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冉:今日凝視捷克,鼴鼠·靈與肉·伏爾塔瓦河·阿甘
關鍵字: 捷克中國外交鼴鼠的故事捷克足球捷克音樂捷克文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shù)貢r間3月28日下午抵達布拉格,開始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捷兩國建交67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
幾十年來,中國與捷克的關系經(jīng)歷過一些波折。近幾年,許多歐洲國家開始“向東看”,捷克在中東歐國家里,尤為積極。此前,觀察者網(wǎng)已經(jīng)刊載了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院長助理劉騫的文章,詳細解讀了捷克在區(qū)域合作、地緣政治和經(jīng)貿(mào)領域的訴求。
捷克為何在中東歐國家中“脫穎而出”?這從文化與歷史層面,或許也能看出些端倪?!?/strong>
我小的時候,看過一部叫《鼴鼠的故事》的動畫片。上世紀80年代,這部著名動畫片在多個國家上映?!洱B鼠的故事》背景音樂輕巧柔和,畫面樸實恬淡,主人公是敦厚、善良的小鼴鼠,動畫片沒什么對白,卻深藏震撼力。后來我才知道,這部動畫片來自捷克斯洛伐克——一個能把動畫片做到“無聲勝有聲”的國度。
后來,捷克與斯洛伐克分開了。捷克繼承了波西米亞的文化主體。中世紀風云一時的神圣羅馬帝國,在布拉格廣場留下了最長的投影。如今的布拉格,是一個堪比巴黎的文藝之都。這個國家的人文歷史,仿佛一顆顆的珍珠,也是民族思想的體現(xiàn)。
當?shù)貢r間3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布拉格拉尼莊園同捷克總統(tǒng)澤曼舉行會晤。
一
如果一個民族沒有愛國主義的藝術家,那是令人遺憾的。
在戰(zhàn)火交織的19世紀,歐洲心臟地帶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統(tǒng)治之下,捷克人民要求獨立的呼聲此起彼伏,并迸發(fā)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音樂家貝德葉赫·斯美塔那,便是其中一位具有強烈愛國精神的作曲家,這種精神明顯地體現(xiàn)在他的音樂中。主要作品有《被出賣的新娘》、《達里波》等近10部。器樂作品中,標題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最著名,它像一幅富于詩意的畫卷,抒發(fā)了對祖國深沉摯愛的感情。這部在立意和結(jié)構上均有創(chuàng)作的作品,成為后來史詩性交響樂的范本。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二樂章《伏爾塔瓦河》,堪稱是古典音樂殿堂中最雄渾、最優(yōu)美的篇章——祖國的苦難、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盡在其中。
晚年,他不幸得了梅毒,兩耳失聰,但仍有佳作不斷涌現(xiàn)。他被譽為“新捷克音樂之父”,是捷克民族樂派的奠基人。
貝德葉赫·斯美塔那
另一位大師德沃夏克,也是一位愛國主義作曲家。媒體對他的評價是:“德沃夏克同斯美塔那一樣,都認為用音樂來贊頌自己的祖國和鞏固人民對更加美好的未來的信念,是他們自己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只是在對待民間音樂素材方面,斯美塔那所注目的只偏重于捷克,而德沃夏克不但注意到捷克的民間音樂,他也轉(zhuǎn)向摩拉維亞和斯洛伐克,他似乎更加重視斯拉夫各民族間的相互聯(lián)系?!?
他的代表作《新世界交響樂》,更是一部恢弘的巨著。其中第二樂章就是著名的《故鄉(xiāng)曲》,悠揚懷舊,溫婉平和。而第四樂章則是奏鳴曲式?!俺适静恐鞑恐黝}類似勇士的步伐,果斷而有力,好像是人民力量獲得解放的熱情、澎湃的戰(zhàn)斗頌歌。三連音型的連接激流般奔騰向前,蕩滌著一切污泥濁水?!?
中國舉行大閱兵時,整個歐盟只有捷克總統(tǒng)來北京,一下子就拉近了捷克在國人心中的距離。捷克在決策時當然有諸多考慮,但作為二戰(zhàn)前就已被列強出賣、為德國吞并、甚至波蘭都要來割肉的受害國,捷克人對中國長期幾乎孤軍抗戰(zhàn)的遭遇肯定感同身受,愛國主義者之間一定會有強烈的共鳴。
中捷之間當下最大的羈絆,是某些人陳舊的意識形態(tài),民間不時有些不愉快的插曲。但筆者相信,大多數(shù)捷克人都在愛國主義傳統(tǒng)下熏陶成長,能以國家利益為重,放下意識形態(tài)包袱。
二
當然,東歐國家中,具備愛國主義傳統(tǒng)的不在少數(shù),比如波蘭的“愛國主義”恐怕在世界范圍內(nèi)也排得上號。但是,捷克的文化傳統(tǒng)中還有更多的元素。相比于捷克19世紀的愛國藝術家,他們的文學家則充滿了思辨色彩,這種文化血液或許也是捷克能夠迅速轉(zhuǎn)變的重要原因。
“主人公格里高爾一夜好夢之后竟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一只甲殼蟲。”這是卡夫卡《變形記》的開頭,這句話堪稱世界文學史中最經(jīng)典開頭之一,為萬千文學愛好者津津樂道。另一位文學巨匠、《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說,“我看到這句話后驚嘆不已,我奶奶當年就是這樣講故事的?!?
卡夫卡生活在奧匈帝國時代,其實是布拉格人。他生活和創(chuàng)作的主要時期是在一戰(zhàn)前后,當時,經(jīng)濟蕭條,社會腐敗,人民窮困,這一切使得卡夫卡終生生活在痛苦與孤獨之中??ǚ蚩ㄊ且粋€小公務員,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寫作。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與恐懼感,成了他創(chuàng)作的永恒主題。他博覽群書,但一生又顛簸不幸,文作也不多,卻留下了《變形記》、《司爐》、《判決》、《城堡》等不朽名篇。他逝世時年僅41歲,人們來不及挽留他,但百年來,捷克人多次紀念這位孤獨的知識分子。
卡夫卡
哈謝克風格則完全不同。他不像卡夫卡那樣陰郁,相反,他生性豪放、灑脫、愛交朋友,還參過軍,打過一戰(zhàn)。他幾乎是卡夫卡的同齡人,也是出生于1883年,但僅僅活了40年,比卡夫卡還少活一年。他酷愛喝酒恐怕是原因之一。他的文風也與卡夫卡截然不同,他善于政治諷刺,下筆入木三分。他的《好兵帥克》是一部關于一戰(zhàn)時一個士兵鬧劇般的遭遇,以及諷刺當時愚蠢僵化當局的諷刺小說。當然,這個士兵的原型就是他自己。這部小說在哈謝克生前并未完成,但目前為止已經(jīng)被翻譯成了六十種語言。
三
二戰(zhàn)后,捷克進入了社會主義時代。這個時代中,無時無刻都充斥著老大哥蘇聯(lián)的影子。在很多捷克人看來,捷克共產(chǎn)黨就是斯大林、赫魯曉夫手中操控的棋子。這時候,犀利的捷克作家再次挺身而出。曾擔任記者、導演、貝斯手的米蘭·昆德拉,最后將自己的職業(yè)鎖定為小說家——可能是世紀之交最引人矚目的小說家之一。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人身體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那么,到底選擇什么?是重還是輕?”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里,昆德拉開頭就拋出了這個宏大命題,從尼采的“永劫回歸”開始,進入了托馬斯和特麗莎的個體敘事行列。生活在1968年的布拉格,一個是渴望女人又心存畏懼的浪子醫(yī)生托馬斯,一個是厭惡母親權威渴望尊嚴和愛情的女招待特麗莎,這兩個曾經(jīng)一夜之歡的男女,因為一本《安娜·卡列尼娜》,和一次莫名其妙的發(fā)燒,而走在一起。在靈與肉、輕與重的對峙中,兩人見證了歷史,在民主氣氛升溫、常識回歸的“布拉格之春”中,蘇聯(lián)的坦克隆隆駛?cè)耄莨部倳浂挪记锌吮粠ё?,“人性面孔”的萌芽被無情砍斷。托馬斯因為一篇評價古希臘悲劇人物俄狄浦斯的見報文章,竟然被逐出布拉格,成為最后“一只兔子”(特麗莎夢里的形象)。小說的中段,這兩人死于一場車禍中,在山谷里摔得粉身碎骨,但小說最后部分講述了兩人在山谷別墅的最后一夜,小提琴,燈罩,飛蛾,房間,雨夜……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15“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評論 191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268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評論 194圍島集結(jié)、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評論 178最新聞 Hot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
共和黨人也不滿關稅,“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
-
韓網(wǎng)民強扯“中國間諜”喊美軍介入,駐韓美軍急了
-
美國航運巨頭發(fā)話:我們有很多中國船,這錢得美國人掏
-
馬斯克狂撒2500萬,這場“會改變西方文明進程”的選舉還是輸了
-
俄高官有望沖突后首次訪美,“美方暫時解除制裁”
-
美防長稱日本是“前線”,日媒急了
-
美國兩黨拿出對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級關稅
-
“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
特朗普明天將在白宮開會,討論TikTok命運
-
“白宮正研究:丹麥給格陵蘭6億,我們加價”
-
美國司法部要求判他死刑:讓美國再次安全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
“歐美關系搞砸了,歐盟準備以自己的方式應對中國 ”
-
周一鳴接棒港警“一哥”
-
他演講超25小時,狂噴特朗普馬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