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弗里·戈德伯格:特朗普政府意外地把它的戰(zhàn)爭計劃發(fā)給了我
最后更新: 2025-03-26 10:11:42【文/杰弗里·戈德伯格,翻譯/林兆楠,校對/唐曉甫】
導語:美國國家安全官員把我加入了一個討論即將對也門進行軍事打擊的群聊。我本不認為這可能是真的。然后炸彈開始落下。
3月15日東部時間下午2點前不久,世界發(fā)現(xiàn)美國正在轟炸也門的胡塞目標。
然而,在第一枚炸彈爆炸前兩個小時,我就知道這次襲擊可能會發(fā)生,原因是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思(Pete Hegseth)在上午11點44分給我發(fā)了戰(zhàn)爭計劃。該計劃包含了即將使用的打擊武器選項、打擊目標和打擊時間的精確信息。
在這我需要補充一些背景情況。
理論上來說,一切始于2023年10月哈馬斯攻入以色列南部之后不久,由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開始對以色列和國際航運發(fā)動攻擊,給全球貿(mào)易造成混亂。而胡塞武裝的口號是“真主偉大,打倒美國,打倒以色列,詛咒猶太人,伊斯蘭必勝”。整個2024年,拜登政府在應對這些胡塞襲擊時顯得力不從心;而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則承諾會采取更加強硬的回應措施。
美軍轟炸胡塞
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思和我就在此時登場。
3月11日星期二,我在Signal上收到了一位標識為邁克·華爾茲的用戶發(fā)來的好友請求。Signal是一個開源的加密消息APP,深受記者以及那些希望享有比其他短信服務更高隱私保護的人的歡迎。我想到了這位邁克·華爾茲可能正是特朗普總統(tǒng)的國家安全顧問,但并未料想這個好友申請就是由真正的由邁克·華爾茲本人發(fā)出的。
我曾和華爾茲見過面,所以我并不覺得他主動聯(lián)系我有何奇異之處,但考慮到特朗普政府與記者之間的緊張關系——以及特朗普時不時對我個人的關注——這件事還是顯得有些不同尋常。我立刻想到,可能有人偽裝成華爾茲,以某種方式設下圈套誘使我現(xiàn)身。如今,惡意分子試圖引誘記者分享可能被用來對付他們的信息的情況已屢見不鮮。
我接受了添加好友請求,希望對方真的是國家安全顧問,并且想要與我討論烏克蘭、伊朗或其他重要事務。
兩天后,也就是星期四下午4:28,我收到通知稱我將被加入一個Signal聊天群組,名稱為“胡塞PC小組”。
一條來自邁克·華爾茲的群聊消息如下:“團隊——正在組建一個為接下來72小時內(nèi)針對胡塞行動做專項準備的首席【原文如此】協(xié)調(diào)群組。我的副手亞歷克斯·黃(Alex Wong)正在召集一個由辦公廳正副主任級別以上人員組成的特別行動隊,跟進今早在白宮戰(zhàn)情室的會議上提出的行動事項,今晚晚些時候?qū)l(fā)出詳細信息?!?
消息繼續(xù)寫道:“請?zhí)峁┠銈儓F隊中最佳的工作聯(lián)絡人,以便我們在接下來幾天和周末協(xié)調(diào)。謝謝?!?
“首長委員會(principals committee)”一詞通常指的是由最高級別的國家安全官員組成的小組,包括國防部長、國務卿和財政部部長,以及中央情報局局長。毋庸置疑——但我還是要強調(diào)——我從未被邀請參加過白宮的首席委員會,而且在我多年報道國家安全事務的經(jīng)歷中,也從未聽說過白宮會通過商業(yè)即時通信應用召集此類會議。
Signal
一分鐘后,一個標識為“MAR”的人——國務卿魯比奧——寫道:“邁克·尼達姆將代表國務院”,這顯然意味著他指定了現(xiàn)任國務院顧問作為他的代表。同一時刻,一個標識為“JD·萬斯”的人寫道:“安迪·貝克代表副總統(tǒng)”。一分鐘后,標識為“TG”的人(可能是國家情報總監(jiān)圖爾西·加伯德或某個冒充她的人)寫道:“喬·肯特代表國家情報總監(jiān)”。九分鐘后,“斯科特·B”——顯然是財政部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或某個冒充他的人——寫道:“丹·卡茨代表財政部”。下午4點53分,一個名為“皮特·海格塞思”的人寫道:“丹·考德威爾代表國防部”。下午6點34分,“布萊恩”寫道:“布萊恩·麥科馬克代表國家安全委員會”?!凹s翰·拉特克利夫”在下午5點24分發(fā)送了一位中央情報局官員的名字,要求將其加入群組。鑒于該官員為現(xiàn)役情報人員,我不在此公布其姓名。
顯然,核心成員已經(jīng)全部集結。總共,18人被列為該群聊成員,其中包括多位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特朗普總統(tǒng)的中東和烏克蘭談判代表史蒂夫·威特科夫;白宮幕僚長蘇珊·威爾斯;以及一個僅標識為“S M”的人,我認為是斯蒂芬·米勒。而我在群組中只顯示為“JG”。
這就是周四消息的全部內(nèi)容。
在收到與“胡塞PC小組”相關的華爾茲短信后,我咨詢了幾位同事。我們討論了這些消息可能是某種虛假信息行動的可能性。我們猜測這可能是由外國情報機構或更可能是某個媒體牛氓組織發(fā)起,后者常常試圖讓記者陷入尷尬境地,有時還會成功。
我對這個短信群組的真實性深表懷疑,因為我難以相信美國國家安全領導層會通過Signal討論即將發(fā)生的戰(zhàn)爭計劃;同樣,我也無法相信總統(tǒng)的國家安全顧問會如此輕率,以至于將《大西洋月刊》總編輯牽扯進與高級美國官員(包括副總統(tǒng)在內(nèi))的討論中。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唐曉甫 
-
澤連斯基:美國已被俄羅斯操縱
2025-03-26 10:09 烏克蘭之殤 -
飛行員忘帶護照,美聯(lián)航一飛上海航班被迫返航
2025-03-26 09:54 美國一夢 -
美方炒作涉臺問題:若有必要,中國試圖擊敗美國軍事干預
2025-03-26 09:24 中美關系 -
AI科學家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回國
2025-03-26 09:21 -
萬斯:我也要去格陵蘭
2025-03-26 09:05 美國政治 -
奔馳高管:歐洲車企太依賴中美了
2025-03-26 09:05 -
-
韓國山火已造成18人死亡
2025-03-26 08:51 三八線之南 -
我大使:中方尊重所有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當然包括加拿大
2025-03-26 08:15 中國外交 -
傅聰:中方譴責以對敘空襲
2025-03-26 07:22 -
30天內(nèi)禁止攻擊能源設施,俄方拉清單
2025-03-26 06:57 烏克蘭之殤 -
澤連斯基:領土問題,沒有達成任何共識
2025-03-26 06:51 烏克蘭之殤 -
“俄羅斯是敵是友?美情報高官集體面臨‘送命題’”
2025-03-25 23:16 特朗普 -
“特朗普政府出大糗,歐洲笑不出來”
2025-03-25 22:58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擔心特朗普不可靠,歐洲呼吁建立自己的核保護傘”
2025-03-25 21:28 歐洲亂局 -
丹麥也怒了,“不可接受”
2025-03-25 20:55 -
“就算美國有再多,也不得不運往中國”
2025-03-25 19:37 中美關系 -
克宮:俄美利雅得會談內(nèi)容不會公開
2025-03-25 19:30 俄羅斯之聲 -
“越是在這樣的時候,南南合作越被需要”
2025-03-25 19:27 博鰲論壇 -
受特朗普重創(chuàng)的歐洲密集展開“對華外交攻勢”,效果幾何?
2025-03-25 18:35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我們很快會看到中國救援隊,而美國卻不見蹤影”
-
離大譜!美防長“迷惑行為”再+1
-
“搶奪中國主導地位,美國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麥忍無可忍,“怎么說話呢!”
-
尹錫悅“最后一搏”?文在寅被控涉嫌受賄遭檢方傳喚
-
《自然》調(diào)查:超75%在美科研人員想“run”
-
果然,“歐盟沒硬起來”
-
美國達美航空一客機與軍機差點又撞……
-
美準空軍部長:中國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
無語!不讓來硬來,還拿中俄做借口
-
美軍飛行員怒了:這是要害死我們!
-
新協(xié)議更狠!“烏克蘭將變成美國的殖民地…”
-
哥大臨時校長將辭職
-
“他在華直播6小時,美國人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了”
-
回流美國?美車企集體沉默“裝死”:先讓子彈飛一會兒
-
普京強硬表態(tài),點了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