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洪君:任何國家都不應以“世界領袖”身份在國際社會頤指氣使
導讀7月2-4日,主題為“后疫情時代的國際安全合作: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的第九屆“世界和平論壇”年會在清華大學舉辦。
原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xié)會副會長于洪君在大會的主題發(fā)言中表示,冷戰(zhàn)已過去30余年,但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以大欺小以富暴貧的帝國思維依舊橫行國際,那些背負帝國政治包袱、在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和整個國際社會積怨甚深的世界大國,迫切需要全面而客觀地梳理本國同外部世界的關系。以下為于洪君發(fā)言全文,供讀者參考。
【文/于洪君】
當今世界,正處于冷戰(zhàn)結束以來最復雜、最深刻的歷史變革期。我們中國人將其稱之為百年未有大變局。這個大變局的突出特點是:國際政治經(jīng)濟秩序、熱點地區(qū)安全形勢、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人類文明總體進程,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對整個世界格局和人類和平發(fā)展影響最大的大國關系,呈現(xiàn)出險象環(huán)生、日趨緊張、前景不明的嚴峻局面。大國關系重塑和世界格局重整,已經(jīng)刻不容緩。
在世界多極化持續(xù)演進、經(jīng)濟全球化曲折發(fā)展、發(fā)展道路多樣化與文明多樣性密切交融的當今時代,觀察和處理大國關系重塑問題,必須有更超前的歷史站位、更堅實的戰(zhàn)略定力、更睿智的外交技巧。就此,我有如下幾點思考和建議:
第一,相互尊重。處理國與國的關系,特別是大國關系,相互尊重看起來是最低標準,實際上卻是最高要求。相互尊重的前提是,承認人類文明進程的多樣化,承認各國社會發(fā)展的差異性、承認不同價值取向的合理性。相互尊重,就是以此為基礎,彼此理解和認同對方的歷史文化、道路選擇、發(fā)展模式、治國之道、發(fā)展需求、安全關切,以及與此相關的價值觀體系和國家治理方式。歷史已經(jīng)證明并將繼續(xù)證明,在國際關系中,特別是大國關系中,真正做到言行不一、表里如一的相互尊重,并非易事。國際社會的所有成員,尤其是對世界和平穩(wěn)定與進步發(fā)展肩負特殊責任的世界級大國,必須時時處處做相互凝重的楷模和表率,必須為此做出更多的努力。
第二,平等相待。世界各國因綜合國力差異和發(fā)展水平不同等諸多原因,在國際舞臺和地區(qū)事務中的作用與影響不盡一致,這是天經(jīng)地義、無須諱言的。但各國無論大小,建國不分先后,身份平等,主權平等,國際法地位平等,內政不受干涉,權益不得侵犯,這也是不容置疑、不可否定的。遺憾的,人類社會雖然早就進入現(xiàn)代發(fā)展階段,東西方冷戰(zhàn)也已過去30余年,但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以大欺小以富暴貧的帝國思維、勢力范圍和集團政治行為,仍在大行其道。以人道主義干預為由顛覆合法政權,以所謂民主改造為目的向整個地區(qū)輸出模式,諸如此類的新霸權屢見不鮮。國與國之間,特別是大國之間,只有彼此平視才能真正實現(xiàn)平等相待。任何國家都不應以“世界領袖”身份凌駕于國際社會。國際社會永遠也不會接受霸權國頤指氣使的領袖角色。
本次G7峰會,中國成為“不在場的主角” 圖源:WWC
第三,超越自我。無論從理論上說還是從實踐中看,任何國家的對外政策和對外關系,都需要不斷回顧、省察和調整。那些背負著深重的帝國政治包袱、在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和整個國際社會積怨甚深的世界大國,更需要全面而客觀地梳理本國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包括同其他大國的關系。理性評估本國外交歷史與現(xiàn)實的成敗得失,特別是對人類共同發(fā)展與安全的功過是非,堅持以與時俱進的勇氣和決心進行調整和創(chuàng)新,努力使本國對外戰(zhàn)略和策略與時代同步,這是大國關系重塑的基本路徑之一。中國建國之初旗幟鮮明地聲援世界各國人民的正義斗爭,改革開放后全力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近年來大力倡導并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國際政治理論和對外關系實踐方面實現(xiàn)自我超越,影響重大而深遠。
第四,勇于對話。對話是人類進入近現(xiàn)代發(fā)展階段以來處理相互關系的最基本、最常見的外交方式。國與國之間,尤其是大國之間,惟有堅持不懈地開展不同層次、靈活多樣的坦誠對話,才能做到彼此認知,求同存異;才能做到釋疑解惑,增進互信;才能相互協(xié)作,落實共識。對話既可以是國家層面的,也可以是民間層面的;既可在政治家和外交官間進行,也可在專業(yè)智庫和專家學者間進行;既可討論政治安全問題和全球事務,也可探討經(jīng)濟科技和人文交流問題; 既可采取雙邊互動方式,也可以采取多邊聯(lián)動方式;即可通過公開途徑進行,也可通過秘密渠道進行。推動大國關系重塑,構建均衡穩(wěn)定的大國關系,絕不應放棄和拒絕對話。大國間拒絕接觸和對話不但無益于問題的解決,反而會積累更多的矛盾,醞釀更大的沖突。
第五,互利合作。當今時代,歸根結底是以和平與發(fā)展為共同訴求的時代,是以對話與合作走向共同進步的時代。對話是合作的前提條件,合作是對話的根本保障。大國之間的合作,不僅是雙邊的,還應是多邊的;不應是局部的,而應是全面的;不應僅限于經(jīng)濟、科技與人文,也應包含政治與安全、地區(qū)事務與全球治理等共同關注的所有領域。各國的合作,首先是大國合作,必須擯棄意識形態(tài)分歧,超越社會制度差異,禁絕地緣政治私利,統(tǒng)籌當前與長遠需要,兼顧雙方乃至整個國際社會的共同期盼。既要符合當前的國際關系準則與道義原則,也要經(jīng)得起歷史與時間的永久考驗。無論中俄之間還是中美、中歐之間,還是俄歐俄美之間,都應高度珍視現(xiàn)有的互利合作機制和成果,都應不斷探討繼續(xù)擴大和深化合作的可能,而不是人為中斷甚至破壞以利益互補與安全互求為基礎的務實合作。中國近年來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就是要為全球范圍的合作發(fā)展開辟新的路徑和范式。
第六,共同擔當。當今世界既充滿機遇又遍布挑戰(zhàn)。一方面各國間的人文交流與經(jīng)濟合作日益緊密,發(fā)展利益與安全關切高度契合,人類越來越成為休戚相關憂患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另一方面各國間的制度差異、理念分歧、利益沖突與國力之爭根深蒂固,人類面臨的傳統(tǒng)安全與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彼此牽動。國際社會攜手共進、并肩而行的壓力越來越大。風雨同舟、共克時艱的責任愈益彰顯。綜合國力較為強大、動員能力相對突出的大國,理所當然地要擔負更大的歷史責任。時代變遷和歷史大勢、昭示我們:面對日益增多和愈加嚴峻的共同性問題,譬如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帶來的巨大威脅,任何民族都不能獨善其身,哪一個大國也不能獨當重任。大國必須同心協(xié)力,率先垂范,共同抵御保守主義、孤立主義、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和各種極端行為;必須相互協(xié)作,配合行動,繼續(xù)完善多邊體制,努力維護以聯(lián)合國為代表的國際組織體系和全球治理格局,維護全球產業(yè)鏈供應創(chuàng)新鏈的完整。
簡而言之,共同構建均衡穩(wěn)定協(xié)調發(fā)展的新型大國關系,這是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唯一選擇。面對時代風云變幻的挑戰(zhàn)和國際社會的共同期盼,世界各國,特別是各個大國,必須不斷增強自已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必須以推動人類社會共同發(fā)展與進步的崇高目標為已任。那種堅持冷戰(zhàn)思維、強權政治和集團利益的帝國式的大國外交,那種以新大西洋伙伴關系對抗中俄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試圖打造亞洲版北約用以遏制中國和平崛起的新冷戰(zhàn)行為,既無益于地區(qū)穩(wěn)定與和平,也不利于大國關系重塑和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真誠希望相關各方,特別是那些給地緣政治形勢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大國關系持續(xù)緊張的國家,能夠認清歷史大勢,明斷利害關系,適時調整政策,以較為負責的態(tài)度投入到大國關系重塑進程中來,使構建國際社會翹首以待的新型大國關系新格局,真正變?yōu)楝F(xiàn)實而不是再次淪為空談。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中國論壇-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白紫文 
-
以色列拿70萬劑快過期疫苗同韓國互換,雙方均稱“雙贏”
2021-07-07 12:0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湖北一入境航班發(fā)現(xiàn)52例感染者,外交部:自阿富汗緊急回國人員
2021-07-07 11:55 阿富汗 -
劇本拿反了?美高官稱印太足夠大容得下中美
2021-07-07 11:52 美國政治 -
美駐華大使館微博被“挖墳”
2021-07-07 11:23 美國一夢 -
“對于‘臺獨’,拜登政府首度明確表態(tài)”
2021-07-07 10:58 臺灣 -
美高官:以為拜登跑一趟歐洲就能改變中國,結果…
2021-07-07 10:51 中美關系 -
劍指美英加,中國代表再出擊
2021-07-07 10:48 中國外交 -
英衛(wèi)生大臣:國家即將進入“未知領域”,日增確診或破10萬例
2021-07-07 10:2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我大使館5問德媒《明鏡》:實驗室泄露謠言如何能成為理論?
2021-07-07 08:4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俄羅斯拘捕一名愛沙尼亞領事,涉獲取非公開材料
2021-07-07 08:46 俄羅斯之聲 -
俄駐華大使:我印象最深的中共黨員是…
2021-07-07 07:53 建黨百年 -
美塌樓事故死亡人數(shù)升至36人,仍有109人失聯(lián)
2021-07-07 07:41 美國一夢 -
獨立日周末51人被槍殺,紐約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
2021-07-07 07:15 -
美國新增確診20392例、死亡290例
2021-07-07 06:4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敘媒:美軍又來偷小麥
2021-07-06 22:13 敘利亞內戰(zhàn) -
他多次自吹:當年5個人反對通過中日友好條約,我爸是其中之一
2021-07-06 22:01 日本右翼 -
自稱“老年癡呆”的全斗煥不出庭 卻被發(fā)現(xiàn)在胡同背手溜達
2021-07-06 22:00 三八線之南 -
-
約翰遜向新冠“投降”,BBC來“洗地”了
2021-07-06 20:4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習近平: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搞擴張、不謀求勢力范圍
2021-07-06 20:11 建黨百年
相關推薦 -
日本人大幅拋售美國國債,逼停特朗普? 評論 187“史無前例”,英國政府將接管英國鋼鐵公司 評論 188“特朗普關稅增加金融危機風險,歐洲需要答案” 評論 38美國小企業(yè)哀嘆:我們呢?我們的活路在哪里? 評論 187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關稅增加金融危機風險,歐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輪間接談判結束,伊朗外長:雙方希望在最短時間內達成協(xié)議
-
美國小企業(yè)哀嘆:我們呢?我們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參與加密貨幣項目,獲利近10億美元”
-
旅美數(shù)十年后,中國明星數(shù)學家夫婦回國
-
美國低調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xiàn)首個松動信號”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
“對抗中國主導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
“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寧分享肯尼迪講話
-
又威脅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稅”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
馬斯克“不安”了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藥活性成分性命攸關,美國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