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上任首訪中南美“過境”美國,然而槽點滿滿……
關(guān)鍵字: 蔡英文蔡英文訪問中南美蔡英文訪問巴拿馬九二共識蔡英文上任首次出訪“外交”首秀盡添堵,不知小英苦不苦?
本以為上任以后的“外交”首秀總是風風光光,即使不期待什么實質(zhì)性成果,也希望能在象征性意義上取得突破。
只是蔡英文上任后首次出訪中南美顯得有些局促與尷尬,這個被稱為“英翔專案”的出訪行動從一開始似乎就無法順利“飛翔”。
從“英翔專案”提出以來,蔡英文首先面臨的是經(jīng)費問題,在預算案中,臺灣“外交部長”李大維曾宣稱還差4000萬新臺幣的口子,雖然這個缺口的責任最終是推給了馬英九,也沒有外人知情“外交部”是如何從其他項目中勻到了這筆款項,但這一切并不能緩解蔡英文出訪的窘境。
乃至蔡英文巴拿馬亮相后,各大媒體報章都是報以略顯諷刺的口氣,紛紛要求蔡英文的心理陰影面積,繞了地球大半圈參加巴拿馬運河開通儀式,結(jié)果眼睜睜地看著大陸貨輪首航通過,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走了這么久的路,卻始終繞不過你的套路。
其次是“過境美國”的斡旋問題。畢竟很多手段無法輕易使用第二次,無論是陳水扁時代的“烽火外交”,還是馬英九時代的“活路外交”,一是民眾沒這么容易蒙混,二是今非昔比、現(xiàn)在的國際局勢早已發(fā)生巨大變化,蔡英文既不能像陳水扁那樣高調(diào)——何況扁時代的“烽火外交”一敗涂地,也不能像馬英九那樣順利——因為蔡英文、民進黨給自己下了套。
陳水扁在2000年5月就任領(lǐng)導人后,8月13日展開“鴻祥專案”首度出訪中美、西非等6個“友邦”,共14名企業(yè)家隨行,各黨派民意代表也有5人參加,規(guī)模浩浩蕩蕩。2008年8月,馬英九上任后首度出訪“友邦”巴拉圭與多米尼加,以簡單、低調(diào)為原則,不僅廢除“五院”院長前往機場接送機的慣例,馬英九更取消“元首”專機、減少隨行官員、不帶企業(yè)代表,更放棄過境美國東岸,格外低調(diào)。
這招是“里應外合”“借刀殺人”?
蔡英文出席巴拿馬運河擴建竣工儀式
這次蔡英文團隊試圖打著“踏實外交”的旗號,但并未正式宣布,以至于外界將這種模棱兩可的風格稱為“迷航外交”。蔡英文想要“單純過境”美國,確實也花了不少力氣協(xié)商。雖然結(jié)果是爭取到了可以在邁阿密和洛杉磯過境并安排簡單會面儀式,卻顯得小心翼翼,甚至更加低調(diào)。
不過,也有臺媒大肆報道了蔡英文在美國的實際待遇,認為與馬英九時期的規(guī)格基本相同,尤其是27日蔡英文專機直接飛過古巴、墨西哥領(lǐng)空,被視為具有重大意義。1997年李登輝曾訪巴拿馬,是由夏威夷飛過去的,未經(jīng)古巴;陳水扁2007年出訪尼加拉瓜,結(jié)束時原本規(guī)劃越過墨西哥領(lǐng)空直飛洛杉磯,但因墨西哥突然拒絕,導致飛機繞道公海,航程增加近5個小時,無奈之下只能取消原定在洛杉磯的活動。
蔡英文到達邁阿密后,由美在臺協(xié)會(AIT)執(zhí)行理事唐若文以代理主席身份接機,隨后與美國聯(lián)邦參議員盧比奧會面。比較蔡英文與李登輝、陳水扁等人過境美國時獲得的待遇,可看出臺美關(guān)系的變化。1994年5月,李登輝從中南美洲過境美國時,美方只安排他在夏威夷機場貴賓室休息,為表達不滿,李拒絕下機,并穿睡衣在飛機上會見時任AIT理事主席白樂綺。陳水扁第一次過境是在2000年8月,地點在西岸洛杉磯,美方要求僑胞與扁見面不能超過15人,且只能在旅館房間。2004年3月陳水扁發(fā)動“公投綁大選”惹怒美國后入境待遇轉(zhuǎn)差,2004年9月美國只準陳水扁去程停留夏威夷,回程在西雅圖加油,嚴禁任何公開活動。不過在馬英九看來歷次出訪獲最高規(guī)格禮遇的是他今年3月出訪中美洲,過境休斯敦到臺塑廠區(qū)參觀途中,美國在高速路封路。
不過,蔡英文留給外人的印象是讓人“摸不透”。2012年“大選”前蔡英文曾訪美,人還沒離開美國,《金融時報》就援引美資深官員的意見,稱“她給我們留下很多疑問,她是否愿意并能夠繼續(xù)維系臺海兩岸近年享有的穩(wěn)定關(guān)系?”然而這次卷土重來的蔡英文應該也認識到,影響臺灣“外交”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兩岸關(guān)系,因此她此行“自我克制”,甚至比美方要求的更低調(diào),比如蔡英文抵達邁阿密后就與隨團記者“失聯(lián)”,在邁阿密行程完全不對媒體公開。
臺灣《聯(lián)合晚報》稱,雖然蔡英文看上去與美方互動還不錯,但臺美之間還是有許多重大待解問題,臺灣在TPP、南海議題與國際空間上期盼美方給予更多協(xié)助,勢必得在美國豬肉開放問題上做出取舍,當然反過來美方這次給蔡英文這些待遇也是為了將臺灣作為制衡東亞和中國的工具。然而臺灣想要討好美國也沒蔡英文政府想象中那么容易。上次美豬事件是臺灣農(nóng)民運豬進“立法院”,再有下次就保不準是什么了。
更微妙的是,在蔡英文過境邁阿密期間,美國媒體發(fā)布一則美國在臺協(xié)會執(zhí)行理事薄瑞光接受采訪的新聞,在談到臺海關(guān)系時,薄瑞光成為美國首位公開宣稱不存在“九二共識”的高官。
薄瑞光聲稱“九二共識”這一說法是直到2000年、由馬英九的第一任“國家安全顧問”(“國安會”秘書長)蘇起首次使用,用以描述 1992年達成的這項共識;此前,在所有他和汪道涵或是辜振甫的會面中,他們從沒有管它叫“九二共識”,因為這名字不存在,辜振甫有時候會說“九二諒解”(1992 Understanding)。
這段訪問是預先進行、媒體于6月25日公開的,看似是為蔡英文首訪過境美國預熱,卻又暗箭重重。薄瑞光坦言這次蔡英文過境對美國來說很有用,他們可以和臺灣領(lǐng)導人直接對話,也可以安排臺灣“國安顧問”和美外交部長同車而行,雙方有很多議題要討論。
盡管薄瑞光一直強調(diào),無論是辜振甫口中的“九二諒解”或“九二共識”或其它說法,這跟美國沒有關(guān)系,這也是美方一貫立場。兩岸要用哪種形式來對話,這是他們要解決的問題,美國試圖卷入談判進程或者在到底用哪種形式的問題上發(fā)表意見是不合適的。
同一天,6月25日,國臺辦表示,5月20日后因臺灣方面未能確認“九二共識”這一體現(xiàn)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chǔ),兩岸聯(lián)系溝通機制已經(jīng)停擺。
偏偏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上,美國媒體完整公布美國現(xiàn)任對臺官員有意無意地用與辜振甫的互動回憶,質(zhì)疑“九二共識”,提到“九二諒解”,似乎呼應了民進黨論調(diào)。究竟是默契,是試探,還是暗助,或許美方將矛頭直指中國大陸。而薄瑞光自己前后矛盾的說辭也讓人難以信服。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朱敏潔
-
“一團糟!關(guān)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評論 149“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評論 251最新聞 Hot
-
美國低調(diào)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guān)稅現(xiàn)首個松動信號”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
“對抗中國主導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團糟!關(guān)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
“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寧分享肯尼迪講話
-
又威脅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稅”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
馬斯克“不安”了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藥活性成分性命攸關(guān),美國被卡脖子了”
-
中國同意,西班牙:歡迎
-
美國特使:烏克蘭可能會“像二戰(zhàn)后的柏林一樣”被分區(qū)駐軍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間,美國不再是避風港”
-
美債拋售潮繼續(xù),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chuàng)2001年來最大漲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