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力:當代中國仍然缺乏深深扎根,但智識上生動強悍的法學研究
最后更新: 2019-09-05 10:57:23【文/蘇力】
有關打造有中國特色同時有普遍意義的法學學科體系,有些想法,二十多年前在筆者第一本書《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的自序中,就有所涉及。今天照抄,也沒啥違和感。當時曾捫心自問:
中國正處于一個社會變革、經(jīng)濟高速增長的時期,很有可能,到下個世紀初葉,就經(jīng)濟總規(guī)模來說,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jīng)濟體。中國的復興已不可避免……
這也許是現(xiàn)代中國對人類的一個最重要的貢獻。與這一貢獻相比,任何理論學術都會黯然失色,都不過是一種解說,而且永遠不會是最后的解說。盡管如此,解說卻是重要的。對于一個人來說,解說使他能夠把本來無序的世界化為有序,從而“有意義”;而對于社會生活來說,從一定的視角來看,社會的形成其實是在一個確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人們的諸多解說相互沖突、磨合、融合的過程,并進而獲得一種關于生活世界的相對確定的解說,因此也就影響到人們的習慣性行為方式,構(gòu)成“制度”,形成文化的共同體。
就過去的一百多年來說,中國無論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還是人文學科(特別是前兩個學科)都從外國主要是從西方發(fā)達國家借用了大量的知識,甚至就連這些學科劃分本身也是進口的。然而,在借鑒了這一切外來的知識之后,在經(jīng)濟發(fā)展的同時或之后,世界也許會發(fā)問,以理論、思想和學術表現(xiàn)出來的對于世界的解說,什么是你—中國—的貢獻?……也許,重要的問題是有沒有可能作出我們的貢獻。
回答應當是肯定的。盡管西方學者和前輩學者已經(jīng)提供了大量的視角、理論、模式、命題和概念,但是假如沒有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假如人類歷史不是重復往返的,假如具體的現(xiàn)實生活具有無限的豐富性,假如每個人的體驗都具有某種不可替代性,假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么我們就可以說到目前為止的一切知識都是闡釋學意義上的“偏見”,每一種知識體系都是一種地方性知識,昔日的思想家沒有也不可能窮盡一切知識。從理論上說,我們這一代學者完全有可能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作出我們的貢獻。
這種貢獻并不是以我們的經(jīng)驗體悟為主要是由西方學者創(chuàng)造的理論、模式提供一些注腳,充實或補充他們的理論框架,而是一種真正的無可替代的貢獻。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的歷史傳統(tǒng)、我們的眾多的人民和我們的變革時代給予了我們一個學術的“富礦”,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因此關注當代中國的現(xiàn)實生活,發(fā)揮我們的比較優(yōu)勢,是中國學者有可能作出獨特學術理論貢獻的必由之路。
必須指出,關注本土問題并不是如同某些主張“弘揚中國傳統(tǒng)”的學者那樣,試圖從中國傳統(tǒng)或社會中尋找某些據(jù)說是“具有現(xiàn)代性的因素” ……這種做法仍然是以西方的某些理論、觀點、思想、命題甚至概念作為現(xiàn)代的和學術的標準,因此一切他們認為值得弘揚的,僅僅是因為這些因素是符合外國的某個或某些理論……如果一切值得弘揚的中國文化中的因素,僅僅因為它們完全符合或大致符合外國的某種理論或?qū)嵺`,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恢苯訌耐鈬瞻?,有什么理由要從中國文化之中尋求那些所謂的“萌芽”呢?這種做法的背后仍然是缺乏自信……
真正的貢獻,只能產(chǎn)生于一種對中國的昔日和現(xiàn)實的真切且真誠的關懷與信任;相信并假定:任何人(包括西方學者)都大致和我們一樣具有理性,他們的選擇也同樣具有語境化的合理性;然后以此為基礎,深入地理解和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加以學術的和理論的概括;對自己的研究發(fā)現(xiàn)抱著一種不斷反思的態(tài)度,既勇于堅持自己的觀點,又隨時準備在有足夠說服力的新證據(jù)面前放棄自己的結(jié)論,接受更有說服力的理論、模式和觀點。中國的法學的成熟還有漫長的道路。然而,這也不能使我們有理由拒絕面對這樣的問題:“什么是你的貢獻?”
二十多年過去了,當代中國的法治實踐以及法學研究格局,特別是一些重要的社會新變量,令筆者對這個問題又多了些想法。
伴隨著中國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中國法治實踐已有許多成就:各類立法基本完成,法律解注頗為細致,法學教育儼然顯學,學術論著產(chǎn)出增長。只是若置身于人類的智識傳統(tǒng),筆者仍然覺得,中國的法學很難同現(xiàn)當代中國的偉大變革和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相匹配?;蛟S因為國家和社會的各類法律操作需求,總體上必定實務導向的法學多年來一直更關注法律和法律學說(教義)的移植與借鑒。借助著中國的政法體制和實踐,大致有效應對了許多法律難題,法學的學術架勢甚或品格整體上也確實增強了。甚至,近年來智庫研究也促使中國法學人似乎更加關注中國的現(xiàn)實法律問題。但總體而言,從個人的經(jīng)驗判斷,當代中國仍然缺乏深深扎根于中國但智識上生動強悍的法學研究。
與先前不一樣的是,如今筆者不再把學術與智識當作同義詞或近義詞使用了。
筆者當年把打造法學的智識品質(zhì)(也即普遍意義)這個問題看得太容易了。似乎法學學科的發(fā)展和變革,只需要拓寬學術視野或更多地了解相關學科的知識;在這個思想和學術交流日益增多和擴展的世界中,學者們似乎只要注意吸納新知,調(diào)整學術關注,感知涌動于各自生活世界的中國經(jīng)驗,梳理其中的糾結(jié),辨析和提練其中的智識爭點,講清個中道理,就能提升學術品質(zhì),不斷生產(chǎn)出基于中國的具體經(jīng)驗卻透出些許普遍意義的成果,久而久之,就會拓展并最終重塑法學的基本格局。但這有點浪漫。
- 原標題:蘇力:當代中國仍然缺乏深深扎根但智識上生動強悍的法學研究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中國之治”的政治保證
2019-09-05 10:52 -
李嘉誠次子再發(fā)聲
2019-09-05 09:57 香港 -
賽后,全場18000人漫天呼喊“李楠下課!”
2019-09-05 09:57 2019籃球世界杯 -
黃之鋒鼓動臺修“難民法”,蔡英文拒絕
2019-09-05 09:44 香港 -
“沒求你救我”,民警狂奔數(shù)百米救起落水女子反被懟
2019-09-05 09:16 中國雷人秀 -
1200名大學生被困戈壁遭罵“沒腦子”,到底怎么回事?
2019-09-05 09:06 -
綠洲就“抄襲”致歉:已臨時下架,啟動內(nèi)部流程核查
2019-09-05 08:42 -
“斗爭”!習近平這篇講話大有深意
2019-09-05 08:41 -
凝聚民族復興的精神偉力
2019-09-05 08:39 -
黎智英寓所今晨遭擲汽油彈
2019-09-05 08:19 香港 -
中國男籃排位賽廣州進行,將與國足下榻同一酒店
2019-09-05 08:06 -
四大報發(fā)文:降準空間打開,大概率在9月中下旬落地
2019-09-05 08:01 中國經(jīng)濟 -
浪費or安全?盒馬每晚大規(guī)模丟棄臨期食品引熱議
2019-09-05 07:57 食品安全 -
大班內(nèi)地總代理:退貨月餅不可能退回香港了
2019-09-05 07:51 香港 -
新華社:香港修例風波背后一些社會深層根源
2019-09-05 07:36 香港 -
六地加入垃圾分類行列:獎罰分明、納入個人征信
2019-09-05 07:13 垃圾分類 -
吳敦義:蔡英文搞“臺獨”,才是“中共代理人”
2019-09-05 07:09 臺灣 -
港澳辦、特首接連發(fā)聲,香港該開啟希望航線了
2019-09-05 07:05 香港 -
“港獨”議員毛孟靜:我不是中國人!
2019-09-04 22:31 香港 -
A股上漲,10倍杠桿卷土重來
2019-09-04 22:31 股市
相關推薦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評論 352幾經(jīng)波折,美烏要簽了? 評論 124“不吃夠自己種的苦果,某國就不會放下身段老實談判” 評論 197關鍵時刻,外貿(mào)大省如何突圍? 評論 58最新聞 Hot
-
“中國人很團結(jié),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曾供職美頂尖能源實驗室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
國家發(fā)改委干將龔楨梽,“空降”廣東
-
廣西東蘭干旱“農(nóng)民求雨”?當?shù)鼗貞阂曨l系擺拍
-
外媒繼續(xù)緊盯:中國,70天了…
-
中央巡視組剛進駐吉林,正廳級趙明任上被查
-
“中方把波音飛機退回美國”
-
巴西毛遂自薦:聽說中國停了近400家美國牛肉商…
-
“特朗普破產(chǎn)過6次,想用這樣的手段嚇中國?”
-
“毛主席總講,既要看到它是‘紙老虎’,又要看到它是‘真老虎’”
-
澤連斯基猛批美國特使:散布“俄羅斯敘事”
-
就因兩張超速罰單,日籍博士被美國吊銷簽證
-
果然,特朗普對中國船只動手了!
-
“有人覺得需要跪?毛主席曾讓國人讀不怕鬼的故事”
-
CBA處罰:山西男籃核減15萬經(jīng)費,廣東隊多人被罰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