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約對“北溪事件”正式警告,俄羅斯:北約7月曾在附近使用深海設備進行演習
-
李麗否極泰來,事事順心
最后更新: 2022-09-30 08:55:55(觀察者網 訊)圍繞“北溪事件”幕后黑手,猜測仍在繼續(xù)。
北約(NATO)29日表示,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北溪(Nord Stream)管道發(fā)生的一系列泄漏事件是“蓄意破壞行為”的結果,對成員國基礎設施的襲擊將得到北約的集體回應?!度A盛頓郵報》指出,該聲明標志著該組織首次正式警告。而俄羅斯外交部則回應稱,北約成員國曾于7月時在“北溪事件”現場附近使用深海設備進行演習。
《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華盛頓郵報》9月29日報道稱,這個來自北約決策機構“北大西洋理事會(NAC)”的聲明沒有提供細節(jié)或證據。雖然管道的損害發(fā)生在國際水域,但聲明標志著該組織首次正式警告,將阻止和防范對成員國關鍵基礎設施的攻擊。
目前,“北溪”天然氣管道已被發(fā)現四個泄漏點。26日,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兩大海底管道“北溪-1”和“北溪-2” 先后三處發(fā)生泄漏。而瑞典媒體28日援引瑞典海岸警衛(wèi)隊消息稱,“北溪”天然氣管道有4個泄漏點。第4處泄漏點27日就已發(fā)現,位于瑞典附近海域的“北溪-2”管道上。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推特上寫道,對輸氣管道的破壞令人“深感關切”。
“北約致力于阻止和防御軍事和/或非軍事手段攻擊。任何針對盟國關鍵基礎設施的蓄意襲擊都將得到一致和堅定的回應”,他寫道。
報道指出,發(fā)現泄漏時,“北溪-1””和“北溪-2”都沒有在向歐洲輸送天然氣,但這兩起事件將使歐洲在冬季之前通過“北溪-1”管道接收天然氣的預期破滅,并進一步引發(fā)了人們對歐洲能源系統(tǒng)安全的擔憂。
丹麥國防網站發(fā)布泄露海面航拍,視頻截圖
由北約所有30個成員國代表組成的北大西洋理事會沒有指出波羅的海泄漏事件的罪魁禍首是誰,不過各方均認為泄漏或為蓄意破壞。有西方官員將矛頭對準俄羅斯,俄外交部則點名美國及北約組織。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8日援引幾名西方情報官員的消息稱,歐洲安全官員26日和27日在事發(fā)海域周邊觀察到俄羅斯海軍支援艦艇。這些西方官員表示,他們不清楚這些俄羅斯艦艇是否與“北溪”管道泄漏事件有關,但會將其列入調查的目標。
針對CNN的上述報道,俄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29日在簡報會上指出,北約成員國曾于7月時在“北溪事件”現場附近使用深海設備進行演習。她還強調,該地區(qū)遍布著大量北約的基礎設施。
扎哈羅娃此前曾在接受采訪時稱,“北溪”管道發(fā)生泄露的區(qū)域“完全被美國情報機構所控制”。她還駁斥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有關管道泄露的說法:“布林肯先生說,沒有人從破壞項目中受益,這很荒謬,這是一個謊言?!?
俄羅斯總統(tǒng)發(fā)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周四也對記者表示,在發(fā)生管道泄漏的地區(qū)部署了更多的北約裝備。
“這個地區(qū)是波羅的海。那里有更多來自北約國家的飛機、船只或其他海上交通工具。因此,這些(有關俄羅斯參與的)報道絕對是荒謬的……而且?guī)в衅??!彼f。
另一邊,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在28日的聲明中稱,事故發(fā)生前一天,有美國軍艦在附近活動,美方的無人機和直升飛機也在那里飛行,美國海軍先前還在同一地區(qū)進行過水下爆炸訓練。
據德媒《明鏡》周刊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幾周前,德國政府就收到了來自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警告,稱位于波羅的海的“北溪”管道可能會遭到襲擊。
9月28日,俄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還就“北溪”管道泄露事件“點名”拜登。她提到,拜登在今年2月7日的一次新聞發(fā)布會上曾威脅說,“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溪-2’將被終結。我向你們承諾,我們能做到。”扎哈羅娃要求美國對這一言論做出解釋。
對于俄方的質問,美白宮發(fā)言人讓-皮埃爾在28日晚些時候的白宮新聞發(fā)布會上辯解稱,拜登所說的“終結”手段,其實是推動德國政府凍結“北溪-2”項目。她強調,美國不應為“北溪”管道遭破壞的事件負責。
9月29日,克里姆林宮發(fā)布消息稱,普京當天與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通電話時表示,對“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的破壞行為屬于國際恐怖主義行為。
當地時間9月29日,瑞典電視臺報道,北溪天然氣管道股份公司北溪AG公司(Nord Stream AG)表示,“北溪-1”和“北溪-2”管道的損壞程度必須在管道排空后立即進行調查,調查工作可能需要數周時間。如今無法回答損壞的嚴重程度以及是否可以修復,希望在2日或3日開始調查。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北溪- 責任編輯: 李麗 
-
普京:獨聯體國家間需要加強互相支持
2022-09-30 07:18 俄羅斯之聲 -
美國新增感染103920例、死亡867例
2022-09-30 07:18 抗疫進行時 -
烏武裝部隊總司令與北約歐洲盟軍總司令通話
2022-09-30 07:09 烏克蘭之殤 -
普京:錯誤征召人員須遣返回原地
2022-09-30 06:39 俄羅斯之聲 -
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或使瑞典至波蘭段電纜受損
2022-09-30 06:37 歐洲亂局 -
地獄笑話,“德國人看哭了”
2022-09-29 22:58 -
美國駐華大使:想和中國談
2022-09-29 22:53 中美關系 -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死因確認:高齡
2022-09-29 22:51 不列顛 -
“美國經濟明年或陷入衰退”
2022-09-29 22:49 美國經濟 -
極右勢力崛起,歐洲何去何從?
2022-09-29 22:16 歐洲極右翼 -
洪森:我命令立刻燒掉文件!
2022-09-29 22:13 臺灣 -
21日以來9.8萬俄公民入境,哈薩克斯坦要與俄談判
2022-09-29 21:51 -
馬朝旭: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寸步不讓、敢于亮劍
2022-09-29 21:47 中國外交 -
普京將接見烏東等四地首腦,簽署合并條約
2022-09-29 21:42 烏克蘭之殤 -
俄方稱這是“恐怖主義行徑”:很難想象沒有國家參與
2022-09-29 20:19 歐洲亂局 -
尹錫悅外交災難,韓國國會建議罷免外長
2022-09-29 19:57 三八線之南 -
今年冬天,歐洲手機要沒信號了...
2022-09-29 19:55 歐洲亂局 -
“日本隊平均身高才只有1米77…”
2022-09-29 19:15 -
印度最高法裁定,所有女性均擁有墮胎權
2022-09-29 19:05 印度驚奇 -
捷克人又上街了,抗議歐盟北約
2022-09-29 18:46
相關推薦 -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評論 192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評論 366幾經波折,美烏要簽了? 評論 125“不吃夠自己種的苦果,某國就不會放下身段老實談判” 評論 197最新聞 Hot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錢了
-
“再沒進展,我們就撤”
-
“正事不干雜事一堆,特朗普讓美國科研機構‘徹底崩潰’”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曾供職美頂尖能源實驗室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
國家發(fā)改委干將龔楨梽,“空降”廣東
-
廣西東蘭干旱“農民求雨”?當地回應:視頻系擺拍
-
外媒繼續(xù)緊盯:中國,70天了…
-
中央巡視組剛進駐吉林,正廳級趙明任上被查
-
“中方把波音飛機退回美國”
-
巴西毛遂自薦:聽說中國停了近400家美國牛肉商…
-
“特朗普破產過6次,想用這樣的手段嚇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