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博宇:如何轉(zhuǎn)變“天然獨”?北漂臺灣青年這么說
關鍵字: 臺灣年輕人天然獨太陽花兩岸交流蔡英文觀察者網(wǎng):這兩年,因為各種原因,臺灣、大陸的青年、甚至說整個社會,出現(xiàn)了撕裂和敵對,您認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文化隔閡還是政治操作?
鄭博宇:兩岸分開這么久,有隔閡是正常的。不要講兩岸,臺灣的南北都有差異。溝通上、習慣上、文化上有差異是正常的。但是最起碼,文化是同根同源,語言溝通沒有問題。
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政治操作上。這樣講好了,我這一代的臺灣學生,我是86年的,先學中國史,再學臺灣史,再學世界史。但是陳水扁執(zhí)政之后調(diào)整的課綱,先學臺灣史,再學中國史,才是世界史。聽起來這只是一個小的變動,其實對于本位主義有很大影響。他會讓年輕人主觀意識在建構(gòu)的時候就認定,臺灣、中國是兩個地方。
簡單地說,我看到兵馬俑會覺著,這是我們文化的東西。但是,現(xiàn)在的臺灣年輕人來看,這就是一個景點。因為本位主義不一樣了。
這就是嚴重的政治操作。加上馬英九執(zhí)政8年,也沒有去調(diào)整這個東西。等于說,這個東西遺毒了16年?,F(xiàn)在蔡英文執(zhí)政,就更不可能去改變了。政治、媒體、教育。媒體和教育被政治操縱。
觀察者網(wǎng):您認為,如果國民黨后續(xù)能夠再次執(zhí)政,這個問題還能撥亂反正嗎?
鄭博宇:我說難聽一點,更改這個事情是可以做的,但問題是,這個遺毒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16年,中間這一代已經(jīng)深受其害。青少年時代,人的認識一旦固化,就很難再去改變。
為什么會有太陽花?為什么會有課綱游行?鬧的這批人,在初中高中學的都是陳水扁教改出來的東西。為什么蔡英文敢講“天然獨”這件事,就是因為這些東西在這些人心里已經(jīng)根深蒂固。
我以前的同學,去富士康找工作,筆試過了。第二輪的時候,人事問他,我們公司要外派大陸,你有沒有興趣。他說:我為什么要去大陸?然后就沒錄取這份工作。臺灣其實很多這種年輕人。
臺灣青年創(chuàng)業(yè)驛站啟動儀式
觀察者網(wǎng):現(xiàn)在的狀況是,政治操作還將持續(xù)下去,至少還要持續(xù)七年,很難出現(xiàn)讓人感覺樂觀的轉(zhuǎn)變。那么臺灣未來該怎么辦?
鄭博宇:我們很難針對政府操作做什么,但是民間的交流不能斷。民間交流應該更有實質(zhì)性的效果,讓更多想要走出來的年輕人都得到可以來大陸的機會。
我們不能要求每個臺灣人都走出來,但只要有人想走出來,我們就應該提供機會給他們,應該讓想知道外面世界的臺灣年輕人知道,北京到底是什么樣的,大陸到底是什么樣的。他要有選擇的權(quán)利。根基只能從這一代年輕人去慢慢改變。
為什么很多臺灣年輕人不愿意來大陸?因為他們認為來大陸的,要么是國民黨的,要么是臺商二代,反正一定是富二代。機票那么貴(往返機票1萬5新臺幣左右——觀察者網(wǎng)注),他連來的機票都負擔不起。
加上在臺灣,少數(shù)團體一直把持來大陸的資源。比如說,你不加入我的會,就不能參加去大陸的活動。其實臺灣年輕人想來,只是沒有錢。我想加入兩岸交流團,但我不是這個會的人,也不能加入這種交流活動。
這些單位也好,協(xié)會也好,資源哪里來的?都是這邊單位給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掙得很多。但是真正想要到大陸的年輕人并不能真正受益。長期把這些資源都放在不對的地方,讓不對的人去操作這些資源,只會讓臺灣年輕人來大陸的門檻更高。我希望這種兩岸交流的事情不應該再由特定或是一些利益團體去壟斷。
兩岸每年來往的人次據(jù)說有1500萬人次以上,實際上,只有不到700百萬人來過。因為都是重復的人來大陸。能來的人會一次次來,不能來的人還是不能來。
所以,要擴大整個交往的規(guī)模,要多給那些真的為臺灣青年服務的單位一些機會,給一些新的民間團體機會。而不是只看重那些老的民間團體。
我覺著,臺灣的青年現(xiàn)在好值錢,那些人都在想辦法把臺灣青年拉去自己的團體。以前臺灣社團哪有青年會,這幾年突然蹦出來青年會。以前工商那邊哪有青年會,還不是因為現(xiàn)在青年是熱點,才搞青年會。
- 原標題:鄭博宇:改善兩岸關系,應推動兩岸青年之間的務實交流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周順子
-
“果然,中國說對了” 評論 110“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jié)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評論 205“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162特朗普竟對中國征收34%“對等關稅” 評論 953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71最新聞 Hot
-
“美國這么做,堵不住我的嘴”
-
逃跑的黑熊,找到了
-
“對等關稅”竟是這么算的?經(jīng)濟學家集體傻眼
-
“果然,中國說對了”
-
加拿大發(fā)愁:躲過子彈,卻撞上坦克
-
內(nèi)塔尼亞胡來了,匈牙利退了
-
“禁令之前就有,但伯恩斯離任前擴大了范圍”
-
“地球上沒一個地方是安全的”
-
“美國是特朗普關稅政策下的最大輸家”
-
“對臺灣地區(qū)沖擊明顯,非??膳隆?/a>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
誰被征了50%的最高關稅?
-
四名共和黨議員倒戈阻止對加關稅,特朗普破口大罵
-
“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jié)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
特朗普發(fā)動全球關稅戰(zhàn),美國VS全世界
-
結(jié)束全球化?“不是按個開關,美國就能搖身一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