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川科技評論:芯片制造,熱搶、獨立、孤立
【文/董指導】
全球從來沒像現在這樣,如此在意芯片制造。
2022年11月15日,傳出消息,巴菲特(伯克希爾哈撒韋)罕見地買了40億美元“臺積電”股票。消息帶動著A股半導體板塊也集體崛起?!皫ж浶Ч?,不輸馬斯克與新能源。
眾所周知,巴菲特年輕時并不喜歡科技股,哪怕和比爾·蓋茨是好朋友,也不買微軟。但越老越“妖”。2017年,已86歲的巴菲特開始買入蘋果,并在幾年后用驚艷的漲幅證明了“巴大爺還是大爺”。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
那么,巴菲特到底看好臺積電什么呢?當時我們做了一個討論活動,認可較多的觀點是“臺積電終究會變成美積電”。輿論認為,臺積電正把“人、設備、技術”都轉移到美國。
果然,沒幾天后,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遷機儀式”。美國總統(tǒng)、商務部長、蘋果的庫克、英偉達的老黃、AMD的蘇媽等等900名政界人士出席活動。
美國對半導體的重視,可見一斑。
歐洲也在搶半導體。今年年初便公布了《歐盟芯片法案》,給錢430億歐元、從設計到封裝多國公司結盟,最終希望建立一個“最先進的歐洲芯片生態(tài)系統(tǒng)”。
日本也沒閑著。先和美國簽署了半導體合作備忘錄,又啟動了新一代半導體國產計劃。豐田、NTT等8家日本巨頭公司一起出資73億日元,成立了半導體公司Rapidus,該公司也獲得了政府700億元補貼支持。Rapidus在拉丁語里意為“迅速”。新公司成立后也迅速提出了5年計劃,對尖端制造技術實現量產。
韓國在半導體領域也持續(xù)發(fā)力。雖然有三星這樣的代工廠,但在光刻膠領域還是被日本卡了脖子,以至于2019年和日本發(fā)生沖突時,韓國總統(tǒng)都出來喊話,希望展開有誠意的磋商。而過去幾年,韓國也在潛心研發(fā),據說EUV光刻膠也已經有國產測試了。
印度也瞄向了半導體,希望分一點羹。享受著這波制造業(yè)轉移的熱浪,印度企業(yè)的胃口也大了起來。大型財閥塔塔集團(Tata)在12月也表示,將很快在印度國內啟動半導體生產業(yè)務。先涉足半導體生產的后工序,將來考慮前工序。
全球紛紛發(fā)力半導體。怎么說呢,整個晉西北都亂成一鍋粥。
01.歐洲豎墻又開窗
雖然芯片發(fā)源于美國,但歐洲依托扎實的工業(yè)體系,尤其汽車、電力方面的強大實力,也是半導體領域的重要玩家。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歐洲在全球芯片市場份額市占率也達到了40%。
然而,隨著資本全球化流動、以及東亞地區(qū)勞動力成本優(yōu)勢的吸引,歐洲芯片制造商不斷收縮本土規(guī)模,全球半導體制造重心遷移。目前歐洲在芯片生產中的市場份額僅為8%。而在芯片制造環(huán)節(jié),10nm以下的先進工藝,則以中國臺灣、韓國為主。歐洲份額幾乎為0。
但歐洲芯片產業(yè)并不算弱。英飛凌、意法半導體、恩智浦等公司,雖然全球芯片整體排名中處于前十名之外,但是在模擬半導體領域,依然是霸主地位。IDM一體化,掌握核心工藝和發(fā)展路徑。
模擬芯片領域,制造工藝并不像數字芯片那樣,追求線寬從15nm到5nm、3nm不斷縮??;而是更注重材料改進和生產工藝提升。這就有點像做飯一樣,鹽少許、油適量,非常需要經驗和積累。競爭者想超越,并非一朝一夕。因而,這也是歐洲芯片的底氣。
在汽車、電力、通信等領域,都離不開歐洲這幾家公司。就連我們頗為自豪的光伏領域,逆變器的核心IGBT模塊,所用芯片依然是歐洲公司為主。但要說到手機、電腦、AI等領域使用的數字芯片,無論在設計、還是制造環(huán)節(jié),歐洲的存在感都弱很多。
不過,在《歐盟芯片法案》公布后,歐洲芯片實力正迎來提升,半導體巨頭公司們也在加大歐洲投資。
比如美國英特爾就計劃在德國投資170億歐元,建立兩家半導體制造工廠,而且采用的還是最先進的晶體管工藝。德國也投桃報李,宣布計劃至2024年,為英特爾提供68億歐元財政支持。美國格羅方德公司也宣布,和意法半導體一起,在法國投資57億歐元建廠。
展望來看,雖然有輿論認為,歐洲缺乏芯片設計人才,但中國的發(fā)展過程說明,芯片設計是容易補的板子。而需要在意的是,數字芯片的先進工藝,并不是邏輯芯片巨頭們所需要的?;蛟S本土巨頭們會想,養(yǎng)大了美國公司,與我何干。
而另一個關鍵點,則在于“荷蘭ASML”。
荷蘭ASML光刻機對于半導體、對于中國半導體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所以美國早早就要求用于7nm及以下線寬先進工藝的EUV產品,對華禁售。而最近,美國又在“慫恿”荷蘭,對并不那么先進的DUV也限制出口中國。
雖然荷蘭還在糾結,畢竟高峰時中國大陸貢獻了ASML三分之一收入,但如果美國找到了更誘人的條件,比如找到訂單的接盤方,那或許荷蘭也就“順從”了。而這是否會引起中方的應對,就不得而知了。
ASML官網界面
但從正在發(fā)生的現實來看,歐洲也有意在半導體領域“豎墻”。
比如,在10月27號左右,有消息稱,德國政府計劃批準瑞典Silex收購德國Elmos的汽車芯片產線。Silex是中國公司賽微電子的控股子公司。結果,兩周后,德國內閣最終還是以國家安全為由把這個議案否掉了。而英國政府也要求我國企業(yè)聞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導體玻璃英國晶圓廠股權。
給你一堵墻,給他一扇窗。歐洲的半導體自主策略,并非一碗水端平。
- 原標題:芯片制造:熱搶、獨立、孤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納斯達克100指數納新,百度、網易等公司被剔除
2022-12-13 20:37 觀網財經-海外 -
國產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開放線上處方,330元/瓶
2022-12-13 19:08 醫(yī)學 -
為美聯儲放水“買單”!高盛擬再裁至少400人
2022-12-13 14:58 觀網財經-海外 -
完美世界回應是否接洽暴雪:目前無消息
2022-12-13 14:25 觀網財經-海外 -
富力聯席董事長張力在英國被逮捕,公司回應
2022-12-13 08:41 -
11月M2增12.4%創(chuàng)6年半新高,M2與M1增速為何明顯背離?
2022-12-13 08:04 觀網財經-金融 -
中國起訴美方對華芯片出口管制,商務部回應
2022-12-13 07:31 -
華爾街蜂擁唱多中國股票:加倉!
2022-12-12 19:22 -
中國船廠獲得創(chuàng)紀錄的LNG油輪訂單
2022-12-12 18:15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馬云、史玉柱巨虧85%清倉華數傳媒,浙江國資接手
2022-12-12 16:53 觀網財經-互聯網 -
本月前10天韓國出口額降20.8%,半導體下滑27.6%
2022-12-12 12:59 三八線之南 -
美國科技股下跌背后,是否潛藏又一次世紀大危機?
2022-12-12 10:16 觀網財經-海外 -
精子數下降62%?男人怎么辦
2022-12-12 08:01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財政部:7500億特別國債為到期國債等額滾動發(fā)行,不增加赤字
2022-12-11 15:53 觀網財經-宏觀 -
投400億美元赴美建廠,臺積電美國噩夢會重現嗎?
2022-12-11 15:06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北京兩機場航班量回升,近期將達2019年同期70%
2022-12-11 13:08 -
為什么監(jiān)獄會推出“藝術矯治”?
2022-12-10 08:50 -
楊國福反向抹零?實則被自己加盟商坑了
2022-12-09 21:48 觀網財經-消費 -
世界杯“4K直播”涉嫌侵權?抖音回應
2022-12-09 21:16 觀網財經-互聯網 -
財政部決定發(fā)行面值7500億元的2022年特別國債
2022-12-09 18:18 觀網財經-宏觀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
“特朗普,白日做夢”
-
英國人也火大:中國對特朗普的評價,很難不贊同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美財長污蔑中國“奪走”拉美礦權,中方駁斥
-
果然,又威脅歐洲:中國還是美國?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席卷網絡,爭議來了
-
“彪馬叔”挨批:吃頓飯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忽悠上了:第一個行動的,可以得到“最好的協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
特朗普想幾乎全砍聯合國、北約經費,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補
-
開幕首日就翻車:大阪世博會標志性建筑漏雨,2億日元廁所用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