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島爭之間的韓國
關鍵字: 釣魚島中日島爭日本韓國美國新寵島嶼爭端亞太地區(qū)國際關系近來,中日之間圍繞釣魚島的對抗仍然在繼續(xù)進行,新上臺的自民黨黨首安倍晉三依然沒有表現出主動尋求緩和的姿態(tài)。相反,他卻大張旗鼓地和其政治搭檔麻生太郎重拾起第一次當政時提出的“價值觀外交”的旗幟,又一次開始緊隨美國展開了封堵中國的外交活動。其最新的一個動作便是派遣外相岸田文雄緊接著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之后訪問澳大利亞,與澳大利亞外長羅伯特•卡爾(Robert Karr)商討加強日澳間海上軍事合作以應對中國的事宜。安倍新政府追隨美國對華強硬的態(tài)度由可見一斑。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對于同樣因為有爭議的“獨島問題”而在近幾個月與日本爭執(zhí)不休的韓國,安倍卻拿出了積極緩和失事態(tài)的方針,在新任韓國總統樸景惠當選后,立即派遣特使前往韓國,修復因為韓國前總統李明博登島而惡化的韓日關系。那么,何以對于如此相似的島嶼爭端,日本采取的是兩種如此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的呢?日韓之間的這種“親密”關系對中日韓微妙的三角關系又會有何實際影響呢?
作為美國在東北亞地區(qū)最重要的兩大盟國,日韓之間的雙邊關系幾乎在方方面面都受到來自美國的影響。甚至于,日韓的外交關系本身就是在美國授意下確立起來的。1960年代初,美國國務卿迪恩•拉斯科(Dean Rusk)直接促成了韓日在1965年邦交正?;膶崿F。為了實現自己的戰(zhàn)略目標,美國必然不遺余力地在日韓發(fā)生矛盾時進行干預。美國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本月16日對日韓兩國的訪問,正是著眼于調整日韓雙邊關系,以更好地服務于美國的總體目標。
其次,戰(zhàn)后日本外交政策制定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在美國的大框架內尋求己方的利益最大化。所以,當日本與韓國建交之后,立即對韓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資本與技術輸出,這也是保證日韓關系穩(wěn)定的另一個重要基礎。另一個不得不提的因素是,雖然日本對朝鮮半島的殖民統治早已成為歷史,但戰(zhàn)后的日本政界、商界看待韓國仍然帶有強烈的對待“小兄弟”的意識。這也是為何日本在60、70年代大力援助韓國發(fā)展經濟的要因之一。
然而,隨著冷戰(zhàn)的結束,尤其是在中韓建交之后,日本對韓國經濟的重要性在十余年間迅速為中國所取代。自從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WTO)以來,已經迅速成為韓國最大和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中韓貿易已經占到韓國全部外貿總額的20%以上,并且中國還是韓國公司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所以,中國已經名符其實地成為了韓國經濟增長的最關鍵因素。而從韓日的雙邊貿易結構來看,兩國的支柱產業(yè)如電子、汽車和造船業(yè)等存在著激烈的競爭關系。并且,在韓國近年來發(fā)展最迅速的半導體電子工業(yè)上,對日本的零部件、原材料和生產設備依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依賴。據日本外務省亞太局日韓經濟室提供的數據顯示,韓國在對日貿易上長期存在著經常性的赤字,也勢必影響到韓國對韓日經濟合作的積極評價。
此外,在金大中和盧武鉉兩屆左翼政府執(zhí)政期間,韓國社會中的民族主義和民粹思想盛行,對日本殖民歷史的聲討成為了韓日關系周期性惡化的導火線。2008年李明博政府執(zhí)政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韓日關系是在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立場親近美日的李明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改善韓日雙邊關系,尤其是努力抑制國內在歷史和領土問題上對日本的敵對情緒。與之對應的是,日本民主黨政府也一再承認了日本在對韓國實施殖民統治期間的歷史責任。
當然,最關鍵的一個因素還在于朝鮮的存在。朝鮮在原子能和遠程火箭工程上的長足進步,促使韓國和日本在美國的主導下強化了三邊防務合作。2010年11月延坪島炮戰(zhàn)之后,韓軍在歷史上第一次派遣軍事觀察員參加了當年的美日聯合軍演,這是此前美方一再力促而沒有成功的事情。然而,自2011年春天開始,韓日雙邊關系又一次出現了明顯降溫。圍繞韓日官方和民間關于獨島爭議的再次發(fā)酵,而日本部分教科書中對殖民統治美化再一次周期性地導致了韓日關系的逆轉。最重要的是,李明博因為家族成員涉及到經濟問題,而不得不打出民族主義的旗幟來回避社會輿論對自己的追究。這是他不惜與日本交惡,也要登陸獨島宣誓主權直接原因。
不僅如此,近年來美日關系的停滯不前與美韓關系的迅猛發(fā)展,也使得韓國自信能夠在與日本發(fā)生爭端時,使美方的立場更有利于自己。美韓關系自2008年親美的李明博政府上臺后就一直處在十年以來的最佳狀態(tài)。2010年,奧巴馬政府中的許多要員都認為,韓國已經成長為美國在東亞最親近的盟友。2011年12月12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了《韓美自由貿易協定》(KORUS FTA),這是美國在北美自由貿易區(qū)之外的第二大自由貿易區(qū)。這一簽署于2007年小布什政府時期的自由貿易協定之所以會在時隔4年多以后才得以批準,主要是李明博政府同意在原定條款中加以援助美國汽車工業(yè)的內容,從而說服了美國會中持反對意見的議員。奧巴馬還投桃報李,在白宮會見李明博時許諾在朝鮮實施“不可逆”的“去核化”之前,美國政府將不會重啟“六方會談”,以此表達了對韓國立場的堅定支持。
另一方面,盡管美國一再表示美日關系是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維持存在的基石。但民主黨政權執(zhí)政的三年令美日之間的互信受到了極大損害,僅僅一個普天間基地問題就從2006年拖延至今仍未解決,美方近來對于日本政治的“癱瘓”狀態(tài)已越來越無法容忍。另外,日本在其安全訴求上也時常偏離美國的總體目標。例如,2008年小布什政府將朝鮮從其所謂的“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上撤除之后,讓日本大感意外。這不僅僅是因為日本一直堅持將“人質問題”視為是朝鮮的“恐怖主義行為”,更重要的是,日本擔心美國最終可能會容忍朝鮮的原子能開發(fā)計劃。由此,日本對美國“核保護傘”的信心受到了極大的動搖。盡管小布什和奧巴馬兩屆政府一再保證美國一定會履行對日本的安全保障承諾,但日本政界在這一問題上的疑慮是無法完全被打消的。這也是“普天間基地轉移”這一在表面上喧嚷的事件以外,日美同盟深層次存在的重大問題。
反觀韓國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從2009年開始,美韓雙方加速了美韓軍事同盟轉型的步伐,即將美韓同盟的指向由單一針對朝鮮,轉為美國在東亞地區(qū)甚至于全球防務中的一個伙伴。為此,美韓雙方制定了“戰(zhàn)略同盟2015”計劃,以實現駐韓美軍的輪番機動部署常態(tài)化和加強韓軍的自主作戰(zhàn)能力為核心。第8集團軍將轉變職能,在可以隨時應付朝鮮的同時,遂行全球范圍內的作戰(zhàn)任務。盡管日本一直以阿富汗和伊拉克戰(zhàn)爭期間為美軍提供燃料補給一事來夸耀自己對美日同盟作出的貢獻,但這又怎么可以與韓國伊拉克部署3000人以上兵力的戰(zhàn)斗部隊相比?盡管安倍在上臺前后都高調表示要修訂否定“集體自衛(wèi)權”的憲法第九條。但是,美方深知日本政界在這一問題上的分歧依然相當深刻,短時間內是無法期待日本參與到“非軍事支援任務”以外的行動中來的。
此外,在2012年5月提供給美國國會的關于美日關系的CRS報告中所指出的,日本經濟的長期不景氣,以及地震災區(qū)重建所必須的龐大支出,勢必會影響日本對美國的“國際貢獻”。而剛剛奪回政權的自民黨鑒于立足未穩(wěn),一時也不可能在參與被美國寄予了莫大期望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TPP上采取什么實質行動。
故此,美日關系在近期內的發(fā)展仍不明朗。智庫歐亞集團的創(chuàng)始人伊安•布雷默(Ian Bremmer)在最新一期日本《外交》雜志上撰文警告說,如果日本領導人反對TPP并在駐日美軍基地問題上不進行合作的話,美國也有可能轉而尋求其他更為積極主動的伙伴的合作,這一定會對美日關系造成長期且深遠的破壞。
在上述背景之下,韓國自然可以對日本時不時地展現一番義正詞嚴的“高姿態(tài)”來了。而在中日爭端問題上,撇開其他因素,單從中國目前對朝鮮獨一無二的影響力這一點而言,也促使韓國政府必須在地區(qū)安全事務上考慮到中國的存在。所以,安培想讓韓國支持自己的對華強硬立場恐怕終將歸于畫餅了。
當前,日本國內的一些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了日韓關系的這種新趨勢,正如神戶大學教授木村干所指出的“日本再也不能在經濟大國的位置上固步自封,認為與韓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是唾手可得的了”。同理,筆者認為,如何應對一個勃興的韓國的問題同樣值得我們深思再三。因為,在包括東海大陸架劃界和朝鮮半島南北統一等諸多與我國戰(zhàn)略利益攸關的問題上,韓國的立場和動態(tài)是不可以不詳加考察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36“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評論 211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273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評論 195最新聞 Hot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長和“賣港”不得人心
-
美媒再曝國安官員涉密信息處理爭議,又有華爾茲
-
“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
德外長插一腳:美烏能不能簽,先得給歐盟“掌掌眼”
-
候任美軍參聯會主席炒作:若與中國打持久戰(zhàn),我們還有很多不足
-
知名華裔教授失聯兩周?“異常而危險的信號”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
共和黨人也不滿關稅,“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
-
韓網民強扯“中國間諜”喊美軍介入,駐韓美軍急了
-
美國航運巨頭發(fā)話:我們有很多中國船,這錢得美國人掏
-
馬斯克狂撒2500萬,這場“會改變西方文明進程”的選舉還是輸了
-
俄高官有望沖突后首次訪美,“美方暫時解除制裁”
-
美防長稱日本是“前線”,日媒急了
-
美國兩黨拿出對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級關稅
-
“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
特朗普明天將在白宮開會,討論TikTok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