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者茶座】|約翰·米爾斯海默:我不是好戰(zhàn)分子,中美之間戰(zhàn)爭并非不可避免
“我并非好戰(zhàn)分子,美國很多人比我更加鷹派”
觀察者網:在最近接受半島電視臺的采訪中,您被問及:“如果政客聽取了您的意見,世界將會怎樣?”您回答說,自2014年以來,您一直大聲疾呼反對北約東擴,如果人們當時聽取了您的意見,烏克蘭戰(zhàn)爭或許就可以避免。然而,您在書中又寫道,美國決定北約東擴是出于理性的考量。那么,您為何會反對一個您認為的理性決策呢?這似乎成了唯一一件能表明您并非好戰(zhàn)者或戰(zhàn)爭鷹派的案例。所以,您能稍微解釋一下,您為何實際上反對這一理性決定?
約翰·米爾斯海默:我想明確澄清,我并非好戰(zhàn)分子。
我的意思是,這又回到了我們之前的討論,你說我是在為某些戰(zhàn)爭辯護。但我想指出的是,我并沒有在為特定的戰(zhàn)爭辯護,我并不是一個特別強硬、好戰(zhàn)的人。在美國,有很多人比我更加鷹派。但在烏克蘭問題上,我顯然站在了“鴿派”的一方。
1994年6月,經歷了一場大討論之后,克林頓決定支持北約東擴的主張
冷戰(zhàn)結束后,大約在1994年,克林頓總統(tǒng)做出決策,支持北約東擴。當時,有不少現(xiàn)實主義者,比如喬治·凱南這樣的人,認為這將會是一場災難,因為從長遠來看,俄羅斯人不會容忍北約的擴張。
而辯論的另一方則是自由主義者,這又回到了我們之前關于自由主義霸權的討論。北約擴張是自由主義霸權的一部分,它的基本論點是,美國將使東歐成為一個巨大的和平區(qū),擴大北約和歐盟,通過顏色革命在東歐推廣民主,然后大家就會過上幸??鞓返纳?。這就像對中國實施的接觸戰(zhàn)略一樣,都是自由主義霸權的一部分。
但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像喬治·凱南、克林頓任期內的國防部長威廉·佩里、以及我這樣的現(xiàn)實主義者都認為,世界并不是這樣運作的,北約擴張將導致災難,而認為俄羅斯會接受北約在其家門口的想法是誤導性的。
但自由主義霸權有著一套自由主義理論作為支撐。這些理論備受推崇,很多人相信這些理論。
再次強調,我認為這是一項錯誤的政策。但我和那些反對自由主義霸權、反對北約擴張的人一樣,都輸了。最終導致了現(xiàn)在烏克蘭的戰(zhàn)爭,這對烏克蘭人來說無疑是災難性的,對北約、對歐洲人、對美國人來說也是如此。
所以我認為,在關于北約擴張的整個問題上,現(xiàn)實主義者的判斷是正確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支持北約擴張的決策是非理性的。我認為1994年的決策過程是審慎的,支持北約東擴的政策,是基于合理的理論制定的。
無論對俄羅斯還是中國,美國都沒有必勝的把握
觀察者網:書中的第八章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國這些年的對華戰(zhàn)略,以及您的理論告訴中國人一個嚴酷的事實: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安全是首要任務。我想,這或許就是您的思想和著作在中國廣受歡迎的原因。尤其是當前中國正面臨來自美國及其盟友的圍堵,這與我們20世紀五六十年代、即國家成立之初的境遇頗為相似。那時,中國的領導層最關心的是生存問題。
在1979年改革開放至2017年貿易戰(zhàn)爆發(fā)前的這段時間里,我們并未這樣認為,戰(zhàn)爭離我們很遙遠,當時發(fā)展才是我們的首要任務。而現(xiàn)在,發(fā)展與安全并重,這都成為了我們最關心的問題。您認為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對于當前的中美關系,您怎么看?作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您認為生存也是美國的首要任務?但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這說不通,美國到底在害怕什么?
約翰·米爾斯海默:好吧,讓我簡單談談中國。從中國的角度來看,變得強大,尤其是軍事上的強大,至關重要,因為這是在國際體系中生存的最佳方式。中國歷史上曾遭受過民族屈辱,不愿再弱小。因此,中國和其他所有大國一樣,都將生存視為首要任務。
冷戰(zhàn)結束后,中國經濟尚未充分發(fā)展,并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而美國這時必須考慮如何與中國打交道。中美兩國曾作為盟友共同對抗蘇聯(lián),但當蘇聯(lián)已經不復存在時,美國該如何對待中國?如我們之前所述,美國采取了接觸政策,旨在使中國富裕,但像我這樣的現(xiàn)實主義者認為,如果讓中國富裕起來,它會將經濟力量轉化為軍事力量,并可能成為主宰亞洲的嚴重威脅。
中國希望成為東亞最強大的國家,這是生存的最佳方式。問題是美國不會對此感到高興。美國認為,中國在經濟上強大起來沒問題,但在軍事上不行,因為美國人想要成為領頭羊,他們希望成為亞洲最強大的國家。盡管美國在太平洋彼岸的西半球,但美國并不希望中國像美國在西半球那樣主宰亞洲。于是,中美之間出現(xiàn)了安全競爭。
從1990年到2017年,中國經濟表現(xiàn)驚人,同時中美關系良好。但我認為,這種良好關系不會永遠持續(xù),因為中國最終會變得足夠強大,與美國陷入安全競爭。大多數(shù)中國人和美國人都未曾預料到這一點,只有少數(shù)現(xiàn)實主義者預見到了。
只有像我這樣的少數(shù)現(xiàn)實主義者才會說,世界并不是這樣運作的。這是一個悲劇性的局面,但這就是國際政治的運行方式。因此,我將我的現(xiàn)實主義理論著作命名為《大國政治的悲劇》。我也希望中美兩國能夠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但只要中國經濟繼續(xù)發(fā)展,這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觀察者網:您多次提到,美國被烏克蘭戰(zhàn)爭和中東的問題所牽絆,這種做法完全錯誤;西方很多人會擔心俄羅斯構成威脅,但您卻說:“俄羅斯不是威脅,中國才是!”為何您會與西方人持這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呢?
約翰·米爾斯海默:俄羅斯的經濟規(guī)模與人口數(shù)量均不足以使其成為美國的同級競爭對手,這是毋庸置疑的。當下的俄羅斯已非昔日的蘇聯(lián)。許多西方人談及俄羅斯時,仿佛看到了蘇聯(lián)的再現(xiàn),將普京比作希特勒,將俄軍比作不可一世的軍隊,并認為俄羅斯意在征服烏克蘭及東歐各國,威脅西歐國家。坦白講,這實在是荒謬,俄羅斯并無此等實力。
當今世界有三大強國: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美國是體系中最為強大的國家,中國緊隨其后,實力與美國相去不遠,是美國的同級競爭對手,對東亞地區(qū)的主宰構成威脅。而俄羅斯則是體系中的第三強國,并非潛在的地區(qū)霸主,更不是美國的同級競爭對手,美國與俄羅斯開戰(zhàn)毫無意義。
中國的情況則完全不同。美國應努力遏制中國,防止其主宰亞洲。我知道我的中國朋友不愿聽到這樣的話,但這就是世界的運行法則。從美國的角度看,美國無法接受中國主宰東亞;而從中國的角度看,中國主宰東亞當然合情合理。這便是雙方沖突的根源。然而,這一適用于當今中美關系的基本邏輯,在冷戰(zhàn)期間的美蘇關系中同樣適用,但在當今的美俄關系中卻并非如此。
觀察者網:一位教授對您的觀點提出質疑,我引用一下他的說法:既然您認為俄羅斯實力弱,但為何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快三年了,至今美國和西方都未能戰(zhàn)勝俄羅斯呢?如果美國和西方都無法擊敗俄羅斯一國,那么怎敢貿然與中國、甚至中國和俄羅斯緊密合作的集團挑起戰(zhàn)爭?你們忘記了在亞洲發(fā)生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和越南戰(zhàn)爭的失敗嗎?
約翰·米爾斯海默:首先,美國并不想與中國挑起戰(zhàn)爭,美國的目標在于遏制中國。如果美國挑釁中國,那將是極其愚蠢的行為,因為美國無法贏得與中國的戰(zhàn)爭。至于中國是否會贏得這場戰(zhàn)爭,我也無法確定。但考慮到核戰(zhàn)爭升級的風險,我們雙方都可能會陷入極其嚴重的困境。
至于俄羅斯,美國實際上并未全面參與俄烏沖突。眾所周知,美國在烏克蘭戰(zhàn)場上沒有地面部隊,是烏克蘭軍隊在進行實際戰(zhàn)斗。美國只是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幫助他們規(guī)劃行動,并提供情報支持。美國深度參與了這場沖突,但美國并沒有真正地在打這場戰(zhàn)爭。如果美國決定與俄羅斯開戰(zhàn),那么它也不會獲勝,因為這場戰(zhàn)爭肯定會升級為核戰(zhàn)爭。
我認為,如果美國和俄羅斯卷入核戰(zhàn)爭,那么將沒有贏家,只有輸家。美國擊敗俄羅斯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再次重申,我認為美國也無法贏得與中國的戰(zhàn)爭。但我們可以阻止中國贏得戰(zhàn)爭,我們可以制造僵局,或者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局面,即使中國獲勝,也只是慘勝。換句話說,中國需要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才能取得勝利,而這并不值得。但美國無意挑起戰(zhàn)爭,因為無論是對俄羅斯還是中國,美國都沒有必勝的把握。
中國人骨子里是現(xiàn)實主義者
觀察者網:無論如何,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您堅信中國對美國構成威脅,從美國人的角度來看,這或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在西方歷史上,經過連綿不斷的戰(zhàn)爭,英國在19世紀才取代了荷蘭,成為主要霸權國家;同樣地,通過戰(zhàn)爭,美國在20世紀才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
然而,中國從不玩零和游戲。中國歷任領導人一再重申,無論中國發(fā)展到什么階段,都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我們更加關注國內事務、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福祉。這與我們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王道”(即以德治國)相契合,與之相對的是“霸道”(即以力服人),則更接近于美國的哲學。
您說您的工作在于解釋世界的運作方式。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您對中國政治哲學了解多少呢?還是選擇忽略它,認為這只是某種政治宣傳?
約翰·米爾斯海默:我認為中國人骨子里是現(xiàn)實主義者。在中國,無論是與學者、學生、決策者還是記者交談,我都感到異常自在,因為他們都是現(xiàn)實主義者。而我認為,所謂中國是熱愛和平的國家、崇尚儒家思想等說法,不過是鐵拳上覆蓋的一層天鵝絨手套罷了。在美國,我們也同樣如此。我們談論自由價值觀、人權等等,但如果你看看美國的行為,正如大多數(shù)中國人所理解的那樣,美國是一個無情的國家。大國幾乎總是無情的。
當然,雙方都是不會承認這一點的。于是,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情況:中國人稱自己為好人,美國人是壞人;而你去美國時,美國人又稱自己為好人,中國人是壞人。
但事實上,如果你在東亞四處走走,與不同國家的人談論他們對中國的看法,他們會害怕中國。為什么會害怕中國呢?因為他們明白,當符合自身利益時,中國也會變得無情,就像美國會在符合自身利益時變得無情一樣。我知道大多數(shù)中國人很難相信這一點,但我確實認為這是真的。
我還想補充一點,中國不是東亞的“維持現(xiàn)狀國”。中國想要控制南海,想要收回臺灣,想要主導東海,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有擴張議程的國家。這正是我的預期,也是我的理論所告訴我的中國可能做的事情。所以我一點也不驚訝。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蘇堤 
-
開條件?“特朗普告訴歐洲,美國會繼續(xù)支持烏克蘭,但…”
2024-12-23 08:09 烏克蘭之殤 -
斯洛伐克總理:普京確認俄方準備繼續(xù)向西方國家供應天然氣
2024-12-23 06:38 俄羅斯之聲 -
特朗普:贊成TikTok繼續(xù)在美國運營
2024-12-23 06:38 美國政治 -
格魯吉亞總統(tǒng)拒絕在任期結束后離開總統(tǒng)崗位
2024-12-23 06:38 -
“特朗普打算上任首日退出世衛(wèi)”
2024-12-22 22:55 美國一夢 -
一架小型飛機在巴西一城市市中心墜毀,已致9死
2024-12-22 22:39 -
臨近卸任,美商務部長:對華芯片禁令是“白費工夫”
2024-12-22 22:20 中美關系 -
-
特朗普威脅巴拿馬“收回”運河,還扯上中國
2024-12-22 19:35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中吉烏鐵路下周正式開工!
2024-12-22 18:43 一帶一路 -
德國警方:暫無跡象表明襲擊事件出于宗教極端主義動機
2024-12-22 18:38 歐洲亂局 -
“朔爾茨對波蘭總統(tǒng)怒吼,在場領導人都驚了”
2024-12-22 17:48 歐洲亂局 -
中方對加拿大2個機構及20名人員采取反制
2024-12-22 17:36 -
敘利亞新當局任命外長和防長
2024-12-22 16:17 -
被當面打臉,日鐵急了
2024-12-22 16:14 美國一夢 -
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yè)務上發(fā)力了
2024-12-22 14:33 能源戰(zhàn)略 -
國際巨星阿黛爾被指抄襲,法官:全球下架
2024-12-22 13:15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2024-12-22 11:49 美國政治 -
中方:已第一時間提出嚴正交涉
2024-12-22 11:06 中美關系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
2024-12-22 11:04 巴以恩仇錄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認為歐盟在占美國便宜,別指望梅洛尼能談成”
-
“為防止被美國偷窺,連英國也支棱起來了”
-
特朗普:鮑威爾趕緊下臺,總是遲、總是錯
-
“中國有韌性美國則不然,特朗普已經搞砸了”
-
關鍵時刻,外貿大省如何突圍?
-
“中國代表團訪問巴西,探討兩洋鐵路”
-
“世界貿易將圍繞中美運轉,美國如此笨拙…”
-
“中國將缺席,英國遭受打擊”
-
“美國設下陷阱,韓國主動入局,要重現(xiàn)廣場協(xié)議?”
-
美媒感慨:2小時→1分鐘,中國又一壯舉
-
“英偉達對中國客戶隱瞞了…”
-
美國土安全部長放狠話:哈佛如果不從命,就別想再招外國學生
-
武契奇:天塌下來,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現(xiàn)身美日關稅談判,“背后是市場壓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國可不會像蘇聯(lián)那樣崩潰
-
美國“吃貨”欲哭無淚:特朗普逼著中餐館換料,味兒不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