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新:人口數據發(fā)布,怎么看,怎么辦?
最后更新: 2021-05-11 16:22:15導讀5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fā)布介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0.53%,與2010年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了7206萬人,增長5.38%。數據表明,我國10年來繼續(xù)保持低速增長態(tài)勢。
出生率下降、老齡化加劇的趨勢將會給中國未來的經濟、社會帶來哪些影響?中國如何應對老齡化現象?如何保障養(yǎng)老金的可持續(xù)性?
觀察者網特此采訪了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南開大學老齡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
【采訪/觀察者網 劉惠】
觀察者網:當前,我國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齡化加劇,這會給中國的經濟、社會結構帶來哪些影響?
原新:關于我國生育率下降和老齡化趨勢,基礎是我們要尊重人口發(fā)展的規(guī)律,要從人口理論以及人口發(fā)展規(guī)律去認識這一現象。
第一,出生人口減少跟生育率以及老齡化息息相關。為什么會出現人口老齡化現象?很簡單,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這兩個要素下降導致老齡化。生育率下降導致每年出生的人數在減少,補充到低年齡組的人口減少。而死亡率下降意味著壽命的延長,年齡結構頂端的人口越積越多,這個就是老齡化的過程。
對于中國來說,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平均每個家庭生育6個左右的孩子,從70年代初開始計劃生育,生育率快速下降,到1991年中國的生育率就降到了更替水平2.09。
湖北宜昌:孕婦媽媽展示戶外瑜伽迎接母親節(ji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理論上,如果平均每個婦女生的孩子數比兩個多,就意味著人口正在擴大再生產,人口總量不斷增加。如果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平均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就稱之為低生育水平,人口總量會不斷減少。如果生育率一直維持在更替水平左右,那么人口會維持在一個總量上基本保持不變,稱之為簡單再生產。
我國人口從1992年以后就低于更替水平,并且一直在更替水平之下波動減少,在2015年調整全面二孩政策以后略微有波動上升,曾經到了1.6-1.7,七普數據顯示,目前的生育率只有1.3,達到超低生育率水平的臨界值,回升的難度極大。
從育齡婦女的人數變化來看,即使是生育率保持不變,每年出生人數也將不斷減少,未來的出生人口數量并不樂觀。
原因很簡單,生育主體也就是育齡婦女人數不斷地減少。15歲到49歲的育齡婦女人數,在2008年達到了最高值3.8億,現在是3.5億,到本世紀的中期大概會減少到2.5億左右。
其中,中國人當媽媽的年齡大致都在20歲到34歲之間居多,把這個年齡段稱為生育旺盛期,那么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在1997年就達到了1.8億,現在大概1.5億左右,到這個世紀中期大概只有1個億左右。
生育婦女數量下降是大趨勢,這樣的趨勢受2005年以前出生人數的影響,也就是無法改變的了。育齡人群在減少,生育者在減少,即便是生育率保持不變,出生人數也在減少,更何況出生率和生育率還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所以我對未來出生人口數量不樂觀。
第二,伴隨著人口死亡率的下降,人的壽命也在延長。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人平均出生預期壽命在43歲左右,現在我們的預期壽命是77.3歲,未來還會繼續(xù)增長。所以,我們人口老齡化的大趨勢不能更改、不可逆轉。
今天的60歲以上老人是1961年以前出生的人。那么今年出生的人到2081年也就步入60歲。從老年人口數量來說,2081年以前的老年人口全部存活在這個世界上了,未來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數量只取決于死亡率。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只能讓人壽命越來越長,這是人類社會的基本規(guī)律,也是人類文明的標志。
現在有人說鼓勵生育是為了應對老齡化,我說即便生十個八個小孩改變得了2081年的老年人口數量嗎?改不了。現在多生只會增加60年以后的老年人口數量,同時促使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相對比重會低一點。
七普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口在2020年為2.64億,根據預測,2025年增至3億以上,2033年超過4億,在本世紀50年代增加到5億左右。人口老齡化是人口發(fā)展的歷史規(guī)律的結果,這是根本沒法改變的。與此同時,我們預判未來會持續(xù)低生育率,現在18.7%的老齡化水平,到本世紀中葉達到35%到36%。也就是說,未來30年左右,老年人口規(guī)模與老齡化水平都會在現在的基礎上再翻一番。
這樣的人口老齡化結果,我想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必須坦然地面對。既然改變不了,它會帶來哪些影響?我們也必須淡然面對。我想需要考慮到經濟發(fā)展、社會發(fā)展、民生發(fā)展、家庭發(fā)展、城鄉(xiāng)發(fā)展等等這些方面。
根據我們的研究,在經濟領域會帶來三大風險。
第一個是經濟增長潛力的下降的風險。勞動力數量的減少,勞動力低成本的優(yōu)勢會逐步減少,在國家經濟總量一定的前提下,伴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投入實體經濟運行的資本的供應量以及投資收益也會相對下降。中國長期享受的出口紅利,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的比較優(yōu)勢,所形成的國際競爭力可能會受到削弱。有人研究,從現在到本世紀中,我們人口老齡化可能會壓低經濟潛在年平均增長率1.6到1.7個百分點。
第二個風險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失衡的風險。人口老齡化需要各種保障設施和保障基金的供給,從經濟盤子里面拿的經費越多,剩下用來消費、投資、發(fā)展實體經濟的經費就會減少,就會影響儲蓄與投資的比例。想象一下,將來我們3到5億的老年人口,養(yǎng)老金的盤子會有多大?養(yǎng)老金融這種金融資產不斷地膨脹,可能會造成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結構性失衡。
第三個風險是金融系統(tǒng)的整體不穩(wěn)定性。老齡化的高峰時期,養(yǎng)老基金支出、社會養(yǎng)老基金、商業(yè)養(yǎng)老基金的給付,伴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擴大也會相應增加,會對整個金融市場帶來很大的沖擊。
在社會領域會帶來三個矛盾。
第一個是家庭代際矛盾。獨生子女家庭是我們過去的一段時間形成的一個特殊群體。獨生子女的主體是80后、90后、00后,當他們的父母逐漸地步入老年,晚年生活和子女負擔之間可能會發(fā)生沖突。
第二個是社會代際矛盾加深。家庭養(yǎng)老負擔加重,而家庭的養(yǎng)老功能在削弱。年輕人是繳費的一代,老年人是花錢的一代,代際利益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之后可能會展現出來。
如果65歲算老人的話,現在4個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供養(yǎng)1個65歲以上的老人。到2035年后,勞動年齡人口會減少為2個,到2050年大概只有1.5個。這樣的社會撫養(yǎng)結構的變化,會影響到整個社會公共資源配置的變化。
第三個是社會管理不適應的矛盾。過去,中國是一個年輕人口占主流、成年型的社會,我們的社會公共政策體系、社會管理體系、社會福利體系都是針對這樣的人口結構來創(chuàng)建的,包括社會養(yǎng)老制度都是在成年型社會的基礎上誕生的。
未來,老年人口將占到1/3,他們會從邊緣群體變成社會的主流群體。如此一來,他們對社會的福利保障、服務、公共安全管理等都會產生沖擊。
我們現行的社會管理服務體制如何去適應老齡化的變化,這是需要考慮的。
在城鄉(xiāng)區(qū)域方面,有三個變化。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典”亮百年|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2021-05-11 16:13 -
四連降,2020年少出生265萬人
2021-05-11 16:06 -
教育部:電子產品教學時長占比應低于30%
2021-05-11 16:02 中西教育 -
小學生在校門口被三輪車撞倒碾壓,公安回應:肇事者被控制
2021-05-11 16:00 -
“八路軍把我們當朋友、弟兄和同志”
2021-05-11 15:33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臺灣新增7例本地確診病例,其中6例感染源不明
2021-05-11 15:0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直升機墜入洱海,4名遇難機組人員信息公布
2021-05-11 13:53 -
逾400年古塔塔尖被吹落,安慶:未造成人員傷亡
2021-05-11 13:51 -
惡意貶低中國制造引眾怒,技嘉致歉:與事實嚴重不符
2021-05-11 13:48 大公司 -
連續(xù)5年被拒之門外,臺當局威脅在世衛(wèi)大會首日“鬧場”
2021-05-11 13:41 臺灣 -
改變你我命運的那些瞬間丨決定命運的轉彎
2021-05-11 12:44 -
國家統(tǒng)計局:我國育齡婦女生育意愿子女數為1.8
2021-05-11 12:07 -
七普:廣東省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人數居全國第一
2021-05-11 11:43 -
有人質疑七普數據質量,國家統(tǒng)計局回應
2021-05-11 11:36 -
國家統(tǒng)計局局長:年富力強!中國人口平均年齡38.8歲,美國為38歲
2021-05-11 11:32 -
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口紅利繼續(xù)存在
2021-05-11 11:22 -
人口零增長是否將提前到來?國家統(tǒng)計局局長回應
2021-05-11 11:03 -
七普:漢族人口增長4.9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長10.26%
2021-05-11 10:36 -
七普:0至14歲、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35、5.44,老齡化加深
2021-05-11 10:34 全面二孩 -
文科生讓國家掉進中等收入陷阱?6名文理科學者同題研討
2021-05-11 10:31
相關推薦 -
“史無前例”,英國政府將接管英國鋼鐵公司 評論 67“特朗普關稅增加金融危機風險,歐洲需要答案” 評論 32美國小企業(yè)哀嘆:我們呢?我們的活路在哪里? 評論 165美國低調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首個松動信號” 評論 405“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評論 163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關稅增加金融危機風險,歐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輪間接談判結束,伊朗外長:雙方希望在最短時間內達成協(xié)議
-
美國小企業(yè)哀嘆:我們呢?我們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參與加密貨幣項目,獲利近10億美元”
-
旅美數十年后,中國明星數學家夫婦回國
-
美國低調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首個松動信號”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
“對抗中國主導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
“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寧分享肯尼迪講話
-
又威脅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稅”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
馬斯克“不安”了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藥活性成分性命攸關,美國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