融入了現代人的基因庫中。
該研究揭示出早期現代人和尼安德特人群體之間復雜的基因交流歷史,為“尼安德特人被現代人所同化”這一假說提供了有力的遺傳學證據。
近期,中國科協(xié)發(fā)布了2024年重大科學問題,其中之一是“中國境內發(fā)現的古人類是否為現代中國人的祖先”。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人類遺傳學與人類學系李輝教授對觀察者網表示,從生物人類學,特別是分子人類學的角度,這個問題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現代中國人可以很明確地說就是主要起源于非洲,主要是指97%以上的成分。從自然科學的角度,這是以99.999999999%以上的置信區(qū)間確認了的成果。
李輝提及,2022年獲得諾貝爾獎的帕博就做了相關研究,他的結論證明非洲以外的全世界人類都跟尼安德特人發(fā)生過基因交流,現代人的基因中有2%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所以尼安德特人是我們的祖先嗎?是的,之一,但是只有非常非常微弱的2%。
中國的早期智人,屬于丹尼索瓦人。丹人對我們的基因有貢獻嗎?李輝說:“很遺憾,當構成當代中國人大部分基因庫的這一波現代人到中國的時候,丹尼索瓦人已經滅絕了。但是在我們之前還存在一波現代人遷徙到東亞,跟丹尼索瓦人發(fā)生了基因交流,而我們則跟這支現代人發(fā)生了交流,相當于我們依靠一波‘接力棒’融合了部分丹尼索瓦人的基因,這個比例經檢測只有千分之二?!?
李輝認為,從這些結論出發(fā),確實能夠確認存在“附帶雜交”,但這個比例很低,所以仍然是“非洲起源,附帶雜交”。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林鈴錦 
-
手機直連衛(wèi)星,中國星鏈何時能登場?
2024-07-18 08:33 -
“設計速度400公里每小時,試驗臺速度達600公里每小時”
2024-07-18 07:13 中國精造 -
世界最小尺寸!中國科學家成功制備
2024-07-17 09:16 科技前沿 -
四十年兩場“芯片戰(zhàn)爭”,ASML怎么從獵人變成獵物
2024-07-16 07:55 -
華中科技大學:研發(fā)國內首套超精密主動減振器
2024-07-13 15:43 -
復旦團隊成功研發(fā)功能型光刻膠
2024-07-13 13:17 科技前沿 -
獲取納木錯湖泊巖芯,我國首次在青藏高原大湖鉆探中突破400米
2024-07-12 19:46 -
蘿卜快跑是怎么“生不逢時”的?
2024-07-12 14:41 -
中國科學家發(fā)現銀河系比想象中更大!
2024-07-12 08:25 天文 -
中國成功搭建!“6G關鍵技術迎來新突破”
2024-07-12 07:18 科技前沿 -
我國成功搭建國際首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試驗網
2024-07-11 16:07 科技前沿 -
我國科學家實現以RNA為媒介的基因精準寫入
2024-07-11 14:58 科技前沿 -
發(fā)現新物種:擬幽靈蛸!
2024-07-11 07:44 科技前沿 -
我國首次成功構建超越經典計算機的量子模擬器
2024-07-11 06:36 科技前沿 -
李菂獲馬塞爾·格羅斯曼獎:首位憑借中國國內學術成果獲獎的科學家
2024-07-09 16:05 -
我國深海重載作業(yè)采礦車海試,水深首次突破4000米
2024-07-09 12:12 -
《人類基因組編輯研究倫理指引》發(fā)布
2024-07-08 17:01 -
-
從“蓋房子”到“頂竹筍”:我國科學家首創(chuàng)晶體制備新方法
2024-07-06 22:13 -
太空歸來后,正式亮相
2024-07-05 14:54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評論 145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評論 360幾經波折,美烏要簽了? 評論 125“不吃夠自己種的苦果,某國就不會放下身段老實談判” 評論 197關鍵時刻,外貿大省如何突圍? 評論 59最新聞 Hot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再沒進展,我們就撤”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曾供職美頂尖能源實驗室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
國家發(fā)改委干將龔楨梽,“空降”廣東
-
廣西東蘭干旱“農民求雨”?當地回應:視頻系擺拍
-
外媒繼續(xù)緊盯:中國,70天了…
-
中央巡視組剛進駐吉林,正廳級趙明任上被查
-
“中方把波音飛機退回美國”
-
巴西毛遂自薦:聽說中國停了近400家美國牛肉商…
-
“特朗普破產過6次,想用這樣的手段嚇中國?”
-
“毛主席總講,既要看到它是‘紙老虎’,又要看到它是‘真老虎’”
-
澤連斯基猛批美國特使:散布“俄羅斯敘事”
-
就因兩張超速罰單,日籍博士被美國吊銷簽證
-
果然,特朗普對中國船只動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