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建:中國人旅游越來越高端,去趟南極都不是事兒
關鍵字: 南極登陸中國第二客源國南極旅游【文/ 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吳建】
五一假期,國內(nèi)游的朋友一片哀嚎:到處都是人人人??!我后悔了!我想回家!
不過也總有人另辟蹊徑,去個人跡罕至的地方優(yōu)哉游哉,好好度個假。比如去趟南極。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境旅游已經(jīng)成為國人的家常便飯??梢哉f,中國游客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記得2017年,筆者的一位親戚在跟家人聚餐時表示即將前往南極旅游,80歲的阿婆非常震驚地說道:“去哪里旅游?南極!別瞎說八道了?!卑⑵盼丛氲?,時間僅過了一年,中國便一躍成為南極旅游的第二大客源國,僅次于美國之后。
南極地理位置特殊,一直到1895年人類才真正開始登陸南極。最早的南極旅游活動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后期,智利和阿根廷曾用軍用運輸船搭載了500多名乘客前往南設得蘭群島游覽參觀?,F(xiàn)代意義上的南極旅游應該始于1969年,林德布拉德建造的第一艘專門用于裝載游客前往南極旅游的船舶下水。
中國雖非最早登陸南極的國家,但前往南極旅游的人數(shù)可以說是穩(wěn)步增長。根據(jù)相關統(tǒng)計,1980~1981年游客人數(shù)不過780人,2007~2008年到達46265人,2008~2011年下降到33000~38000(受金融危機影響),2017~2018年上升至51707人。前往南極的中國游客在2014~2015時人數(shù)為3042人(國際南極旅游組織協(xié)會IAATO數(shù)據(jù)),中國當時還只是南極第四大客源國,位于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之后。近幾年則持續(xù)增長,增長率為28%(全球增長率為9%、美國增長率為8%)。2018年,前往南極的中國游客有8273人。據(jù)估計,2018~2019年,中國游客有望突破1萬人;到2023、2024年,中國前往南極的游客人數(shù)將超越美國。
13-18年南極旅游季中、美和全球游客數(shù)量統(tǒng)計圖(圖片來源:搜狐網(wǎng))
不過,從中國出發(fā)去南極旅游,注定只是少部分人的專利。因為,南極游的普通線路價格在5~30萬不等,如果全程飛機直接飛到極點的話,價格則要在50萬以上。
為何南極游價格如此昂貴,前往南極旅游的人數(shù)卻持續(xù)增長呢?為此,筆者專門訪談了從南極帶團歸來不久的學生。
據(jù)學生介紹,游客前往南極旅游的目的有很多種,有的是被南極的自然景觀所吸引,有的是被南極的神秘感所吸引,有的則是為了實現(xiàn)人生的終極目標……其中,有兩點旅游吸引力很關鍵:
一是極地景觀與活動。地球上有90%的冰在南極,其中大部分以冰蓋形式存在,作為世界最后一個被發(fā)現(xiàn)的大陸,四周被密集的海冰包圍,加之肆虐的西風帶和暗藏危機的巨大冰山,使它一度與世隔絕。這些極端形態(tài)下的自然風光也給南極洲抹上了一抹神秘而奇特的色彩,使無數(shù)的游客被它的孤獨感深深吸引。
二是極地綜藝與宣傳。由于南極旅游季的時間短,旅游費用高,所以它尚未成為大眾旅游地,對于南極環(huán)境保護和旅游的廣告也少之又少,但是依然有游客通過接觸紀錄片和商業(yè)贊助活動開始產(chǎn)生前往南極的念頭。很多商家利用關系營銷,贊助一些達人圓夢南極,既做了宣傳,又樹立了正面形象。除此之外,如《花樣姐姐》、《南極之戀》等綜藝和影視節(jié)目也將南極加入旅游目的地的行列,巧妙地為南極做了震撼性的宣傳。
獨特的旅游景觀、極端的氣候、極端的景色、極端天氣下的珍惜動物,比如冰天雪地里開出的小黃花、企鵝肚子下孵出的小企鵝、海岸邊慵懶的海豹以及甩尾噴水的鯨魚等,對游客來說都起到“軟萌”的吸引力。而且,除了嘆為觀止的極地景色,豐富多彩的極地活動同樣樂趣十足:極地跳水、橡皮艇、雪鞋徒步、參觀科考站、登岸以及巡游等,為純色的南極增添了斑斕的色彩。在旅游的過程中,游客要按照探險隊員提前勘測好的路徑走,不可以跨越插紅旗的安全區(qū)域外。與企鵝相遇時,游客需要給企鵝讓路,并保持安全距離。
登岸后可以雪鞋徒步,不過這屬于自費活動,供游客自由選擇參加。
座頭鯨在距離沖鋒艇10米遠的地方噴水,所有游客都激動地想要跳起來尖叫,但是又不敢發(fā)出任何聲響,生怕驚擾了它。
極地冰泳應該只有“瘋子”才會選擇,船方會頒發(fā)證書,表彰勇氣。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吳立群
- 最后更新: 2019-05-04 08:34:02
-
如何解構“西方中心論”?先要了解西方現(xiàn)代性的起源
2019-05-02 19:28 這就是中國 -
日本演員離華,告別信揭演藝圈選角“潛規(guī)則”
2019-05-01 16:32 明星那點事兒 -
顏寧當選美科學院外籍院士,曾拒絕“女科學家”說法
2019-05-01 15:13 -
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fā)展的重要動力
2019-05-01 12:14 -
娜塔莉·波特曼:蛋和奶是對“女性動物”的剝削
2019-04-29 17:09 -
上了三年護理系結果是家政?官方通報來了
2019-04-29 09:57 中西教育 -
華誼兄弟凈利下滑10倍現(xiàn)首虧 馮小剛要賠近7000萬
2019-04-29 07:39 上市公司 -
華爾街熱衷于資產(chǎn)投資“剪羊毛”,中國卻投資建設生產(chǎn)
2019-04-28 14:35 這就是中國 -
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公布預算:清華大學297億居首
2019-04-28 07:58 中西教育 -
IP時代是泛濫還是燦爛?聽聽業(yè)內(nèi)人士怎么說
2019-04-26 22:45 -
剛曝出離家出走,郭臺銘太太今天就回家了
2019-04-26 18:57 臺灣 -
B站抽獎“注水”,上海消保委約談敦促其誠信
2019-04-26 13:47 網(wǎng)絡監(jiān)督 -
44小時11分,《復聯(lián)4》票房破10億創(chuàng)中國影史最快紀錄
2019-04-26 07:41 -
為什么說抓住了“一帶一路”,就抓住了未來?
2019-04-24 16:15 這就是中國 -
張黎趙寶剛們的尷尬:編不好劇、拍不好戲、討不好人
2019-04-24 16:03 -
大爺爬樹摘槐花墜河重傷 專家:吃不得!澆樹用的是…
2019-04-24 13:15 食品安全 -
87版《紅樓夢》導演“犯了個大錯誤”,近幾年他才發(fā)現(xiàn)…
2019-04-23 15:02 中國電視劇 -
2019海峽兩岸新媒體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上海靜安舉行
2019-04-22 21:00 -
權游最終季第一個爆點來襲!但網(wǎng)友們卻看不下去...
2019-04-22 18:28 -
一天20個雞蛋1斤羊奶!誰這么能吃?
2019-04-22 09:04
相關推薦 -
幾經(jīng)波折,美烏要簽了? 評論 0“不吃夠自己種的苦果,某國就不會放下身段老實談判” 評論 130關鍵時刻,外貿(mào)大省如何突圍? 評論 46“特朗普會輸,‘用談判孤立中國’行不通” 評論 91“中國代表團訪問巴西,探討兩洋鐵路” 評論 194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認為歐盟在占美國便宜,別指望梅洛尼能談成”
-
“為防止被美國偷窺,連英國也支棱起來了”
-
特朗普:鮑威爾趕緊下臺,總是遲、總是錯
-
“中國有韌性美國則不然,特朗普已經(jīng)搞砸了”
-
關鍵時刻,外貿(mào)大省如何突圍?
-
“中國代表團訪問巴西,探討兩洋鐵路”
-
“世界貿(mào)易將圍繞中美運轉,美國如此笨拙…”
-
“中國將缺席,英國遭受打擊”
-
“美國設下陷阱,韓國主動入局,要重現(xiàn)廣場協(xié)議?”
-
美媒感慨:2小時→1分鐘,中國又一壯舉
-
“英偉達對中國客戶隱瞞了…”
-
美國土安全部長放狠話:哈佛如果不從命,就別想再招外國學生
-
武契奇:天塌下來,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現(xiàn)身美日關稅談判,“背后是市場壓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國可不會像蘇聯(lián)那樣崩潰
-
美國“吃貨”欲哭無淚:特朗普逼著中餐館換料,味兒不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