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家建言2024中國經濟”系列|徐高:中國經濟就像自行車,快了什么都好說
最后更新: 2024-02-23 19:44:14在當前的環(huán)境,貨幣政策可以發(fā)揮作用,營造出一個較平穩(wěn)的流動性環(huán)境,從而使得財政可以比較容易在市場上把債發(fā)出去,但與此同時,還需營造一個不那么高的利率環(huán)境,使得融資成本得到控制。
還有一點必須要指出,央行的貨幣投放能直接控制金融市場流動性,而金融市場向實體經濟流動性的傳導,主要取決于實體經濟融資的需求。現(xiàn)在地產融資壓得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融資也收得比較緊。
在金融體系看來,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其實已經不高了,這時候就算央行在金融市場里投放大量流動性,降準降息,把金融市場搞得流動性泛濫,實體經濟融資難的狀況也未必能夠得到有效緩解,反倒有可能因為金融市場流動性的泛濫,而形成自身金融資產價格的泡沫,最后形成比較大的風險。這個教訓我們在2014年、2015年股市的大泡沫和股災里面其實已經“吃”過了。
因此,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當然需要寬松,但不是今年的主角,今年的主角應該是財政政策。
觀察者網:最后想跟您聊一聊您對2024年中國經濟的展望和預期。您之前有一個觀點說,中國的經濟就像一輛自行車,慢了就立不住,這個觀點我覺得非常有趣,能不能解釋一下為什么這樣比喻?對于2024年中國的經濟增速,您有什么預測?
徐高:我之所以認為中國經濟像輛自行車,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從實踐中可以看到,當經濟增速較慢時,面臨各方面壓力、挑戰(zhàn)確實比較多。比如,在1998年至2002年,經濟增長較慢,我們曾經經歷了長達5年的通縮,當時大量企業(yè)倒閉、工人失業(yè)。后來經濟增長較快時,雖然也有經濟過熱,物價、房價上漲較快的現(xiàn)象,但總體來看,經濟增長快時的日子比經濟增長慢時要好過很多。
其次,從學理上說,西方主流經濟學所描述的狀況其實不適用于中國。西方主流經濟學認為,經濟在潛在產出水平上下波動,有自發(fā)向潛在產出水平回歸的動能。
新古典經濟學假設經濟長期運行在潛在產出水平(生產能力)附近。
然而中國是內需不足的經濟體,有“極端自我強化”的傾向,即中國經濟不是圍繞一個穩(wěn)態(tài)上下震蕩,而是一旦經濟“過熱”,就會自發(fā)向越來越熱的方向前進,一旦經濟“過冷”,就會自發(fā)向越來越冷的方向去走。
因此,經濟增長越慢,問題越大,經濟增長慢到一定程度,就要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去產能,這意味著對存量資本的摧毀,大量企業(yè)倒閉、工人失業(yè)。我們在1998年至2002年經歷過的,最后中國經濟2003年走出通縮,不是因為我們過剩產能去干凈了,而是因為我們2001年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2003年外需起來了。
現(xiàn)在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和2000年前后面臨的問題是類似的,也是需求不足,我覺得這時如果經濟再慢一點,后面風險會非常大。
去年年底中央對今年經濟的定調,首先是“穩(wěn)中求進”,這是個大前提,但在“穩(wěn)中求進”這4個字后加了8個新的字,“以進促穩(wěn)”和“先立后破”,這是政策理念上的重大的轉變。
“先立后破”前面已經分析過了,我們再來講講“以進促穩(wěn)”。如果把這4個字分析得再深入一點,傳導出的理念和“穩(wěn)中求進”是有差異的。
“穩(wěn)中求進”是指在“穩(wěn)”的前提下“進”,反映出“進”和“穩(wěn)”其實并非一致?!胺€(wěn)中求進”的潛臺詞是進得太快了,可能就不穩(wěn),所以要先穩(wěn)住再進。
而“以進促穩(wěn)”是指“穩(wěn)”要通過“進”來實現(xiàn),其實認為“進”和“穩(wěn)”是一致的,不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
自行車的比喻反映的理念是經濟快了什么都好說,就算有問題,可以通過在發(fā)展中解決問題,而慢下來了什么問題都會集中爆發(fā),因此要通過一定的經濟增長在發(fā)展中來解決問題。
我感覺大家現(xiàn)在的共識是,2024年GDP增速預期目標大概率為5%。5%的同比增速看起來與2023年的5.2%差不多,但2023年的增速其實是建立在2022年3%的低基數(shù)之上的,看起來高,感受卻是不高的。如果2024年GDP增速能夠達到5%,就是建立在2023年5.2%的高基數(shù)上的增長,那么2024年的經濟情況會比2023年更好。
我估計,2024年一季度 GDP增速有可能會下滑到4%附近,如果是4%,和全年5%的目標會有一個比較大的落差。但這種落差給我們宏觀政策進一步發(fā)力,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話語環(huán)境,有利于推出更加積極的政策。我認為,兩會之后(3月下旬至4月初)應該是政策密集推出的窗口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菁娟 
-
中央財經委員會:推動新一輪大規(guī)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2024-02-23 19:23 -
70城房價出爐!1月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繼續(xù)領跌,僅兩城上漲
2024-02-23 16:38 觀網財經-房產 -
2024年對臺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王滬寧出席并講話
2024-02-23 16:38 臺灣 -
重慶市公安局原局長胡明朗,任應急管理部副部長
2024-02-23 15:43 高層人事 -
人社部新規(guī):“外賣小哥”等納入最低工資保障
2024-02-23 15:11 -
西安、青島赴港澳“個人游”,3月6日起可簽發(fā)簽注
2024-02-23 14:48 -
船只為何偏航?橋面為何如此斷裂?大橋事故四大焦點
2024-02-23 14:19 -
“地產維護中國經濟穩(wěn)定發(fā)揮重要作用,短期內不可替代”
2024-02-23 13:10 經濟學家建言2024中國經濟 -
“如何增加老百姓收入?全民國企持股”
2024-02-23 13:10 經濟學家建言2024中國經濟 -
“今年想買房,要出手了,一二線城市大概率要漲”
2024-02-23 13:10 經濟學家建言2024中國經濟 -
“政府必須要站出來,在實體經濟中創(chuàng)造需求以應對當前困難”
2024-02-23 13:10 經濟學家建言2024中國經濟 -
“經濟增速快,可以在發(fā)展中解決問題,一旦慢下來,問題會集中爆發(fā)”
2024-02-23 13:10 經濟學家建言2024中國經濟 -
蘇州多車追尾交通事故,警方通報
2024-02-23 12:13 極端天氣 -
外交部部長助理農融調任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
2024-02-23 11:24 高層人事 -
廣州南沙:取消元宵煙花匯演
2024-02-23 10:41 -
貴州山火頻發(fā):一線消防員將朋友圈設為家人不可見
2024-02-23 10:13 -
安徽省委書記調研“三只羊”,創(chuàng)始人網紅“瘋狂大楊哥”陪同
2024-02-23 09:59 -
道路結冰,蘇州工業(yè)園區(qū)一高架多車相撞,傷亡情況調查中
2024-02-23 09:44 極端天氣 -
南京一高層住宅發(fā)生火災,4人死亡
2024-02-23 09:40 -
龍寶寶扎堆報到:或迎生育小高峰,有醫(yī)院增長71.9%
2024-02-23 07:47
相關推薦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評論 135“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評論 122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評論 143“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或將增強中國國內經濟” 評論 165最新聞 Hot
-
跨性別女性算不算法律定義上的女性?英國判了
-
“也有想把工廠遷回美國的,但零件還得從中國買”
-
“現(xiàn)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誰敢攔我?”
-
起訴!“加州州長向特朗普發(fā)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戰(zhàn)”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
歐盟威脅武契奇:去了,入歐就沒戲了
-
又要跟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網絡
-
“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
“買到就是賺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電話打給中國,“不然我們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國被曝計劃用關稅談判來孤立中國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學家”,加盟北大
-
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續(xù)來了,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
“‘川建國’在美國作妖,倒逼中國崛起”
-
“我們花了22年在中國打造這一切,全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