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欣、施蘭茶:莫迪拿下組閣權,但怎么重塑公信力是個大問題
三是高度“本地”化,地方政黨對大選選票影響大。
自2024年4月19日印度人民院選舉啟動以來,印度政治版圖呈現出顯著的“本地”化特征。在此背景下,印人黨主導的NDA面臨來自在野黨聯盟INDIA的激烈競爭。選舉中,各邦及選區(qū)間的選情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地方政黨的選票影響力日益增強。
印度大選選舉結果(圖自谷歌)
首先,經過長時間的沉寂,地區(qū)政黨在各自的勢力范圍內積極爭取選民支持。在西孟加拉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安得拉邦等地,這些政黨依托堅實的選民基礎,在本次大選中表現優(yōu)異,其政治立場帶有鮮明的種姓和族群特征。特別是平民黨的異軍突起,為反對印人黨的勢力提供了新的動能。
其次,北印地語區(qū)的落后種姓政黨通過提名來自“最底層種姓”的候選人,有效防止了選票的流失。在比哈爾邦和北方邦,這些政黨推出了大量來自非主導和極端落后種姓的候選人,對印人黨的選票策略構成了有力的挑戰(zhàn)。
同時當地選民也對此次選舉有著自己的考慮。達利特、部落民和其他落后階層的選民對印人黨提出的“爭取絕對多數席位”的目標表示擔憂。他們擔心,一旦印人黨實現“400席”的目標,可能會修改憲法,從而永久性損害少數群體和落后群體的利益。面對這種擔憂,印人黨方面調整策略,不再強調“400席”的目標,以避免疏遠這些關鍵選民。
此外各邦對印人黨及其NDA盟友產生了較高的“反現任”情緒。選舉初期投票率較低,顯示出反對莫迪執(zhí)政的情緒在暗中涌動。印人黨通過策反其他政黨領導人以推翻邦政府的手段,也引發(fā)了部分選民的不滿。
印人黨如何重塑政府公信力,并鞏固執(zhí)政基礎?
在本次印度大選過程中,印人黨雖然無可爭議仍是印度第一大黨,但其主導地位已面臨多重挑戰(zhàn)。
首先,選舉結果顯示,印人黨在一些關鍵的落后種姓(OBC)地區(qū)流失了大量選票。
OBC配額問題一直是印度政治中的一個敏感話題。印人黨在此次選舉中流失OBC選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在配額問題上的政策未能滿足這些群體的期望。為解決這一問題,莫迪政府面臨兩種選擇:一是宣布OBC配額不會超過50%,以平息爭議;二是進行全國種姓普查,并根據普查結果重新調整OBC配額。
另外,農業(yè)改革問題也是導致印人黨流失選票的關鍵因素之一。印度的農業(yè)改革一直是莫迪政府的重點議題,但改革過程中的一些措施,如取消最低收購價格(MSP)制度,未能得到所有農民群體的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印人黨在農村地區(qū),特別是OBC農民中的支持率。為解決這一問題,莫迪政府需要展示推進農業(yè)改革的決心與誠意,重新考慮關于MSP制度等重點問題的政策選擇。
其次,本次選舉地方政黨的強勁表現對印人黨構成了顯著挑戰(zhàn),印人黨在未來政治布局中可能會向地方政黨訴求讓步妥協,以構建更穩(wěn)固的執(zhí)政聯盟。
為此,莫迪政府可能提出多項國內政策,包括實施全民基本收入(UBI)制度,替代現行的圣雄甘地國家農村就業(yè)保障計劃(MGNREGA)和免費谷物計劃,以增強民眾自主能力,促進政府資源分配效率,減少官僚體系腐敗。
此外,莫迪還可能通過改革印度聯邦公務員(UPSC)考試系統,鞏固民心,以此來增強中央政府對地方的影響力。
同時,印人黨不太可能放棄政府此前強推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路線,而是更為靈活地設置相關政策議程。在全國范圍內,印人黨在反對黨聯盟和執(zhí)政聯盟內地方政黨的制衡下,可能會收斂極端“反穆”等民粹主義政策取向,更多偏向經濟發(fā)展、民生改善等非意識形態(tài)議題。但在印人黨控制各邦內,印人黨將伙同RSS進一步炮制更多動員印度教民眾、煽動其政治狂熱的全新議程。
穆斯林與印度教徒對峙,盡管警察在維持秩序,但雙方依舊劍拔弩張,甚至互相扔擲石塊
最后,本次大選中印人黨肆無忌憚“公器私用”的問題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印度政治體制本身存在漏洞和不完善之處,這為選舉過程中的不公平現象和腐敗行為提供了滋生土壤,而印人黨借助執(zhí)政優(yōu)勢肆無忌憚“公器私用”打壓反對黨,更是嚴重惡化外界觀感。
面對上述問題,盡管印人黨身為執(zhí)政黨,不太可能填補可為自身謀取政治、選票優(yōu)勢的制度漏洞,放棄通過國家機器為選舉服務,但其可能礙于觀感推動部分政策制度改革,處理個別案例以宣揚自身正面形象,并對此前遏制打壓反對派的“跋扈”行為有所收斂。
綜上所述,雖贏得大選,但隨之而來的挑戰(zhàn)重重,莫迪政府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政府治理,改善民眾生活,重構執(zhí)政信用,以此重塑各方對印人黨政府的信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NASA祝賀嫦娥六號月球計劃取得成功,外交部回應
2024-06-06 16:44 航空航天 -
土耳其外長訪問新疆:不支持、不參與利用民族問題進行反中活動
2024-06-06 16:28 -
外交部回應莫迪涉臺言論
2024-06-06 16:11 龍象之間 -
俄方發(fā)聲:對我們的中國伙伴這樣說話,美國可能承受不起…
2024-06-06 14:41 -
“這才是西方指責中國的真實心理: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2024-06-06 14:19 -
事關俄烏戰(zhàn)俘,普京最新披露:1348比6465
2024-06-06 13:42 烏克蘭之殤 -
普京:中國模式優(yōu)于美國,已是俄專家的普遍共識
2024-06-06 11:38 中俄關系 -
普京:美國大選后,對俄政策不會改變
2024-06-06 11:13 俄羅斯之聲 -
“數周內,俄軍艦將抵達加勒比?!?/a>
2024-06-06 11:02 -
“西方凈胡說八道,若中國汽車全被買走算哪門子‘產能過剩’?”
2024-06-06 10:52 俄羅斯之聲 -
中方特別代表李輝應約會見烏克蘭第一副外長
2024-06-06 10:30 烏克蘭之殤 -
以襲擊加沙一難民營致24小時內102死,另一難民營學校32死
2024-06-06 09:46 巴以恩仇錄 -
TikTok首輪對決:特朗普大勝!
2024-06-06 08:53 特朗普 -
“鞠躬仙人”層出不窮,日本經濟或許該靠邊站了
2024-06-06 08:48 -
“拜登宣布停火協議前未征得內塔尼亞胡同意,試圖向其施壓”
2024-06-06 08:31 巴以恩仇錄 -
斯洛伐克總理遭槍擊后首次發(fā)聲
2024-06-06 08:19 -
伊朗逮捕一名為以色列工作的間諜
2024-06-06 07:59 -
也門胡塞武裝再度襲擊以色列及美國目標
2024-06-06 07:15 -
普京:南千島群島主權不容重新審視
2024-06-06 07:15 -
普京:俄可向其他地區(qū)提供遠程武器,打擊西方
2024-06-06 07:15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認為歐盟在占美國便宜,別指望梅洛尼能談成”
-
“為防止被美國偷窺,連英國也支棱起來了”
-
特朗普:鮑威爾趕緊下臺,總是遲、總是錯
-
“中國有韌性美國則不然,特朗普已經搞砸了”
-
關鍵時刻,外貿大省如何突圍?
-
“中國代表團訪問巴西,探討兩洋鐵路”
-
“世界貿易將圍繞中美運轉,美國如此笨拙…”
-
“中國將缺席,英國遭受打擊”
-
“美國設下陷阱,韓國主動入局,要重現廣場協議?”
-
美媒感慨:2小時→1分鐘,中國又一壯舉
-
“英偉達對中國客戶隱瞞了…”
-
美國土安全部長放狠話:哈佛如果不從命,就別想再招外國學生
-
武契奇:天塌下來,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現身美日關稅談判,“背后是市場壓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國可不會像蘇聯那樣崩潰
-
美國“吃貨”欲哭無淚:特朗普逼著中餐館換料,味兒不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