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美國應與中俄締結“新雅爾塔協定”
(觀察者網 訊)10月11日,美國《國家利益》雜志(The National Interest)刊發(fā)了題為《為了對抗中美,讓“勢力范圍”再次偉大》評論文章。文章稱,隨著中俄在核武器、電磁脈沖和網絡武器的日益增強,美國應與中俄締結《新雅爾塔協議》,中美俄劃分勢力范圍,從而減少沖突機會。
《國家利益》雜志10月11日刊發(fā)《為了對抗中美,讓“勢力范圍”再次偉大》一文
文章作者為美國國土安全EMP(電磁脈沖)工作隊副主任大衛(wèi)·派恩(David T.Pyne),派恩曾于2000年至2003年擔任陸軍總部參謀部國際項目經理,負責前蘇聯、東歐、中東、美洲和非洲國家。此外,他還擔任過美國導彈防御局的首席采購分析師和顧問,以及國防部長辦公室和海軍部的國際分析師。
大衛(wèi)·派恩(David T.Pyne)
派恩在文章中表示,盡管美國戰(zhàn)略軍事正在處于下滑趨勢,但最近的兩任美國總統仍然相信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這種謬論導致美國開始忽視重建核武器的重要性。建立全面的國家導彈防御系統和加強美國電網建設,能夠以阻止中俄災難性的襲擊。美國領導人必須認識到美國現在的真實處境,并且摒棄他們的理想主義。
派恩認為,美國迫切需要一種新的、具有前瞻性的大戰(zhàn)略,并將其重新集中在保衛(wèi)美國的核心以及重要利益上。為應對這一前所未有的國家安全困境,美國領導人必須以戰(zhàn)略緊縮(strategic retrenchment)和離岸制衡(offshore balancing),此舉能夠保護美國寶貴的財富以及有限的軍事資源。同時,將減少與中俄之間的矛盾,避免不必要的戰(zhàn)爭風險,從而建立一個更安全、更有保障、更和平的世界。
然而,戰(zhàn)略緊縮的前提是,確保沒有一個大國能夠主宰歐洲和東亞,這將迫使美國的盟友們需要承擔在各自地區(qū)的安全,與此同時,這些聯盟將不得不依靠地方力量來制衡中俄勢力。
因此,美國軍隊將繼續(xù)駐扎在地平線上,無論是在海上還是在美國境內,美軍將會避開前沿部署的姿態(tài),在這種姿態(tài)中,美軍基本上充當“絆線”,這使得美國能夠輕易的卷入一系列國外戰(zhàn)爭,然而,美國的盟友們就會遭受到入侵的威脅。
相應地,為了降低美國卷入大國戰(zhàn)爭的風險,這美國應該實行避免侵略占領別國和政權扶持,只有在其勢力范圍內的國家面臨迫在眉睫的威脅時,才會派遣遠征軍。美國海外軍事的縮減將進一步削弱對反美恐怖主義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將大大削弱中俄結盟關系。經過20年的阿富汗戰(zhàn)爭,俄羅斯和中國在幾乎所有關鍵的戰(zhàn)略軍事技術領域都超過了美國,美國需要開始重建現代化戰(zhàn)略核武庫和戰(zhàn)略防御能力。
派恩認為,由美國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偨y、英國溫斯頓·丘吉爾首相和約瑟夫·斯大林于1945年2月成立的《雅爾塔協定》成功地維護了歐洲半個多世紀的和平,此協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俄在整個冷戰(zhàn)期間保持了“核平等”關系。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于2020年1月23日在耶路撒冷會議上多次表示,他的主要外交政策目標之一是締結“新雅爾塔協議”。在這樣的協議下,世界將被劃分為多個區(qū)域,而每個區(qū)域都有自己的主導區(qū)域,并且都將有一個首要目標——促進大國穩(wěn)定與和平。
派恩接著指出,如果“新雅爾塔協議”成立,美國將保留最大的勢力范圍,包括整個西半球、西歐、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些地區(qū)將繼續(xù)受到美國“核保護傘”的保護;俄羅斯的勢力范圍將包括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塞爾維亞、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和利比亞;中國的勢力范圍可能包括朝鮮、巴基斯坦、阿富汗、東南亞以及大約6個(由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獨裁者領導的)非洲國家。
同時,派恩還引用了《孫子兵法·謀攻篇》中的“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一文,并闡釋到:高級軍事行動是用謀略挫敗敵方的戰(zhàn)略意圖或戰(zhàn)爭行為,其次是通過外交破壞聯盟,用外交戰(zhàn)勝敵人。
對此,派恩分析出美國很有可能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下簡稱北約),隨后,北約將以歐洲主導以發(fā)揮聯盟作用,并結束在中俄兩國境內的所有軍事行動。這樣一個全面的協議將承認和尊重三個核超級大國的切身利益,解決所有懸而未決的爭端,最大限度地減少軍事沖突的潛在風險,以維護世界秩序穩(wěn)定。
派恩還援引“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2020年4月刊發(fā)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上的一篇文章,文章稱,維護這種和平對美國的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美國領導人不得不從承認他們所夢想的世界是無法實現的,并接受勢力范圍仍將是地緣政治的核心特征這一事實。這種接受將不可避免地是一個曠日持久、令人困惑和痛苦的過程。然而,它也可能帶來一波戰(zhàn)略創(chuàng)新浪潮——這是一次從根本上重新思考美國國家安全概念庫的機會。
格雷厄姆·艾利森在《外交事務》上發(fā)文稱:無論美國領導人是否承認,中俄已經擁有自己的勢力范圍(文章截圖)
派恩稱,美國對五分之一以上的國家有安全承諾,導致其軍事嚴重過度擴張,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與中俄之間達成全面協議之外,另一種在政治角度上更可行的替代方案是美國政府單方面從東歐、中亞、中東等地區(qū)撤出前沿部署的美國軍隊。美國領導人繼續(xù)認為,美國擁有的盟友越多,國家就越安全。然而,美國政府應該對所有和美國聯盟的國家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以確定哪些聯盟加強了美國國家安全,哪些聯盟容易因利益而卷入大國沖突,在此基礎上,美國能夠淘汰一些未能通過“測試”的聯盟。
派恩稱,美國領導人應立即對中俄表明態(tài)度,表示美國不會對臺灣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等問題進行軍事干預,美國需要放棄未來對中俄勢力范圍的軍事干預。此類行動將加強美國的國家安全,從而大大降低中俄對美國本土發(fā)動攻擊的機會,同時增加中俄之間的裂痕和分歧的可能性,并且以徹底分裂中俄聯盟為主要目標。
派恩在最后還“惡意”地揣測,歷史表明,如果沒有美國激怒中俄兩國,那么中俄歷史上的敵對關系可能早就恢復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沈玉萌 
-
馬克龍想找特魯多“報團取暖”,還想抽空緊盯中國
2021-10-13 20:25 法國見聞 -
習近平與默克爾視頻會晤:中國的大門隨時向你敞開
2021-10-13 19:32 德意志 -
澳大利亞奧委會主席:將派運動員參加北京冬奧會
2021-10-13 18:58 北京冬奧會 -
美政府喉舌親自糾正:解放軍入侵“臺灣領空”?錯!
2021-10-13 18:41 臺灣 -
習近平同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視頻會晤
2021-10-13 18:25 -
馬克龍公布300億歐元投資計劃:讓法國重掌自己的命運
2021-10-13 18:13 -
“圓規(guī)”已造成菲13人死亡9人失蹤,登陸海南后迅速減弱
2021-10-13 17:14 極端天氣 -
日媒:岸田文雄不打算參拜靖國神社
2021-10-13 17:06 日本首相 -
哈佛大學計劃將該校暑期中文學習項目遷至臺北?外交部回應
2021-10-13 16:49 -
韓國船企9月新接訂單量居全球第二,不及中國一半
2021-10-13 16:07 三八線之南 -
阿塔:本想通過談判接管喀布爾,但前總統逃跑后出現權力真空
2021-10-13 15:50 阿富汗 -
美國下月將開放陸地邊境,前提是…
2021-10-13 14:33 美國一夢 -
“富裕國家動蕩已開始拖累全球經濟前景”
2021-10-13 14:28 -
得州佛州反對強制接種,白宮批:將政治斗爭置于公共衛(wèi)生
2021-10-13 14:19 -
傳謠的英媒道歉了,造謠的依舊嘴硬
2021-10-13 14:15 俄羅斯之聲 -
美國現2000年12月以來的最大“辭職潮”
2021-10-13 14:13 美國經濟 -
巴西新冠死亡破60萬僅次美國,總統竟反問:哪國沒死人?
2021-10-13 13:4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蘋果將減產1000萬臺iPhone 13,美媒:芯片短缺
2021-10-13 12:49 -
伊拉克大選投票率創(chuàng)新低,“反美派”拿下最多席位
2021-10-13 12:01 伊拉克局勢 -
荷蘭王儲能和同性結婚嗎?首相這么說
2021-10-13 11:50
相關推薦 -
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評論 19“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評論 223“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評論 202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53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8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這是在邀請中國搶走我們的科學家,太可怕了”
-
白宮: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
“美國牛肉太貴,換澳牛,味道一樣”
-
特朗普、普京、澤連斯基等發(fā)文哀悼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
“拜他所賜,美國變成了流氓國家”
-
“特朗普會輸,但中國不會輕易給他臺階下”
-
“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
“我們被美國夢騙了,精英把我們出賣了”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