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育川:美中關系——在政治與經濟領域的較量(二)
關鍵字: 中國美國對華投資中歐貿易中美貿易圖六
對于中國公司來說,歐洲市場比美國市場更容易進入,原因在于中國公司在歐洲尋找合作伙伴時,選擇面比美國要更寬。當然,你可以稱之為中國的“分而治之”(divide and conquer)戰(zhàn)略。當某個歐盟國家拒絕了一家中國公司的投資活動時,這家中國公司還可以通過愿意接納其投資的另一個歐盟國家進入龐大的歐洲市場。雖然中國公司同樣可以與美國國內各州展開類似的單獨合作,但鑒于美國公司的抱團屬性(agglomerated nature)以及影響力無遠弗屆的聯(lián)邦政策,中國公司的投資活動在美國的確比在歐洲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
美國在國家安全方面的顧慮也會對中國公司的投資活動造成影響,中國資金進入美國時會受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查,以便確定這項投資活動是否會觸犯反托拉斯法或對美國的國家安全造成不利影響。
雖然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僅占美國接受的外國直接投資的很小的一部分,但中國公司的投資活動受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拒絕的案例數(shù)量卻占到了全部案例的25%,在受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審查的投資活動國別名單上,中國在數(shù)量上名列第一位。由于對中國國有企業(yè)抱有戒備心理,美國對中國公司的在美投資活動存在著特別的安全顧慮。
與美國對中國國有企業(yè)對美投資鮮明的負面態(tài)度形成對比的是,其實大部分在美國從事投資活動的中國公司是私營企業(yè)。即便如此,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此前對中國國有企業(yè)投資活動的拒絕態(tài)度,在吸引規(guī)模較小的中國私人資本時也起到了負面的作用。根據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2015年向美國國會提交的一份報告,在對美直接投資額方面,中國在所有國家中名列第十四位;在遭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拒絕的投資案例數(shù)量方面,中國在所有國家中名列第一位。
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投資活動尤其引發(fā)了美國在國家安全方面的擔憂。在這方面,作為一家通訊技術企業(yè),中國的華為公司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雖然歐盟對這家公司在歐洲的投資行為持開放態(tài)度,但美國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拒絕了華為公司在美國的投資擴張行為。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the House Intelligence Committee)曾建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拒絕華為和中興兩家中國通訊類企業(yè)的一切在美并購行為,認為這兩家公司可能會“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造成威脅”。
華為公司幾乎已經被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不過這家公司在歐洲的運氣要好得多。雖然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追隨美國以網絡安全為由將華為公司擋在國門之外,但英國的策略卻有所不同。英國設立了一個特別的檢測中心對華為通信設備進行檢測。在這個中心里,英國工程師和華為工程師一起工作,以確保華為通信設備滿足英國設定的安全標準。目前,在歐洲、中東和非洲,華為移動通信設備已經占有25%的市場份額。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在北美的市場份額還不到3%。
美中之間就“雙邊投資協(xié)定”(BIT)已談判多年,可以預見特朗普政府對任何鼓勵美國公司對外投資的協(xié)定應該都是抵觸的。然而,對于很多已經或希望在中國開展業(yè)務的美國公司來說,促使中國外資政策松綁將帶來大量商業(yè)機會,而這將進一步為美國國內創(chuàng)造更多的工作崗位。從這個角度來說,推動兩國間“雙邊投資協(xié)定”的最終簽署應該是特朗普總統(tǒng)的優(yōu)先工作目標。
若美中兩國不能就“雙邊投資協(xié)定”達成共識,即便雙邊貿易問題不再引起麻煩,在未來幾年里美中之間的經濟緊張關系也將持續(xù)加劇。近期,一項針對已經在華開展業(yè)務的美國公司的調查顯示,他們最大的憂慮來自北京致力于推動“自主創(chuàng)新”(indigenous innovation)的一系列政策。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外國公司在很多技術領域都被排除在中國的這一發(fā)展計劃之外。
在外界看來,中國在發(fā)展自主技術方面十分積極,因為新技術可以幫助中國有效應對日益上漲的人工成本和日益萎縮的勞動力規(guī)模,而且中國已經采取了諸多措施以確保該目標的實現(xiàn)。西方政府及商業(yè)機構曾提出警告:中國政府的任何歧視性政策都將對以中國為目的地的外國投資帶來不利影響。當這一切發(fā)生時,美中兩國各自國內的政治環(huán)境已經制造了一種可能性:若不能細心呵護,美中雙邊關系將走入歧途。
對未來的預判
在過去10年里,某些鄰國與中國之間的關系日趨緊張,這些國家希望美國能夠在該地區(qū)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其中包括更加明確的軍事存在,而且這正是美國高調的“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的應有之義。在這一地區(qū),很多國家對美國為他們提供強大安全保護的時代懷念不已,當年他們正是在這樣的安全環(huán)境中走向繁榮的。
在不久的未來,外交政策可能導致緊張局勢日益加劇。如果中國無法對朝鮮施加足夠壓力以阻止其發(fā)展核能力,美國將十分失望;此外,南海地區(qū)的海上突發(fā)事件也可能是導致沖突爆發(fā)的引信。美中之間還可能由于美國在經貿領域變得更加咄咄逼人而使矛盾激化,問題可能出現(xiàn)在進口鋼鐵制品領域,美國還可能對WTO展開游說以阻止其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如果希望美中關系獲得可持續(xù)的改善,兩國的政治環(huán)境和經濟環(huán)境的改善都是必要的。如果美國經濟能夠恢復活力、實現(xiàn)更加強勁的增長,那么美國的政治家們也好、普通民眾也好,他們便都不會再將中國視為美國國內經濟問題的制造者。與此相似,中國若能穩(wěn)住經濟減速的局面,那么它便更有可能在貿易和投資領域放松管制。對美國來說,有必要認識到,北京提出的“新型大國關系”對于加強美中雙邊互信并非毫無意義。美中沖突是否會加劇呢?兩國關系能否實現(xiàn)緩和從而使亞洲繼續(xù)保持繁榮穩(wěn)定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全文完,觀察者網馬力摘譯自美中政策基金會2017年10月出版的Washington Journal of Modern China雜志)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黃育川:美中關系——在政治與經濟領域的較量(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馬力
- 最后更新: 2018-04-14 09:12:16
-
印度遭輪奸少女自焚維權 涉案議員:低種姓搞事
2018-04-13 17:24 印度強奸案 -
美英法對敘利亞還用這一招?俄羅斯看不下去了...
2018-04-13 11:00 敘利亞內戰(zhàn) -
德國稱不會參與對敘動武 英法:支持美采取行動
2018-04-13 09:00 敘利亞內戰(zhàn) -
澳官員被中國集體拒簽?中方回應
2018-04-13 08:45 中國外交 -
韓軍妥協(xié)了
2018-04-12 16:00 三八線之南 -
“日本不該認慫,要挑核心產業(yè)報復美國”
2018-04-12 11:20 日本產經 -
周六,來聽督工講中美“豆爭”
2018-04-12 10:00 觀天下講壇 -
英國潛艇、戰(zhàn)機已準備好打擊敘利亞
2018-04-12 08:50 敘利亞內戰(zhàn) -
時隔八年 中日經濟高層對話將于16日舉行
2018-04-11 21:31 中日關系 -
臉書生死戰(zhàn):盤問我5小時,卻盡是些“送分題”
2018-04-11 20:03 美國一夢 -
中國擴大開放與中美貿易戰(zhàn)有關?中方回應
2018-04-11 16:07 中美關系 -
被問“臉書在中國不可能成功吧”,扎克伯格的求生意識很強了
2018-04-11 10:16 中美關系 -
美海軍提名他為新任太平洋司令,接替哈里斯
2018-04-11 09:37 美國政治 -
跟解放軍打對臺?美航母南海“例行訓練”
2018-04-11 09:00 南海局勢 -
應朝方邀請,中國藝術團將赴朝鮮參加藝術節(jié)
2018-04-11 08:52 三八線之南 -
貿易戰(zhàn)下美國會不會被打成“篩子”,美智庫給了張圖
2018-04-10 22:29 中美關系 -
習近平會見杜特爾特:繼續(xù)妥善處理好南海問題
2018-04-10 22:05 中國外交 -
2400只羊熱死海運途中,澳為“農民驕傲”悲鳴
2018-04-10 19:45 -
誰用“化武”炸敘利亞?美俄安理會再開撕
2018-04-10 17:18 敘利亞內戰(zhàn) -
這是中國軍事基地?瓦努阿圖又打了澳媒臉
2018-04-10 16:00
相關推薦 -
“遭反對后,特朗普考慮放寬對中國船只收費” 評論 154美防長又抹黑,我使館駁斥 評論 96美國人邊囤貨邊抱怨:中國商品物美價廉,憑什么受罰? 評論 143“八年了,所有美國制造商都勸我們:回中國生產吧!” 評論 102最新聞 Hot
-
“遭反對后,特朗普考慮放寬對中國船只收費”
-
離大譜!特朗普經濟顧問:建議各國直接給美國開支票打錢
-
特朗普吹噓:我一威脅征100%稅,臺積電乖乖就范
-
“非常嚴重的科學事件”,美國又對華下黑手
-
“特朗普可能最先低頭”
-
同時換掉心臟和肝臟,臺灣歌手TANK發(fā)聲:感謝祖國
-
美媒警告特朗普:關稅換不來尊重
-
“中國已占上風,但美國仍有優(yōu)勢”
-
“蘋果遭背叛!之前讓遷出中國,現(xiàn)在又整這死出…”
-
內斗升級!“問關稅怎么辦,四個人四個說法”
-
特朗普粗鄙羞辱談判各國
-
“你個共和黨人,想造反”
-
美國:對不起,我們又改了
-
他喊話歐盟:對中國,還不快調整
-
日本:國難當頭,要不給國民發(fā)點兒錢吧
-
馬斯克又罵納瓦羅“傻蛋”,白宮打圓場:男孩嘛,都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