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睿:清明祭典說明兩岸同宗同源
關(guān)鍵字: 臺灣清明節(jié)臺灣媽祖廟臺灣國民黨中華文化正統(tǒng)中華文化正統(tǒng)必然包含中國的道統(tǒng)和法統(tǒng)
考察中國歷史,中華文化正統(tǒng)必然包含中國的道統(tǒng)和法統(tǒng),也就是中國文化和政治的相成性與連續(xù)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來說,承認“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即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文化正統(tǒng)。從國際政治來看,“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也是國際間對中華文化正統(tǒng)的肯定與承認。
然而,臺灣走上背離中華文化正統(tǒng)的道路,存在比較復雜的因素。簡單地說,首先是日本殖民主義的遺留與民國政府光復臺灣初期的矛盾;其次是國共戰(zhàn)爭、國民黨逃臺的影響;其三是冷戰(zhàn)背景下西方文化對臺灣的支配。
日殖時代以前,臺灣除早期先住民文化之外,主要是閩粵的漢移民文化。后者并沒有近現(xiàn)代的國家觀念,只有傳統(tǒng)天下思維支配下的敬天拜祖思想,以及相應的地方性民俗文化。后來日本殖民統(tǒng)治,反彈出漢族系臺人的中國意識,只不過在兩岸隔絕的客觀形勢中,以及日殖去中國化的高壓統(tǒng)治下,臺人的中國意識只能以臺灣意識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日殖當局對臺實施的同化政策,從反面證明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的中國屬性;1920年代以后的臺灣新文化、新文學運動,就是很好的說明。然而,半世紀的日本殖民統(tǒng)治遺害,以及隔絕大陸半世紀的臺灣地方性民俗文化,對于光復后的國民黨統(tǒng)治階層來說,卻成為陌生的課題。加上內(nèi)戰(zhàn)不已的影響,國民黨政府的手段和心態(tài)都陷入急躁粗劣的困境,有些人把國文教育和國語運動的好事辦成壞事。
1949年國民黨逃臺后,內(nèi)部矛盾更加嚴重。為了建構(gòu)政治上層的法統(tǒng),國民黨政府把臺灣當成“復興基地”;而隨之來的經(jīng)典式精英文化,與本土的地方性民俗文化,兩者過著“你走你的路”的日子。也就是說,國民黨單方面的政治意圖,使得兼容并蓄的中華文化在它治下也走向片面化,成為反共政治的附庸。
而統(tǒng)治階層的精英文化與本土的民俗文化共同擠壓在一座島上,卻沒有得到正常的融和發(fā)展,遂產(chǎn)生畸型的核心/邊陲難以調(diào)和的矛盾。這種文化矛盾,恰恰是臺獨派的政治空間。
雖說大陸經(jīng)過文革,國民黨在臺灣推行片面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但1970年代的國際政局丕變,使得國民黨政府的中國“法統(tǒng)”破局,其“道統(tǒng)”也隨之破功。臺獨派趁機收編長年壓抑下的島內(nèi)民俗文化;“出頭天”的庶民想望,在兩岸相互隔絕的條件下,使農(nóng)民、漁民、鄉(xiāng)土派等甘心跟隨“臺獨”的召喚,也就不難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臺獨派在島上一方面打擊精英層的中華文化,一方面又宰制或利用庶民階級的中華文化,其作為與日殖當局如出一轍。這就是說,臺獨派以西方(含日本)文化取代過去國民黨政府統(tǒng)治的“道統(tǒng)”,暴露它殖民主義代理人的本質(zhì)。
早在1960年代的冷戰(zhàn)背景下,由于臺灣對美日在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上的依賴體制,西方文化成為島內(nèi)異議人士反對或制約國民黨的武器。所謂“中西文化論戰(zhàn)”,后來以全盤西化派占了上風,就是這種背景下的成果。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除了針對大陸文革之外,就是為了防止西化派的沖擊。但隨著國民黨的“法統(tǒng)”破局,這場由黨政高層推動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也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更重要的是,這場國民黨精英式的文化運動,除了掩蓋西方文化的潮流之外,并沒有對接或影響上述的臺灣民俗文化。一旦空洞化、博物館化的中華文化“道統(tǒng)”隨著國民黨“法統(tǒng)”倒臺,潛流多時的西方文化及其價值觀便浮上臺面,選舉政治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至于長期被國民黨“道統(tǒng)”異己化的臺灣民俗文化,卻因為舊國民黨的倒臺,竟也異己化地對接上西方文化選舉政治。于是,臺灣什么廟都有,什么神都拜,選舉政治的精英全來朝拜媽祖,竟然一點都不奇怪。這就是在臺灣的中華文化。
臺灣民俗文化與地緣政治意義
然而,臺灣的媽祖信仰有個故事。從清代開始,臺灣媽祖廟便有前往湄洲祖廟進香的傳統(tǒng)。
至日殖時代兩岸分隔,特別是1935年以后,湄洲進香遂成為絕響。臺灣光復后雖曾短暫恢復進香傳統(tǒng),但不旋踵又因反共戒嚴體制而中斷近40年之久。1987年臺灣解嚴,一艘堆滿走私品的宜蘭漁船被發(fā)現(xiàn)五尊來自湄洲的媽祖神像。這五尊原該被銷毀的“走私品”,后來成為南方澳南天宮被奉祀的神像。
眾人較熟知的臺中大甲鎮(zhèn)瀾宮,也在1987年10月由其董監(jiān)事會進香湄洲,帶回分靈媽祖一尊、印信、香火等信物,從此吸引全臺信眾前往大甲區(qū)朝拜,更進而引發(fā)前赴大陸的進香潮。同年底臺灣當局開放赴大陸探親后,半年之內(nèi)有60多間臺灣媽祖廟組團前往湄洲進香,且?guī)Щ胤朱`神像近千尊。次年為了媽祖誕辰紀念日,大約有13,400名臺灣人赴湄洲進香。
臺灣臺中,大甲鎮(zhèn)瀾宮(圖/東方IC)
臺灣民間還信奉有“醫(yī)神”之譽的保生大帝。以臺南學甲慈濟宮供奉的保生二大帝神像為例,那是一尊宋代雕刻、全球僅存最原始而古老的保生大帝神像,已有800多年的歷史。350多年前,李氏先祖從廈門迎來該神像,隨鄭成功軍隊登陸于臺南學甲頭前寮溪(即今將軍溪)一帶。后來每逢登陸日,廟方與信眾均到頭前寮舉行謁祖祭典儀式,遙拜廈門白礁祖廟和大陸祖先。
這些民俗信仰文化和歷史,在地緣政治上的意義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道統(tǒng)與法統(tǒng)的合一,就是中華文化正統(tǒng),無論雅俗。在歷史上,臺灣民間信仰受到日殖當局的打壓,其表面理由就是“現(xiàn)代化”或“現(xiàn)代性”的需要,但實則是為了消滅臺灣人的歷史傳統(tǒng)與民族意識。
事實證明,臺灣民間信仰中的尋根式認同文化,穿越了“日殖”與“反共”兩個歷史階段,百多年來展現(xiàn)毫不屈撓于人為阻隔“兩岸一家親”的草根生命力,這才是殖民者和臺獨論者忌憚又嫌惡它的真正原因。否則,他們也不會在指斥臺灣民俗文化為愚昧、無知、宿命的同時,卻紛紛恢復日殖總督府所興建的“神社”。
由此來看習總書記提到“兩制”臺灣方案時,他表示將充分尊重與保障臺灣同胞的宗教信仰,就值得從民俗文化與地緣政治的關(guān)系來理解。
地方性、邊陲性的閩粵移民文化,以及早期移民的先住民文化,是臺灣文化的底色,它與大陸各地方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臺灣文化的特殊性,是基于中國地理、歷史、經(jīng)濟和政治的條件共同作用而成,它與中華文化的普遍性是相互辯證發(fā)展的關(guān)系。正因為如此,87.3%的臺灣人覺得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邊區(qū)文化的風氣,有時候還領(lǐng)先核心地區(qū),但真正的全面發(fā)展又必然經(jīng)由核心區(qū)。所以林則徐、辜鴻銘、嚴復、梁啟超和康有為這些邊區(qū)精英,必然往中原核心區(qū)活動發(fā)展。影響1920年代以后臺灣新文化運動的人物,也是經(jīng)受過中原核心區(qū)洗禮的人,例如張我軍便是。這就是中華文化正統(tǒng)論。
“中華”二字,也就是光明的中心,由中心散發(fā)出來光明的文化。這個中心就是地理上的中原,哲學上的中庸,倫理上的中和。從先秦學術(shù)思想,到后來支配閩粵移民世界觀的天下思維,都是中原諸夏發(fā)展出來的文化。氣魄恢弘的一帶一路,就是具體的天下思維與擔當?shù)默F(xiàn)代表現(xiàn)。臺灣人與臺灣文化的發(fā)展生機,在于中華出發(fā)的一帶一路,而不在一例一休。
過去國民黨精英式的中華文化道統(tǒng)沒有做好臺灣民俗的工作,新殖民主義西方文化和價值卻在臺灣當?shù)?。禮失求諸野,大陸當局既然承擔起復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便需要連結(jié)臺灣民間文化,比如臺灣人也尊奉的黃帝。
- 原標題:王睿:清明祭典說明兩岸同宗同源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泠
- 最后更新: 2019-04-11 08:02:54
-
中鋁貨運火車脫軌壓毀民房 6人失聯(lián)
2019-04-11 07:48 安全生產(chǎn) -
72歲男友有新情人,30歲女子用“艷照”敲詐對方被判刑
2019-04-11 07:37 依法治國 -
中國確診18例“超級真菌”感染? 疾控中心回應
2019-04-11 07:27 醫(yī)學 -
克羅地亞是《權(quán)力的游戲》取景地,李克強一席話引來滿堂喝彩
2019-04-11 07:24 中國外交 -
“牛散”領(lǐng)上海證監(jiān)局1號罰單,內(nèi)幕交易被罰1.03億
2019-04-10 22:58 今日財經(jīng) -
達賴住院,中方回應“活佛轉(zhuǎn)世”制度
2019-04-10 22:50 中國外交 -
“981”鉆井平臺南海完鉆首口深水開發(fā)井
2019-04-10 22:21 能源戰(zhàn)略 -
踩剎車!踩剎車?。〔葎x車啊??!
2019-04-10 22:04 中國雷人秀 -
“我才19我要找媽媽!”小賊嗷嗷大哭遭民警神補刀
2019-04-10 22:04 -
習近平連續(xù)七年參加植樹,這些細節(jié)你注意到了么?
2019-04-10 21:23 -
“保護地球靠中國人少吃肉”,這家境外組織怎么想的?
2019-04-10 20:24 -
習近平晤緬甸國防軍總司令
2019-04-10 19:58 -
-
厲害了!這批空軍飛行員出身清華
2019-04-10 19:02 習主席帶領(lǐng)我們強軍 -
金融職務犯罪典型:外逃25年紅通人員袁國方回國投案
2019-04-10 18:52 海外追逃 -
親媽當街飛踹模特女童遭批后道歉:沒有把她當機器
2019-04-10 17:26 中國雷人秀 -
男子上廁所太用力,竟把肺憋炸了…
2019-04-10 17:08 -
貧寒小姐妹 “撿”出個圖書館,全村的小伙伴都來看…
2019-04-10 16:57 暖心聞 -
凌晨4點排隊,就為了買塊地毯?
2019-04-10 16:55 -
新版妲己上線,不禍國殃民了,愛上二郎神…
2019-04-10 16:54 中國電視劇
相關(guān)推薦 -
美媒吐槽:全員滑跪,除了中國… 評論 23換防長?“美國后院起火” 評論 116美元主導地位遭削弱,“人民幣必須抓住機會” 評論 209前十占九!“中國機構(gòu)正在主導全球芯片研究” 評論 171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評論 119最新聞 Hot
-
美媒吐槽:全員滑跪,除了中國…
-
“別用中國的”,美國務院內(nèi)部文件曝光
-
“關(guān)稅正在扼殺企業(yè)對美投資意愿,市場重心或轉(zhuǎn)向”
-
“談判推遲,美國又提要求”
-
換防長?“美國后院起火”
-
帶著石破茂的親筆信,他來中國了
-
斗爭升級!哈佛大學起訴特朗普政府
-
外媒緊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國,特朗普恐難如愿
-
特朗普稱未來三天公布俄烏和平方案,美媒曝細節(jié)
-
工業(yè)電化學奠基人郭鶴桐教授逝世,享年95歲
-
挑釁!英軍高官:臺海問題,準備好了
-
美元主導地位遭削弱,“人民幣必須抓住機會”
-
前十占九!“中國機構(gòu)正在主導全球芯片研究”
-
誰將繼任教皇?
-
石破茂再發(fā)狠:不打算唯命是從
-
國際乒聯(lián)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單第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