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永樂 | 康有為的“中土比較”與戊戌的世界圖景
關鍵字: 康有為中土比較土耳其改革萬國競爭三、余論
120年前,光緒皇帝擔憂中國在弱肉強食的國際體系中地位不斷下墜,啟動了戊戌變法。120年之后,中國已經(jīng)擺脫了這種生存焦慮,已經(jīng)在思考如何“對人類做出比較大的貢獻”。但為了將潛在的貢獻變成現(xiàn)實的貢獻,我們還需要對國際體系本身做一定的反思。
19世紀中國的戊戌變法與土耳其的改革,仍然處于歐洲列強的文明等級論的籠罩之下,其改革者在一定程度上內(nèi)化了列強的“文明觀念”,從而使得改革在尋求“救亡”的同時,也呈現(xiàn)出一定的“答辯”心態(tài)。“答辯”是非常現(xiàn)實的——只有列強認可中國已經(jīng)從“半文明”升到“文明”等級,才有可能取消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給予中國平等的地位。然而,何謂“文明的標準”,其解釋權卻掌握在列強的手中,而這是一套強大的,有著諸多學科研究背書的話語。在這套話語前面,意志薄弱者很容易放棄質(zhì)疑與抗辯,將列強的要求置于本國人民的需求之前。
二戰(zhàn)之后,隨著反帝反殖運動的深入,“文明的標準”的話語表面上退潮了,但實際上以許多其他的變體而存在,如“人權”的話語、“民主”的話語,所謂的“市場經(jīng)濟體”標準,等等,都很容易被發(fā)達國家濫用來為發(fā)展中國家設置發(fā)展的障礙。而一種“答辯”的心態(tài)將會阻礙我們積極運用自己的力量,尋求更為公平的國際規(guī)則??朔按疝q”心態(tài),并不意味著要搞對抗,而意味著更為平等的對話與商談,意味著國際體系的多極化與國際關系的民主化;克服“答辯”心態(tài),也不意味完全另起爐灶打造新話語,更不是回到“老大帝國”與西方接觸之前的話語,而意味著以主體的姿態(tài)來解釋和運用既有的話語,并適時創(chuàng)造新的話語。在中國處于歷史低谷的時候,康有為就撰寫了《大同書》,想象了一個超越“萬國競爭”的世界。在120年后,中國已經(jīng)有了更強的物質(zhì)力量的時候,我們更沒有理由閑置自己的批判力與想象力,繼續(xù)“尾隨者”的心態(tài)與姿態(tài)。
注:
[1]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載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四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6頁。
[2]康有為:《我史》,載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五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頁。
[3]茅海建先生評論,康提到土耳其故事,是在暗示日本不會占領北京,并預測將有列強干預日本侵華之事。茅海建:《從甲午到戊戌:康有為<我史>鑒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9年版,第62頁。
[4]參見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載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四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頁;《聯(lián)英策》,載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四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頁。
[5]參見拙著:《萬國競爭:康有為與維也納體系的衰變》,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第32-45頁。
[6]參見茅海建:《從甲午到戊戌:康有為<我史>鑒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9年版,第510頁。
[7]康有為:《《進呈<突厥削弱記>序》》,載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四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311頁。
[8]卡爾·瑞貝卡與戴東陽對此細節(jié)都有所闡發(fā),參見〔美〕卡爾?瑞貝卡:《世界大舞臺:十九、20世紀之交中國的民族主義》,高瑾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8年版,第54-55頁;戴東陽:《康有為<突厥游記>稿刊本的差異及其成因》,載《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戴文對康有為《進呈<突厥削弱記>序》與《突厥游記》史料考證甚詳,本書在二文考證上并無新說,但試圖將其納入新的解釋框架。
[9]以上引文,均見康有為:《進呈<突厥削弱記>序》,載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四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311-312頁。
[10]同上注,第312頁。
[11]這一見解得益于戴東陽的分析。參見戴東陽:《康有為<突厥游記>稿刊本的差異及其成因》,載《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
[12]值得一提的是,康有為1908年親自訪問伊斯坦布爾的時候,仍然處于對立憲事業(yè)的熱切關注之中,他所撰寫的《突厥游記》對青年土耳其黨人的1908年立憲大加贊賞。這一熱情在辛亥革命之后減退,康有為于1913年改寫了自己的《突厥游記》,將對青年土耳其黨人的贊賞口氣改成懷疑口氣,這反映出他對辛亥革命與晚清立憲關系的新認識:立憲有可能成為一個向革命的過渡階段。參見拙著:《萬國競爭:康有為與維也納體系的衰變》,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第125-138頁。
[13]〔美〕查爾斯·蒂利:《強制、資本和歐洲國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關于1911-1912年的“大國協(xié)調(diào)”,參見拙文:《“大國協(xié)調(diào)”與“大妥協(xié)”:條約網(wǎng)絡、銀行團與辛亥革命的路徑》,《學術月刊》2018年第10期。
[15] Carter Vaughn Findley,Turkey, Islam, Nationalism,and Modernity: A History,Yale University Press,2011,p.84. StanfordJ. Shaw & Ezel Kural Shaw,History of the OttomanEmpire and Modern Turkey,Vol.2,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178-179.
[16] Stanford J. Shaw & Ezel Kural Shaw,Histo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 Modern Turkey,Vol.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p.182.
[17]相關討論,可參見賴駿楠:《清末立憲派的近代國家想象——以日俄戰(zhàn)爭時期的<東方雜志>為研究對象(1904-1905)》,《中外法學》2018年第4期。
[18]端方:《請定國是以安大計折》,夏新華主編:《近代中國憲政歷程史料薈萃》,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2-51頁;載澤:《奏請宣布立憲密折》,夏新華主編:《近代中國憲政歷程史料薈萃》,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0-42頁。
[19] Martti Koskenniemi, TheGentle Civilizer of Nations: The Rise and Fall of International Law,1870-196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127-135。
[20] Stanford J. Shaw & Ezel Kural Shaw,Histo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Modern Turkey,Vol.2,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p.187.
[21] Carter Vaughn Findley,Turkey, Islam, Nationalism,and Modernity: A History,Yale University Press,2011,p.100-101.
[22]康有為:《補奧游記》,載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八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384頁。
[23]【美】塞繆爾·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王冠華等譯,三聯(lián)書店1989年版,第306-315。
本文發(fā)表于《東方學刊》2018年第2期(冬季號),有改動。
如需購買,請點擊這里。
- 原標題:章永樂 | 康有為的“中土比較”與戊戌的世界圖景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吳立群
- 最后更新: 2019-02-12 07:58:49
-
長城城磚被撬壞60余延長米,誰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國,不管官多大學問多好,都不該忘記自己來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改開40周年 -
塵封百年,甲午海戰(zhàn)沉船致遠艦設計圖在英國重見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們該如何紀念“三大戰(zhàn)役”
2018-12-09 12:14 觀天下講壇 -
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改開40周年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么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改開40周年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改開40周年 -
疑似抗日英烈頭顱現(xiàn)身日軍老照片 日軍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愛因斯坦親筆信3.2萬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預言德國未來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發(fā)現(xiàn)幾十具“木乃貓”,真·喵星人占領評論區(qū)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國,我們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改開40周年 -
當年中國沒錢,但有膽子“殺出一條血路”
2018-10-30 07:28 改開40周年 -
佟麟閣:誓與盧溝橋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衛(wèi)英雄 -
發(fā)現(xiàn)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國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國家寶藏》第二季要來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綜藝政治 -
習近平談抗戰(zhàn):牢記歷史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2018-09-19 10:25 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 -
疑似被盜佛首現(xiàn)身蘇富比 龍門石窟研究院回應
2018-09-18 07:20 考古 -
疑似龍門石窟佛首被拍賣 蘇富比:與物主商討后撤拍
2018-09-14 15:20 考古
相關推薦 -
“果然,中國說對了” 評論 110“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評論 205“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162特朗普竟對中國征收34%“對等關稅” 評論 953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71最新聞 Hot
-
“美國這么做,堵不住我的嘴”
-
逃跑的黑熊,找到了
-
“對等關稅”竟是這么算的?經(jīng)濟學家集體傻眼
-
“果然,中國說對了”
-
加拿大發(fā)愁:躲過子彈,卻撞上坦克
-
內(nèi)塔尼亞胡來了,匈牙利退了
-
“禁令之前就有,但伯恩斯離任前擴大了范圍”
-
“地球上沒一個地方是安全的”
-
“美國是特朗普關稅政策下的最大輸家”
-
“對臺灣地區(qū)沖擊明顯,非??膳隆?/a>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
誰被征了50%的最高關稅?
-
四名共和黨議員倒戈阻止對加關稅,特朗普破口大罵
-
“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
特朗普發(fā)動全球關稅戰(zhàn),美國VS全世界
-
結束全球化?“不是按個開關,美國就能搖身一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