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全勤生”,為何挑戰(zhàn)之下依然投注中國
-
張家棟zhangjiadong@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4-11-11 19:46:24(文/張家棟 編輯/高莘)
歷年進博會上,汽車展區(qū)的占地面積都不算大,對于常年在國際車展上用展臺規(guī)模吸引眼球的外資車企們來說,在進博會上,似乎總顯得有些難以施展拳腳。
更不用說,今年的外資車企們,還在經受著智能電動的沖擊與中國本土車企的挑戰(zhàn),所帶來的市占率與利潤率的雙重“折磨”。
但時至2024年,第七屆進博會上,參展的外資車企們卻無一退縮,包含大眾、豐田、寶馬、奔馳、捷豹路虎在內的多數整車展商,均已連續(xù)7年走入進博會的展館,向中國消費者展現著自身的變革。
只不過,相較于過往與車展別無二致的舞臺展現以及技術講解,“七年全勤”的外資車企,卻在行業(yè)變革與市場壓力的巨大挑戰(zhàn)之下,給出了一份高度一致的“答卷”。
一致選擇:加注中國
如果說3年前寶馬提出的“家在中國”理念還只是這家德國車企自身的戰(zhàn)略轉型,那么如今進博會上汽車展館中隨處可見的“在中國,為中國”口號,則儼然成為近乎所有主流外資車企一致選擇加注中國市場的最有力證明。
奔馳大中華區(qū)業(yè)務負責人唐仕凱(Hubertus Troska)表示:“未來,奔馳在繼續(xù)引入新產品和新技術的同時,將不斷深化與中國伙伴的合作,攜手推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發(fā)展?!?
寶馬大中華區(qū)總裁高翔表示:“我們堅信開放創(chuàng)新,在前沿科技領域與中國頂尖科研力量合作,打造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為用戶提供更人性化、更智能、更負責任的出行體驗?!?
大眾中國董事長貝瑞德則表示:“憑借強大的本土研發(fā)布局,以及與中國頂尖的科技公司及本土車企的緊密合作,我們將繼續(xù)與中國社會同行不止。”
從今年開始面向電動化與智能化發(fā)力的豐田,更是直接將“在中國、為中國”的標語打在了展臺大屏上滾動播放。
日產汽車副總裁關口勛(Isao Sekiguchi)則在展會現場重申了“盡興由NI”定制化中國市場戰(zhàn)略。他表示“NI”不僅代表NISSAN Innovation,更代表每一個消費者的“你”?!爸袊膭?chuàng)新精神與市場活力,將激勵日產汽車不斷加速創(chuàng)新,攜手中國共赴未來?!?
攜全系進口車型亮相的捷豹路虎,也在本屆展會上強調了加碼本土化創(chuàng)新,共享中國發(fā)展機遇的重要性。捷豹路虎強調,自實施“品牌重塑”戰(zhàn)略以來,捷豹路虎在中國市場成功實現了深度本土化,顯著提升了產品和服務觸點以及用戶體驗。
加深在華研發(fā),推動成果落地
當然,“在中國,為中國”絕不是一句口號,全球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的趨勢之下,主流外資車企們也需要借助“中國速度”甚至是“更快的中國速度”,才有望在全球市場需求全面轉型之后,贏得市場的先機。
在此背景下,本次參展車企的自信,不僅源于面向未來的加注戰(zhàn)略,同樣也展示了當前在中國市場已經開啟的合作與部分成果。
以攜全動力矩陣參展的奔馳為例,過去5年,奔馳在華累計投入近105億元人民幣,打造出上海、北京研發(fā)中心的“創(chuàng)新雙引擎”。
從成果方面來看,由中國研發(fā)團隊主導開發(fā)的L2+級輔助駕駛系統(tǒng),僅用時12個月,并已經在最新款的E級長軸車型上搭載。
根據目前的規(guī)劃,2025年,奔馳將陸續(xù)投產基于MMA架構的、中國專屬的全新純電長軸距CLA、GLE長軸版車型,其中,GLE長軸版車型為首次由中國團隊主導研發(fā),并將提供中國專屬的舒適體驗和先進的智能科技。同年,在智駕與智艙層面由中國團隊深度參與研發(fā)的MB.OS架構也將正式推出,并配備奔馳首個無圖L2++全場景智駕。
寶馬則尤為重視提升在華研發(fā)體系,目前,寶馬集團已在中國建立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fā)網絡,四大創(chuàng)新基地覆蓋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智能互聯、數字化服務及設計等領域。寶馬表示,中國也是寶馬在德國之外唯一設立Skylab人機交互設計團隊和Usability Lab用研實驗室的國家。
在自研體系外,今年10月,寶馬還與清華一同成立了“清華—寶馬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出行創(chuàng)新聯合研究院”,聚焦在人工智能、“車路云一體化”技術、固態(tài)電池等前沿技術領域。
本屆展會上寶馬帶來的新世代產品概念展示中,便有著中國研發(fā)團隊的深度參與,根據規(guī)劃,首款新世代車型將于2026年在沈陽實現國產。
攜大眾、奧迪、保時捷三個品牌參展的大眾汽車集團,更是直接在展臺上展示了當前大眾在華研發(fā)的部分成果與進展。
已經“入鄉(xiāng)隨俗”的大眾汽車旗下軟件分公司CARIAD中國在中國CEO韓三楚的帶領下,在本次進博會上展示了由CEA賦能的智能座艙的階段性成果,這也是大眾中國與小鵬合作下所共同研發(fā)本土化電子電氣架構的首次展示。
根據計劃,CARIAD中國將基于CEA架構,為本土消費者帶來更具定制化的智能駕乘體驗,加速大眾汽車集團的智能化轉型。
不止于此,2026年后,基于本土研發(fā)的全新純電整車平臺CMP也將與CEA一同賦能整車,從而實現大眾在華產品矩陣走向智能電動的全面進化。
相較于德國車企在智能電動領域的全面技術合作,日系車企的在華投入與合作則更聚焦于智能化,其中,豐田與小馬智行聯合打造的Robotaxi、日產與享道出行共同打造的e23出行,均已各自在北京、蘇州等城市投入運營。
同時,上述兩家日系車企也均與清華大學成立了聯合研究院,并面向環(huán)境、能源、碳中和、自動駕駛、氫能等領域展開更為深度的技術研發(fā)與試點項目打造。
同樣作為連續(xù)7年參展的捷豹路虎,也在今年邁出了面向本土化合作轉變的關鍵一步。今年6月,捷豹路虎與奇瑞汽車簽訂了一份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合作意向書,授權合資公司奇瑞捷豹路虎使用“Freelander神行者”這一品牌,致力于開發(fā)并生產一系列電動車型。
轉型挑戰(zhàn)下的抉擇
值得一提的是,進博會召開的七年間,恰恰也是外資車企在華市占率受到挑戰(zhàn)的7年。
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雖然已然觸及歷史巔峰,但自主品牌的市占率卻常年在40%左右的紅線徘徊,早已憑借燃油車穩(wěn)固市場的外資車企們,也乘著中國車市的銷量增長賺得盆滿缽滿。
- 責任編輯: 張家棟 
-
新車看點|加上增程器,阿維塔12起售價26.99萬
2024-11-11 19:35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波音失寵,空客崛起?
2024-11-11 17:44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是“輔助駕駛”而不是“自動駕駛”,美國家機構質疑特斯拉FSD宣傳過度
2024-11-11 17:02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館長說|對話吳志華:從“香港故宮”看未來博物館發(fā)展的五大關鍵
2024-11-11 16:51 觀出行 人物/專題 -
提高在中國產量?豐田回應:還未有具體信息發(fā)布!
2024-11-11 11:40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極光下尋找自我,旅游媒體推薦這些地方
2024-11-10 18:25 觀出行 品位·出行 -
激發(fā)“冷消費”的新活力,中國冰雪經濟或將影響全球
2024-11-10 18:03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新車看點 | 不到11萬元起,吉利銀河星艦7 EM-i開啟預售
2024-11-10 10:34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七屆進博會:豐田不僅“全勤”,還會解題
2024-11-10 09:50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特朗普歸來,全球汽車行業(yè)會更加動蕩嗎?
2024-11-09 16:1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特朗普再次上臺,美國會再次“退群”嗎?
2024-11-09 16:0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奧迪發(fā)布新品牌“AUDI”:沒有四環(huán)標,擁有中國魂
2024-11-08 18:03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河內旅業(yè)快速發(fā)展,中國游客功不可沒
2024-11-08 18:00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特朗普重返白宮,豐田汽車押對寶了嗎?
2024-11-08 17:52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虹橋論壇丨貿易摩擦下,新能源汽車如何尋求全球化合作
2024-11-08 17:31 進博會 -
特朗普“回歸”,國際旅游市場風雨欲來?
2024-11-08 16:51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梅賽德斯-奔馳:以中國創(chuàng)新,領全球風潮
2024-11-08 13:52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全系降4萬,老車主全額補償:ID. 與眾開啟年底沖刺
2024-11-08 10:07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增長50.6%!入境這一國家的中國游客數量穩(wěn)居亞太地區(qū)首位
2024-11-07 20:37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突破地球“束縛”,太空旅游的五大選擇是科技奇跡還是奢侈冒險?
2024-11-07 19:2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相關推薦 -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評論 166“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評論 126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評論 144“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或將增強中國國內經濟” 評論 166最新聞 Hot
-
跨性別女性算不算法律定義上的女性?英國判了
-
“也有想把工廠遷回美國的,但零件還得從中國買”
-
“現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誰敢攔我?”
-
起訴!“加州州長向特朗普發(fā)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戰(zhàn)”
-
葉劉淑儀:夏寶龍講話是在提醒香港企業(yè)家勿“利字當頭”
-
三河市回應“警徽改色”:適配墻體顏色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
歐盟威脅武契奇:去了,入歐就沒戲了
-
又要跟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網絡
-
“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
“買到就是賺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電話打給中國,“不然我們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國被曝計劃用關稅談判來孤立中國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學家”,加盟北大
-
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續(xù)來了,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