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潮觀魚:在這個愛情不再是叛逆的年代,一生“瓊瑤”的瓊瑤離開了
最后更新: 2024-12-12 14:59:28【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新之】
瓊瑤突然離世的消息傳開,相信通過各種渠道得到這個消息的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第一反應都是在當下的對話框里打出一個“???”
更讓人內(nèi)心五味雜陳、感慨難言的是,這樣一位在當代大眾通俗文學史、電視劇發(fā)展史和從60后到90后的青春和童年里都留下深深記憶的才女,是以所謂“輕生”的形式離開了這個世界,和叫著她“瓊瑤阿姨”的數(shù)代人作別。
讓人更加感慨的是她去世前留下的文字,在遺書中,她用自己經(jīng)典的文字風格寫著:
“朋友們,不要為我的死亡悲哀,為我笑吧,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愛,能恨,能哭,能笑……能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在幾天前,她還洋洋灑灑用熱烈而唯美筆力寫文章追憶他的亡夫:
“是因為天氣突然變涼了嗎?是因為連夜的風吹響了‘雙映樓’的窗欞了嗎?是因為后山有鳥兒一直叫著,聲音正像‘不如歸去’嗎?這些天,我特別想你……”
看著這樣的文字,所有人都會感嘆,這太“瓊瑤”了!瓊瑤不愧是瓊瑤。
當“瓊瑤”已經(jīng)從一個名詞成為了一個形容詞,創(chuàng)造她的人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瓊瑤”——轟轟烈烈,濃情詩意,為愛生,為愛死。在這樣一個“戀愛腦”被萬人鄙視、文字變得短促庸俗的時代,這樣的行為和這樣的文筆無疑是讓人陌生又震撼的。
這種震撼讓人聯(lián)想到幾十年前,當今天60后的媽媽奶奶輩還是少女時,第一次接觸到“瓊瑤小說”的震撼——在一代人剛剛在宏大敘事中走過童年,當這片廣袤的土地處在時代劇烈變革期時,當“言情小說”把對于愛情的無上歌頌放在青春萌動的一代人面前,當瓊瑤用她優(yōu)美又通俗的文筆描繪古今多少癡情男女圍繞愛的恩怨糾葛和叛逆時,這代人徹底被迷住了。
以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為代表的通俗文學出版成為了那個時代最早的“男頻”和“女頻”,伴隨著冉冉升起的臺灣電視劇產(chǎn)業(yè)和香港電影產(chǎn)業(yè),瓊瑤小說的內(nèi)容撐起了臺灣電視劇產(chǎn)業(yè)的空前繁榮,“瓊瑤女郎”的名號之下,多少絕代佳人成為影視圈的中流砥柱。而影視劇這種當時最新銳的大眾文化形式又把瓊瑤小說的內(nèi)容傳播拉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廣度,猶如一陣刮遍全球華人世界的旋風。
正如沒有哪個電視劇制作人敢說可以拍出超越《還珠格格》國民度的“爆款神作”,也許,在瓊瑤之前,從未有一個女性作家有如此廣大的受眾和影響力,也從未有一個女性影視制作人有過如此強的統(tǒng)治力和話語權,而之后,也許也很難被快速超越——雖然至死瓊瑤都被視為一個為愛癡狂的柔弱女子,而非一般意義上的“女強人”。
青年時代的瓊瑤,彼時的她已成為華語文化圈炙手可熱的作家
有趣的是,“瓊瑤文化”在80年代就如同今天的“二次元”“游戲文化”和“飯圈文化”,被當時最“潮”的年輕人瘋狂追捧和迷戀,而被他們的對立面,視為“保守”“權威”的父母、老師和專家學者認為是“粗俗”“喪志”“荒誕”的,甚至一度被大眾媒體批為教唆年輕人早戀的“公害”;到了90年代、00年代初,伴隨著《梅花三弄》《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作品成為老少咸宜的大眾流行劇,瓊瑤宇宙又成為了造星工廠、暑期拍檔、深受廣大少年兒童喜愛的“偶像劇啟蒙”。
然而風水輪流轉,彼時的大眾萬萬想不到,很快,在新的流行文化里,這批浪潮最前沿的年輕人,特別是少女,會成為批判瓊瑤的主力軍。而被視為“保守勢力”的父母,權威媒體和專家學者會有一天追著少女們大聲疾呼:“你們?yōu)槭裁床蝗フ剳賽郏???
“我不是來破壞這個家的,我是來加入這個家的”
“你失去的只是雙腿,而她失去的是愛情!”
“如果你愛我,請你幫助我追書桓,你為什么不能化小愛為大愛呢?”
這一句句被視為“雷人”的愛情宣言一度被2010年代的年輕人視為瓊瑤宇宙“雷人”的鐵證。新一代的年輕人鄙視“瓊瑤式愛情”,他們認為愛情至上是瘋狂、虛無、自私和不負責任的,瓊瑤小說里的女主角不是瘋瘋傻傻、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戀愛腦”,就是處心積慮破壞別人感情的“綠茶”和“小三”;至于男角色,大家看上的也不多,從皓禎到梅若鴻,從楚濂到書桓,不是情緒不穩(wěn)定的“瘋男人”就是心機深沉的“渣男”。
新一代的年輕人還在瓊瑤基本上隱居幕后的時代拿起了筆,不僅讓“瓊瑤體”變成了搞笑的模因,而且在浩如煙海的女性向網(wǎng)絡文學中還崛起了一個名為“逆瓊瑤體”的流派——作者化身瓊瑤小說中的女反派,比如《還珠格格》里的皇后,《新月格格》里的雁姬,逆天改命,大殺四方,懲治女主,手撕渣男,最終成為人生贏家。
當瓊瑤已經(jīng)退出瓊瑤宇宙的江湖,守著她的丈夫,在事業(yè)上一同起飛、相互成就;同時也讓她的感情經(jīng)歷飽受爭議的平鑫濤,為了“是否要體面結束生命”而與繼子女爭執(zhí)不休時,在大陸轟轟烈烈的流行文化和自媒體浪潮演進中,“逆瓊瑤”又被新一批起來的少女們視為了“反動”。她們發(fā)現(xiàn),很多對于瓊瑤的批判,不過是對于舊秩序的一種回歸,是“嫡庶”“妻妾”“貴賤”“宗族”制度的回歸,是遠離了舊時代的人在占有女性解放紅利后對于“回歸秩序獲得保障”的幻想。
同時,她們發(fā)現(xiàn),雖然有時代局限性,但在那個婚姻不代表愛情而更體現(xiàn)責任與倫理的時代,男女主角的“為愛轟轟烈烈”本就是一種進步與叛逆,而瓊瑤的小說原著中也不乏對女性解放與女性命運的表達與探索,即使放在今天依然閃閃發(fā)光。
只不過,今天的少女似乎不再需要通過“和心儀的男人轟轟烈烈談一場戀愛”來表現(xiàn)自己的叛逆了,她們被更加直觀和速食的“爽感”所包圍,無論男女都相信“斷情絕愛”才能變強。即使瓊瑤作為一個符號本身被打碎后又重新樹立,最后被歸為回憶和經(jīng)典,但瓊瑤作為一種“潮流”和“風格”的時代真的已經(jīng)結束了。
“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還珠主角團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策馬奔騰,恣意揮霍青春的場景定格在了童年的記憶中,也離今天的年輕人越來越遠了。
正如林俊杰那首老歌中唱的“殉情只是古老的傳言”,伴隨著瓊瑤“為情而死”,在各種“死去記憶”的拍打中,伴隨著一個時代的落幕,到了說再見的時候。
正如瓊瑤在她的絕筆中依然用一個20世紀30年代出身的才女筆調(diào)叮囑大家:“別了,我至愛的你們!慶幸此生,曾經(jīng)和你們相知相遇!”“千言萬語說不盡,最后,祝大家健康快樂,活得瀟瀟灑灑”——這是一種讓人慢下來去感動和溫暖的文筆,雖然是遺書,但那種紅塵中求索愛與緣分的生命力依然撲面而來,在這個冬日飄雪的午后,永遠成為了傳奇。
“留下了…留下了… 我那些字字句句的著作 是我今生為愛燃燒的熱火 誰在雪地插了鮮花一朵 陽光映著玫瑰如此鮮活 正像我心中的雪與火 無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 那個我…那個我…”——摘自瓊瑤的告別詩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瓊瑤,并不完美的人影響了一個時代
2024-12-05 07:27 新潮觀魚 -
春節(jié)申遺成功!
2024-12-04 22:19 節(jié)日談 -
這個我國“最炫”運動會落幕,輿論盛贊:值得永遠開展
2024-12-04 02:36 -
首位電影導演入職阿里大文娛,別劇異格工作室今日成立
2024-11-26 17:12 觀網(wǎng)財經(jīng)-互聯(lián)網(wǎng) -
良渚遺址群家底已摸清!“考古中國”最新進展發(fā)布
2024-11-22 15:40 考古 -
金額超1億?王寶強被舉報涉嫌欺詐登頂熱搜,工作室回應
2024-11-21 20:56 明星那點事兒 -
國家文物局:石窟寺開放應保護第一,避免過度商業(yè)化娛樂化
2024-11-19 07:24 考古 -
良渚古城考古取得三方面新進展
2024-11-14 07:18 考古 -
《前浪》番外篇聚焦老年照護:60歲女兒為父母打造“家庭養(yǎng)老院”
2024-11-11 13:45 -
“內(nèi)事不決問張昭”,三國東吳重臣張昭墓被發(fā)現(xiàn)
2024-11-05 08:50 考古 -
范偉獲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
2024-10-20 22:09 中國電視劇 -
“無論哪種兆紋為兇或吉,這些兆紋的出現(xiàn)基本上是可控的”
2024-10-20 09:29 考古 -
馮驥談游戲成癮性:做游戲要愿給自己小孩玩,才是合理的度
2024-10-14 07:11 -
900多萬字!《中國共產(chǎn)黨編年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出版發(fā)行
2024-09-29 20:09 -
黃奕巴黎看秀,拍照時鑲鉆鞋子被偷了
2024-09-24 17:35 -
因為一場罵戰(zhàn)出圈,乙女游戲影響有多大?
2024-09-05 08:43 -
90%玩家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所以《黑神話:悟空》沒有全球影響力?
2024-08-30 15:32 -
“有鑿割痕跡”!釣魚人龍門石窟附近撿到佛頭:已報警上交
2024-08-28 21:29 -
借游戲發(fā)布性別對立言論、號召引戰(zhàn),微博處置138個賬號
2024-08-21 21:13 -
媒體三批摜蛋,新華日報:夸大其詞、論據(jù)不足、因果倒置
2024-08-08 14:59
相關推薦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評論 104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評論 97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評論 343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評論 242最新聞 Hot
-
“不能太依賴美國,歐洲得買點俄氣”
-
“僅靠美國?休想”
-
“拋售美債是對美國經(jīng)濟政策喪失信心”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馬斯愿釋放所有以色列人質(zhì),但有個前提”
-
“印度這行業(yè)要玩完了”
-
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
“豁免是對中國實力的認可,不豁免更是機會”
-
“離了中國貨,清涼一夏都難…”
-
“還跟我提投資?等美國穩(wěn)定了再說吧”
-
俄副外長:中國需要多少石油,俄羅斯就準備供應多少
-
英國反華議員赴香港探親被拒入境
-
石破茂對美發(fā)出“迄今最強烈警告”
-
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
關稅成本暴漲40多倍,美企CEO叫苦: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