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逸語道破:把人氣笑的Tik Tok聽證會上,美國議員被“支配”了
最后更新: 2024-06-07 16:01:38事后調查顯示,不僅事件本身是否發(fā)生無法證實,這個14歲的小女孩,也不是什么普通科威特家庭的成員,她是科威特駐美國大使的女兒,當她以“保護父母免受伊拉克威脅”為由,拒絕說出自己的“姓氏”時,她的親生父親,科威特駐美國大使,就坐在聽證會發(fā)言人席的同一張桌子上。更加微妙的是,這場聽證會,有兩個主持人,其中一個主持人事先就知道這段證詞是公關活動的組成部分,另一位主持人則完全蒙在鼓里?,F(xiàn)場錄像顯示,納依蘭的發(fā)言結束后,那個知情的主持人保持了沉默,那位不知情的則完全被調動起來陷入了巨大的憤怒之中。聽證會產(chǎn)生了巨大的效果,至少6名議員改變了對是否授權使用美軍使用武力的態(tài)度,最終以3票優(yōu)勢,通過了授權動武的決議。
再加上2003年對伊拉克動武時,美國政府情報機構編輯虛假信息,通過媒體大量傳播薩達姆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實踐,可以發(fā)現(xiàn),此類信息的操控與動員,基本上已經(jīng)成為了美國政治中的一種常態(tài)化操作。此次Tik Tok聽證會中,有議員能夠提供事前并未引起廣泛轟動的負面短視頻,即據(jù)說發(fā)布在Tik Tok上,用來威脅某個國會議員的短視頻,但同時問出的問題,又呈現(xiàn)出極強的刻板印象,顯示對新媒體的一般生態(tài)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此類看似自相矛盾的現(xiàn)象,揭示的是這些議員接受定向信息輸送,并形成了基于刻板印象的話語模板輸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次Tik Tok聽證會,相當程度上展示的是Meta與Tik Tok在短視頻領域展開正當競爭無法取得勝利的情況下,持續(xù)訴諸政治游說等方式,借助并放大華盛頓的“紅色恐慌”,惡意打壓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
上述打壓更加惡劣的跡象在于,相關方并不滿足于對Tik Tok進行壓制,他們要實現(xiàn)的是一種劫掠,用中國外交天團王毅主任的話來說,就是連巧取的表面功夫都不做了,只剩下豪奪了:美方對Tik Tok提出的要求是所謂剝離字節(jié)跳動母公司的股份,說白了,就是要求字節(jié)跳動賤賣Tik Tok這個優(yōu)質資產(chǎn)。從股權上看,Tik Tok有60%的股份屬于全球投資人,20%屬于公司員工,20%屬于字節(jié)跳動的創(chuàng)始人張一鳴;而從治理結構上來看,Tik Tok采取了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一般都會使用的AB股方式,從而將分紅權益與公司治理權力分離。簡而言之,說Tik Tok歸中國人所有是沒有什么問題的,而且這樣的安排和做法符合通用商業(yè)規(guī)則。
但從特朗普威脅Tik Tok開始,美方打出的就是一套組合拳:用合規(guī)、國家安全、個人權益三個方面的理由作為借口,對Tik Tok施加心理和意志上的壓力,然后迫使其出售資產(chǎn)。然后垂涎這些資產(chǎn)的收購者,則惡意壓價。這次的聽證會,本質上走的也是這個路數(shù):聽證會前大造聲勢,聽證會上咄咄逼人,聽證會后各種跟進報道,無非也是希望最終“字節(jié)跳動自愿剝離Tik Tok”,從而能夠讓議員收獲聲望,因為“成功預防來自中國的國家安全威脅”,讓美國的資本收獲實力,Metas由此可以收割用戶,低價收購的資本可以獲得新的豐厚利潤來源。
佐治亞州代表厄爾·巴迪·卡特(Earl Buddy Carter)在聽證會上質問(路透社)
說到這里,就要提到美國的一家知名企業(yè)——谷歌。此次還有一些聲音在那里用谷歌和Tik Tok進行對比,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美國現(xiàn)在對Tik Tok,就和中國當初對谷歌是一樣的如何如何,言下之意就是美國做的沒錯。但其實這兩個完全不是一回事,最大的區(qū)別有兩點:
第一,谷歌當初是自己撤離的,不是被中國政府關停的;第二,谷歌當初是用撤離作為威脅和配合,因為它家當時的CEO施密特相信了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的承諾,就是美國政府有辦法用壓力迫使中國政府給谷歌開個口子,即谷歌可以在中國市場運營同時又可以明確不遵守中國法律的約束。在《赫芬頓郵報》網(wǎng)站上還能找到那篇實名的博客,即“臉書,推特,和優(yōu)兔都是外交的工具”,記錄了在谷歌宣布撤離前幾周,2010年1月7日晚上,希拉里請包括谷歌CEO施密特在內(nèi)的若干人在國務院吃了一頓晚飯,聊的主題就是用這些工具為美國外交服務。谷歌宣布撤離之后1-2周,希拉里發(fā)表了著名的互聯(lián)網(wǎng)自由演說,其中還專門提到了谷歌,又強調任何對網(wǎng)絡數(shù)據(jù)流動的管控都違反了世界貿(mào)易組織的自由貿(mào)易原則。
與谷歌這種公開要求不遵守中國法律,以為靠著美國政府支持就可以在全球為所欲為的做法截然相反,Tik Tok在探索如何合規(guī)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聽證會上,Tik Tok反復提及的德克薩斯項目,可以看作是最重要的嘗試之一。
從德克薩斯項目官方網(wǎng)站已經(jīng)披露的內(nèi)容看,客觀的講,可以充分體現(xiàn)Tik Tok在合規(guī)方面做出的最大努力。對比而言,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家美國企業(yè)在全球任何國家做出過類似程度的合規(guī)能力和能力體系建設。不過,從此次聽證會的進程來看,這些議員對德州項目沒有任何的興趣。換言之,Tik Tok現(xiàn)在面臨的情況是,在充分遵守美國法律的情況下,美國政客與企業(yè)還要聯(lián)合起來像強盜一樣的豪奪財產(chǎn)。因此,兩者沒有任何的可比性可言。
從這次聽證會看,很顯然,與上一次特朗普時期引發(fā)廣泛爭議乃至批評的應對方式相比,Tik Tok在經(jīng)歷了一輪與美方的博弈之后,應對策略與方式,以及由此收獲的效果,已經(jīng)有了顯著的改善:出席聽證會的Tik Tok CEO相當耐心且專業(yè)的回答了議員們刁鉆的問題,分寸把握適度,對明顯具有陷阱性質的問題,比如涉及中國新疆的問題,沒有任何迎合式的取巧,而是堅決拒絕進入對方預設的話語陷阱;盡管相關回答不斷被打斷,但仍然堅持闡明基本的事實與立場,在有關芬太尼和毒品的提問中,更是比較技巧性的用新加坡有相關法律規(guī)定,所以新加坡的Tik Tok上也沒有類似視頻的回答,指出了真正的問題在于美國法律體系本身的缺陷,而非Tik Tok沒有做好合規(guī),尺度拿捏比較到位。
再看看議員們提出這些問題的內(nèi)在邏輯,如果有的話,也是極度混亂的,等同于要求Tik Tok這樣的公司,必須根據(jù)這些議員的想象進行運營,而且要求Tik Tok不是根據(jù)美國的法律,而是根據(jù)處于薛定諤狀態(tài)的議員們的思考回路,進行相關內(nèi)容的管控。用不少中國網(wǎng)民圍觀問答后的反饋來看,此類問題聽多了是容易血壓升高的,Tik Tok CEO能夠做好情緒和表情管理,認真打滿全場,這種堅定捍衛(wèi)自身合法權益的博弈能力,是值得肯定的。
當?shù)貢r間3月23日,TikTok首席執(zhí)行官周受資出席美國眾議院能源與商務委員會聽證會(看看新聞)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相關部門也明確表明了捍衛(wèi)中國企業(yè)海外合法權益的明確態(tài)度:在3月24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在回應外媒相關提問時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并依法保護數(shù)據(jù)隱私與安全,從來沒有、也不會要求企業(yè)或個人以違反當?shù)胤傻姆绞?,為中國政府采集或提供位于外國境?nèi)的數(shù)據(jù)信息和情報。
“美國政府迄今沒有提供任何證據(jù)證明Tik Tok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卻一再對有關企業(yè)做有罪推定和無理打壓?!泵珜幈硎?,我們也注意到,有美國國會議員表示尋求禁止Tik Tok是仇外的政治迫害,美方應當切實尊重市場經(jīng)濟和公平競爭原則,停止無理打壓別國企業(yè),為各國企業(yè)在美投資經(jīng)營提供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huán)境。
針對美方或強制要求出售Tik Tok,中國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束玨婷23日回應稱,若該消息屬實中方將堅決反對。在新聞發(fā)布會上,束玨婷明確表示,無視產(chǎn)品和服務本身,僅從外國投資者身份出發(fā),強制要求出售Tik Tok,將嚴重損害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各國投資者赴美投資信心?!叭绻撓賹?,中方將堅決反對?!背鍪刍蛘邉冸xTik Tok涉及技術出口問題,必須按照中國的法律法規(guī)履行行政許可程序,中國政府將依法作出決定。
從此前已有的經(jīng)驗看,中國政府部門通過相應的法律與政策工具,保障中國海外企業(yè)的合法權益,有助于為相關企業(yè)的應對提供有效支撐。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對Tik Tok的態(tài)度,與是否直接使用這款軟件存在著更加直接的相關:華盛頓郵報在Tik Tok聽證會前夜發(fā)布一份民調顯示,41%的美國人支持聯(lián)邦政府對Tik Tok下禁令,25%的人反對,71%的人擔心Tik Tok母公司位于中國。但不同年齡、政黨、以及是否是Tik Tok用戶,不同人群差異巨大。比如在過去一個月沒有用過Tik Tok的人中,54%支持禁令,過去一個月用過Tik Tok的人,21%支持禁令,每天都用Tik Tok的人,17%支持禁令。
就這點來說,有關封禁Tik Tok的討論,更多反映的是一種被人為制造和放大的恐慌情緒,而非一種理性的認識。美國政客傾向于在無需付出實質性代價的情況下,消費這類情緒,以謀求政治籌碼;而如果遭遇到了真實的代價,那么其行動的彈性和靈活性也將是超乎人們想象的。
更直白的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Tik Tok的這個聽證會,也是當下進入新時期展開激烈博弈的中美關系的一個經(jīng)典產(chǎn)物,目前人們可以獲得的最直接的經(jīng)驗,就是明白只有頑強抗爭,堅定的捍衛(wèi)自身合法權益,才是唯一的出路和希望所在。屈服于美方的壓力,除了被吃個干凈,沒有任何別的可能;堅持抗爭到底,則在曲折道路的盡頭,仍然可以迎來勝利的曙光。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頗老矣”嗎?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優(yōu)缺點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觀方車訊 -
試駕極越01:誰說智能和操控是矛盾體?
2023-12-05 21:24 -
當“汽車”變身“機器人”,算不算擁有了靈魂?
2023-10-25 17:36 觀方車訊 -
鐵西區(qū)帶給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來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關系怎樣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關系 -
陽邏,走訪大藍圖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數(shù)字化轉型 -
在上海車展感受車界變化,德國專家怎么說?
2023-05-22 10:23 觀方車訊 -
110萬輛!特斯拉中國近年賣出的車,幾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觀方車訊 -
再砸一萬億日元,豐田“死磕”電動車
2023-05-16 18:08 觀方車訊 -
保時捷國產(chǎn)提上日程?最新回應來了
2023-05-10 17:56 觀方車訊 -
國六b即將全面實施,約百萬庫存車受影響
2023-05-10 17:55 觀方車訊 -
廣汽月度產(chǎn)銷快報,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觀方車訊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這種車企
2023-05-08 18:42 觀方車訊 -
汽車價格戰(zhàn)持續(xù),吉利、上汽“卷起來了”
2023-05-08 18:42 觀方車訊 -
360八年來首虧,哪吒汽車成“元兇”
2023-05-06 18:14 觀方車訊 -
德產(chǎn)特斯拉,用上了比亞迪電池
2023-05-06 18:13 觀方車訊 -
新能源車、海外市場“雙雙”破百萬,這家中國車企創(chuàng)造歷史
2023-04-28 17:50 觀方車訊 -
外地車輕微交通違法,多地“五一”期間不處罰
2023-04-28 17:11 觀方車訊 -
進口車一季度暴跌30%,日系車最慘
2023-04-27 18:07 觀方車訊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
“特朗普,白日做夢”
-
英國人也火大:中國對特朗普的評價,很難不贊同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美財長污蔑中國“奪走”拉美礦權,中方駁斥
-
果然,又威脅歐洲:中國還是美國?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nèi),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席卷網(wǎng)絡,爭議來了
-
“彪馬叔”挨批:吃頓飯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忽悠上了:第一個行動的,可以得到“最好的協(xié)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
特朗普想幾乎全砍聯(lián)合國、北約經(jīng)費,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補
-
開幕首日就翻車:大阪世博會標志性建筑漏雨,2億日元廁所用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