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郭金虎:月壤能不能種菜?空間站里生物鐘怎么變?聊聊空間環(huán)境里的生命故事
最后更新: 2024-06-04 15:15:05嫦娥六號已完成人類首次月球背面的月壤取樣。這是嫦娥六號最受公眾關注的任務,月壤研究有多重要?能為將來的國際月球科研站,提供“種菜”的資源嗎?
同時,我國還有三位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在“天宮”空間站工作,5月28日,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完成了第一次出艙活動。不同于地面,軌道上的空間站處于失重環(huán)境之中,從2021年6月至今,我國也已積累了一些在太空長期生活的經驗。地面和空間站的生活有哪些差異?失重環(huán)境對航天員的身體健康有著怎樣的影響?航天醫(yī)學的發(fā)展能以什么樣的形式造福地面?
對于這一系列問題,觀察者網與研究空間環(huán)境里生物節(jié)律的學者、《走出地球的生命》一書作者、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郭金虎教授進行了對話。
觀察者網:自嫦娥五號帶回月球土壤以來,網友們常常調侃要在月球上“種菜”,這次嫦娥六號將采集更多月球土壤。開發(fā)月球土壤真的可能嗎?
郭金虎:月球土壤跟地球土壤差別很大。我在書《走出地球的生命》中寫到過一點。地球土壤是在大氣、水和生物共同作用下產生的,土壤中含有有機質、無機質和水,也含有很多微生物。月球沒有大氣,月表直接暴露在太陽輻射和微隕石的轟擊之下,月壤不含有機質,極度缺水干燥,形成過程沒有生物活動參與,組成月壤的礦物粉末基本是由隕石撞擊破碎形成的。因此,想用地球土壤“冒充”月壤,幾乎是不可能的。
阿波羅登月計劃的6次任務,一共從月球正面的6個不同地點采集了月壤樣品并帶回。蘇聯(lián)的三次“月球號”任務采回300克左右的月壤樣品;中國“嫦娥五號”帶回1731克月壤樣品??茖W家們對月球土壤做過一些實驗,結果是,月壤無法直接用于栽種,但是如果把月壤作為補充的營養(yǎng)物添加到地球土壤里,則會起到促進植物生長的作用。在含月壤成分的培養(yǎng)基上培育的甘藍、藻類、蕨類和苔蘚等植物表現出了更為旺盛的生長活力。當然,月壤是不是真的能用于“種菜”,還有待更多的實驗。
嫦娥六號拍攝的月球背面影像(微信公眾號“中國的航天”)
月球上含有豐富的氦-3,可以用在未來的核聚變技術上,與核裂變相比,核聚變技術具有清潔、高效的形勢。月球氦-3的存量是地球的200萬倍,這可能是目前在開發(fā)月球資源方面最為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月球上的氦-3多數都包裹在鈦鐵礦里,需要高溫才能熔出,所以提煉過程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如果能克服這一難題,那么開發(fā)月球資源就又可以朝前邁進一大步。接下來,就需要考慮如何把能源傳輸到地球的難題了。但這一領域不是我的研究方向,我對這方面的了解不是很多。
觀察者網:在今年的中國航天日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在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人類在月球表面的長期活動似乎已不再遙可不及。未來人們是否有可能在月球表面建成定居點,進一步開發(fā)月球?
郭金虎:人類在月球建立基地是遲早的事,但現在普遍認為月球似乎并不是一個適合長期定居的星球,而是作為深空探測或者前往火星的中轉站,這倒是和科幻小說《太空漫游:2001》不謀而合。除了開采工作之外,月球可以利用的資源有限,土壤也不適合耕作,定居的成本和代價很大。
比如說登陸月球不僅要面對微重力、輻射、能源等問題,還要面對月壤和月塵。月塵具有毒性、黏性、腐蝕性和很強的穿透力,當無人航天器著陸和巡視時,從月表揚起的月塵,會覆蓋在航天器的傳感器表面,或者落在儀器和機械運動機構的縫隙里,對工程的實施構成安全威脅。
月球表面的重力僅是地球重力的1/6,而且月壤顆粒的電磁特性發(fā)生了改變,因此月壤的黏附力很強。航天員出艙進行科學考察時,全身極易粘滿月壤和月塵顆粒。這些月壤顆粒雖然微細,卻像刀尖一樣銳利,很可能給航天員的安全帶來重大威脅。月塵顆粒上有很多尖鉤和尖刺,如果進入艙內,被吸入人體,會嚴重損害呼吸系統(tǒng)。
最近太陽活動很劇烈,地球上許多地方都出現了極光。太陽噴發(fā)的帶電粒子會直接沖擊地球磁場,對軌道上的空間站和月球也都會造成威脅。
國際月球科研站(微信公眾號“中國的航天”)
開發(fā)火星也比人們想象得要困難很多?;鹦琴|量小,空氣非常稀薄,也沒有地磁場,人類必須穿著宇航服才能在火星表面活動,植物在這種環(huán)境下難以生存。所以現在一般認為,在火星上只能在巨大的玻璃罩里構建出類似地球環(huán)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或者干脆在地下生活。無論是月球還是火星,因地制宜地在已有的熔巖管里構建居所將有很多便利之處,包括可以節(jié)約成本、抵御輻射以及防止隕石撞擊等。
標簽 中國航天- 責任編輯: 陳思佳 
-
韓國宣布:恢復在朝韓軍事分界線和西北島嶼的所有軍事活動
2024-06-04 13:57 三八線之南 -
抄襲中國大模型的斯坦福AI項目作者,道歉了
2024-06-04 13:37 美國一夢 -
“設備已經閑置數月,因為會操作的中國人拿不到印度簽證”
2024-06-04 11:16 龍象之間 -
菲律賓“既要又要”:我們還可以跟中國做生意
2024-06-04 11:01 南海局勢 -
阿聯(lián)酋跟中國走得近,逼近美國“底線”?
2024-06-04 10:31 金磚國家 -
白宮確認:拜登不去,她去
2024-06-04 10:10 烏克蘭之殤 -
韓國政府通過決議!中止《9·19軍事協(xié)議》全部效力
2024-06-04 10:06 三八線之南 -
美國歷史首次:現任總統(tǒng)之子受審
2024-06-04 08:42 美國政治 -
中國駐紐約總領館提醒
2024-06-04 07:30 美國槍擊案 -
以色列空襲敘利亞致17死15傷,伊朗一軍事顧問喪生
2024-06-04 07:11 伊朗局勢 -
“哈馬斯回應積極,我們在等以色列”
2024-06-03 23:01 巴以恩仇錄 -
駐韓大使:前不久看了人氣很高的《破墓》,感觸很深
2024-06-03 22:47 中國外交 -
“印度永遠不會成為西方所希望的那樣,它替代不了中國”
2024-06-03 22:20 印度驚奇 -
聯(lián)合國衛(wèi)星分析顯示,加沙55%建筑物已遭到破壞
2024-06-03 22:09 巴以恩仇錄 -
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在泄露國家機密案中被宣判無罪
2024-06-03 22:05 巴鐵 -
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受阻?外交部回應
2024-06-03 22:05 中國外交 -
伊朗代理外長訪問黎巴嫩:抵抗是該地區(qū)穩(wěn)定的基礎
2024-06-03 21:42 伊朗局勢 -
莫迪第三任期將大刀闊斧改革?“與中國制造業(yè)一較高下”
2024-06-03 21:30 印度驚奇 -
陳文清會見土耳其外長費丹
2024-06-03 21:13 中國外交 -
中巴經濟走廊聯(lián)合合作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成功召開
2024-06-03 20:54
相關推薦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評論 145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評論 360幾經波折,美烏要簽了? 評論 125“不吃夠自己種的苦果,某國就不會放下身段老實談判” 評論 197關鍵時刻,外貿大省如何突圍? 評論 59最新聞 Hot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再沒進展,我們就撤”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曾供職美頂尖能源實驗室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
國家發(fā)改委干將龔楨梽,“空降”廣東
-
廣西東蘭干旱“農民求雨”?當地回應:視頻系擺拍
-
外媒繼續(xù)緊盯:中國,70天了…
-
中央巡視組剛進駐吉林,正廳級趙明任上被查
-
“中方把波音飛機退回美國”
-
巴西毛遂自薦:聽說中國停了近400家美國牛肉商…
-
“特朗普破產過6次,想用這樣的手段嚇中國?”
-
“毛主席總講,既要看到它是‘紙老虎’,又要看到它是‘真老虎’”
-
澤連斯基猛批美國特使:散布“俄羅斯敘事”
-
就因兩張超速罰單,日籍博士被美國吊銷簽證
-
果然,特朗普對中國船只動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