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駕駛、人型機器人,特斯拉股東大會成為市值預測的盛宴
(文/潘昱辰 編輯/高莘)北京時間6月14日凌晨,特斯拉2024年股東大會在美國得克薩斯工廠舉行。特斯拉首席執(zhí)行官(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會上宣布特斯拉面向未來的多項布局,包括將推出三款新車、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業(yè)務、升級完全自動駕駛能力(FSD),以及在工廠部署更多的人型機器人Optimus。
此外,股東大會還批準了將特斯拉公司注冊地遷往得克薩斯州,并支持馬斯克的5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63億元)薪酬方案,馬斯克也由此獲得汽車企業(yè)史上最高薪資。
馬斯克在2024特斯拉股東大會上 圖片來源:特斯拉
在汽車產品端,馬斯克稱新款Model 3的多項性能參數(shù)超過保時捷911,高性能版本將于6月迎來交付;Model Y在2022年成為全球銷售總金額最高的車型,在2023年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車型。馬斯克預測,Model Y在2024年將繼續(xù)問鼎全球最暢銷車型。
同時,賽博越野旅行車(Cybertruck)正在大批量交付中,特斯拉創(chuàng)下了單周生產1300輛Cybertruck的新紀錄,計劃在2024年底前提升至每周2500輛;電動卡車特斯拉Semi也已開始規(guī)?;a。
馬斯克現(xiàn)場還預告了三款新車型,其中兩款疑似運動型轎車,另一款疑似MPV車型。
據(jù)統(tǒng)計,特斯拉已累計生產超過600萬輛電動車,預計年底前總產量將突破700萬輛。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廠打破紀錄,成為北美產量最高的工廠。
在智能駕駛方面,馬斯克宣布面向老車主的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能力(FSD)的轉移政策延長至9月30日,并且可與現(xiàn)行銷售政策疊加享受。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在推出FSD(監(jiān)督版)V12版后,陸續(xù)升級了V12.3、V12.4、V12.5等版本,馬斯克特別強調,V12.4相較于之前版本將有顯著改進,相鄰版本之間的性能提升高達10倍。他還聲稱,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訓練已不再受算力限制,目前的限制因素是時間,因為每個版本需要人工干預的距離較長,在兩次干預之間可能行駛了數(shù)千或者上萬英里,而普通人一年大約也只行駛1萬英里。
同時,馬斯克宣布將于8月8日推出Robotaxi業(yè)務,其運營模式類似于優(yōu)步(Uber)和愛彼迎(Airbnb)的組合模式——特斯拉擁有一部分車隊,客戶車輛也可以加入運營隊列,為車主帶來收益,同時特斯拉也可抽取分成。車主可選擇加入或者退出Robotaxi車隊。馬斯克稱,相較一般車輛每周僅10個小時的使用時長,加入Robotaxi車隊的車輛每周可使用50到60個小時。
人型機器人Optimus將成為特斯拉下一個工作重心。馬斯克稱,目前已經(jīng)有2個Optimus在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廠工作,主要負責從生產線末端取下電池單元,并將電芯放入運輸箱。他預計在2025年將有上千臺Optimus進入特斯拉工廠工作,同時機器人也將更加智能,甚至可以通過觀看視頻學習并完成某項任務。
人型機器人Optimus 圖片來源:特斯拉
馬斯克稱,除工業(yè)生產任務外,Optimus還可以作為人類的伴侶,照看孩子,甚至成為智能家庭教師。他認為,未來人型機器人和人類的比例將超過1:1,甚至達到2:1,意味著人型機器人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00億至200億臺,全球每年將生產10億臺人型機器人。
馬斯克表示,按照特斯拉將占據(jù)10%的市場份額計算,特斯拉每年將生產1億臺機器人,將使每個機器人的成本控制在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3萬元)左右,低于一輛電動車。如果以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6萬元)的價格出售,特斯拉每年可從中獲得大約1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3萬億元)的利潤。
此外,馬斯克還在股東大會上豪言,特斯拉是現(xiàn)實世界人工智能的領導者,領先于谷歌和其他任何公司。
此前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今年將投入100億美元在人工智能業(yè)務上。在芯片設計方面,特斯拉自研了用于電動車的人工智能推理芯片,過去一年生產的電動車已經(jīng)配備了HW4.0,而新一代HW5.0正在開發(fā)之中。
在超充網(wǎng)絡的建設上,特斯拉目前在全球已經(jīng)建設了5.8萬根超級充電樁。盡管今年上半年特斯拉曾對超充團隊進行裁員,但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稱,今年余下時間超充網(wǎng)絡的部署力度將超越整個行業(yè),投入預計將達到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3億元)。
特斯拉超充網(wǎng)絡布局 圖片來源:特斯拉
在儲能領域,馬斯克稱特斯拉的Powerwall 3和Megapack正引領著儲能技術的革命,年增長率將達到200%至300%,其中Megapack已迭代至第二代產品(Megapack 2),并將推出Megapack 3。
馬斯克在現(xiàn)場還引用Ark Invest的預測聲稱,僅基于自動駕駛業(yè)務,特斯拉的估值具有上漲10倍、超過5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3萬億元)的潛力;如果再加上人形機器人業(yè)務,假設市盈率是20倍或25倍左右,樂觀情形下特斯拉將有20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5.1萬億元)的市值,是當今大多數(shù)科技巨頭的十倍。
而對馬斯克個人而言,更重要的是,他在股東大會上終于獲得了560億美元的薪酬。
2018年,特斯拉股東大會通過決議,若特斯拉達到12組市值和經(jīng)營目標,馬斯克將獲得價值約560億美元的股票期權。但這一薪酬方案一直備受爭議。今年1月,美國特拉華州(特斯拉注冊地)法院裁定這一天價薪酬方案無效,原因是薪酬不公平,且馬斯克疑似操縱了董事會。對此,馬斯克稱將注冊地由特拉華州遷往得克薩斯州以示抗議。
而在2024股東大會上這一方案終獲通過。馬斯克也對所有支持者表示了感謝。
不過,由于電動車銷量放緩,特斯拉的股價已從2021年的峰值下跌了約55%,今年以來下跌了40%。截至6月13日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漲2.9%,報收182.47美元,總市值為5819.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2萬億元)。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潘昱辰 
-
開通直航、推新品牌,西澳旅業(yè)持續(xù)“加碼”中國
2024-06-14 21:07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試圖阻止歐盟加征關稅,傳德國經(jīng)濟部長將赴中國磋商
2024-06-14 18:20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銷量未達預期,福特在美放棄電動車經(jīng)銷商認證限制
2024-06-14 15:37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歐盟加稅高壓下,牽連中國品牌相繼回應
2024-06-14 15:25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辟謠“裁員”、“密集與應屆生解約”傳聞,廣汽埃安:仍在招人
2024-06-14 15:21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基于AI打造,長城Coffee OS 3走向智能座艙之爭
2024-06-14 12:00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應對全球市場變化,汽車行業(yè)在京開展“東西對話”
2024-06-14 10:26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旅途版“ChatGPT”來了?
2024-06-14 10:17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特斯拉表示:要征收關稅?那就漲價!
2024-06-14 09:04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歐盟在調查中,要求中國企業(yè)提供電池配方”
2024-06-14 06:53 觀察者頭條 -
中國電動車企股價飆升,外媒:歐盟加稅后關注中國反應
2024-06-13 22:16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泰國老牌酒店集團:期待與中國游客建立持久聯(lián)系
2024-06-13 18:31 觀出行 品位·出行 -
極氪成立光輝事業(yè)部,向超豪華賽道突圍
2024-06-13 18:25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又一陣逆風”,造假丑聞給日本經(jīng)濟復蘇蒙上陰影
2024-06-13 18:11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歐盟宣布征收額外關稅后,空客緊張了
2024-06-13 14:45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上汽回應: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2024-06-13 14:12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專稿丨歐盟下手,釋放了一個深層信號
2024-06-13 11:43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歐盟對華征收附加關稅影響,正擴散至豪華品牌
2024-06-12 23:33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專家一:歐盟差別化稅率實為分化中國車企;專家二:想多了
2024-06-12 23:1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德國三大車企回應:保護主義抬頭,損害歐洲利益
2024-06-12 21:35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相關推薦 -
事關中國!特朗普親自阻止馬斯克,還飆臟話? 評論 108“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評論 131最新聞 Hot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國可不會像蘇聯(lián)那樣崩潰
-
美債風暴前一個月,海外債主增持2900億美元,中國增持235億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原局長李光林已落馬,被跨省起訴
-
“以色列計劃5月轟炸伊朗核設施,本以為特朗普肯定同意…”
-
“過去歐洲防著中國,現(xiàn)在中國擔憂歐洲偷”
-
事關中國!特朗普親自阻止馬斯克,還飆臟話?
-
“被中國震驚15年了,美國還是沒搞定...”
-
專門朝中國潑臟水的部門,魯比奧給關了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對DeepSeek下黑手
-
他放話“讓中國得不到資源”,我使館駁斥
-
中國消費者:影響不大,沒美國貨,買國貨
-
“西方能在巴西挖,最終不還得運到中國”
-
跨性別女性算不算法律定義上的女性?英國判了
-
“也有想把工廠遷回美國的,但零件還得從中國買”
-
“現(xiàn)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誰敢攔我?”
-
起訴!“加州州長向特朗普發(fā)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