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10.9億人打開的微信,在張小龍眼里仍是“小而美”
最后更新: 2021-01-20 10:40:03什么是視頻
過程中還解決了另一個問題,即究竟什么是視頻的問題。
說到視頻,大家會想到手機相冊里面的視頻文件。就像朋友圈,只能上傳相冊的視頻。我們也確實是通過這個方式,來希望朋友圈里的視頻更多的是用戶自己拍攝的視頻。
但視頻文件其實是會消失的。
從Windows轉到蘋果手機的用戶,都會遇到一個問題,以前的文件和文件夾去哪里了。在iOS里,沒有了文件的概念。文件被各個應用自己定義了。這是把文件應用化了,即文件不能脫離應用而存在,一旦脫離了,就是沒有意義無法解釋的數(shù)據(jù)。
這是一種很好的觀念。
原始視頻只是數(shù)據(jù),它沒法關聯(lián)到其他信息,如創(chuàng)作者,觀眾數(shù),評論等。它還需要存在本地,數(shù)據(jù)丟了就丟了。
因此未來的視頻應該是一種結構化數(shù)據(jù)。它存在云端,有所有的創(chuàng)作者信息,有觀眾的互動信息,能夠很方便的分享。
文字和視頻等內容,存在的價值在于有人看到,也就是分享。而分享,如果還需要copy整個原始數(shù)據(jù),是很落后的。分享應該只是一個鏈接的傳遞。
這會讓我反思,朋友圈里面上傳視頻,以后會一直用這種原始方式嗎?
所以在6月的時候,我們需要把視頻號內容分享到朋友圈來,遇到一個問題,它應該長得像一個鏈接呢,還是像一個本地視頻呢?其實是歸類,它應該歸類到文章鏈接,還是一個視頻文件。我的答案是,云端化的結構化的視頻,才是視頻,本地的視頻文件,反而是裸數(shù)據(jù),是應該被淘汰的。所以你看到的朋友圈里的視頻號的視頻,和現(xiàn)在的本地視頻的展現(xiàn)沒什么區(qū)別。
在這里,視頻號是結構化的視頻內容的載體。我相信以后微信里面流通的視頻,越來越多的會以視頻號視頻的形式存在,而不是視頻文件的方式。
這種變化,其實在公眾號體系里體現(xiàn)過一次。公眾號是一個文章的載體。它讓文章因為分享而變得有價值。并且,公眾號定義了文章的展現(xiàn)形式,是所有的用戶在閱讀不同的文章時,能以一種相對一致的體驗來閱讀和互動。在我看來,這是對網(wǎng)頁時代閱讀體驗的一次大的體驗提升。
不管是文章還是視頻,他們存在的價值在于被人看到,或者說被分享。顯然,文章和視頻需要一個載體來傳播。
如果你能理解公眾號對于文章分享的價值,那么,可以用同樣的思路去理解視頻號對于視頻分享的價值。
載體的含義還體現(xiàn)在,我們自己不做內容,也不會去買內容。我們不關注具體的內容是什么。我們只做內容的承載和傳遞。
長視頻和短視頻
我們也遇到了超過一分鐘視頻的問題。自然而然地,大家會認為長視頻和短視頻是兩種東西,因此應該設計成兩種不同的內容對象。
中間有個版本確實是視頻號有專門的長視頻這一欄的,甚至長視頻和短視頻的評論點贊還是分開的。
但如果仔細思考,在微信號體系里,是不應該做這種區(qū)分的。長短視頻的區(qū)別只是消費的場景不一樣。短視頻適合碎片時間的連續(xù)消費,而長視頻適合有一大段時間來看。
對視頻號來說,簡化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把一分鐘以內的視頻是為短視頻,一分鐘以上的視頻的開頭一分鐘視為這個視頻的摘要或簡介。我把它稱為封面。這樣的話,視頻號不區(qū)分長視頻短視頻,但是又能兼容短視頻的體驗。
關于長視頻,我希望視頻號逐漸積累越來越多的長視頻,成為長視頻的云端倉庫。將來有一天,也許我們會提供一個檢索或推薦入口,這樣用戶可以找到豐富的長視頻內容。
這個其實也是未來非常有想象力的。
視頻號和個人的關系
視頻號的初衷是讓人人都能很容易通過視頻化的方式去公開表達內容。但做產品的人都知道,讓用戶去發(fā)表內容去表達是最困難的。
現(xiàn)階段我們也并沒有做到讓很多人在視頻號去發(fā)表自己的日常。但我們有個舉措,讓我們能看到希望。我們上線了將自己的視頻號內容關聯(lián)到自己的微信名片的功能。我們發(fā)現(xiàn)結果比預料的要好很多,到現(xiàn)在已經有非常多人在名片展示了自己的視頻號內容,并且還在持續(xù)增長。這是個很好的趨勢。
這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有的時候大家會覺得微信做東西特別保守。其實并不是保守,而是說很多東西是不對或不應該做的。舉個例子,我們可以把視頻號的內容掛在名片上,我們以前為什么不做一個類似這樣的展示自己的一些精選的照片和視頻的功能?我們內部討論過好多次,因為很多人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越來越多了,我們打開名片有的時候幾乎看不到東西。為什么不給他們提供一個可以把一些照片精選放在那里的功能,這樣朋友進來至少可以看到一些。
之前我們不愿意做這個功能是因為,一旦這樣做了,你可能只是把你歷史上最好的照片放到那里,永遠就不去修改它了。這次我們愿意這樣做是因為,如果你關聯(lián)到你的視頻號的內容,那它就是活的,因為你會不停地更新你的視頻號內容,而不是說我選幾個歷史上最好的照片作為精美的裝飾就永遠不變了。
畢竟,視頻號希望的是人人都能表達,而不是只有網(wǎng)紅和大v的表演。
標簽 微信- 責任編輯: 胡毓靖 
-
BAT成國內計算機科學成果產出最高的3家公司
2021-01-19 17:11 大公司 -
國家藥監(jiān)局點名臨床試驗造假,安旭生物IPO要黃了?
2021-01-19 11:09 大公司 -
騰訊致歉QQ讀取瀏覽器歷史記錄
2021-01-19 10:53 大公司 -
國內首個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獲批
2021-01-19 10:41 產業(yè)萬象 -
阿里全資收購美味不用等,加碼餐飲B端市場
2021-01-18 16:28 大公司 -
國內罕見!一件專利兩次許可,合同總額達11.28億元
2021-01-18 14:16 上海新高度 -
三星發(fā)布新手機:全線降價200美元應對變局
2021-01-16 11:02 手機 -
背靠今日頭條,悟空問答還是敗給知乎
2021-01-15 19:08 商業(yè) -
美團互助宣布1月底關停,將全額返還會員分攤
2021-01-15 17:54 大公司 -
快手著急上市背后:老用戶正加速流向抖音
2021-01-15 11:59 大公司 -
愛奇藝體育CEO:我堅決反對電競是體育,不管有沒有加入亞運會
2021-01-14 18:59 大公司 -
百度回應“員工工作狀態(tài)預測”專利:和996沒關系
2021-01-14 11:50 科技前沿 -
知乎百位創(chuàng)作者月入超十萬,2021年投10億加大支持
2021-01-14 10:24 商業(yè) -
2019年中國版權產業(yè)占GDP比重7.39%
2021-01-14 08:39 中國經濟 -
拼多多APP刪除用戶照片?回應來了
2021-01-12 20:09 商業(yè) -
寒潮輪番來襲,南方電網(wǎng):這局面我真沒見過
2021-01-12 13:37 大公司 -
vivo發(fā)布首款驍龍888性能旗艦,iQOO 7售價3798元起
2021-01-12 10:06 手機 -
字節(jié)跳動一周內兩次控訴遭微信不合理限制,騰訊不回應
2021-01-11 19:26 大公司 -
攜程回應上半年將在港二次上市:不予置評
2021-01-11 17:21 大公司 -
京東宣布成立京東科技子集團
2021-01-11 11:25 商業(yè)
相關推薦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評論 88“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評論 118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評論 143“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或將增強中國國內經濟” 評論 165“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評論 172最新聞 Hot
-
歐盟威脅武契奇:去了,入歐就沒戲了
-
又要跟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網(wǎng)絡
-
“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
“買到就是賺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電話打給中國,“不然我們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國被曝計劃用關稅談判來孤立中國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學家”,加盟北大
-
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續(xù)來了,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
“‘川建國’在美國作妖,倒逼中國崛起”
-
“我們花了22年在中國打造這一切,全毀了”
-
特朗普裝可憐:美國農民“偉大”,“挨中國揍”
-
美國特使到底想說啥?半天之后180度轉變
-
12306就“五一搶票崩了”致歉
-
李成鋼任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
-
“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或將增強中國國內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