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紹雷:中美走向?qū)?,還是回到聯(lián)合國?
最后更新: 2021-01-29 08:25:41導讀2020年“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公布年度報告《不要在“搖搖欲墜世界”中喪失理智》。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馮紹雷教授針對“瓦爾代”年度報告做了評論,以下為全文。
【文/馮紹雷】
讀罷俄羅斯“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2020年的年度報告《不要在‘搖搖欲墜的世界’中喪失理智》,筆者不由為當前世界走向的一個結論所吸引。當今世界面臨著兩個基本選擇:要么,維護和加強聯(lián)合國這個當今依然是最重要的國際組織;要么,陷入“中美對抗”。而后者是須全力避免的一種前景。筆者同意這樣明智的判斷和富于建設性的結論。
冷戰(zhàn)后世界曾多次出現(xiàn)以強權、道義、意識形態(tài)的所謂“合法性”取代聯(lián)合國為代表的最高國際法規(guī)范的謬誤。事實上,聯(lián)合國不光是最具合法性,同時,也最符合國際法規(guī)范的權威國際組織。唯聯(lián)合國及安理會、聯(lián)合國大會、及其所轄的國際組織才最有權力能對國際治理提供有效保障。當此“搖搖欲墜”的世界已處嚴重失范、至多“半秩序狀態(tài)”之時,盡管需要全面而深刻的改革,但是有什么理由將仍在努力工作的聯(lián)合國棄之一邊呢?
回到聯(lián)合國,并不意味歷史時鐘就會回到1945年那一刻。2016年瓦爾代國際論壇上,我曾請教普京總統(tǒng)這樣一個問題:人類共同體曾經(jīng)歷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1814年的維也納體系,1919年的凡爾賽體系,1945年的雅爾塔體系,依您所見,今后國際秩序?qū)墙咏谏鲜龅哪囊环N國際秩序?普京會心一笑,從容答道:當今世界面臨著如此紛繁復雜的政治、經(jīng)濟、科技、安全等各個領域的巨變,今后變化的速度會更加飛快。如此背景之下,我們怎么能夠設想,今后國際秩序就會簡單地類同于以前曾有過的任何一種呢?換句話說,未來國際秩序一定不會是以前任何一種國際秩序的完全重復。
俄羅斯“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2020年的年度報告《不要在‘搖搖欲墜的世界’中喪失理智》
筆者認為,與1945年相比,至少今天世界有以下幾個關鍵區(qū)別:第一,1945年的國際轉(zhuǎn)型是處于戰(zhàn)爭條件下。用斯大林的話來說:戰(zhàn)爭年代,坦克開到哪里,就可以在哪里建立自己的制度和秩序。而今天總體依然是和平條件之下的國際轉(zhuǎn)型,不是用強權和暴力斷定一切,世界也變得不是像戰(zhàn)爭場景下那么黑白分明。
第二,疫情告誡我們,今天面臨著一個高度不確定性的時代,無論東西南北、無論對錯是非、更無論制度優(yōu)劣,緊迫而重大任務在于,人類需以健全有力的治理和秩序來共同應對挑戰(zhàn)。對此,聯(lián)合國是不二之選。
第三,與當年很不同的背景是,新興力量復興和西方相對衰落乃是今天出現(xiàn)的一個長期趨勢。當馬克龍總統(tǒng)和2020年慕尼黑安全會議報告對此都直言不諱,而且點出問題首先來自西方本身之時,不能再對此無動于衷。但當?shù)谝怀壌髧绹惶敢饫^續(xù)真正承當領導責任之際,聯(lián)合國的挺身而出,理所當然。
第四,雅爾塔體制最主要的缺陷在于,曾有半個世紀冷戰(zhàn)對抗。換言之,即使有聯(lián)合國體制的合理設計,也并未能避免荒唐的結盟對抗和意識形態(tài)競爭,甚至于差點被核武器毀滅人類。今天需總結和反思的,正是如何避免重蹈冷戰(zhàn)的覆轍。讀一讀被稱為“冷戰(zhàn)之父”的百歲老人喬治·凱南的日記,也許是治療“對抗狂熱癥”的一劑良藥。喬治·凱南并非沒有對前蘇聯(lián)體制的深刻批評,但他在提出對蘇“遏制戰(zhàn)略”戰(zhàn)略之后,他一生為之懊悔不已而未能阻遏的,正是以“遏制蘇聯(lián)”為名,從20世紀40年代末開始的杜魯門的全球軍事擴張,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并延續(xù)至今的北約東擴。
因此,回到聯(lián)合國,遠不意味著歷史的重演。恰恰相反,需要因時而異,推進制度與秩序的創(chuàng)新。當然,在此同時,還需要強調(diào)的是:近代以來的國際史表明,凡能夠長期存在、對跨國家、跨文明、跨地區(qū)事務起穩(wěn)定作用的國際秩序,比如,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維也納體系、雅爾塔體系等等,都是以多元、多樣、多極力量為基礎的合作共處的產(chǎn)物?;粮裾f過,威斯特伐利亞體制的關鍵,是從各不相讓的宗教戰(zhàn)爭走向歐洲內(nèi)部的多元化。1648年體系確認各國獨立自主,不再聽命于教廷,各國內(nèi)部事務不受外來干預,從規(guī)則上提供這樣一種多元并存的可能性。維也納體系是在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戰(zhàn)爭之后,由超越各文明界限的英、俄、普、奧匈、包括奧斯曼土耳其在內(nèi)的各大帝國間的國際協(xié)作。歷史似乎并不在乎“腐朽帝國”和“先進的革命”之間的孰是孰非,維也納秩序維持了歐洲“百年和平”,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而雅爾塔體系——盡管冷戰(zhàn)對抗——但總體還是保持著來自不同文明和發(fā)展水平的美、俄、英、法、中諸大國并存,維護著將近大半個世紀的和平。冷戰(zhàn)結束后,短暫出現(xiàn)單極世界的模式,也很快被2008年危機從G7走向G20的更為多元的合作所取代。這表明多極、多樣、多元并存的態(tài)勢,乃是人心所向,是聯(lián)合國創(chuàng)新改革的基礎。
無論是十字軍東征、拿破侖擴張戰(zhàn)爭、還是今天北約東擴式的推進,都無法改變這一趨勢。而聯(lián)合國的存在乃是這一多元化、多樣化、多極化的實際趨勢的深刻反映。但是也要講好“多極化”的故事,因為多極并非僅指多極抗衡。筆者強調(diào):思想觀念和文明存在意義上的多元并存;制度、發(fā)展水平、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多樣交融;以及綜合實力的多極合作與競爭這三者之間的融會貫通而成一體。離開了聯(lián)合國,有誰能單打獨斗做成這件事呢?
如果幾十年之后再來回顧今天這一段歷史,也許史家會說,一定程度上,中美關系是隨形勢發(fā)展而一步一步地陷于“被對抗”的態(tài)勢之下。沒有任何一種經(jīng)得起認真探討的邏輯能證明:新興經(jīng)濟體的成長和傳統(tǒng)霸主的衰敗必然導致“修昔底德式”的對決;也無法證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差距與競爭必然走向壟斷,必然將推翻所有復雜系統(tǒng)的有效合作而走向脫鉤和抗衡。更荒謬的是所謂“民主和專制(威權)的對立”似乎就是當今世界一切,而且就一定會走向邪惡與正義的生死決戰(zhàn);尤其難以接受的是,全球化條件下被加速接觸、但溝通不足而凸顯各大文明間、種族之間的差異,必定會導致全面沖突。在一個信息開放、但缺乏驗證并高速傳播的時代,尤其不能讓偏見如此輕而易舉地蒙蔽良知。
事情的另一方面是,盡管有著充分的理由,應當避免所謂“兩極對抗”的危險前景,但并不等于,危險就可以毫不費力地被自動排除;或者可以放棄應對前所未有的艱難挑戰(zhàn)的準備?;谶@樣的理由:除了美、俄、英、法、中各方首先要行動起來,迎接今秋安理會峰會。其中,共同抗疫和協(xié)調(diào)恢復經(jīng)濟,至少可以成為一個緊迫議題。筆者也曾請教過普京總統(tǒng),如何看待當今中美俄關系。他的回答簡短而清晰:中美俄之間應該保持相互尊重和相互有利的這樣一種關系。
可能更重要的是,各方如何首先調(diào)整好自己心態(tài),梳理各自的成就與不足。謝爾蓋·卡拉加諾夫教授所提供同樣重要的題為《保衛(wèi)和平、地球和所有國家的選擇自由:俄羅斯對外政策新思想》的報告中,他帶有總結性結論是“俄羅斯的對外政策非常成功”。但他依然含蓄地指出:“近年來俄羅斯外交和國防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勝利,其表達和闡述不足以推進俄羅斯在世界事務中做出的積極貢獻,不足以形成具有魅力的俄羅斯外交政策”。
而本次瓦爾代報告作者費奧多·盧基揚諾夫于2018年年中烏克蘭危機近五周年總結經(jīng)驗教訓,在批評西方霸權和烏克蘭時局混亂的同時,曾坦率回顧道:“俄羅斯政治策略是失敗的。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俄羅斯幾乎一成不變地受制于解決短期波動性變化的緊迫需求,而并沒有達到任何長期目標中的一個——無論是地緣政治目標、經(jīng)濟目標、還是文化-人文目標?!彪m然表述不同,但筆者從琳瑯滿目的詮釋中看到的是,傷痕累累的戰(zhàn)斗民族在反思中變得更為明確而堅定的行進步伐。近年來,我在俄羅斯的多年至交曾告知,烏克蘭危機后盡管俄羅斯持有不同政治主張的派別一直保持著對執(zhí)政當局的巨大壓力,但是,這一派別中的元老級人物由衷地感慨道:還是普京拯救了俄羅斯!看來,自信和反思,這兩個方面都始終深深植根于俄羅斯文明基因。它不光為戰(zhàn)斗民族增色,而且,也為大家提供啟示。
(本文原載于微信號“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觀察者網(wǎng)已獲作者授權轉(zhuǎn)載。)
- 原標題:馮紹雷:中美對抗,還是回到聯(lián)合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2020年全球黃金需求下降14%,創(chuàng)11年來新低
2021-01-29 07:58 -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中美選擇合作,一切皆有可能
2021-01-29 07:41 中美關系 -
機構大戶反攻美三大股指收漲1%,散戶抱團股暴跌
2021-01-29 07:27 股市 -
摩洛哥收到首批中國疫苗
2021-01-29 07:2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新增確診15.5萬例、死亡4112例
2021-01-29 07:13 美國一夢 -
“史上最差國務卿”找到了新工作
2021-01-28 23:07 美國政治 -
她又開懟了
2021-01-28 22:57 -
全球累計確診超1億例
2021-01-28 22:4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公布2020年GDP數(shù)據(jù),1946年以來最差
2021-01-28 22:43 美國經(jīng)濟 -
背著中國,他:China China China…
2021-01-28 22:09 中美關系 -
臉書CEO罕見“炮轟”蘋果
2021-01-28 21:27 大公司 -
印度外長:中印平行崛起,人類史上絕無僅有
2021-01-28 21:10 印度驚奇 -
澳方希望取消對其煤炭進口禁令,商務部回應
2021-01-28 20:04 -
“美國處理臺灣問題手法很危險”
2021-01-28 19:15 臺灣 -
英首相欲訪蘇格蘭 地方官:大可不必
2021-01-28 18:51 歐洲亂局 -
事關疫情、移民…拜登這一重要提名受阻
2021-01-28 18:37 美國政治 -
他新官上任,果然被問到中國
2021-01-28 18:26 中美關系 -
“勤王”召集人,被挖出曾是FBI臥底
2021-01-28 18:18 美國政治 -
最近,3萬多共和黨籍選民“退黨”...
2021-01-28 18:17 美國政治 -
“中國沒有種族滅絕x3,句號”
2021-01-28 17:11
相關推薦 -
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評論 86“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評論 237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54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82最新聞 Hot
-
前十占九!“中國機構正在主導全球芯片研究”
-
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國說事
-
特朗普力挺:他遭到“心懷不滿的員工”攻擊
-
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
美一客機在機場發(fā)動機起火,機上300人被迫撤離
-
特朗普借關稅“忽悠”日韓投資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項目
-
“特朗普這是在邀請中國搶走我們的科學家,太可怕了”
-
白宮: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美國牛肉太貴,換澳牛,味道一樣”
-
特朗普、普京、澤連斯基等發(fā)文哀悼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
“拜他所賜,美國變成了流氓國家”
-
“特朗普會輸,但中國不會輕易給他臺階下”
-
“MAGA巨星”唱反調(diào),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