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正富:投資基礎性、戰(zhàn)略性資產,會搶走市場企業(yè)的飯碗嗎?
最后更新: 2021-01-19 09:00:04這是基礎資產中科學技術的層面。在科技產業(yè)興起的層面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升級),比如員工。要打造新興產業(yè)的群體、要讓現(xiàn)在各個產業(yè)升級、有新的制造標準、從制造到精造,生產線上的員工和以前普通的農民工就不一樣了。這就需要企業(yè)一線員工大規(guī)模的素質提升。
誰來辦這個事呢?我覺得超大型的企業(yè)可能可以辦,但大多數企業(yè)不愿意干,為什么?我把你培訓出來了,你就到另一個單位拿高工資去了,這是一個替人家做嫁衣裳的活。另外,這件事畢竟需要投入。企業(yè)錢多的時候是很少的,大多數都是緊緊巴巴往前走的。只有壟斷性的平臺現(xiàn)金流超級富裕,比如支付寶、螞蟻、還有騰訊。這個軟件平臺搭成了,就沒有成本了。但是高科技的主干不是這些平臺企業(yè),而是一個個做產品的企業(yè)。這就回到了剛才的大問題:員工的合格性靠誰來解決?當然,現(xiàn)在我們有了一些發(fā)展方向,比如各地辦的技工學校。但總的來說,要讓幾億農民工轉型變成幾億個有技藝、有專業(yè)、有工藝水平的員工也是國家戰(zhàn)略性的行動,不是完全靠市場機制就能解決的。
此外,戰(zhàn)略資源也涉及國家安全。比如說,我們之前在南海修了島,護理南海。將來我們把南海變成一個生產生活和國防一體化的領土就需要經濟開發(fā),經濟開發(fā)又可以變成戰(zhàn)時的軍事力量。以前有過東印度公司之類的,我們弄一個南海發(fā)展集團不行嗎?中國的體制都可以在這個集團里頭體現(xiàn),軍民結合,退伍軍人可以為主導。
建島以后就要搞旅游業(yè),搞碼頭、度假村、深海的漁業(yè)、漁業(yè)的加工、海洋研究等。島上面積比馬爾代夫大多了。只要有居民、有生產、有銷售、有生活,不用競爭了,自然就是中國領土了。一旦遇到風險,這些也能變成一個自我防衛(wèi)的力量。
永暑礁的各項配套設施可以和一座現(xiàn)代化的小型城鎮(zhèn)相媲美(圖源:新浪網)
國家可以拿大的資產作為基金,從浙江沿海到廣東沿海弄個一兩萬條高等船只,編制一個國家范圍內的漁民群體。但是上面有專業(yè)的退伍軍人、政治指導員什么的。平常可以進深海捕魚,跟日本、韓國船隊或者其他船隊在全球市場競爭。這種級別的漁船可以是巡邏船,也可以是捕魚船。這個投資可以國防、民事兩用,效益肯定好。
誰去干?干這事牽涉到國與國的關系和國家的政策,很多年都可能沒有回報,而且不投個幾十億、甚至幾萬億進去是不會有回報的。這就需要有一個基礎資產來支撐。
產業(yè)的類別、民生的類別、國防的類別,不同類別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資產在中國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中國很多的開發(fā)需要的是大型基礎資產的投入,投入以后才會產生效果。但這個效果是空前的,它能解決生態(tài)經濟的問題,也能解決產業(yè)升級、科學技術進步、全產業(yè)鏈化的問題,還能大規(guī)模地減少收入分配兩極分化的趨勢。最后,甚至可以影響空間布局,就是所謂的新型城市化。
因此在我看來,中國處在這個時代,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跳出現(xiàn)在的經濟學思路,創(chuàng)造一種新型類別的資產,就是基礎性戰(zhàn)略性資產。它沒有搶市場體系中企業(yè)的飯碗,相反,它會給市場體系中的企業(yè)創(chuàng)造新的空間,帶動它們發(fā)展。這些都是很好的效果,最終能解決中國經濟長期發(fā)展的瓶頸,補了結構性的短板。
補短板不是補一個、兩個,而是成體系的。把生態(tài)市場、科技市場、新興產業(yè)、收入分配的保障都給搞上去了,不等于把中國的核心問題用兩種手段解決了嗎?一個是市場的,一個是戰(zhàn)略的。
我在寫《超常增長》這本書的時候講了這些事,并提出一個命題,就是這些資產種類,市場化的體系是不能投資的,為什么?它有八個特征:
一、超大規(guī)模:這類資產形成通常要天文量級的投資;
二、超長周期:通常需要十年以上的建設周期和更長的回收期;
三、超高不確定性:包括自然、技術、社會、國家安全多種維度的不可控因素;
四、超低收入排他性:即有公共品屬性,資產性收入不易被投資者享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難于保障;
五、外部性為正:這類資產可以惠及項目之外的地區(qū)、產業(yè)以及全社會;
六、跨期邊際收益為正:需求的收入彈性大于1,隨著經濟增長及人均收入的增長,社會對這類產品的需求和這類產品的價格會同步或更快增長,這類資產的投資回報率相應增長;
七、規(guī)模報酬可能為正,有自然壟斷屬性;
八、運行相對簡單,對管理及創(chuàng)新要求較低。
前四個導致市場機制無法向這些領域配置資本和資源。后四個種最重要的是“剛性需求和收入彈性大于1,跨時收益遞增,”使得投資這些領域的資本金只要撐得住,最終肯定是盈利的,而且會越來越多。
這說明它適合于國家來干,我把這個叫“國家戰(zhàn)略性投資基金”。因此,為了實現(xiàn)中國未來幾十年的國家愿景,在經濟的層面上,我們要提升實現(xiàn)國內為主的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的大戰(zhàn)略。這需要三個大的支撐性的戰(zhàn)略,一是生態(tài)資產的建設,二是科學技術和科技產業(yè)的崛起,三是民生資產的構建和實施。與之配套的是國家空間布局當中的新型城鎮(zhèn)化。
根本上說,我們需要破除迷信,破除對西方經濟體系的迷信,然后去尋找跟中國有關的解決方案。在解決中國問題的實踐中,重新創(chuàng)造具有普世價值的經濟科學理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徐俊 
-
治療精神分裂癥,首個純“國產藥”來了
2021-01-19 07:43 醫(yī)學 -
美國麻省理工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2021-01-15 10:39 海外華人 -
10萬畝“海水稻”畝產超400公斤,已簽約600萬畝鹽堿地改造
2021-01-15 09:48 聚焦三農 -
科技日報:固態(tài)電池尚未走出實驗室,蔚來電池仍是“半固態(tài)”
2021-01-14 08:46 新能源汽車 -
世界首臺!設計時速620千米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下線
2021-01-13 10:48 -
我國首次實現(xiàn)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效率比國際提升6000多倍
2021-01-13 10:22 科技前沿 -
中國的數字經濟發(fā)展與國際數字經濟合作
2021-01-12 10:43 中國論壇 -
我國科研團隊發(fā)現(xiàn)自然界新礦物“空鋅銀黝銅礦”
2021-01-12 09:39 科技前沿 -
華龍一號福清核電6號機組冷態(tài)性能試驗成功
2021-01-12 08:49 核電 -
國內首條稀土納米斷熱材料生產線籌建 目前由美日歐壟斷
2021-01-11 10:44 科技前沿 -
全球首次確認:患癌孕婦生產時癌細胞轉移給嬰兒
2021-01-07 11:19 醫(yī)學 -
4600公里!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2021-01-07 08:13 科技前沿 -
“餓了么”把“餓了嗎”告了,法院這樣判…
2021-01-06 16:03 大公司 -
尋求5G芯片“供血”,榮耀與高通恢復合作
2021-01-06 15:49 華為 -
“向陽紅01”在印度洋首次成功布放洋底綜合觀測潛標
2021-01-03 16:18 科技前沿 -
華中科大研制并交付使用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2021-01-03 15:30 科技前沿 -
美媒記者獨家探訪中國天眼,感嘆“核心裝備”
2021-01-03 14:12 科技前沿 -
中國航天人這次底氣十足!
2021-01-02 10:33 航空航天 -
我國學者成功研制“按需式讀取”的可集成固態(tài)量子存儲器
2021-01-02 09:45 科技前沿 -
在上海張江,世界級光子科學中心正崛起
2021-01-01 18:53 上海新高度
相關推薦 -
這場貿易戰(zhàn),美國就是個“紙老虎” 評論 59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226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236“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評論 146最新聞 Hot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中國深知‘廣場協(xié)議’是致命的,特朗普別想了”
-
“中國稀土,關乎美國人生死”
-
美軍高官著急:中國速度太快了,是美國3倍
-
德銀:中國客戶減持美債,轉頭買歐洲資產
-
美國對中國再下黑手,“黃仁勛道出最大擔憂…”
-
跟特朗普談,拿中國當籌碼?英財相:蠢死了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美方將不再斡旋?梅德韋杰夫喊話歐盟:學著點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印尼讓步了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西藏日喀則市原副市長張云寶被查,長期在水利系統(tǒng)工作
-
輪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滾進服務區(qū)致人死亡,重慶警方通報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