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市月觀察|4月合資SUV:本田掌握財富密碼,探岳自殘
最后更新: 2021-05-27 13:35:37出品:觀察者網(wǎng)汽車頻道【公眾號:觀察者網(wǎng)汽車】/ 汽車視線
作者:張家棟 編輯:婁兵
根據(jù)乘聯(lián)會批發(fā)銷量數(shù)據(jù)顯示,4月國內(nèi)合資SUV總銷量為396806輛。盡管大眾途觀L、豐田RAV4、日產(chǎn)逍客等對應品牌當家車型的銷量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整體來看,由于本田勢不可擋的增長態(tài)勢以及豪華車市場的熱度不減,合資SUV市場還是保持了正向增幅。
在SUV總榜上引人矚目的日系品牌,在合資領(lǐng)域就更加凸顯其市場優(yōu)勢,4月合資SUV銷量排名前十中,有多達6款為日系車型,其中本田獨占4席,將范圍延伸至月銷過萬的13款車型,日系則有擁有8款。按國別劃分計算,日系SUV在4月保持了28.2%的漲幅,市場份額來到11%,僅次于自主品牌。
強勢的銷量表現(xiàn)與過半的席位,不僅代表著日系車企在SUV市場重回巔峰狀態(tài),也展示出大眾品牌在合資SUV領(lǐng)域統(tǒng)治力的急劇下滑。
從2018年快速由途觀、途昂兩款SUV的產(chǎn)品體系,發(fā)展到如今的小型至中大型SUV市場全覆蓋,大眾僅僅通過3年時間便完成了對于國內(nèi)SUV市場的“侵占”,直到去年,在南北大眾多達十數(shù)款SUV車型的加持下,大眾都還力壓本田、豐田、日產(chǎn)三兄弟。
不過,隨著日系對于SUV陣營的快速補足,以本田為首的日系SUV開啟了對市場的強勢反撲。4月最大贏家本田直接包辦了合資小型與緊湊型SUV兩個細分市場冠軍,可謂找到了中國SUV市場的財富密碼,更為夸張的是,除了本田旗下“爹不疼媽不愛”的思銘品牌外,其余本田SUV車型4月銷量均超過5000輛。
另一方面,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大眾系SUV快速崛起的背后所潛藏的質(zhì)量隱患開始爆發(fā),前兩年呈現(xiàn)出黑馬態(tài)勢的一汽-大眾,旗下探歌、探岳等車型銷量均呈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下跌。
小型SUV:本田“打”10個?
在國內(nèi)“以大為上”的車市需求面前,小型SUV的市場空間被壓縮是必然結(jié)果,尤其在諸多品牌動輒L、PLUS的玩法下,如今的A0級SUV市場占有率已經(jīng)跌至7.4%。
不過本田還是在這塊日漸貧瘠的領(lǐng)域,種出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4月合資小型SUV市場的前兩名被XR-V和繽智分別以20892輛和12137輛的銷量強勢占領(lǐng),雙車也成為對應細分市場中唯二銷量過萬的車型。值得一提的是,本田雙車的總銷量與后8位的銷量之和相差無幾,足見本田對于小型SUV市場的絕對統(tǒng)治力。
而在身后超過5000輛銷量的車型分別為奧迪Q2L(6976輛),大眾探影(6169輛)以及豐田C-HR(5507輛),盡管在數(shù)字上相較本田差距仍然不小,不過Q2L同比74%的漲幅,探影68.7%的漲幅,未來可期。對Q2L來說最大的利好消息在于,寶馬與奔馳似乎無意再冒著損失品牌價值的風險進駐該市場與奧迪博弈。
沉寂了許久的上汽大眾系小型SUV在4月終于迎來抬頭,其中,斯柯達柯米克共銷售3251輛,同比上升69.2%,而大眾T-Cross途鎧則銷售2850輛,上漲110.5%,但這樣的銷量成績,依舊難掩大眾系SUV的整體下跌。
緊湊型SUV:CR-V一騎絕塵 威蘭達跑贏逍客
無論合資還是自主品牌,緊湊型SUV市場,向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自從途觀晉升為途觀L后,合資緊湊型SUV便長期維持著混戰(zhàn)。不過從去年年底開始,CR-V的發(fā)力改變了這一局面。
4月,CR-V憑借24972輛的銷量成績,不僅繼續(xù)領(lǐng)跑合資緊湊型SUV榜單,甚至超越一眾自主SUV,直接登頂SUV銷量總榜。今年1-4月,CR-V累計銷量達101469輛,實現(xiàn)122.2%同比增幅的同時,也成為現(xiàn)階段唯一銷量站上10萬大關(guān)的合資SUV,頗有當年途觀的氣勢。若保持此增速,再借助年內(nèi)有望換代的激勵,CR-V想要在今年完成30萬銷量或許不成問題。
在后續(xù)排名中,皓影、RAV4、奇駿、途岳、威蘭達、逍客銷量均維持了過萬的表現(xiàn)。不過相較本田皓影、CR-V的雙車增長,豐田和日產(chǎn)在雙車平衡上均出現(xiàn)了漲跌平衡的狀況。其中,去年2月份上市的威蘭達由于受疫情影響,在營銷端吃的虧終于在市場中得到彌補,今年4月,威蘭達共銷售10777輛,同比增幅達到151.3%,1-4月累計銷量也來到近4萬輛,超越途岳。
而分列第八、第九位的寶馬X1和奧迪Q3也即將實現(xiàn)月銷破萬的成績,進一步拉開了與奔馳GLA的差距。
如今的奔馳GLA,除了在空間方面比不過X1,整體產(chǎn)品力表現(xiàn)遜于Q3,還因為換代后1.3T發(fā)動機引來的爭議,使其在BBA的緊湊型SUV之爭中落于下鋒。而最讓奔馳欲哭無淚的,或許是GLB的銷量比GLA還要高,價格相近的狀況下,手足相殘還無法共御外敵,奔馳的雙車戰(zhàn)略,怕是只能變成GLA打不開銷路的自我安慰了。
曾經(jīng)在合資緊湊型SUV市場叱咤風云的大眾系,在4月榜單上同樣慘不忍睹,前十名中僅剩途岳一款車型。前20榜單中,當捷達VS5分走一部分銷量后,途岳和探歌均迎來了較大幅度的下滑。若不是受制于產(chǎn)能影響,那么大眾或許真的要反思一下在產(chǎn)品端和營銷端暴露出的問題了。
中型SUV:德系火拼 探岳自殘
在SUV熱銷市場中,唯一還沒有被日系霸占的,僅剩下了合資中型SUV市場。在此級別下,受近年消費升級影響,BBA以快速增長態(tài)勢站在了榜單前列。且不說后面窮追猛趕的本田冠道,僅僅是在德系自身的混戰(zhàn)中,途觀L似乎也成了唯一的受害者。
曾經(jīng)的合資SUV霸主途觀在車身加長后,搖身一變成了途觀L,不過更強的產(chǎn)品力,雖然把“途觀”二字依舊留在了SUV銷量的總榜前列,卻也令其喪失了緊湊型SUV市場這一最肥美的蛋糕。4月銷量15051輛,同比下滑5.9%,對于這個曾經(jīng)被“封神”的IP來說,略顯凄慘。當寶馬通過iX3大幅降價換取銷量之時,途觀L也可能就此徹底丟掉合資中型SUV頭名的寶座了。
另一方面,盡管在4月被寶馬將了一軍,但從1-4月的總銷量上來看,奔馳GLC和奧迪Q5L仍然是今年中型SUV銷量頭名的有力競爭者。具體來看,奧迪Q5L今年以來累計銷量已過6萬,同比增幅超77%,由于中期改款的Q5L已經(jīng)在上海車展亮相,如今較大的優(yōu)惠幅度,或是現(xiàn)款Q5L熱銷的較大誘因。相比之下,奔馳GLC在利潤率方面則更加可觀。
緊隨德系集團身后的本田冠道,在市場狀況中有些類似于豐田威蘭達,同樣是在去年2月疫情期間上市,如今憑借較好的口碑,現(xiàn)款冠道正以9277輛,73.7%的同比增幅迎頭趕上。鑒于1-4月冠道的總銷量并不出彩,這款車的市場潛力究竟幾何仍需觀察。
在前幾個月中表現(xiàn)不錯的昂科威和探岳紛紛出現(xiàn)了較大程度的下滑。兩款產(chǎn)品均是產(chǎn)品力出現(xiàn)問題導致銷量下滑的典型代表。其中1.5T的昂科威在油耗和動力、底盤方面的問題,均成為車主的心頭痛。而自上市以來便力壓途觀L一頭的探岳,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xiàn)了嚴重的產(chǎn)品問題卻難以得到解決,其中車主反應較多的GPF(汽油機顆粒捕集器)積碳問題首當其沖。
中大型SUV:途昂跳水 美系找到“華”點
由于豪華品牌在中大型SUV市場的布局多以進口形式為主,所以從國內(nèi)的合資中大型SUV市場競爭并不算激烈,更何況曾經(jīng)有普拉多在此細分市場長期稱王,合資品牌大都以旗艦產(chǎn)品的形式在該市場“撐場面”。直到去年普拉多正式停產(chǎn),合資中大型SUV市場才重新煥發(fā)出應有的活力。
作為在普拉多產(chǎn)品生命末期一度接替王位的新王者,大眾途昂在榜單頭名出現(xiàn)的時間顯得太過短暫。雖然在1-4月總銷量上,途昂還憑借13010輛繼續(xù)占據(jù)榜首,不過單從4月來看,1988輛同比下跌-61.3%的成績,顯然已經(jīng)給途昂下半年的市場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而本月合資中大型SUV的榜單前3名,均被美系產(chǎn)品霸占。4月昂科旗銷售3322輛,同比增幅高達271.2%,凱迪拉克XT6售出2272輛,同比增幅達195.1%。
有趣的是,位列榜首的別克昂科旗與第3位的凱迪拉克XT6采用同平臺打造,而排名第2位的福特探險者,則采用了與第5位的林肯飛行家同平臺。足見美式豪華對于中國消費者的審美來說十分受用。
此外,雪佛蘭開拓者與馬自達CX-8的短板則較為明顯,二者的品牌調(diào)性均傾向于運動化塑造,而在7座豪華的塑造上略顯疲態(tài),車內(nèi)第三排空間較差的通性,使兩者在同級競爭中劣勢盡顯。
附:2021年4月合資SUV銷量排行榜
- 責任編輯: 張家棟 
-
車市月觀察丨4月合資轎車:帕薩特止血無期,飛度折翼
2021-05-27 11:23 汽車工業(yè) -
特斯拉在華建數(shù)據(jù)中心,外媒關(guān)注“態(tài)度變化”
2021-05-26 21:47 大公司 -
觀察一下 | 上汽需要的新活力之上汽奧迪
2021-05-26 16:27 汽車工業(yè) -
觀察一下 | 上汽需要的新活力之R汽車
2021-05-26 16:25 汽車工業(yè) -
觀駕 | 比亞迪銷量擔當用上DM-i技術(shù)之后
2021-05-26 16:20 汽車工業(yè) -
特斯拉:已在中國建立數(shù)據(jù)中心
2021-05-25 20:43 大公司 -
首款純電動車31.33萬起,DS在華道阻且長
2021-05-25 15:02 汽車工業(yè) -
車市月觀察丨4月自主品牌篇:坦克快了不洗泥
2021-05-24 16:13 汽車工業(yè) -
車市周觀察丨長安華為雙雙否認“造芯”,富士康“造車”再下一城
2021-05-24 13:20 汽車工業(yè) -
車市月觀察|4月豪華市場:暗流涌動 豪華邊界日益模糊
2021-05-24 11:00 汽車工業(yè) -
比亞迪第1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成國內(nèi)第一家
2021-05-21 11:20 汽車工業(yè) -
東風雪鐵龍品牌部市場部原副部長楊寧接受監(jiān)察調(diào)查
2021-05-20 16:31 汽車工業(yè) -
在線新經(jīng)濟受熱捧,上海成為中國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新標桿
2021-05-20 12:09 汽車工業(yè) -
坐了15年過山車的一汽奔騰竟想“進入行業(yè)前五”
2021-05-20 11:15 汽車工業(yè) -
捷豹路虎公布財報:中國市場助攻全球穩(wěn)步復蘇
2021-05-19 16:42 汽車工業(yè) -
發(fā)布核心零部件:美的進軍汽車領(lǐng)域
2021-05-18 21:23 大公司 -
車市月觀察丨4月合資品牌:美、韓系成“熱鍋上的螞蟻”
2021-05-18 11:31 汽車工業(yè) -
車市月觀察|4月新能源:自主品牌迎高端化最佳時機
2021-05-18 11:15 汽車工業(yè) -
車市周觀察丨特斯拉“出逃”中國?360下場“造車”
2021-05-17 15:05 汽車工業(yè) -
換電國標出爐 能否成為新能源行業(yè)新風口
2021-05-14 18:50 新能源汽車
相關(guān)推薦 -
最新聞 Hot
-
“純關(guān)稅壁壘最粗暴,歐盟快和中國談吧”
-
總計7億歐元,歐盟對蘋果、Meta“罰酒三杯”
-
“俄烏都得在領(lǐng)土上讓步,再不同意美國就退出”
-
中國不買美國液化氣了,換中東
-
把中國貨“藏”在加拿大,“我們賭特朗普會認慫”
-
涉及稀土,馬斯克:正與中方協(xié)商
-
美國著急放風“即將與日印達成協(xié)議”,其實只是…
-
通用電氣CEO:別打了,我們還沒給中國交付...
-
哥倫比亞總統(tǒng):我認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簽證吊銷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釋放對華緩和信號
-
“孤立中國?東盟不會跟,否則…”
-
“中方對美方鳴槍示警:這回來真的,能一票否決”
-
“特朗普一聲令下,美國幾十年聯(lián)越制華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凈收入銳減71%,馬斯克“認慫”
-
普京送給特朗普的肖像畫長這樣
-
美歐倒逼肯尼亞“轉(zhuǎn)頭”,“中國又拿下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