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衛(wèi)武漢的“普通人”:“這個國家需要有人挺身而出”
最后更新: 2020-02-19 10:29:14疫情來襲,許許多多的白衣戰(zhàn)士不舍晝夜,奮戰(zhàn)在一線。而除了這些最美“逆行”醫(yī)護人員,還有很多在非常時期仍然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的人。
他們舍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甚至帶病堅持工作,主動投入戰(zhàn)“疫”一線。就是這些平凡的人,用他們不平凡的力量堅守崗位,守護萬家燈火;就是這些普通的身影,用他們微弱的光芒,驅散陰霾。
為社區(qū)筑起第一道防線
黃恒穿著全套防護服,躺在地板上,雙手輪換著接打電話。黃恒是武漢市洪山區(qū)珞南街洪珞社區(qū)的臨時負責人,由于原有的社區(qū)工作人員中有人感染,所有工作人員被全部隔離,社區(qū)工作近乎癱瘓,在街道黨政辦工作的黃恒,得知情況后主動請纓,走到了社區(qū)防疫的第一線。
“當時就有些不舒服,突然發(fā)現躺在地上的時候,我的背部伸直了,比較舒服,但是居民電話不停,所以我就只能躺在地上打電話?!?
黃恒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的老毛病,這段時間只要一跑動起來,后腰就鉆心地疼。醫(yī)生說可能有脊柱壓迫神經、心臟供血不足的情況。
但這樣的特殊時期,黃恒沒有辦法休息,他要安排居民生活,安撫居民情緒,每天他要打接近300個電話,給各種各樣的社區(qū)居民耐心做工作,甚至要面對一些突發(fā)事件。
居民的一句感謝,對于身心俱疲的黃恒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也給了他繼續(xù)工作的力量。
黃恒每天忙著社區(qū)的工作,沒有時間照顧自己和家人。他將自己的母親安頓好,又將妻兒送到了岳父岳母那。過去十天里,他和兩歲七個月大的兒子沒有見過一次面,哪怕他工作的社區(qū)離兒子住的地方只有一站路。
自己腰不好,又沒辦法照顧家人,起初妻子并不贊成他到社區(qū)工作,但母親的一句話堅定了他的想法:“這個國家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于是黃恒毅然來到一線。
社區(qū)是疫情聯(lián)防聯(lián)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在武漢,有很多像黃恒一樣戰(zhàn)斗在社區(qū)一線的工作者,他們幫居民訂購蔬菜藥品,摸排發(fā)熱人員,幫忙轉送疑似病例,有時忙得過了飯點,有時甚至還要忙到深夜。
面對疫情,奮戰(zhàn)在一線的社區(qū)工作者心中也不是沒有過擔心,但為了居民,他們選擇直面恐懼。武漢市新洲區(qū)汽渡社區(qū)網格員夏蘭蘭說:“怕是肯定會怕的,但是我們不會把怕表現出來,因為我們表現出來就肯定會影響到患者,影響到居民的心態(tài)?!?
病房里的環(huán)衛(wèi)工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在很多崗位上都有默默奉獻的普通職工,用責任與擔當筑起守護大眾平安的堅強防線。自疫情暴發(fā)以來,武漢市的街上能見到的最多的人恐怕就是身穿制服的環(huán)衛(wèi)工人。每天除了常規(guī)的保潔外,還會對各種公共設施、小街小巷進行防疫和消殺處理。
有15名環(huán)衛(wèi)工人是武漢市環(huán)衛(wèi)部門大年三十那天專門選派出來,支援收治大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定點醫(yī)院的保潔工作的,記者見到他們時,他們已經在漢口醫(yī)院的病房里工作了數天。
安亞菲是武漢岸八清環(huán)衛(wèi)有限公司副經理,也是一名退伍軍人,今年36歲的他平常喜歡踢足球,對自己的身體素質有信心。1月24日他接到單位的通知,需要選派人手進入定點醫(yī)院做保潔工作,他和另外14名員工主動報名參加。
安亞菲說:“作為一名黨員,作為退伍軍人,我覺得應該站出來。”
這15名環(huán)衛(wèi)工人每天也和醫(yī)護人員們一樣,要先進行嚴格的自我防護,然后把醫(yī)院里里外外打掃干凈。
進入病區(qū)工作,清洗廁所、收拾病人的嘔吐物都是他們的工作,還要收集大量的醫(yī)療垃圾。15名環(huán)衛(wèi)工作者每天下班后,自己開車返回集中住宿地點進行隔離,早晨再回到醫(yī)院工作。他們不知道這樣的狀態(tài)會持續(xù)多長時間,但他們說:“即便萬一我們倒下,還會有其他的環(huán)衛(wèi)工人頂上。”
保衛(wèi)火神山
在武漢抗疫的前沿火神山醫(yī)院,自武漢消防救援支隊奉命籌建火神山消防救援站開始,請戰(zhàn)聲如潮。
家住武漢蔡甸的陳昆說服未婚妻,上了前線。“這里畢竟是我的家鄉(xiāng),從小在這里長大,第一時間想過來,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盡管擔心兒子安全,這一次李晨陽的父母,還是支持兒子沖到抗疫的最前線。“他們就覺得這是挺光榮的一件事情,還在村里跟別人說,兒子上一線了?!?李晨陽的父母還叮囑他:“既然來了,就好好搞。”
8名消防員在關鍵時期臨危受命,組成消防突擊隊,肩負起保障醫(yī)院滅火救援的重任。他們中年齡最大的41歲,年齡最小的22歲,其中7名是共產黨員。1月31日下午,這支隊伍入駐火神山后,迅速整理營地、調試裝備器材,和時間賽跑。正常的消防站建設至少得花十天半個月時間,而這次只用了48小時,2月3日,火神山消防救援站與火神山醫(yī)院同步投入使用。
從消防救援站出發(fā),到火神山醫(yī)院門口的距離是396米。在這里,消防員必須穿戴防化服出動,短短30秒的救火距離需要花上3分鐘?,F在消防救援站的8名隊員每天不斷熟悉火神山醫(yī)院及附近區(qū)域的地形,站長周晉杰還專門組建了一個家屬微信群。
周晉杰說:“我的信心一直都是很堅定的,因為我覺得,沒有國家哪里來的小家,一家不圓萬家圓,而且我們一定會堅守到火神山醫(yī)院最后一個病人出院為止?!保ㄎ?陳思源)
- 原標題:保衛(wèi)武漢的“普通人”:“這個國家需要有人挺身而出”
- 責任編輯: 于文凱 
-
焦雅輝:不提倡用英雄主義號召醫(yī)護
2020-02-19 09:4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上海首次24小時無新增病例,治愈出院率已超50%
2020-02-19 09:4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反超!
2020-02-19 09:3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貴州一藥店存有一批野生動物,當地警方介入
2020-02-19 09:0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劉智明曾叮囑主治醫(yī)生:如果萬一,不要插管搶救
2020-02-19 09:0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好消息!兩項治愈數數據展現可喜趨勢
2020-02-19 09:0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俄羅斯20日起臨時禁止中國公民入境
2020-02-19 09:0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女子確診前參加滿月宴致封鎮(zhèn),當地官員被問責
2020-02-19 08:4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致敬戰(zhàn)“疫”中的凡人善舉
2020-02-19 08:4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武漢志愿者:不想成為英雄,只是不想被絕望困住
2020-02-19 08:4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民警收到強制令,背后原因卻很暖…
2020-02-19 08:4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中國加速!
2020-02-19 08:4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稱野生動物產品是剛需,蛙類養(yǎng)殖委被撤
2020-02-19 08:2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鐘南山:遺體解剖發(fā)現炎癥和黏液特別多
2020-02-19 08:0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全國新增1749例,累計74185例
2020-02-19 08:0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上海昨日12小時無新增確診病例
2020-02-19 08:0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救治新冠肺炎的多是公立醫(yī)院,私立醫(yī)院去哪兒了?
2020-02-19 07:4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一家三口在家打麻將引發(fā)沖突”后續(xù):鄉(xiāng)長兩次登門道歉
2020-02-19 07:4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火神山醫(yī)院建設工人堅決不領工資?承建方回應
2020-02-19 07:3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武漢發(fā)布:武昌醫(yī)院護士柳帆一家四口先后確診去世
2020-02-19 07:2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推薦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評論 108“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評論 119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評論 143“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或將增強中國國內經濟” 評論 165“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評論 172最新聞 Hot
-
“也有想把工廠遷回美國的,但零件還得從中國買”
-
“現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誰敢攔我?”
-
起訴!“加州州長向特朗普發(fā)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戰(zhàn)”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
歐盟威脅武契奇:去了,入歐就沒戲了
-
又要跟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網絡
-
“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
“買到就是賺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電話打給中國,“不然我們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國被曝計劃用關稅談判來孤立中國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學家”,加盟北大
-
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續(xù)來了,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
“‘川建國’在美國作妖,倒逼中國崛起”
-
“我們花了22年在中國打造這一切,全毀了”
-
特朗普裝可憐:美國農民“偉大”,“挨中國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