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逼近物理“圣杯”:-23℃超導!德國科學家再次突破高溫超導紀錄
關鍵字: 高溫超導-23℃ 實現(xiàn)超導 —— 最近,人類高溫超導紀錄被刷新!
該突破由德國馬普化學研究所的 Mikhail Eremets 與其同事帶來,他們在 250K ( -23℃ )溫度下實現(xiàn)了 LaH10 (氫化鑭 )的超導性。這項成果使我們真正意義上接近了室溫超導。
圖丨 Mikhail Eremets (來源:Max-Planck-Institut für ChemieCarsten Costard)
人類苦苦追尋的一座“圣杯”
眾所周知,超導性是一種奇怪的零電阻現(xiàn)象,是指導電材料在溫度接近絕對零度的時候,物體分子熱運動下材料的電阻趨近于 0 的性質(zhì)。超導已有了一些重要的實際應用,如用于醫(yī)院里的核磁共振成像、高能加速器、磁約束核聚變裝置等,但長期以來,制約超導體廣泛應用的一個主要瓶頸是,最佳超導體需要用液氦或液氮加以冷卻才能使用(往往冷卻至- 250 ℃)。
而研究者們苦苦追尋的“圣杯”則是能夠在 0℃左右出現(xiàn)超導性的材料,也就是室溫超導性材料。如果這種材料一旦被發(fā)現(xiàn),就會帶來一系列的新技術,包括超高速計算機和數(shù)據(jù)傳輸。
(來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室溫超導研究一直是物理領域的熱門話題,同時也是一大難題。
目前,超導研究的兩大方向包括發(fā)現(xiàn)新的超導材料,以及在原理上闡明超導現(xiàn)象。其中,在提高超導臨界溫度的過程中,我們曾經(jīng)在 1911~1986 年年間有一定的進展,但是此后便難以再進一步提到溫度。這時候,這個數(shù)字是 23.2 K。
而在原理探索上,John Bardeen,Leon Neil Cooper 和 John Robert Schrieffer 3 位美國科學家于1957 年提出的 BCS 超導理論填補了很大一塊空白,三人也于 1972 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基于這一理論,科學家 McMillan (麥克米蘭) 提出,超導轉(zhuǎn)變溫度可能存在上限,一般認為不會超過 40 K。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麥克米蘭極限。
此后,很多科學家開始嘗試打破麥克米蘭極限,尋求超導溫度超過 40 K 的“高溫超導體”。
突破出現(xiàn) 1986 年初,兩名歐洲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銅氧化物超導體。由于它的 Tc 很高,可以超過麥克米蘭極限數(shù)倍,因此被稱為高溫超導體。但只是超過 40k(- 233℃),離真正意義上的室溫,還有一段距離。
在今天中國科學院物理所也在對銅氧化物超導體的研究中作出了重大貢獻,科學家們獨立發(fā)現(xiàn)了液氮溫區(qū)銅氧化物超導體,并且首次在國際上公布其元素組成為Ba–Y–Cu–O。在中科院今天發(fā)表的《四十年,40項——中國科學院改革開放四十年40項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中,高溫超導位居榜首。
當然,新的高溫超導理論仍需謹慎對待。但話雖如此,現(xiàn)今有關高溫超導記錄被打破的消息,還是值得我們更詳細地研究。
他兩度創(chuàng)造了室溫超導的新紀錄
在此次研究的成果中,埃雷米茨和他的同事們稱,他們已經(jīng)觀察到氫化鑭 (LaH10) 在 250 開爾文(-23 ℃)這種相對悶熱溫度下的超導作用。
這一溫度要比現(xiàn)在北極的溫度暖和的多。團隊表示:“我們的研究在向室溫超導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需要注意的是,研究樣本必須在巨壓之下才會出現(xiàn)超導作用,即 170 吉帕,大約是地心壓力的一半)。
埃雷米茨在這一領域有著相當傲人的研究史。早在 2014 年,他就打破了高溫超導性的記錄。那個時候,他的團隊就能夠在-80℃,比其他材料測試高出 10℃的條件下,測量硫化氫的超導活動。
隨后,他又將這一記錄提高至 -70 ℃,并于 2015 年 8 月把這一成果發(fā)表在 Nature 雜志上,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當他們將硫化氫樣品置于極高的壓力下——約 150 萬個大氣壓,并冷卻至 -70 ℃以下,這些硫化氫樣品便會顯示出超導電性的經(jīng)典標志:零電阻和邁斯納效應。
這在超導研究領域激起了一波浪潮。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海軍研究實驗室 Igor Mazin 更是將這項關于硫化氫的發(fā)現(xiàn)描述為“超導體的圣杯”。
但對物理學家來說,真正令人瞠目結舌的是超導材料的性質(zhì)。
用傳統(tǒng)超導體來解釋超導性很好理解在,傳統(tǒng)超導體中,超導這一特性很好理解:正離子的剛性晶格是徜徉在電子的海洋中的正離子的剛性晶格。當電子通過在晶格運動中的運動時,電子與晶格受碰撞而減慢速度時,就會產(chǎn)生電阻。而當晶格冷卻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chǎn)生超導現(xiàn)象,此時晶格剛性足夠強變得足夠堅硬,足以讓機械聲波(或聲子)以行波通過。這些波動在通過擴散時使晶格變形。而電子可以在這種變形上無障礙的“沖浪”,形成超導電流。
事實上,在低溫狀態(tài)下,電子彼此結合形成所謂的庫珀對。正是這些庫珀對在晶格中的“沖浪”,形成構成了超導特性。
隨著溫度上升,庫珀對斷裂,超導現(xiàn)象性停止。這種變化發(fā)生的溫度被稱之為在所謂的“臨界溫度”。
在 2014 年之前,這種傳統(tǒng)的超導現(xiàn)象性的臨界溫度最高是大約 40k 或 -230 ℃。事實上,當時很多物理學家認為,在更高的溫度下,這種超導性是不可能存在的。
這就是為什么埃雷米茨的發(fā)現(xiàn)如此特別,因為硫化氫是一種傳統(tǒng)超導體,許多人認為在更高溫度下發(fā)揮其超導性是不可能的。
埃雷米茨引發(fā)了一場狂熱的理論討論,來解釋超導現(xiàn)象是如何發(fā)生的。最終達成的共識就是,在硫化氫中,當溫度降至臨界水平以下時,氫離子形成一個輸送庫珀對的零電阻晶格。
這是可以在高溫情況下發(fā)生的,因為氫很輕。這就意味著晶格可以在高溫下高速振動。但晶格也必須牢牢地固定在原地,以防止振動將其撕裂。這就是超導性只在高壓下起作用的原因。
從那時起,已經(jīng)有相當多的理論和計算工作來預測其他材料能否在高溫下以同樣的方式產(chǎn)生超導性。其中一個很有可能的材料,就是埃雷米茨和他的同事一直在研究的氫化鑭。
不久的將來,高壓下室溫超導可期
這一發(fā)現(xiàn)不僅是埃雷米茨和其團隊的勝利,也是預測它的理論方法的勝利。埃雷米茨和他的同事說:“這次進步比之前的 203 k 記錄高出約 50 k,表明在不久的將來,在高壓下實現(xiàn)室溫超導 (即 273 k) 具有真正可能性?!?
然而,還有一些工作需要完成。業(yè)內(nèi)的物理學家需要三個獨立的證據(jù)才能確信超導確實發(fā)生了。首先是溫度下降時電阻的特性下降。埃雷米茨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
第二個證據(jù)是可以用更重的同位素替換樣品中的元素。這使得晶格以不同的速率振動,并相應地改變臨界溫度。埃雷米茨和他的同事也有這方面的證據(jù),他們用氘取代了樣品中的氫,發(fā)現(xiàn)臨界溫度正如預期的那樣,降到了 168k。
第三條證據(jù)被稱為邁斯納效應:超導體應該排除任何磁場。埃雷米茨和他的同事一直在這一點上苦苦掙扎。盡管他們確實有一些其他的磁性證據(jù),但是他們的樣本非常小——只有幾微米寬,而且位于高壓鉆石鐵砧內(nèi)——研究人員還不能直接測量。
如果沒有這最后一個特征,物理學家們可能并不會完全接受這一成果。但他們的團隊正在為第三個證據(jù)的獲取不斷努力。
與此同時,這項研究也開辟了其他一些顯而易見的途徑。計算模型表明,釔超氫化物可以在 300k 以上的室溫下超導 (盡管所需壓強只有在地心處比較常見)。
因此,出現(xiàn)一種或其他種類的室溫超導體可能并不遙遠。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問題將是如何最好地利用它們。
參考: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12559/the-record-for-high-temperature-superconductivity-has-been-smashed-again/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47418.html
arxiv.org/abs/1812.01561 : Superconductivity at 250 K in Lanthanum Hydride under High Pressures
標簽 高溫超導- 原標題:人類逼近物理“圣杯”:-23℃超導!德國科學家再次突破高溫超導紀錄
- 責任編輯:程小康
- 最后更新: 2018-12-20 16:43:44
-
TCL印度產(chǎn)業(yè)園動工 華星光電首次進軍海外
2018-12-20 15:56 -
韓通訊公司力挺華為 堅持引進5G設備
2018-12-20 15:35 華為 -
臺積電3納米工廠將2020年動工2022年量產(chǎn),全球第一座
2018-12-20 15:30 -
思科擬6.6億美元收購半導體公司Luxtera
2018-12-19 21:09 -
國產(chǎn)農(nóng)機質(zhì)量力爭到2025年趕上國際先進水平
2018-12-19 17:35 -
5G在海外怎樣?華為說媒體有誤解
2018-12-19 17:25 華為 -
總師:C919將2021年交付,裝北斗實時報送關鍵參數(shù)
2018-12-19 17:25 中國大飛機 -
為什么iPhone不能“美國制造”?喬布斯當年就給出了答案
2018-12-19 16:26 美國經(jīng)濟 -
小米首款水滴屏手機小米Play外形官宣,主鏡頭像素為1200萬?
2018-12-19 15:23 手機 -
我科學家首次揭示三維量子霍爾效應
2018-12-19 14:03 -
美國首個5G網(wǎng)絡上線 每月70美元15G流量
2018-12-19 13:09 商業(yè) -
聯(lián)想首發(fā)高通驍龍855手機售2698起 做價格屠夫能贏嗎?
2018-12-18 23:27 手機 -
華為nova4高配版3399元:麒麟970/4800萬超廣角三攝
2018-12-18 23:22 -
錘子進入“垂危時刻”?
2018-12-18 18:41 手機 -
美國升級全球定位系統(tǒng):定位更精確 抗干擾更強
2018-12-18 14:39 -
居里告訴中國博士生:要有自己的原子彈
2018-12-18 08:17 -
中國“彩虹魚”下潛世界最深海溝
2018-12-17 22:22 科技前沿 -
國產(chǎn)刻蝕機入選全球首條5納米芯片產(chǎn)線
2018-12-17 21:57 科技前沿 -
國內(nèi)首款太赫茲視頻合成孔徑雷達研制成功
2018-12-17 20:32 科技前沿 -
中看又中用:“天河一號”支持國家重大項目1600余項
2018-12-17 13:49
相關推薦 -
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評論 27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230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239“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評論 147最新聞 Hot
-
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
黃仁勛訪華盼繼續(xù)合作,特朗普回應
-
中國男子在TikTok“神評”美國關稅,米爾斯海默秒答:贊同
-
“內(nèi)地電影票房過億那一刻,香港電影就被顛覆了”
-
美國稅局代理局長剛上任三天就被免,“貝森特抱怨他是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中國深知‘廣場協(xié)議’是致命的,特朗普別想了”
-
“中國稀土,關乎美國人生死”
-
美軍高官著急:中國速度太快了,是美國3倍
-
德銀:中國客戶減持美債,轉(zhuǎn)頭買歐洲資產(chǎn)
-
美國對中國再下黑手,“黃仁勛道出最大擔憂…”
-
跟特朗普談,拿中國當籌碼?英財相:蠢死了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美方將不再斡旋?梅德韋杰夫喊話歐盟:學著點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