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丁楠:推進中國-中東歐合作,丟掉一些包袱又何妨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王丁楠】
8月11日,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宣布退出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并不令業(yè)內(nèi)人士感到意外。過去一年多來,兩國官員已多次吹風暗示,傳遞退出意愿。
去年2月,中方召開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視頻峰會時,波羅的海三國就拒絕了北京對其元首和首腦的邀請,僅派部長參會,以示對華冷淡。
5月立陶宛退出合作機制后,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官員透露,兩國雖不準備立即步立陶宛后塵,但已對“16+1”采取消極參與姿態(tài),應景似地出席一些活動,實則是進行“軟抵制”。
今年俄烏沖突爆發(fā),歐盟對俄施加七輪制裁,愛、拉政府又試圖以制裁擾亂對華經(jīng)貿(mào)合作為由,為退出“16+1”做鋪墊。
針對這些猶豫和糾結,歐洲分析人士解讀說,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擔心追隨立陶宛腳步太緊,招來中方報復,所以一直等待著中-立矛盾的風頭平息。過去一年多來,兩國屢次為退出中國-中東歐合作尋找外部理由,亦是出于同樣顧慮。
客觀上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沒有意愿同中國為敵。立陶宛的前車之鑒擺在那里,這次愛、拉兩國外交部發(fā)表退出聲明的同時,都表示將努力與中國建立“建設性和務實關系”,多少有同立陶宛作區(qū)分的意味。
愛、拉兩國外交部網(wǎng)站聲明
但無論如何解釋找補,退出“16+1”是愛、拉兩國聯(lián)合發(fā)出的對華政策宣示,是在俄烏沖突背景下向美國和歐盟遞交的一份忠誠證明。
中東歐國家在安全領域?qū)γ绹蕾嚩雀?,是后者分化、影響歐盟的重要抓手。中國同波羅的海三國、東歐、巴爾干、外高加索等地區(qū)拓展合作,幾乎從一開始就被美國視為潛在威脅。
俄烏沖突爆發(fā)后,波羅的海三國同莫斯科的關系由敵視演變成決裂,三方對長期主導歐盟決策的西歐國家又從骨子里帶著不信任。在這種情況下,說服美國給予可靠安全保護、增加能源供給、提供經(jīng)濟支持,成為三國的首要關切。
通過退出“16+1”,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向美方表明了堅定投靠的立場。尤其是選擇在中方反制佩洛西訪臺后發(fā)布退出聲明,被輿論解讀為在美中關系緊張關頭對華盛頓的力挺。這一決定馬上得到了美國國務院的“歡迎”和“支持”,可見美方如今已毫不掩飾對中國-中東歐合作的反對態(tài)度。
與一邊倒地強化對美依賴不同,波羅的海三國面對歐盟,目標是拓展地區(qū)影響力,取得與西歐成員國平起平坐的地位。俄烏沖突為三國及捷克、波蘭等東歐國家提升話語權帶來歷史性機遇。而參與“16+1”合作則被它們視為在歐盟彰顯領導力的阻礙。
過去,西歐國家常常批評中東歐成員國與中國單獨建立合作機制,破壞歐盟團結。如今,憑借俄烏危機,包括波羅的海三國在內(nèi)的中東歐搶得了道義制高點,競相以西歐對俄外交失敗為題,動輒給德法意等“老歐洲”國家一頓敲打。
在這些俄羅斯的東歐鄰國眼中,西歐人習慣了對俄綏靖、自以為是、貪圖小利,因此才釀成今天的災難;法德被友好國家環(huán)繞,倚仗舒適的周邊環(huán)境與莫斯科醞釀所謂的大國外交,而東歐小國則擋在抗俄的第一線,不惜犧牲自身利益捍衛(wèi)著歐洲的安全。
“我們”為盟友赴湯蹈火、委曲求全,“他們”則精致利己、以鄰為壑——誰是歐洲團結的真正支持者,答案不言自明。
“早就跟你說過的,對俄妥協(xié),對方只會得寸進尺”;“早就提醒過你們,為了廉價能源加深對俄依賴,最終會付出更大代價”——過去半年來,無論官方還是民間,來自東歐的耳提面命不絕于耳。
自恃擁有長期對俄斗爭經(jīng)驗,中東歐諸國渴望充當戰(zhàn)時領袖,與西歐一爭高下,把歐盟凝聚在自己麾下。這種追求反映到對華決策上,表現(xiàn)為一些國家要求脫離“16+1”,引領歐盟以更團結的姿態(tài)對付中國,避免各自為政或是結成小集團,脫離聯(lián)盟另起爐灶。
在相關媒體和智庫的宣傳鼓動下,參與“16+1”成為處理對華關系時政治不正確的象征,成了見利忘義、分裂聯(lián)盟的代名詞。而那些力主退出合作機制的政客則憑借一番激昂陳詞贏得了支持和聲望。
筆者以為,面對歐洲當前的不確定局面和情緒化的輿論環(huán)境,中方在經(jīng)營雙邊關系時嘗試做些減法并非壞事。丟掉包袱,有助于我們更靈活、精準地謀劃中國-中東歐合作,變“大而全”為“小而美”,把有限的精力物力投入到真正值得深耕細作的項目中去。
對于個別國家,我們耗費資源委曲求全,力圖維系一團和氣的表象,充其量也只能換來對方的消極參與。費力不討好不說,還變相鼓勵了一群政客動輒拿退出“16+1”作威脅、當牌打,試圖將我們逼向被動。
與此同時,這些國家留在機制中,除了“陰陽怪氣”牢騷滿腹,進而干擾協(xié)商進程外,幾乎起不到任何積極作用。無論從務虛還是務實角度看,這種情形都不利于中國-中東歐合作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王毅:中方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國集團
2022-08-19 07:33 中國外交 -
印外長:中印走到一起,“亞洲世紀”才會到來
2022-08-18 23:21 龍象之間 -
美軍軍官在日本開車撞死兩人被判入獄,家屬竟呼吁拜登協(xié)助“放人”
2022-08-18 22:56 日本 -
緬甸宣布進口俄油,考慮與中俄共同勘探石油
2022-08-18 22:55 能源戰(zhàn)略 -
日本單日新增25.5萬例創(chuàng)新高,已連續(xù)4周為全球最多
2022-08-18 22:13 抗疫進行時 -
為多收酒稅,日本鼓勵年輕人多喝酒…
2022-08-18 22:09 -
彭博社:切勿聽信悲觀預測,中國經(jīng)濟甚好
2022-08-18 20:04 中國經(jīng)濟 -
7月歐洲六國對烏新軍援金額:0
2022-08-18 19:25 歐洲亂局 -
美媒發(fā)現(xiàn)這屆美國年輕人流行起“在職離職”,僅31%投入工作
2022-08-18 19:25 美國一夢 -
烏克蘭外長:俄烏沖突爆發(fā)當天我的家人和狗已去了國外
2022-08-18 18:12 -
進口猛增404%,這一電池材料高度依賴中國令韓擔憂
2022-08-18 18:07 三八線之南 -
美臺啟動“21世紀貿(mào)易倡議”談判,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
2022-08-18 17:42 中美關系 -
“塞爾維亞不需要任何外國軍事基地”
2022-08-18 16:56 歐洲亂局 -
“如果我當首相不會允許蘇格蘭第二次公投,我們是一家人”
2022-08-18 16:48 不列顛 -
彭博社:歐企大量逃離中國?不存在的
2022-08-18 16:36 中國經(jīng)濟 -
美國去年10月就知俄軍計劃,情報口碑太差盟友不信
2022-08-18 16:35 烏克蘭之殤 -
韓外長稱沒有中國參與難談印太地區(qū)未來,外交部:積極評價
2022-08-18 16:03 中國外交 -
“沒證據(jù)表明存在黨派動機,大家都應冷靜下”
2022-08-18 15:57 美國政治 -
彭斯:如果收到邀請,將考慮出席國會騷亂聽證會
2022-08-18 15:53 美國政治 -
商務部:美方“芯片法案”是典型的差異化產(chǎn)業(yè)扶持政策
2022-08-18 15:29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特朗普威脅俄羅斯有沒有用?“到頭來還要看中印” 評論 51他還沒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將是美國的一部分 評論 180“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評論 173“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評論 221最新聞 Hot
-
“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
特朗普發(fā)聲:勒龐這事很大
-
“波音飛船性能出色,下次還會乘坐”
-
哈佛,也遭“清算”
-
東部戰(zhàn)區(qū)位臺島周邊開展聯(lián)合演訓
-
加拿大人也不買了
-
“DOGE讓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
-
特朗普威脅俄羅斯有沒有用?“到頭來還要看中印”
-
“烏克蘭計劃夏天大選,前提是...”
-
勒龐被定罪,不能競選法國總統(tǒng)了
-
他還沒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將是美國的一部分
-
日本再發(fā)警告:若發(fā)生,或致近30萬人遇難
-
“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
美科技巨頭重倉這一領域,“但中國已經(jīng)領先”
-
日本:最后的堡壘,也開始塌了
-
“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