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柯文思:中國人不用再擔心西方怎么看待自己
最后更新: 2022-02-22 07:41:02觀察者網:不可否認的是,西方至今仍有針對中國的刻板印象。而西方媒體不管有意無意,似乎也在加深這種刻板印象。您如何看待西方媒體在其中的作用?
柯文思:我特地留在中國,就是為了撥開中國身上的“迷霧”,向外界更淺顯易懂地展示中國,反擊刻板印象。毋庸置疑,關于中國有很多刻板印象。但我認為,西方媒體會使用任何借口和理由來打壓中國。
自從我2013年來到中國后,這種情況已經變得越來越糟。那時,我們正在拍攝一部關于中美關系的電影(觀察者網注:《善良的天使》),然后我就看到特朗普在競選美國總統(tǒng)。我當時在想:如果這個人當選了,我的電影會有麻煩,中美關系也會遇到麻煩。我不是一個頂級天才,但能預見到這種情況。
《善良的天使》國內上映海報
特朗普一直在針對中國,把中國當作“替罪羊”。問題的關鍵在于,特朗普雖然對美國和世界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政治災難,但他卻是一個出色的演員和溝通大師。很多人聽信了他的敘事,對中國的好感度一再下降。我認為美國人對中國的好感度不會在短期內回升,因為美國現在遇到了麻煩。它不是一個“失敗的國家”,但已經相距不遠?,F在,美國已不再是一個團結的國家,有兩個美國“共存”。而在社交媒體的加持下,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與日俱增。
觀察者網:您剛才提到了特朗普,他上臺后中美關系確實顯著下降。而在特朗普執(zhí)政后期,西方媒體甚至搬出了“新冷戰(zhàn)”或“新鐵幕”的說法。您如何看待這種說法?我們該如何利用文化交流,破除這些說法呢?
柯文思:我認為,你得問下自己,為什么這座城市,乃至整個國家的人,都會這么了解美國。我們哪怕沒有去過美國,都如此了解美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過去100年間,美國絕對是軟實力的大師。我們都看過美國的電影、電視劇和書籍,我們聽過美國人唱的歌,我們玩過美國人的運動。所以,即便我們沒有去過美國,也會對這個國家和它的文化,有基本的了解。
我們不應該低估軟實力的作用。在展示自己形象方面,中國并不強大。在我看來,中國是一個巨大且強大的國家,但內心有種不安全感的情結,一直在說自己不夠好。這是因為,中國曾多年“仰視”美國,但如今中國已不再需要這么做了。
中國需要對自身的信念、文化、故事和歷史更有勇氣。中國可以通過電影、電視劇、歌曲,以及所有的交流渠道,向外展示中國故事。
例如,很多美國小鎮(zhèn)上的居民,都會遇到一兩個中國孩子轉學過來。試想下,如果一個聰明好學、勤勤懇懇又有禮貌的中國孩子,轉學來到美國中西部的大學。那么,他在當地會成為一個來自中國的“大使”,細微地改變當地人對中國的偏見。
電影、歌曲和書籍也有著類似的力量。這些作品能以非“政治宣傳”的方式,講述中國人民的品格和成就,改變外界對中國的看法。當然這并非一夜之功,可能需要用上個5年或10年。而美國人已花了100年,所以世界上有很多人了解美國。
我認為,中國不應該太“幼稚”,覺得只要拍幾部優(yōu)秀的電影,就能扭轉這些看法。這是因為,美國有一個強大的軍工復合體,他們的目的就是動搖中國,讓中國人民失去信心。他們對來自美國、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聽眾說:中國很壞,是個威脅,非常危險,他們搶走了你們的工作,占領了你的國家。但這些其實都是胡說八道,充滿謬誤。中國的軟實力和自信,能改變這種現象。
觀察者網:類似的情景,也出現在了本屆冬奧會上。冬奧會從開幕式到賽事,都展現了中國人的新面貌:比以往更加從容、自信。相比之下,部分西方媒體一直報道冬奧的負面新聞。您如何看待這種反差?如何以冬奧會作為契機,講好中國故事?
柯文思:中國的運動員,正在講述中國故事。本屆奧運會開幕之際,世界正抗擊新冠疫情。中國政府卻說:不,我們一定要辦好奧運,保證每位參與奧運人士的安全。我們歡迎他們來到中國,用全閉環(huán)的環(huán)境保障他們的安全,照顧好他們。如果中國政府做不到,參加冬奧的人就會說,我們太害怕了,不會來了。
過去兩年間,我在中國過上了正常的日子。偶爾,我也得戴上口罩。但我可以正常地去餐廳,隨時逛街,遛狗。我可以做一些世界上其他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這是因為,中國很好地照顧了我,以及其他民眾。所以,人們相信中國。
冬奧會前,有些(西方國家)外交官說,他們不會派官員來冬奧會。讓他們去做那些愚蠢的“姿態(tài)”吧!運動員們已經為冬奧會準備了4年時間,辛勤訓練。他們想要在這個舞臺上展示自己的能力,然后他們成功了,中國也完成了一項了不起的工作。
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頒獎儀式上,蘇翊鳴獲頒金牌 IC Photo圖
作為一個對冰雪項目并不熟悉的國家,中國夢幻般地舉辦了冬奧會。在下屆冬奧會上,中國會取得更多成績,因為3億多人現在對冰雪項目感興趣。
我認為,攻擊他人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中國保證數以千計運動員和隨行人員,以及普通公眾安全的壯舉,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我曾長期住在美國,養(yǎng)成了每天讀《紐約時報》的習慣。但現在,《紐約時報》已絕對成為中國的敵人,他們甚至不再拐彎抹角,直接把(關于中國的新聞)反轉成負面的東西。所以看他們怎么報道冬奧會,成為了很有趣的場景。每個參與奧運的人,都似乎很開心,但《紐約時報》卻報道說:哦,中國制造“假雪”。用水來制造這些“假雪”,會造成很嚴重的環(huán)境影響。我的看法是,這真的很幼稚。這是一種幼稚的方法,會冒犯到它的讀者。
我要恭喜中國,恭喜所有來到中國的運動員,以及沒有被負面對華宣傳影響到的人們。西方媒體已經竭盡所能地破壞冬奧會的穩(wěn)定,但他們終究還是失敗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趙挪亞 
-
“拜登”和“佩洛西”被槍擊?這是共和黨人的競選廣告…
2022-02-14 18:20 -
谷愛凌:這個“中美差異”,不能忍!
2022-02-08 16:08 -
新年發(fā)“冥幣紅包”,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致歉
2022-02-07 15:17 -
拍攝冬奧村,日本同事覺得VR很有意思
2022-02-03 08:22 -
大家放心,“抵制冬奧會”只是美西方的文字游戲
2022-02-02 08:42 -
歸化運動員,也能是堂堂正正中國人
2022-01-29 12:23 -
騰訊視頻版《搏擊俱樂部》結局被改,大V:???
2022-01-27 14:28 -
比利時5萬人反防疫示威上演暴力沖突,歐盟大樓被砸
2022-01-24 11:0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西方搞不成顏色革命,就說是純“宮斗劇”?
2022-01-15 08:44 -
被女子手寫臟話問候,馬克龍:謝謝,祝你好運
2022-01-12 15:49 -
沈逸老師聯(lián)合波士頓圓臉 帶你回顧美國的2021
2022-01-09 18:58 美國一夢 -
美國調查“國會山事件”就像防疫,充斥著內耗和政治精算
2022-01-07 12:03 美國政治 -
拜登:這是把匕首插在美國喉嚨上
2022-01-07 09:48 美國一夢 -
英國女王2021圣誕致辭
2021-12-26 14:29 不列顛 -
直播:看片片雪花如何變身冬奧會吉祥物
2021-12-22 13:37 北京冬奧會 -
143例!西安進入病例報告高峰期,深夜公布考研安排
2021-12-22 07:53 觀察者頭條 -
直播:冬至到 一起來包餃子 吃湯圓
2021-12-21 10:58 -
立法會選舉 ,英國人跑來教香港人“搞民主”?
2021-12-20 18:02 -
中國被簡化成了中共,西方看不到中國的歷史與文明
2021-12-20 07:44 2021思想者論壇 -
美國又接連制裁中企,不先替美資算算帳?
2021-12-18 08:38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這場貿易戰(zhàn),美國就是個“紙老虎” 評論 59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226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236“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評論 146最新聞 Hot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中國深知‘廣場協(xié)議’是致命的,特朗普別想了”
-
“中國稀土,關乎美國人生死”
-
美軍高官著急:中國速度太快了,是美國3倍
-
德銀:中國客戶減持美債,轉頭買歐洲資產
-
美國對中國再下黑手,“黃仁勛道出最大擔憂…”
-
跟特朗普談,拿中國當籌碼?英財相:蠢死了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美方將不再斡旋?梅德韋杰夫喊話歐盟:學著點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印尼讓步了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西藏日喀則市原副市長張云寶被查,長期在水利系統(tǒng)工作
-
輪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滾進服務區(qū)致人死亡,重慶警方通報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