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瀾:數字鴻溝阻礙全球發(fā)展,影響全球治理,也帶來全球風險
最后更新: 2024-07-04 16:47:22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全體會議在上海舉行。會上,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薛瀾分享了關于人工智能的見解。
首先,薛瀾從宏觀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未來的收益和風險。他提到,2015年全世界193個國家在聯合國共同簽署了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SDG),其中包括17個目標和169個具體指標。去年聯合國召開會議,發(fā)現SDG執(zhí)行情況不容樂觀,很多目標不僅沒有實現,反而出現倒退,所以大家對人工智能賦予了很高期望。
近期有分析顯示,人工智能會對SDG169個指標中的134個帶來積極促進作用,但也可能對其中的59個指標產生不利影響,從宏觀角度看,人工智能既有潛在的積極影響,也有不利方面。
分析顯示,人工智能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中約79%的指標有積極影響,約35%的指標有負面影響《自然-通訊》期刊
薛瀾歸納了人工智能不可忽視的三點風險:第一,技術內在問題,包括人工智能“幻覺”,以及從長遠來看,人工智能系統(tǒng)自主發(fā)展對人類社會的潛在威脅;第二,技術開發(fā)帶來的風險,包括數據安全、算法歧視、能源環(huán)境等問題;第三,技術應用,包括誤用或者濫用,對社會就業(yè)帶來的長遠影響。
隨后,薛瀾介紹了中國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實踐。他表示,關于如何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fā)展,盡可能讓其收益最大化,同時把風險降到最低,中國在過去的實踐中已經建立了相對比較完整的體系。
首先,在底層產業(yè)應用方面,中國有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推動人工智能的合理發(fā)展,針對算法、算力、數據也有一系列治理規(guī)則,同時針對其風險也有很多基本規(guī)則,其中以2019年發(f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作為底層。另外,針對相關很多問題的法律也出臺,針對專項及具體場景應用都出臺了相應治理規(guī)則。構建了多維度、多層次、多領域、多舉措的整體治理體系。
他提到,同時,中國也特別強調人工智能發(fā)展和風險防控,要讓廣大社會能對人工智能有更好的了解。很多研究顯示,中國社會積極擁抱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但對人工智能認識也仍有不足。所以,今年2月,四部門印發(fā)《2024年提升全民數字素養(yǎng)與技能工作要點》,部署了這方面任務。
最后,關于人工智能的國際治理問題,薛瀾指出,從全球角度來講,人工智能的發(fā)展面臨著很多挑戰(zhàn)。
在蘇丹賈巴蘭的一家電子學習中心,女孩們正在使用太陽能平板電腦。聯合國網站
薛瀾表示,首先是基礎設施鴻溝,目前全球25億人仍在“脫線狀態(tài)”,同時世界范圍內還存在公民數字素養(yǎng)鴻溝,以及人工智能發(fā)展素養(yǎng)鴻溝。這些問題不但阻礙全球發(fā)展,也對全球治理帶來很大影響,且一個國家?guī)淼娘L險就是全球風險,國際社會必須共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他指出,應通過多途徑建立國際交流及防控體系,加強政府間的多邊對話機制,同時希望能通過科學共同體的力量助力國際機制全面完善,全球科技力量可以跟政府、跟企業(yè)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的健康發(fā)展。
他還談到,希望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能真正起到綜合全面協(xié)調的作用,打破各種壁壘,加強國際合作協(xié)議,同時在產業(yè)、科學界共同努力下推動人工智能合理發(fā)展。
“最后,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fā)展,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毖懻f道。
- 責任編輯: 林琛力 
-
黃愷、鄭永年等 | 萬字圓桌實錄:中國不能錯過人工智能時代
2024-07-04 15:38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世界99%的算力用于模型訓練,只有不到1%用于安全優(yōu)先”
2024-07-04 12:15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AI全球治理:中美聯合國握手,哪里求同,哪里存異?
2024-07-04 12:04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這場大會,為AI發(fā)展提供了“中國藍本”!
2024-07-04 11:16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專稿|AI時代,中國占到了意想不到的先手
2024-07-04 08:25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神十八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
2024-07-03 23:13 航空航天 -
聚焦金融科技前沿,交通銀行再度成為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戰(zhàn)略合作伙伴
2024-07-02 16:26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天兵科技就火箭墜落致歉,針對周邊受損房屋勘查、鑒定與賠付
2024-07-02 15:45 航空航天 -
中國科協(xié)發(fā)布2024重大科學問題難題
2024-07-02 11:54 科技前沿 -
華為這些國內頭部企業(yè),對產業(yè)鏈貢獻不夠好?
2024-07-02 08:30 -
嫦娥六號總師:這點成為美中不足
2024-07-01 10:23 航空航天 -
天龍三號火箭試車發(fā)生事故:學費必須交得值
2024-06-30 22:35 航空航天 -
長七改火箭成功發(fā)射中星3A衛(wèi)星
2024-06-29 20:55 航空航天 -
今天,中國的大模型底座能力到底怎么樣?
2024-06-28 15:17 人工智能 -
專稿|任正非說的“鹽堿地”,中國光伏的希望田野
2024-06-28 09:50 -
OpenAI終止對中國提供API服務,周鴻祎發(fā)聲
2024-06-26 13:53 人工智能 -
首次!我國科學家實現獼猴全腦尺度神經活動監(jiān)測
2024-06-25 18:20 科技前沿 -
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致電祝賀
2024-06-25 14:50 航空航天 -
專稿|不顧一切的脫鉤:美國國會為何瞄準這家中國企業(yè)
2024-06-25 09:54 -
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單公布
2024-06-24 17:46
相關推薦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評論 104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評論 97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評論 343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評論 242最新聞 Hot
-
“不能太依賴美國,歐洲得買點俄氣”
-
“僅靠美國?休想”
-
“拋售美債是對美國經濟政策喪失信心”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馬斯愿釋放所有以色列人質,但有個前提”
-
“印度這行業(yè)要玩完了”
-
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
“豁免是對中國實力的認可,不豁免更是機會”
-
“離了中國貨,清涼一夏都難…”
-
“還跟我提投資?等美國穩(wěn)定了再說吧”
-
俄副外長:中國需要多少石油,俄羅斯就準備供應多少
-
英國反華議員赴香港探親被拒入境
-
石破茂對美發(fā)出“迄今最強烈警告”
-
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
關稅成本暴漲40多倍,美企CEO叫苦: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