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中國十大“硬核”科技新聞:你認為哪個最燃?
-
陳辰觀觀雎鳩
東風41導彈:覆蓋全球戰(zhàn)略目標
11月22日,五角大樓證實中國試射了最新型東風-41洲際導彈。這是中國在6月份試射JL-3潛射洲際彈道導彈以后又一次試射戰(zhàn)略核導彈。在這之前,東風-41已成為中外媒體關注的焦點。
法國軍事專家給出的導彈飛行路線 圖源:社交媒體
10月1日上午,在國慶70周年大閱兵中,東風-41核導彈方隊在32個裝備方隊中壓軸出場。這是東風-41核導彈首次公開亮相。
揭開神秘面紗同時,電視直播的解說詞中介紹:“戰(zhàn)略制衡、戰(zhàn)略攝控、戰(zhàn)略決勝,東風-41洲際戰(zhàn)略核導彈,是我國戰(zhàn)略核力量的中流砥柱!”
據(jù)悉,東風-41是我國現(xiàn)役導彈中射程最遠的型號,可以覆蓋全球戰(zhàn)略目標。這款導彈總長16.5米,略超東風31-a,1.5萬公里的射程也超過美國LGM-30“民兵”(1.3萬公里)和俄羅斯RT-2PM2“白楊M”(1.1萬公里),足以覆蓋美俄全境。
澳大利亞ABC電視臺稱,這是世界上射程最大的洲際彈道導彈。美國智庫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導彈防御項目評價,東風-41能夠搭載10枚獨立的核彈頭。理論上可以在30分鐘內到達美國。
過去多年,中國的彈道導彈一直是西方分析人士最激烈猜測的對象。在2019年版的《中國軍力報告》中,五角大樓猜測該導彈在公路機動的基礎上,似乎還增加了鐵路機動和井式發(fā)射方式。
西方觀察家普遍認為,機動部署方式讓東風41更加難以被跟蹤,因此具備更強的生存能力;而分導式分彈頭讓它能同時打擊多個戰(zhàn)略目標,并具備更強的突防能力,對美國的導彈防御體系構成嚴峻挑戰(zhàn)。
對于部署東風-41的戰(zhàn)略意義,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吳謙表示,其可以更好地維護中國的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穩(wěn)定與繁榮。
首艘國產航母:試航穿越臺灣海峽
11月17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暨第二艘航母順利通過臺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例行訓練。
據(jù)悉,首艘國產航母11月14日上午離開大連造船廠,展開為期五天的第九次出海試航。11月19日,首艘國產航母駛入三亞軍港,宣告其首次遠航順利完成。有觀點認為,此次進行的跨區(qū)海試,很可能是正式服役前最后一次“大考”。
另外,有網友拍攝到首艘國產航母已經離開大連造船廠,船舷未見刷號,也沒有搭載艦載機模型。不過,從官方公開的視頻畫面來看,在經過臺灣海峽時航母上已經有了6-8架殲-15艦載機,并且進行了起降試驗,部分艦載機上掛載有實彈。
由此,可以推斷首艘國產航母應該在中國某艦載機綜合試驗訓練基地附近海域進行了停留,并接裝了數(shù)架艦載機,證明艦機一體能力也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在正式服役后,戰(zhàn)斗力生成的速度將會顯著超過“遼寧”艦。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上艦的殲-15全部是兩位數(shù)編號,而且開頭數(shù)字是2,有別于16號“遼寧”艦的1**編號方式,這可能意味著其是中國海軍第二支艦載機編隊。
第八次海試之前,正在大連造船廠舾裝的國產航母。
對于國產航母何時入役一事,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吳謙在10月31日答記者問上曾這樣告訴記者:中國第二艘航母正按計劃開展各項試驗,各項工作穩(wěn)步推進。至于服役時間,需要根據(jù)它的建造進展和試驗情況綜合確定。
然而,從2018年至今,國產航母從最初的動力系統(tǒng)測試、通信系統(tǒng)測試,到后來的甲板調度測試、艦載機起降測試等,無疑已經完成了大部分測試。對比來看,“遼寧”號航母前前后后共進行了十次海試,而首艘國產航母估計亦相差不大,所以距離服役應該已經不遠。
- 責任編輯: 陳辰 
-
還需20億元!俄企申請再撥款研發(fā)月球飛船
2019-12-16 12:02 俄羅斯之聲 -
三星將首次向加拿大供應4G、5G設備
2019-12-16 09:34 5G -
楊利偉首次訪日,與日本首位航天員對話
2019-12-16 08:52 航空航天 -
AMD:Intel是一家偉大的公司 工藝落后問題遲早能解決
2019-12-14 14:33 商業(yè) -
2019 Q3 各廠商RAN份額市場評估:華為5G NR蟬聯(lián)全球第一
2019-12-14 14:22 產業(yè)萬象 -
覆蓋一百多個國家與地區(qū) 北斗將開啟“全球時代”
2019-12-14 08:36 北斗照耀 -
挑戰(zhàn)X86、ARM架構,RISC-V能否成為中國物聯(lián)網時代趕超歐美的希望
2019-12-13 21:25 -
實力對比:中國光纖基礎設施遙遙領先美國
2019-12-13 11:00 -
世界首次!高鐵四電建設全部用上BIM技術
2019-12-13 07:22 高鐵世紀 -
玉兔二號成月面工作時間最長月球車
2019-12-12 14:43 航空航天 -
搜狗王小川:未來幾年音箱就不性感了
2019-12-12 09:15 大公司 -
中微半導體CEO尹志堯:國產5nm蝕刻機已獲臺積電認可
2019-12-12 09:05 大公司 -
紫光旗下新華三入圍中國移動高端路由器和高端交換機集采項目
2019-12-12 08:55 -
沃達豐在新西蘭啟動5G商用 采用諾基亞設備及3.5GHz頻譜
2019-12-11 21:34 -
規(guī)避制裁,全球最大開源代碼平臺GitHub要來中國
2019-12-11 17:12 美國一夢 -
曙光:已部署數(shù)萬臺液冷服務器,有足夠積累取代風冷
2019-12-11 15:53 -
權威測試結果:德語區(qū)三國Sunrise 5G網絡最佳
2019-12-11 08:40 科技前沿 -
中芯國際:韓媒造謠 董事長從未提及光刻機斷供問題
2019-12-10 13:31 大公司 -
分辨率優(yōu)于1米,高分七號首批影像圖來了
2019-12-10 11:49 航空航天 -
研究獲國家專利!久殺不滅的幽門螺桿菌有了新克星
2019-12-09 08:20 醫(yī)學
相關推薦 -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評論 166“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評論 126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評論 144“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或將增強中國國內經濟” 評論 166最新聞 Hot
-
跨性別女性算不算法律定義上的女性?英國判了
-
“也有想把工廠遷回美國的,但零件還得從中國買”
-
“現(xiàn)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誰敢攔我?”
-
起訴!“加州州長向特朗普發(fā)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戰(zhàn)”
-
葉劉淑儀:夏寶龍講話是在提醒香港企業(yè)家勿“利字當頭”
-
三河市回應“警徽改色”:適配墻體顏色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
歐盟威脅武契奇:去了,入歐就沒戲了
-
又要跟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網絡
-
“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
“買到就是賺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電話打給中國,“不然我們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國被曝計劃用關稅談判來孤立中國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學家”,加盟北大
-
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續(xù)來了,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