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思遠南亞研究小組成員
-
站隊以色列,莫迪到底咋想的?
以色列和印度同樣面臨“伊斯蘭恐怖主義”威脅,因此具有打擊伊斯蘭恐怖主義的“天然和共同的利益”。在印人黨的話語體系中,希望通過渲染“穆斯林等同于恐怖主義”這種刻板印象煽動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反穆情緒。[全文]
-
印度既想支持俄羅斯,又擔心中國贏麻了
印度一旦將自身陷入到對抗中國的邏輯軌道里,俄烏沖突帶給印度的不安全感就會明顯增加。而從這種不安增加出發(fā),美俄似乎又都是印度聯(lián)合制華的有力抓手,失去任何一個都是印度的巨大損失。[全文]
-
印度參謀長死了,這事兒重要嗎?
兩位高級將領(lǐng)的隔空“互掐”,直接反映出印軍因劃分綜合戰(zhàn)區(qū)司令部而產(chǎn)生的矛盾。甚至在得知拉瓦特墜機后,部分印度退伍軍人彈冠相慶,使得不少網(wǎng)民猜測是印度空軍背后策劃。[全文]
-
封殺59款A(yù)PP,莫迪的“去中國化”是自信還是自卑?
與其說印度清除中資app,目前看更像印度市場中各類型中資app的一輪洗牌。至于這背后的玄機到底是因為其他app不值得被封殺,印度政府并沒有做好全部的調(diào)研,抑或是印度政府只是想換一波中國企業(yè)往印度撒錢,尚不得而知。[全文]
-
印度猛搞“藥物外交”,和中國有多大關(guān)系?
在印度,羥基氯喹也隨著國內(nèi)疫情的蔓延逐步納入對于新冠肺炎的臨床診療中。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印度有潛力和優(yōu)勢推動“藥物外交”,博取國際聲望。從國際需求來看,隨著疫情“大流行”的蔓延,疫苗和有效藥物的缺乏,各國都逐步開始使用羥基氯喹進行臨床治療。 [全文]
-
印度這次又沒來,到眼前的機會都不要?
作為南亞的主要大國,印度可以說對“一帶一路”倡議持消極甚至反對的態(tài)度。而由于印度的消極態(tài)度,以及其對周邊國家的影響,“一帶一路”倡議在南亞地區(qū)的推進,尤其是中印孟緬經(jīng)濟走廊的推進較為曲折。[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