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晚舟脫困歸國震撼世界
最后更新: 2021-09-27 20:08:59沈逸指出,有一些力量不甘心或者說不愿意承認遭遇了重大的挫敗,所以想盡各種辦法去描繪出一種局面,就是“中方示弱,用那種無限制無原則的退讓交換到了孟晚舟女士的獲釋”。
“我們從對輿論場的觀察中可以發(fā)現(xiàn),那些試圖引領節(jié)奏去粉飾美方收益、夸大中方損失的力量,沒有辦法在DPA協(xié)議中找到有利于自己的論述?!鄙蛞荼硎?,因此這股力量嘗試“混淆DPA與認罪協(xié)議或庭外和解”“將此事解讀成中加之間的交易”,甚至翻炒“孟晚舟國籍問題”等舊謠言。
沈逸認為,這種情況也提示了我們現(xiàn)在面臨的環(huán)境的復雜性。中美之間的戰(zhàn)略博弈和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認識的由精英層、相關專職部門展開的國家之間的戰(zhàn)略不同,它涉及到廣大民眾對于世界、對于本國、對于中美兩國、對于各方力量的整體性認識,是一場認知領域全新的較量。
晚舟回國,世界矚目
孟晚舟順利回國所發(fā)出的信號,震動了世界。
首當其沖的是遭遇過“東芝事件”的日本,不僅有多家媒體這一事件進行了全程報道,還有不少日本網(wǎng)友在評論區(qū)感嘆“日本的東芝就沒有(華為孟晚舟)這待遇。”
“在20世紀80年代的美日半導體爭端中,日本企業(yè)被(美國)打得落花流水,而日本政客們卻視而不見,沒有一個人發(fā)聲,這就是‘日美聯(lián)盟’的真相——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是朋友?!?
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經濟達到頂峰,位居世界第二。東芝作為日本半導體巨頭,在該領域具有極強的競爭優(yōu)勢。1987年6月,美國眾議院以“東芝向蘇聯(lián)軍方非法出口高技術產品”等理由通過制裁法案,采取禁止向美出口、取消采購合同等措施向東芝施壓,對日本半導體產業(yè)造成嚴重打擊。
“孟晚舟案的實質是美國試圖阻礙中國的發(fā)展,中國政府正在努力為其人民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而不僅僅是為了某個人或某個公司。”有日本網(wǎng)友說道,與過去一樣,在美國與法、德、英和日本的貿易摩擦中,政客們對(非美國的)大公司接連被“挑落”的事實視而不見,而本次中國外交已經勝利了。
“明確地說,中國繼續(xù)與美國談判的基本條件之一是——必須釋放孟晚舟……這導致美國別無選擇,只能接受這一條件?!?
港臺媒體反應更為熱烈,迅速發(fā)出多篇報道和評論跟進此事。
香港《南華早報》關注到民眾歡迎孟晚舟回國的熱情,引述中國媒體報道稱“(這是)祖國強大及中國在外交上打了場漂亮仗的標志。”
臺灣《聯(lián)合報》發(fā)表題為“孟晚舟安返 美長臂式微”評論文章,稱美國長臂管轄的模式或許對一些國家還有威脅性,但孟晚舟安抵國門就是式微表征。在全球戰(zhàn)略象征意義上,美國回來了但不再是老大,難在四處伸臂管事,至少“中國不吃這套”。
作為利益直接相關方的美國媒體也極為關注此事。
美國彭博社25日發(fā)表題為“美國付出代價結束華為問題有助于中美關系”的文章,稱孟晚舟回國意味著美國執(zhí)行了中方關于改善兩國關系的一項關鍵要求,盡管美國會為此“付出一些代價”,但孟晚舟回國將為中美關系的改善“鋪平道路(paving the way)”。
文章稱,拜登政府一直對中方提出的包括釋放孟晚舟、解除對中方人員制裁等一系列要求感到不滿,但中方也始終堅持要美國為改善關系“邁出第一步”。
彭博社稱,此舉是美國近些年來為緩和中美關系做出的“最大讓步”,并以較為樂觀的態(tài)度認為,雖然中美之間還存在一系列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但至少阻礙兩大經濟體進一步合作的“最大障礙之一”已經“不復存在”。
《紐約時報》評論稱,孟晚舟事件幾乎成了美中之間“冷戰(zhàn)氣氛"的象征,這起歷時近三年的案件的結束表明,兩國領導人能夠在重大爭端中達成某種和解。
《華爾街日報》稱,雖然中美兩國在很多方面處于“對立狀態(tài)”,但孟晚舟免于被起訴消除了中美之間的一塊“絆腳石”,亦展現(xiàn)出兩國關系中“鮮為人知的務實層面”。
而加拿大方面,據(jù)法新社25日報道,加拿大前駐華大使趙樸表示孟晚舟事件的解決使得加中關系“少了一根刺”,但是加拿大與中國可能“不會再回到從前的狀態(tài)”。
旨在推動商業(yè)往來的加中貿易理事會(CCBC)組織總經理諾亞·弗雷澤(Noah Fraser)接受彭博社采訪時稱,“加拿大和中國的商界領袖都會比以往更加擔憂和不安,但在重建信心的道路上,這是必要的第一步。”
除了美加媒體,俄新法德澳等國媒體也關注到了孟晚舟回國對緊張的中美、中加關系的緩和作用。
- 責任編輯: 周弋博 
-
美歐組建“貿易和技術理事會”聯(lián)手抗中,但拒不承認
2021-09-27 18:39 -
德國兩大黨幾乎打平:一個沒全贏,一個沒輸透
2021-09-27 18:25 德意志 -
默克爾的“鐵票倉選區(qū)”也丟了…
2021-09-27 17:59 德意志 -
加拿大情報機構暴露了
2021-09-27 17:35 -
英艦過航臺灣海峽,東部戰(zhàn)區(qū):英方枉費心機刷“存在感”
2021-09-27 17:07 不列顛 -
后疫情時代疊加后默克爾時代,德國形勢怎么變
2021-09-27 16:47 德意志 -
美國副總統(tǒng)剛要上節(jié)目,主持人突然被告知陽性……
2021-09-27 16:31 美國一夢 -
阿塔:停止跟風“美式”,不得剃須
2021-09-27 16:26 阿富汗 -
阿塔:禁止理發(fā)店為男士剃須,被罰者無權申訴
2021-09-27 16:08 阿富汗 -
外交部:黨領導的強大中國永遠是每位公民的堅強后盾
2021-09-27 15:58 觀察者頭條 -
加外長稱對華問題上將“睜大眼睛”,中方:睜大眼睛認清形勢
2021-09-27 15:35 -
王毅:中國反對一切強權,不畏任何脅迫
2021-09-27 15:06 中國外交 -
美火車脫軌事故已致3人死亡,超50人受傷
2021-09-27 11:49 美國一夢 -
“美國無法面對已喪失世界霸主地位的現(xiàn)實”
2021-09-27 11:41 阿富汗 -
“西哥特人之后,羅馬遭遇新‘入侵者’”
2021-09-27 11:30 觀察動物 -
“希望美國離開敘利亞和伊拉克,就像撤離阿富汗一樣”
2021-09-27 10:43 -
數(shù)名中國留學生在英國謝菲爾德遇襲,中領館強烈譴責暴行
2021-09-27 10:09 不列顛 -
中俄兩國緊急向蒙古國出口汽油
2021-09-27 09:38 -
意大利拒絕承認塔利班政權:高層有17個恐怖分子
2021-09-27 09:24 -
德國大選初步結果出爐:社民黨領先聯(lián)盟黨1.7%
2021-09-27 08:24 德意志
相關推薦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評論 191“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評論 193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50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79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114最新聞 Hot
-
“美國牛肉太貴,換澳牛,味道一樣”
-
特朗普、普京、澤連斯基等發(fā)文哀悼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
“拜他所賜,美國變成了流氓國家”
-
“特朗普會輸,但中國不會輕易給他臺階下”
-
“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
“我們被美國夢騙了,精英把我們出賣了”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
她被提名為聯(lián)大主席,“德國完了”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