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嫻:印在美元表面上的人權運動
關鍵字: 美國美國性別歧視美國種族歧視女性地位美元美元頭像更換美元頭像20美元頭像自從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J·盧(Jacob J. Lew)2015年夏天公開向美國公眾發(fā)出邀請征求意見:應該選哪一位女性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出現(xiàn)在10美元紙幣上(此前,只有瑪莎·華盛頓的頭像短暫地出現(xiàn)在1美元紙幣上,并未流通),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數(shù)以百萬計的美國人予以積極響應,鋪天蓋地而來的意見令財政部吃驚并措手不及,只得取消預訂在去年12月宣布發(fā)布新紙幣的計劃。
美元自投入流通以來,很少出現(xiàn)換頭像的事情,按預定計劃,新版鈔票將在2020年發(fā)行,以紀念賦予女性投票權的美國憲法第十九修正案實施100周年。財政部長的本意是想掀起一場關于女性對美國貢獻的話題的討論,作為美國民主的一個象征,就像他自己說的,“做一個我們是誰,我們代表什么的聲明”。
公眾對這個話題似乎不僅大感興趣,而且生枝開葉提出各種問題,這些意見不僅包括對女性地位和權利的討論,還包括對10美元紙幣頭像美國開國元勛亞歷山大·密爾頓以及20美元紙幣頭像安德魯·杰克遜的討論。很多人問:為什么要換頭像的不是20美元紙幣而是10美元紙幣?當時財政部給的回答是,因為10美元紙幣的發(fā)行量較20美元大,從防止和打擊假幣的安全問題出發(fā),選擇了10美元。
大半年過去了,在此起彼伏的爭論聲中,美國當?shù)貢r間4月20日,財政部長宣布說,哈麗雅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一位被稱為奴隸救星的非裔女性,將被印上20美元。而備受爭議的原紙幣正面頭像安德魯杰克遜,則將被搬到紙幣的背后,在一個白宮照片旁邊。
哈麗雅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
在財政部長去年宣布要更換10美元頭像之前,美國一個名叫“20元紙幣上的女性”(Women On 20s)組織,已經成立并呼吁在20美元上印上女性頭像。這個組織鼓勵新罕布舍爾州民主黨參議員珍妮·沙欣和其他國會議員提出法案,要求將女性頭像印在20美元紙幣上。這個組織還在網上進行了民意投票,最后提出15名候選人,包括現(xiàn)代民權之母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美國紅十字會創(chuàng)始人羅斯??偨y(tǒng)的夫人埃莉諾·羅斯福和廢奴主義者哈麗特·塔布曼。該組織呼吁以這些女性頭像之一,取代20美元頭像前美國總統(tǒng)安德魯·杰克遜,該組織聲稱,此舉是邁向性別和種族平等的重要一步!
羅莎·帕克斯
埃莉諾·羅斯福
如果考慮到20美元的現(xiàn)頭像是安德魯·杰克遜,那么,沒有比哈麗雅特·塔布曼來替換更加合適了。安德魯·杰克遜,美國第七任總統(tǒng)。沒人知道杰克遜為什么會被選中印上美元紙鈔。在過去的各種討論中,尖銳的意見指向安德魯·杰克遜擔任總統(tǒng)期間關于奴隸貿易和對印第安人的處置。
1830年,當時的總統(tǒng)杰克遜簽署了《印第安人遷移法案》(Indian Removal Act),曾經在1812年戰(zhàn)爭中助當時的杰克遜將軍取勝的印第安切諾基部落上訴到聯(lián)邦最高法院,聯(lián)邦最高法院裁決切諾基部落勝訴,但當時的聯(lián)邦最高法院遠沒有今天一言九鼎的地位。杰克遜總統(tǒng)嘲笑地說,“既然馬歇爾(約翰·馬歇爾最高法院大法官)做出了決定,就讓他去執(zhí)行吧。”
這是一條被稱為“血淚之路”(Trail of Tears)的遷徙,成千上萬的切諾基印第安人在持槍士兵的威逼下,被迫拋棄家園,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印第安人死在路上。杰克遜認為,美國的西進能使美國保持強大,但這個強大,卻是犧牲美國原住民的慘重代價換來的。
杰克遜又是廢奴的堅定反對者,他的超過1000英畝的隱士莊園和位于阿拉巴馬的種植園,以及日常生活,都是靠奴隸貿易而來的非裔奴隸的勞動。從自身利益出發(fā),杰克遜反對廢奴,在其總統(tǒng)任期內,因為擔心引發(fā)對奴隸制的不滿,甚至命令郵政署長銷毀那些寄往南方的宣傳廢奴的傳單信件。
安德魯·杰克遜是美國民主黨第一任總統(tǒng),他出身卑微,最后奮斗成為美國總統(tǒng),是那些追求美國夢的人的心中典范,但他對奴隸制和印第安人的政策和做法,在今天顯然是政治不正確,這就無怪乎不僅民間組織和許多民眾,甚至也有民主黨議員要求將杰克遜頭像從20美元紙幣上換下。
替換杰克遜的哈麗雅特·塔布曼,出身南方非裔奴隸家庭,黑暗的奴隸制,奴隸們工作繁重生活艱苦且完全沒有人權。塔布曼目睹父母和其他奴隸的悲慘生活,決心逃亡。經過千辛萬苦獲得自由后,塔布曼加入了一個名叫“地下鐵道”的秘密組織,成為領導人之一。這個“地下鐵道”由一批勇敢的廢奴主義者組成,從19世紀30年代到美國內戰(zhàn)之前,“地下鐵道”幫助了數(shù)萬奴隸逃往北方和加拿大,獲得了人身自由,也因此遭致主張奴隸制的勢力的仇恨和追殺,塔布曼多次遭受打擊,仍堅持斗爭。
哈利雅特·塔布曼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國人為了平等和人權而斗爭。今天,美國有數(shù)十所學院以塔布曼的名字命名。哈利雅特·塔布曼的故居和麻省劍橋市的哈利雅特·塔布曼博物館,保存著她的生平事跡和遺物。1978年,美國郵政局發(fā)行的紀念美國非裔的系列郵票中,哈利雅特·塔布曼排在首位。2002年,她又被列入最偉大的100名非裔美國人之中。
1913年,婦女在曼哈頓街上游行,爭取投票權。美國主張婦女參政的人士抗爭了數(shù)十年,才爭取到賦予女性投票權的《憲法第19條修正案》,這項法案于95年前生效。
哈利雅特·塔布曼作為一名非裔女性,被選入印在20美元紙幣上,確實是對女性地位的一種彰顯,雖然它姍姍來遲。美國建國兩百多年,女性獲得投票權不到100年,對美國宣稱立國之本的人人平等,不能不說是一個諷刺。美國是西方女權運動的重要陣地之一,在美國,女權運動可以說是聲勢浩大,婦女的地位較之從前有很大進步,女性投票權已經完全不是問題,但是必須看到,男女平等問題遠沒有完全解決,女性的地位仍然遠不能和男性比擬,盡管有很多杰出女性進入美國高層次領域,但是,普遍來看,在男女同工不同酬、升職的天花板、以及關于墮胎等問題上的爭議,都顯示美國女性爭取平等的權益和地位,還任重道遠。
同時,替代在奴隸制和印第安人政策上飽受批評的杰克遜,它的意義已經超越了財政部長僅僅是討論女性貢獻的原意。近年來,美國屢屢爆發(fā)種族危機,最終的替換決定,或許也體現(xiàn)了政府緩和種族矛盾的意愿。與女性地位相比,種族問題對于美國而言是一個更大的難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49特朗普竟對中國征收34%“對等關稅” 評論 950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69“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評論 35“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40最新聞 Hot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
“白宮已接近批準”,美方想租用算法?
-
提到日本關稅還念念不忘:我說的話,安倍秒懂
-
“沒有美國這么對朋友的!但…”
-
連企鵝都不放過!特朗普向無人島征稅10%
-
美媒感慨:面對特朗普威脅,中國毫不退縮
-
美對等關稅清單竟將臺灣列為“國家”
-
前谷歌學者羅劍嵐加入智元機器人,任首席科學家
-
遼吉蒙2024年常住人口總量繼續(xù)下降,出生人口略回升
-
比歐盟少一半,英國樂了
-
這個時候,澳企緊急喊話:必須對華合作,這是當務之急
-
四川省委原常委崔保華,被逮捕
-
特朗普私下放風?白宮、馬斯克雙雙否認
-
新疆68歲退休廳官被查,曾是百萬大V
-
“這是印度的一個重大轉變”
-
以色列突擊取消所有對美關稅,仍然領了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