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光斌:中國“經濟解放式全球化”,幫助窮國沖破鐵籠
分享到:最后更新: 2024-11-26 21:52:45【注:本文摘編自中國人民大學澄海全球發(fā)展與安全高等研究院全球發(fā)展研究報告《中國式現代化與全球化新模式》】
【文/楊光斌】
中國式現代化也推動了世界現代化,但是以改變全球化模式的方式進行的。如果說英國美國式全球化是追求壟斷利益甚至以掠奪方式的“經濟壟斷式全球化”,那么以追求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為目標的中國式現代化,在帶動世界現代化的過程中,事實上也建構了一種新的全球化模式——“經濟解放式全球化”。
不同的全球化史觀,對世界政治性質和走向的判斷也大相徑庭。在世界近代史的尺度上,如果說“經濟壟斷式全球化”是全球化進程的“上半場”,“經濟解放式全球化”意味著全球化進入了“下半場”。
一、自由主義敘事中的“經濟壟斷式全球化”
“全球化中斷”“逆全球化”之說甚是流行,由此給目前世界政治的定位是“退步”。且不去爭論“全球化”的涵義,至少有兩種意義上的全球化:作為意識形態(tài)政治工程的“全球化”和作為歷史結構演化的全球化—國家間地區(qū)間經濟聯系的密切化程度。
作為一項政治工程的全球化,在20世紀60年代出現并于八九十年代受到廣泛傳播和空前追捧,其核心主張集中體現在所謂的“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宣稱市場化和私有化是世界發(fā)展難題的唯一解決方案。
以此為起點,全球化被新自由主義者視為暢行無阻的資本主義市場水到渠成的產物,自由和公平交換消除了政府、利益集團或陳腐習俗所造成的人為扭曲,新的世界秩序取決于民眾的需求,而不是利益或戰(zhàn)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美國華盛頓特區(qū)的大樓。 資料圖
在這種新自由主義歷史觀的指引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整個學術話語體系出現了逆轉,“現代化”“經濟增長”“官僚制”“理性化”“發(fā)展原動力”“企業(yè)家”代替了“階級”“金融資本”“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資本輸出”“軍國主義”“民族解放運動”“土地改革”等政治性更加明顯的范疇,世界歷史描述為一種市場經濟從工業(yè)化的世界“中心”向“邊緣”單向擴散的故事?!拔鞣街行闹髁x”的學者將“西方世界的興起”歸因于制度、文化乃至人種方面的優(yōu)越性,全球化被當作西方精神拓展至全球的過程。
這類“理論發(fā)明”重塑了西方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自由帝國主義的陰暗面被刻意掩蓋。我們知道,資本主義是一個起源很早的經濟組織體系,西方國家以暴力開路、以工業(yè)化為杠桿,在很短的時間內將資本主義組織體系拓展到全世界,形成了“現代世界體系”。
到1875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基本形成。這個全球化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有力地保障了壟斷利益,根據《21世紀的資本論》作者皮凱蒂的研究,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富裕國家假裝支持公平開放的市場、全民發(fā)展等,但實際上,金融市場的組織和監(jiān)管方式導致巨額收入從全球南方轉移到西方國家,而且年復一年地不斷增長。西方還利用其先發(fā)的工業(yè)化優(yōu)勢攫取壟斷利潤,比如一個控制汽車窗戶升降的芯片一度售價100美元以上。這是典型的“經濟壟斷式全球化”,其中的制度安排充滿著不平等的掠奪性。
英國-美國主導的世界體系不但是經濟性質的,其實還是一種世界政治體系。[ 參見楊光斌,“論世界政治體系”,《政治學研究》2015年]世界政治體系的三個關鍵詞是“資本主義”、“白人”(尤其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和“國際制度”。具體而言,英美通過工業(yè)化而擁有的經濟優(yōu)勢(包括后來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催生了文化優(yōu)越論即種族主義、并最終形成維護壟斷利益的等級式“國際制度”。這是一個后發(fā)國家很難跳出世界政治體系的“鐵籠”。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發(fā)展中國家都發(fā)展不起來、或至多作為“依附性國家”而存在。
除非有了強大的理論體系和組織性很強的政治行動者,否則發(fā)展中國家很難沖破“鐵籠”。列寧提供了強大的反抗性、解放性理論,經濟上處于“邊緣地帶”但依靠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中國,沖出了西方500年編織的全球化模式。
列寧式政治發(fā)展道路所彰顯的現代化理論,是一套自主性現代化-全球化的認識論,政黨理論(民主集中制)、帝國主義論、殖民地理論、民族解放理論、國家資本主義理論等是其關鍵詞,是列寧主義的要旨。列寧主義的偉大貢獻就在于,利用帝國主義戰(zhàn)爭的機會發(fā)動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進而通過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工業(yè)化,為解決現代世界根本矛盾(壟斷與發(fā)展、掠奪與解放)開辟了道路。
十月革命主要領導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及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弗拉基米爾·列寧。 資料圖
其實,早在20世紀80年代,羅榮渠就撰文指出夸大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來抹殺國際矛盾與沖突的增長顯然是錯誤的。[ 羅榮渠:《建立馬克思主義的現代化理論的初步探索》,《中國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如今,壟斷與發(fā)展的國際矛盾在中美關系中得到具體體現,美國政府遏制中國技術進步和產業(yè)發(fā)展,保持自己對于先進生產力的壟斷。
這就是世界的根本矛盾所在,即擁有支配地位的美國為維護其壟斷利益而與求發(fā)展的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之間的利益沖突。在某種意義上,這一根本矛盾是“冷戰(zhàn)”的延續(xù)。冷戰(zhàn)不是簡單的美蘇爭霸,本質上是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與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之間的斗爭,也是兩種全球化模式的競爭,競爭焦點是哪條道路的發(fā)展績效更好。
為維護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的壟斷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采取各種措施,包括發(fā)動意識形態(tài)攻勢,建立自由主義發(fā)展理論,誘導社會主義國家轉上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美國學界在政府和資本(各種基金會)的資助下,建立美式發(fā)展理論體系,包括社會學的現代化理論、經濟學的發(fā)展經濟學理論、政治學的政治發(fā)展理論。
這些理論均以新興國家為研究對象,卻把西方式政治、經濟制度與社會狀態(tài)視為歷史的終點。90年代初,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崩潰,美國領導的自由帝國主義世界體系一統天下,分裂的兩個市場再度統一,世界進入美式全球化時代,美國人宣揚“歷史終結論”。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全球前20科研城市一半在中國,“北上廣之外,省會城市迅速崛起”
2024-11-26 21:11 -
習近平會見李顯龍,就中美關系等重大問題交換意見
2024-11-26 20:32 中國外交 -
中方是否已與特朗普過渡團隊接觸?外交部回應
2024-11-26 20:14 中美關系 -
“人人都談論馬斯克,但他才是華盛頓重要人物”
2024-11-26 19:3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不裝了,“美國拱火就是為了烏克蘭的稀土”
2024-11-26 19:26 烏克蘭之殤 -
“向烏轉移核武器,等同于對俄攻擊”
2024-11-26 18:10 俄羅斯之聲 -
特朗普稱將因芬太尼問題對中國征收關稅,外交部回應
2024-11-26 17:37 特朗普 -
日本攝影家紐約街頭遇襲身亡
2024-11-26 16:59 -
得州都抱怨:特朗普這么干,我們建不成高速,也建不成學校
2024-11-26 16:29 美國經濟 -
運20艙內掛五星紅旗伴烈士遺骸回國
2024-11-26 16:19 -
墨西哥總統稱墨不是中國產品轉口美加的途徑,中方回應
2024-11-26 16:19 中國外交 -
外交部:中方就“伊鵬3號”事件同丹麥等有關方保持順暢溝通
2024-11-26 16:19 -
親俄、反北約,TikTok網紅成羅馬尼亞大選首輪第一
2024-11-26 16:04 -
歐洲“全村的希望”破產,寧德時代一針見血
2024-11-26 15:37 歐洲亂局 -
東部戰(zhàn)區(qū):正告美方!
2024-11-26 15:12 中美關系 -
墨西哥回擊:違規(guī)且無用!
2024-11-26 15:06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北約軍委會主席:做好準備,別被中俄“卡脖子”
2024-11-26 15:01 歐洲亂局 -
“軍方該管管馬科斯了”
2024-11-26 15:00 -
加拿大表忠心也沒用啊…
2024-11-26 14:50 -
韓國應向特朗普“請纓”插手臺海?
2024-11-26 14:03 三八線之南
相關推薦 -
NASA資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國尷尬不? 評論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為中國很急…” 評論 109“美企庫存只夠用60天,要是中國還不批準…” 評論 164關稅風暴下,日德巨頭“對中國投下信任票” 評論 68最新聞 Hot
-
NASA資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國尷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亞完全轉向中國”
-
信中國還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來了
-
俄方定性:恐襲
-
加速!被歐美阻擊,中國車繞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為中國很急…”
-
被中方約談后,沃爾瑪找補:積極響應號召
-
“為了和平,我們可能不得不放棄部分領土”
-
巴防長警告:可能爆發(fā)“全面戰(zhàn)爭”
-
“美企庫存只夠用60天,要是中國還不批準…”
-
“西方企業(yè)從中國買零件,運到全球組裝,太蠢了”
-
“特朗普執(zhí)意破壞全球規(guī)則,中國會打敗我們”
-
暴跌72%!5年來,中國取消美國豬肉訂單最大規(guī)模
-
“美國開始找臺階了,中國沒停手”
-
關稅風暴下,日德巨頭“對中國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擬抵制特朗普聯手遏華貿易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