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影節(jié)助力“一帶一路”電影文化交流,印尼名導:曾以為電影都是好萊塢式,后來發(fā)現多元性
-
嚴珊珊.
最后更新: 2023-06-14 16:45:17【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國際電影節(jié)讓我大開眼界……在印度尼西亞成長過程中,我們一直在看好萊塢影片,所以我以為影片都是好萊塢式的,之后我發(fā)現并非如此,有多元性。”
6月12日下午,在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金爵電影論壇“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圓桌論壇上,印度尼西亞女導演卡米拉·安迪妮(Kamila Andini)感嘆,電影節(jié)為她打開了窗口,有機會講述自己的敘事、擁抱和實現多元化,令她獲益匪淺。
去年,卡米拉憑借作品《過去,如今和之后》成為近十年來首個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的印尼導演,這次她帶著自己第三部長片《尤妮的婚途》來到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影人暢談電影創(chuàng)作。
在當天的論壇上,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與上海國際影視節(jié)中心聯合發(fā)布《“一帶一路”主題國際電影節(jié)展跨文化傳播策略研究》,研究發(fā)現少數民族題材(31%)和家庭劇情題材(28%)片是中國電影目前“走出去”的主力,在巡展影片中占到近六成。
談到電影節(jié)面臨的挑戰(zhàn)時,上海國際影視節(jié)中心主任何文權坦言,如今電影節(jié)生存非常艱難,活動規(guī)模越來越大,經濟社會的大環(huán)境影響到人們電影消費的習慣,因此上影節(jié)會將引領電影消費、提振信心作為重要使命任務。
對于“一帶一路”電影聯盟的未來指向何處,中國電影資料館節(jié)目策劃人、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策展人沙丹提出建議,產業(yè)性連接是目標,打通電影節(jié)、電影發(fā)行和藝術影院三位一體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才能最終放大“一帶一路”電影聯盟的影響。
“中國觀眾更希望在電影節(jié)補看經典影片,而很多海外電影節(jié)是在引導觀眾走進影院去看沒有看過的影片,尤其是新片,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影……電影節(jié)期間的‘爆款’能不能賣給流媒體,能不能引入到發(fā)行領域?我們什么時候能在商業(yè)院線看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大量電影呢?”
印尼導演卡米拉·安迪妮(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供圖,下同)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發(fā)起“一帶一路”電影節(jié)聯盟(擁有48個國家、55家成員機構)、創(chuàng)設“一帶一路”電影周五周年。今年的“一帶一路”電影周,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恢復并新增多項重磅活動,邀請各方嘉賓回顧“一帶一路”電影周創(chuàng)立至今的成果,探討未來合作發(fā)展方向。
五年來,共有115部影片在聯盟各方電影節(jié)當中參與交流巡展,國內國際展映近300場。《何以為家》(黎巴嫩和法國、美國合拍)、《莫爾道嘎》(中國)和《第一次的離別》(中國)都是在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推動下、“一帶一路”電影節(jié)聯盟“走出去,引進來”的成功案例。
“一帶一路”電影周展映影片
12日下午,兩場穿越國界與銀幕的《“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圓桌論壇》在上影節(jié)主會場成功舉辦。
類型片,大部分國家觀眾比較容易接受
圍繞“本土故事的國際傳播”這一主題,印度尼西亞導演卡米拉·安迪妮、薩拉熱窩電影節(jié)運營和新業(yè)務發(fā)展部負責人艾明·哈季奇、馬來西亞導演柯汶利(代表作《誤殺》)、意大利文化部電影和視聽總局特殊項目負責人羅伯托·斯塔維萊(Roberto Stabile)、中國導演王麗娜(代表作《第一次的離別》)以及中國導演鄔浪(執(zhí)導本屆“一帶一路”電影周開幕影片《雪云》)暢所欲言。
6月12日,“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圓桌論壇之“本土故事的國際傳播”
印尼導演卡米拉·安迪妮通過親身經歷講述了國際電影節(jié)對電影人的意義。她表示,印尼“總體上講與一些全球院線電影接入有限”,參加國際電影節(jié)讓她“大開眼界”,電影節(jié)給電影創(chuàng)作和院線發(fā)行帶來了很多可能性。
“我自己在印尼成長過程中,我們一直在看好萊塢影片,所以我以為影片都是好萊塢式的,之后我發(fā)現并非如此,我們有多元性,我們能夠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打造出和好萊塢風格完全不一樣的作品。另外,電影人,特別是年輕的電影人,能夠借助這個平臺分享交流,看看如何創(chuàng)作、如何應對相關的挑戰(zhàn)等等。大家來自不同的國家,都有不同的背景和故事,我們能夠進行很好的交流。通過這種方式擁抱和實現多元性,這非常好。”
卡米拉分享了自己的感悟:“電影制作并不是說一刀切、放之四海皆準的方式方法,我們通過多元化的方式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在電影節(jié)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講述自己的敘事,這讓我感覺非常親切?!?
本土化故事走向海外市場,被當地觀眾接受并非易事,這其中有一些市場認可度較高的表達方式可以借鑒。馬來西亞青年導演柯汶利曾執(zhí)導犯罪懸疑片《誤殺》(肖央、譚卓、陳沖主演),該片2019年在中國內地上映后獲得13.33億票房。此次,他的新片《默殺》也在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進行展映。
電影《誤殺》海報
對懸疑、驚悚、犯罪題材頗有心得的柯汶利透露,自己專注于拍類型片,這是大部分國家觀眾比較容易接受的類型,“當有了這個模式之后,當我們做本土輸出時,它可能會跟觀眾更貼近一點”,當然對于比較資深的電影人來說,類型片“可能門檻有點低”。
柯汶利稱,對于他自己而言,為了把好故事說給更多人聽,他的做法是“把類型化做到極致,然后可以嘗試一些混合類型”,因為對于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來說,這些故事有一點熟悉,但和他們的現實生活有距離,“通過可以讓他們容易接受的電影表現方式告訴他們,這個地方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這樣的話,觀眾可能更容易去閱讀你的電影?!?
馬來西亞導演柯汶利
- 責任編輯: 嚴珊珊 
-
“為何沒人看中文的?我們不應只追求內地幾十億票房”
2023-06-11 14:06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科幻電影周官方宣傳片發(fā)布
2023-06-10 13:47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變革時代如何迎來幸福曙光?曹慰德:中國在走一條幸福的路
2023-06-07 14:06 -
數字賦能,全民共享!靜安數字素養(yǎng)科普進校園!
2023-06-03 15:56 上海觀察 -
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發(fā)布國際短片展映片單
2023-06-02 23:01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引發(fā)海外行業(yè)媒體關注
2023-05-26 15:15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白玉蘭獎入圍名單公布,《三體》《這就是中國》等在列
2023-05-26 10:45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公布四個片單部分影片
2023-05-24 20:43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西藏文化被中國政府保護的很好,我想舉兩個例子”
2023-05-24 09:50 文化 -
臺政論名嘴郭正亮宣布退出民進黨:道不同不相為謀
2023-05-19 14:51 臺灣 -
無期!香港居民梁成運間諜案一審宣判
2023-05-15 10:33 國家安全 -
梁萬年:全球抗疫取得階段性成果,多領域將有新變化
2023-05-06 08:50 抗疫進行時 -
洋媒吐氣欄目加入觀察員頻道
2023-03-14 17:41 流浪地球 -
158個獎!《瞬息全宇宙》成影史獲獎最多電影
2023-03-11 16:57 -
石家河最新考古成果:面積近350萬平米,與良渚古城相當
2023-03-09 09:32 考古 -
電影《望道》開啟2023上影“連臺好戲”
2023-02-24 17:46 -
商務印書館列出20年十大“時代新詞”:疫情防控上榜
2023-02-09 16:15 -
今年春節(jié)檔,“螞蟻扳倒了大象”?
2023-01-31 19:27 中國電影 -
《滿江紅》是靠這些“奪冠”的嗎?
2023-01-31 15:40 中國電影 -
導演郭帆人民日報撰文:強盛的國家才能托舉起強大科幻產業(yè)
2023-01-31 09:51 中國電影
相關推薦 -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評論 166“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評論 126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評論 144“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或將增強中國國內經濟” 評論 166最新聞 Hot
-
跨性別女性算不算法律定義上的女性?英國判了
-
“也有想把工廠遷回美國的,但零件還得從中國買”
-
“現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誰敢攔我?”
-
起訴!“加州州長向特朗普發(fā)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戰(zhàn)”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
歐盟威脅武契奇:去了,入歐就沒戲了
-
又要跟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網絡
-
“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
“買到就是賺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電話打給中國,“不然我們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國被曝計劃用關稅談判來孤立中國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學家”,加盟北大
-
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續(xù)來了,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
“‘川建國’在美國作妖,倒逼中國崛起”
-
“我們花了22年在中國打造這一切,全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