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郭金虎:月壤能不能種菜?空間站里生物鐘怎么變?聊聊空間環(huán)境里的生命故事
最后更新: 2024-06-04 15:15:05觀察者網(wǎng):在十幾天的“奔月”或幾個月的“奔火”過程中,生物鐘又會怎么變化?
郭金虎:月亮很容易讓人失眠,比如讓一千年前的蘇軾失眠,大半夜去承天寺找張懷民一起夜游。不僅古人想去月球,現(xiàn)代人也很渴望,這一點甚至在音樂上也有體現(xiàn),張雨生有首歌就叫《帶我去月球》,國外有首好聽的爵士樂叫Fly me to the moon。
在地球上,一些神秘主義者認為月球會影響人的很多生理活動,包括生物鐘和睡眠,但這方面的證據(jù)并不充分。比較可信的是,月球以及月球引起的潮汐對海洋魚類的生殖行為影響非常明顯。
當我們離開大地飛向月球,所面臨的環(huán)境和地面上差異非常大。站在荒蕪的月球上,地球仿佛成了藍色的月球,浮在空中。月球上除了南北極外,其他地方要28天才完成黑夜、白天的輪轉,這和地面的24小時周期很不一樣。月球表面的輻射很強,重力只有地球表面的1/6,這些因素對人的節(jié)律具有怎樣的影響還缺乏系統(tǒng)性的研究。
但是,我們不妨來看看參加阿波羅計劃的美國航天員的說法。阿波羅7號和8號任務的航天員節(jié)律紊亂比較明顯,阿波羅9號和10號任務對航天員作息進行了調(diào)整,睡眠有所改善。阿波羅11號任務里,航天員完成了登月,在月球上停留了21.6小時,在月球上行走的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的睡眠都不好,原因包括持續(xù)的強烈陽光照射、航天服帶來的不適,以及來自地面指揮部的密集指令等。
此外,人類首次登月給他們帶來的榮譽感和興奮感等心理因素,可能也是干擾他們睡眠的原因。
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踏上前往火星的征程,所以節(jié)律在火星上如何變化還不清楚。但是,也有人做了一些模擬火星環(huán)境的實驗,例如在鳳凰號火星車任務期間,地面操控人員每天并不是按照地球自轉的24小時周期作息的,而是按照火星的晝夜周期——火星一晝夜為24小時39分鐘。這項研究的結果發(fā)現(xiàn),即使只相差約四十分鐘,工作人員的節(jié)律和睡眠也難以適應。
我們曾經(jīng)對一名在模擬火星周期下生活了一個月的志愿者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火星周期可能會影響人的節(jié)律和情緒,不過由于這次研究只有一名志愿者,所以還需要后續(xù)更多實驗的驗證。
觀察者網(wǎng):那與人類相比,其他生物在失重環(huán)境中會不會表現(xiàn)得更加“強悍”?中國空間站進行了哪些有趣的生命科學實驗?
郭金虎:跟人類相比,微生物總體而言更“強悍”,生存能力更強。但在真空環(huán)境里,它們也難以生存?,F(xiàn)在所知能在真空環(huán)境里存活的少數(shù)生物中,有一種叫水熊蟲。歐洲空間局曾開展過一項研究,在258—281千米高的低軌道空間的10天時間里,把脫水的成年水熊蟲暴露在空間的真空環(huán)境下,結果水熊蟲仍然能夠存活,并且返回地面后存活率也沒有明顯降低。
另外還有耐輻射奇球菌,它可以抵御極度的脫水、寒冷、真空、強酸、營養(yǎng)缺乏等嚴苛環(huán)境,對輻射也有超強耐受力,它是目前已知抵御極端環(huán)境的能力最強的,被“吉尼斯世界紀錄”收錄,還被譽為“世界上最頑強的細菌”。
在空間站里,環(huán)境沒這么極端,微生物和人類生活在一起。但微生物在太空中的生存狀況是很難預測的,可能會具備更強的生存能力,也可能弱化,并不是所有生物都能夠慢慢適應太空的生存環(huán)境。當然,為了保證航天員的健康,對微生物的處理肯定是要慎重的。特別是航天員在軌時間長了,會出現(xiàn)免疫力下降,這時候就容易“小病變大病”(“阿波羅7號”的幾位航天員就曾經(jīng)被疾病折磨得疲憊不堪,這種疾病在地球上只能算是小毛病的感冒)。
去年,神州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在中國空間站進行科學實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在其他方面,中國空間站也進行了不少生命科學實驗,比如植物種子的太空栽培、對干細胞在太空生長的研究,還有包括失重環(huán)境對肌肉和骨骼影響的研究。說點有趣的,也是我在書中寫到的,比如航天員景海鵬曾展示過在空間站里養(yǎng)蠶,這是香港中學生提出的一個研究項目,目的是探究蠶在空間環(huán)境下生長、發(fā)育的變化。景海鵬發(fā)現(xiàn),與在地面時的情況相比,這些生長在太空里的蠶寶寶長得不是很健壯,也不太愛活動。
“天宮二號”中嘗試了種菜,不過是實驗性質(zhì)的,沒有吃。在神舟十四號任務中,航天員也在空間站種植擬南芥、水稻和生菜等植物,還品嘗了他們自己種植的生菜。種植生菜用的基質(zhì)不是土壤,而是蛭石。我們在家里養(yǎng)花也經(jīng)常會用到蛭石,它具有自重輕、透氣和保水等特點,可以增加土壤蓬松度,而且具有調(diào)節(jié)土壤酸堿平衡的功效,常與泥炭、珍珠巖等進行搭配使用。
培養(yǎng)生菜的培養(yǎng)箱并不是從地面帶上去的,而是在天上采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來的。盡管沒有了重力,生菜仍然保持著向光生長的特性,并且生長得似乎比在地面上要高一些。由于沒有重力,所以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樣澆水,而是將水注入生菜根部的蛭石里。
觀察者網(wǎng):隨著載人航天技術的進步,商業(yè)太空飛行的話題愈發(fā)火熱,海外一些公司正積極推進將游客送入亞軌道的商業(yè)飛行任務。在您看來,未來的商業(yè)航天飛行具有怎樣的發(fā)展前景?沒有接受過訓練的普通人可以暢游太空嗎?
郭金虎:現(xiàn)在航天已經(jīng)逐漸成為大家習以為常的話題了,技術越來越成熟,風險也不斷地降低,將來肯定會有更成熟的商業(yè)航天飛行。太空旅行對身體素質(zhì)當然是有一定要求的,但不需要像航天員那樣強的身體素質(zhì)。就像長途客車的司機與乘客,一般人沒辦法駕駛客車爬山路,但乘客不需要考慮開車的問題。
游客在太空停留的時間一般不會很長,游客只要能夠承受住火箭發(fā)射時的加速度,在出發(fā)之前接受適應失重環(huán)境的訓練,回到地面之后進行一些康復訓練就可以了。
標簽 中國航天- 責任編輯: 陳思佳 
-
韓國宣布:恢復在朝韓軍事分界線和西北島嶼的所有軍事活動
2024-06-04 13:57 三八線之南 -
抄襲中國大模型的斯坦福AI項目作者,道歉了
2024-06-04 13:37 美國一夢 -
“設備已經(jīng)閑置數(shù)月,因為會操作的中國人拿不到印度簽證”
2024-06-04 11:16 龍象之間 -
菲律賓“既要又要”:我們還可以跟中國做生意
2024-06-04 11:01 南海局勢 -
阿聯(lián)酋跟中國走得近,逼近美國“底線”?
2024-06-04 10:31 金磚國家 -
白宮確認:拜登不去,她去
2024-06-04 10:10 烏克蘭之殤 -
韓國政府通過決議!中止《9·19軍事協(xié)議》全部效力
2024-06-04 10:06 三八線之南 -
美國歷史首次:現(xiàn)任總統(tǒng)之子受審
2024-06-04 08:42 美國政治 -
中國駐紐約總領館提醒
2024-06-04 07:30 美國槍擊案 -
以色列空襲敘利亞致17死15傷,伊朗一軍事顧問喪生
2024-06-04 07:11 伊朗局勢 -
“哈馬斯回應積極,我們在等以色列”
2024-06-03 23:01 巴以恩仇錄 -
駐韓大使:前不久看了人氣很高的《破墓》,感觸很深
2024-06-03 22:47 中國外交 -
“印度永遠不會成為西方所希望的那樣,它替代不了中國”
2024-06-03 22:20 印度驚奇 -
聯(lián)合國衛(wèi)星分析顯示,加沙55%建筑物已遭到破壞
2024-06-03 22:09 巴以恩仇錄 -
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在泄露國家機密案中被宣判無罪
2024-06-03 22:05 巴鐵 -
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受阻?外交部回應
2024-06-03 22:05 中國外交 -
伊朗代理外長訪問黎巴嫩:抵抗是該地區(qū)穩(wěn)定的基礎
2024-06-03 21:42 伊朗局勢 -
莫迪第三任期將大刀闊斧改革?“與中國制造業(yè)一較高下”
2024-06-03 21:30 印度驚奇 -
陳文清會見土耳其外長費丹
2024-06-03 21:13 中國外交 -
中巴經(jīng)濟走廊聯(lián)合合作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成功召開
2024-06-03 20:54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中國深知‘廣場協(xié)議’是致命的,特朗普別想了”
-
“中國稀土,關乎美國人生死”
-
美軍高官著急:中國速度太快了,是美國3倍
-
德銀:中國客戶減持美債,轉頭買歐洲資產(chǎn)
-
美國對中國再下黑手,“黃仁勛道出最大擔憂…”
-
跟特朗普談,拿中國當籌碼?英財相:蠢死了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美方將不再斡旋?梅德韋杰夫喊話歐盟:學著點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印尼讓步了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西藏日喀則市原副市長張云寶被查,長期在水利系統(tǒng)工作
-
輪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滾進服務區(qū)致人死亡,重慶警方通報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