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俄“亮劍”,烏克蘭是否難逃一戰(zhàn)?
最后更新: 2022-01-06 15:48:25波羅的海三國瘋狂“撕咬”俄羅斯
眼下,俄羅斯西線除了烏克蘭方向,在其他方向上也面臨著巨大壓力,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沖在“反俄”最前線的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2017年,北約向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各部署一支營級多國部隊,以加強北約“前線”軍事存在。駐上述四國戰(zhàn)斗群分別由英國、加拿大、德國和美國領導。
北約此舉顯然違背了《俄羅斯與北約關系基本文件》,該文件禁止在1997年后加入北約的東歐國家境內常駐現(xiàn)役武裝力量和武器,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即屬此類國家。
然而,這些國家卻一直對北約在本國的軍事存在表示歡迎。近期,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多次請求甚至“哀求”美國永久駐軍;愛沙尼亞和立陶宛則稱,愿意通過提供武器的方式支持烏克蘭。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臺報道:防長稱立陶宛準備向烏克蘭提供致命武器
為什么波羅的海三國有如此強烈的“反俄”情緒?為何它們一再想要激化矛盾,升級局勢?
李海東分析道:“一方面,波羅的海三國跟俄羅斯存在歷史恩怨;另外,它們在通過展示對俄敵對、交投名狀的方式來向美國表達忠誠,展現(xiàn)自己的價值;第三,波羅的海三國和東中歐國家也試圖通過配合美國在歐洲和亞太的戰(zhàn)略部署,展現(xiàn)小國的全球性作用?!?
“但是,不得不說,這些國家的政治精英對美國外交本質的理解可能還是存在問題,”李海東說,美國最擅長的就是通過犧牲或消耗別國來滿足自身利益訴求。
崔洪建認為,波羅的海三國如此積極“反俄”,也有由于實力極不對稱導致的內心不安和恐懼因素。這些心理因素在被美國加以利用后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刺激俄羅斯的不安全感,形成事實上的“安全困境”。
他分析道,對于俄羅斯來說,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白俄羅斯一樣,都是俄羅斯所要求的緩沖地帶。只有它們保持中立或與俄羅斯形成非對抗性的關系時,俄羅斯才會有安全感。
“但在東擴到波羅的海三國后,北約就與俄羅斯直接接壤,后者很難接受,”崔洪建稱,這實際上也是目前烏克蘭危機深化的邏輯。如果烏克蘭能維持2013年以前那樣在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某種中立的話,就形成了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緩沖帶。而在俄羅斯看來,一旦烏克蘭倒向西方甚至加入北約,不僅“緩沖帶”無從談起,北約也基本形成了對自己的戰(zhàn)略合圍,“而這是俄羅斯絕對無法接受的。”
“但問題的另一面是”,崔洪建補充道,“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之后,波羅的海三國最為緊張。它們擔心俄羅斯會乘勢而下:要么通過復制烏克蘭東部局勢來恢復緩沖帶,要么通過‘克里米亞方式’來收復失地”。
白俄羅斯送來“助攻”
在激烈的博弈過程中,來自白俄羅斯的強力“助攻”,為俄羅斯消減了大量壓力。
近期,白俄羅斯方向最引人矚目的是持續(xù)了幾個月的波白難民危機:數千名難民試圖從白俄羅斯進入波蘭、立陶宛等歐盟國家,它們的目的地是西歐。然而,波蘭等國強化邊境管控,導致大量移民滯留邊境。
接下來便是波白雙方的“針鋒相對”。波蘭等國指責白俄羅斯策劃這場危機,以此報復歐盟先前對白施加的制裁。白方則表示,制裁使白俄羅斯無法控制移民流入。
崔洪建認為,波白邊境的難民危機與2015年難民危機在性質上有差異,帶有地緣政治博弈的明顯特征。
11月4日,正當波白邊境的難民危機白熱化之際,俄白簽署聯(lián)盟國家一體化法令等一系列文件。這不僅意味著兩國經濟一體化,更確立了共同抵御外部力量干涉的法律基礎。
“波白難民危機與俄白加速一體化實際上是一個相互借力和轉化的過程,”崔洪建稱,俄白接近不僅給了白俄羅斯更多底氣,也讓波蘭和歐盟在應對難民危機時必須更多考慮地緣政治和俄羅斯因素。
這場難民危機,在前臺“演戲”的是白俄羅斯和波蘭等國,但背景卻是俄羅斯與美歐的新一輪地緣博弈,并一定會與烏克蘭問題相聯(lián)系進而上升到美俄關系層面。
同樣需要從美俄博弈的角度看待的,還有德國境內的美國核武器部署問題。
去年11月,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曾對外界透露,如果德國拒絕在本國領土部署核武器,核武器或將被部署到其他歐洲國家,包括德國以東的國家。
而在德國以東,北約成員國不乏波蘭、立陶宛等同白俄羅斯相鄰且交惡的國家。
藍色為北約成員國
因此,白俄羅斯總統(tǒng)盧卡申科直接放出“狠話”稱,如果美國制造的核武器進一步向東部署,白俄羅斯將準備迎回蘇聯(lián)解體后撤出該國的核武器。他說:“我會向普京提議,讓他把核武器歸還給白俄羅斯。”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王慧 
-
加拿大魁北克:想買大麻?先打疫苗
2022-01-06 15:3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王毅:非洲之角國家有必要認真探討如何實現(xiàn)地區(qū)和平安全
2022-01-06 15:08 非洲之窗 -
與德國外長會面,他不忘操弄立陶宛問題
2022-01-06 14:58 -
中國去年航天發(fā)射55次,超美俄居世界第一
2022-01-06 14:44 航空航天 -
香港將禁止來自英美等八國民航客機抵港
2022-01-06 14:3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結束隔離前無需檢測,CDC新政引美醫(yī)生團體抗議
2022-01-06 14:2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立陶宛阻止本國鐵路公司與中資企業(yè)簽合同
2022-01-06 14:16 -
“拿槍指著烏克蘭的腦袋,美俄會談不會取得成果”
2022-01-06 13:11 烏克蘭之殤 -
立陶宛國會議長仍嘴硬
2022-01-06 11:37 -
認錯后,立總統(tǒng)再次明確:是臺北
2022-01-06 11:36 -
臺當局急掏2億美元挽回立陶宛,“回購大陸拒收商品”
2022-01-06 09:36 臺灣 -
哈薩克斯坦總統(tǒng)宅邸“陷入火?!?,機場一度被占領
2022-01-06 09:29 觀察者頭條 -
習近平同土庫曼斯坦總統(tǒng)就中土建交30周年互致賀電
2022-01-06 09:16 中國外交 -
俄白哈三國總統(tǒng)電話討論哈國局勢
2022-01-06 08:49 -
美國否認煽動哈薩克斯坦騷亂,甩鍋俄羅斯“發(fā)假信息”
2022-01-06 08:49 -
美國新增確診72萬例、死亡2474例
2022-01-06 07:39 美國一夢 -
“囤積糧食”致全球糧荒?這鍋中國不背
2022-01-06 07:24 食品安全 -
美國司法部長:國會山暴亂事件追責進程未結束
2022-01-06 07:07 美國一夢 -
集安組織已決定向哈薩克斯坦派遣維和力量
2022-01-06 07:02 薄荷四國 -
“沒人敢說這句話:針對立陶宛就是針對歐洲”
2022-01-05 23:24
相關推薦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評論 192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評論 366幾經波折,美烏要簽了? 評論 125“不吃夠自己種的苦果,某國就不會放下身段老實談判” 評論 197最新聞 Hot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錢了
-
“再沒進展,我們就撤”
-
“正事不干雜事一堆,特朗普讓美國科研機構‘徹底崩潰’”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曾供職美頂尖能源實驗室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
國家發(fā)改委干將龔楨梽,“空降”廣東
-
廣西東蘭干旱“農民求雨”?當地回應:視頻系擺拍
-
外媒繼續(xù)緊盯:中國,70天了…
-
中央巡視組剛進駐吉林,正廳級趙明任上被查
-
“中方把波音飛機退回美國”
-
巴西毛遂自薦:聽說中國停了近400家美國牛肉商…
-
“特朗普破產過6次,想用這樣的手段嚇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