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光耀:全球經濟面臨兩個風險,一個來自美國,另一個……
最后更新: 2021-10-20 16:12:01【導讀】 新冠肺炎疫情給國際政治、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帶來深刻影響。大國間的博弈將對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各國之間如何處理沖突、達成共識并形成良性競合關系?
10月11日,全球化智庫(CCG)與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在CCG北京總部聯合舉辦《共識還是沖突?——21世紀的中國與全球化》全球首次新書發(fā)布會,本書由CCG理事長王輝耀與英國東亞委員會秘書長、CCG國際專家委員會主席麥啟安(Alistair?Michie)共同主編,邀請國際、國內諸多知名人士聯合撰寫。本文為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在發(fā)布會上的演講內容,從世界面臨的系統性危機談起,提及三個領域需要引發(fā)我們高度關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定。
朱光耀:討論共識和沖突,我想對當前世界所有國家形成合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舊在全球肆虐,同時,我們需要高度警惕的就是由于疫情的沖擊,也由于我們沒能夠在第一時間全球形成合力,同舟共濟戰(zhàn)勝病毒,而導致了一系列后續(xù)的問題,世界正在為此付出代價。我們面臨著一場新的系統性危機沖擊的可能性,為什么說是系統性危機?我想三個領域我們需要高度關注:第一,世界經濟的走勢和可能的危機。第二,現在我們已經充分感受到的氣候危機。第三,已經在歐洲爆發(fā),蔓延至全球的能源危機。三種危機目前是相互疊加、彼此影響,危害的程度也正在深化。
就世界經濟而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將公布對全球經濟的最新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已經明確表示,國際貨幣基金將調低2021年全球經濟的預測。因為在7月份由于全球經濟受到一些工業(yè)化國家極度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大額的財政赤字支出影響,造成這種超乎尋常的反彈,大水漫灌,形成了全球原材料價格的劇烈上漲,全球經濟確實也出現了超過當時預計的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從5.5%上調到7%。現在看,我想即使1.2%的下調,調低至5.8%,也很難反映我們現在面臨的這種由于原材料價格劇烈上升、通貨膨脹快速增高而出現的全球性經濟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全球經濟突出面臨著兩方面風險:
一方面,就是來自美國政策調整的風險。美國政策的調整一是11月3日、4日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無疑將要宣布結束1200億月度政府債券和有抵押的企業(yè)債券的購買,啟動這個進程。市場現在普遍認為這個進程將在明年中旬結束,也就是說要有8個月時間才能夠完成整個1200億美元債券月度購買。每個月美聯儲縮減的債券購買量預計是150億美元,到明年6月底將要結束這個進程,同時美聯儲啟動利率正?;倪M程,也就是提高美國聯邦利率。這樣就比此前美聯儲信誓旦旦說2023年底之前不提高利率這個政策,要做一個重大的調整,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我們必須高度警惕。因為我們有2013年上一輪美聯儲提高利率以后,對國際資本市場沖擊的這種教訓。
第二,也就是在此后一個月,12月3日,是美國已經確定暫時提高的債務上限的截止期,因為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最近經過反復的博弈,他們暫時妥協,把美國聯邦債券上限的截止期延至12月3日,同時把聯邦債券上限在原來28.4萬億的水平上提升4800億美元。但是屆時美國能不能完成他們國內政治博弈?這對美國的信譽、對全球資本市場有著重大的影響。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也明確表示,如果美國不能按時提高債務上限,出現債務違約,將導致一場金融危機,這是美國政策對全球經濟危機可能造成的影響。
另一方面,我們必須高度關注的就是石油價格、能源危機的影響。就在今天,美國石油期貨每桶價格已經超過了80美元,布倫特原油價格超過83美元/桶,就美國原油期貨而言,這是7年以來最高點,布倫特價格是3年以來的最高點,現在市場擔心的是如果這個價格繼續(xù)上漲,每桶原油超過100美元,將導致一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這是非常現實的威脅。所以從全球經濟危機而言,我們要高度警惕。
去年9月以來,紐約原油期貨價格持續(xù)上漲
第二就是全球的氣候危機,這點我們已經感同身受,世界已經受到氣候危機的嚴重沖擊。從今年年初得克薩斯的大雪到今年夏天歐洲大的水災,再到中國鄭州的暴雨,今天就在這個時間中國的山西省仍然遭受著雨災的侵擾,全球極端氣候變化對世界造成了重大的沖擊,水平面的上升不僅威脅到像馬爾代夫這些海島國家,同時也對紐約、對上海這些全球最為重要的商業(yè)中心造成威脅。
這就已經遠遠超出經濟的范疇,而成為國家安全的問題。所以氣候危機的影響、氣候災害需要我們形成共識來加以應對,把氣溫、溫度能夠控制在工業(yè)化前水平的上升2度之內,最好是努力控制在1.5度以內,這就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
關鍵三個問題:
第一,碳市場定價的問題。國際貨幣基金最近提供了最新的數據,目前碳市場交易全球的平均價格是3美元,到2030年我們要達到把溫度增長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就需要把交易的額度從3美元提高到75美元,怎么樣合理地定價?這就需要反映碳排放的歷史積累數據、經濟發(fā)展現階段的真實情況、人均排放的數據,要有一個綜合的、全面的考量,來解決我們共同面臨的氣候威脅。
第二,必須極大地增加綠色投資,擴展綠色投資的覆蓋范圍。目前的能源危機更清楚地提醒我們,必須要完善合理的能源結構,來確保我們的居民、企業(yè)的能源需求,必須有一個完善的電力供應結構,這個投資將是非常巨大的,它涵蓋的范圍也是非常廣泛的,它就同第三點,從發(fā)達國家向發(fā)展中國家的技術轉移、技術支持是密切相關的,怎么樣讓我們的能源結構合理?怎么樣讓綠色投資充分發(fā)展效力?科技是關鍵,技術轉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時,發(fā)達國家需要兌現承諾,每年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氣候基金支持,這個對發(fā)展中國家是至關重要,也對全球合作應對氣候危機,體現共同但有區(qū)別的原則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我們確實感到有些來得非常突然的,首先爆發(fā)在歐洲,現在蔓延至全世界的能源危機。今天石油價格已經達到了7年來的最高點,還在繼續(xù)發(fā)展。而就能源結構來說,它是一個綜合的、由反映傳統能源、新能源等多方面的結構組成的。今年在歐洲這種特別陰冷的天氣,特別是夏天,確實使得德國的太陽能發(fā)電受到了影響,而風力的減弱又使德國的風力發(fā)電受到了影響,太陽能也受到了陰冷天氣的影響。在歐洲以外,我們也看到了巴西由于旱災的影響,使得水力發(fā)電也受到了負面影響,說明這種全球性的能源危機值得我們現在就高度地加以應對,因為我們將要面臨著一個新的“冬天”,我們的能源消耗、能源使用還在增加,電力確實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就全球范圍而言,天然氣價格今年已經上漲了100%以上,在歐洲上漲的幅度超過了200%以上。在英國,電力價格每兆瓦現在已經達到了300英鎊,德國每兆瓦電力也超過了200歐元,這些都對居民生活、對工業(yè)生產造成了重大的沖擊。我非常遺憾地看到,英國政府不得不使用幾千萬英鎊的政府資金,來支持重啟因為電價高昂被迫停產的化肥廠生產,重啟的目的不是為了化肥這個主產品,而是為了化肥的副產品——二氧化碳,因為二氧化碳同食品工業(yè)密切相連,二氧化碳的短缺使得英國的食品工業(yè)生產受到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中國不久前在一些地區(qū)也出現了被迫的“拉閘限電”情況。所以能源危機不僅僅是歐洲面臨的問題,也是全世界的問題,這種危機必須及時地加以控制,用正確的政策加以應對。
經濟危機、氣候危機、能源危機加之于企業(yè),同正在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各國、對人類正在造成著重大的沖擊,我們真誠地希望我們能夠用2008年同舟共濟、共同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那種合作精神來戰(zhàn)勝危機,但是系統性的危機必須有系統性的、完整的政策加以應對,這就是為什么這個月底即將在羅馬舉行的G20峰會和下月初在英國舉行的世界氣候變化大會變得更為重要。面對危機,我們必須形成同舟共濟和一整套系統性的政策,用多邊主義、用合作的精神來戰(zhàn)勝對人類造成重大沖擊的這場系統性危機。
《共識還是沖突?》(Consensus or Conflict?)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美政客又給中國扣“經濟脅迫”帽子,欲專設工作組應對
2021-10-20 15:51 中美關系 -
國際原子能機構:其他國家或效仿澳大利亞,引發(fā)嚴重核擴散
2021-10-20 15:43 -
美國一主播故意感染新冠:這確實是我想要的
2021-10-20 15:39 美國一夢 -
垃圾山都快比泰姬陵高,莫迪斥資萬億盧比清潔印度
2021-10-20 14:32 印度驚奇 -
綁架17名美加傳教士后,海地黑幫開價1700萬美元
2021-10-20 14:23 -
新加坡“新實驗”激增9萬確診,專家:中國不急
2021-10-20 14:0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波蘭總理激辯歐委會主席:不接受歐盟的勒索
2021-10-20 12:10 歐洲亂局 -
特朗普不滿媒體對鮑威爾報道太正面:希望我將來也能獲此待遇
2021-10-20 11:57 美國政治 -
世衛(wèi)推動:讓這個口服特效藥賣10美元
2021-10-20 11:3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在列車上目睹性侵卻不報警,美國賓州乘客或面臨指控
2021-10-20 11:22 美國一夢 -
新冠致死60萬人,巴西總統被控“大規(guī)模謀殺”
2021-10-20 10:33 -
朝媒:《魷魚游戲》宣揚資本主義弱肉強食生存法則
2021-10-20 09:15 -
前“白宮師爺”班農,又要被捕
2021-10-20 09:13 美國政治 -
美國新增確診74062例、死亡1810例
2021-10-20 07:30 美國一夢 -
中國導致英國引發(fā)燃油危機?我大使:英方應從自身找原因
2021-10-20 07:20 中國外交 -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陽性
2021-10-20 06:51 美國政治 -
俄日增確診、死亡接連創(chuàng)新高,副總理建議全國放假一周
2021-10-19 22:5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供應鏈危機多虧拜登領導得好?美部長被罵慘了...
2021-10-19 22:39 美國一夢 -
單日逼近5萬例!英國疫情反撲,“德爾塔+”的鍋?
2021-10-19 22:2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奧委會主席:抵制冬奧會損害運動員利益
2021-10-19 22:13 北京冬奧會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
“特朗普,白日做夢”
-
英國人也火大:中國對特朗普的評價,很難不贊同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美財長污蔑中國“奪走”拉美礦權,中方駁斥
-
果然,又威脅歐洲:中國還是美國?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席卷網絡,爭議來了
-
“彪馬叔”挨批:吃頓飯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忽悠上了:第一個行動的,可以得到“最好的協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
特朗普想幾乎全砍聯合國、北約經費,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補
-
開幕首日就翻車:大阪世博會標志性建筑漏雨,2億日元廁所用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