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汽回應: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文/潘昱辰 編輯/高莘)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fā)布關于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初裁披露,擬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歐盟,其中對上汽集團和其他“不配合調查的車企”征收38.1%的最高稅率關稅。
對此,6月13日,上汽集團發(fā)布《關于歐盟委員會反補貼稅決定的公開聲明》,稱對這一決定深表關切和遺憾,將密切關注事態(tài)的發(fā)展,呼吁歐盟委員會慎重考慮其決定,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業(yè)措施,切實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和全球客戶的利益。
今年1月,3700余輛汽車陸續(xù)駛上“上汽安吉申誠”號汽車滾裝船,準備運往歐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jù)全球汽車行業(yè)信息資訊機構JATO統(tǒng)計,2023年上汽集團在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奧地利、愛爾蘭、挪威、瑞典、丹麥、荷蘭這13個歐洲國家的銷量超過24萬輛,在中國汽車品牌中高居第一,是第二名的11倍。
2023年10月,歐盟委員會發(fā)布公告,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發(fā)起反補貼調查。隨后,歐盟委員會宣布通過抽樣方式確定選擇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三家中國車企啟動調查,調查計劃持續(xù)13個月。自今年1月起,歐盟委員會相關調查人員來到中國,對三家中國車企的所在地進行調查訪問。
另據(jù)路透社報道,至4月末,歐盟委員會對三家中國車企發(fā)出“警告”,稱它們沒有為調查提供有關補貼、運營和供應鏈的足夠信息,并認為如果三家車企提供的信息不足,歐盟將可以使用其他地方現(xiàn)有的證據(jù)來計算關稅,此舉可能會抬高這些車企出口至歐洲的關稅。
對此,上汽集團曾于5月回應稱,集團已全面配合歐委會,按照世界貿易組織(WTO)和歐盟(EU)規(guī)則,提供了所有與反補貼調查相關的必要信息。上汽集團同時強調,諸如電池的配方等商業(yè)敏感信息,不屬于“必要信息”范疇。
以下為《上汽集團關于歐盟委員會反補貼稅決定的公開聲明》全文:
尊敬的全球客戶、合作伙伴及媒體朋友們:
我們注意到了歐盟委員會近期發(fā)布的公告,擬對包括上汽集團在內的部分中國電動汽車生產商征收臨時反補貼稅。在此,上汽集團對這一決定深表關切和遺憾。
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制造商之一,上汽集團一直致力于通過創(chuàng)新和高質量的產品服務全球消費者。我們堅信,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是促進全球經濟繁榮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我們對歐盟委員會的決定深感失望,相關措施不僅違背了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guī)則,甚至可能對全球汽車產業(yè)鏈的穩(wěn)定和中歐經貿合作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是構建全球綠色低碳經濟的重要推動力。過去十年,上汽集團在新能源和智能網(wǎng)聯(lián)等核心技術領域的研發(fā)投入近1500億元,累計獲得26000余項有效專利。我們依靠技術創(chuàng)新,而非政府補貼,竭誠為中國以及海外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消費者提供綠色環(huán)保的優(yōu)質產品。隨著上汽名爵在歐洲市場銷量的日益增長,我們正計劃將中國新能源技術、綠色工廠引入歐洲。我們希望通過積極舉措,促進中歐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共同推動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
我們殷切期望歐盟能夠認真傾聽中、德兩國汽車企業(yè)的呼聲,堅決避免人為設置新能源汽車貿易壁壘,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我們相信,只有通過開放的對話和合作,才能克服挑戰(zhàn)、實現(xiàn)共贏。
未來,上汽集團將繼續(xù)與全球合作伙伴保持開放的溝通和合作。我們將密切關注事態(tài)的發(fā)展,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業(yè)措施,切實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和全球客戶的利益。
我們呼吁歐盟委員會慎重考慮其決定,并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yè)伙伴進行建設性的對話,共同尋找促進公平競爭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解決方案。
最后,上汽集團對所有支持和信任我們的客戶、合作伙伴和媒體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我們將繼續(xù)努力,為我國和全球汽車產業(yè)綠色轉型作出更大的貢獻。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潘昱辰 
-
專稿丨歐盟下手,釋放了一個深層信號
2024-06-13 11:43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歐盟對華征收附加關稅影響,正擴散至豪華品牌
2024-06-12 23:33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專家一:歐盟差別化稅率實為分化中國車企;專家二:想多了
2024-06-12 23:1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德國三大車企回應:保護主義抬頭,損害歐洲利益
2024-06-12 21:35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極氪披露上市后首份財報:一季度銷量創(chuàng)紀錄,但仍虧逾20億元
2024-06-12 15:59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泰國鐵路下月連通中老鐵路,泰老鐵路網(wǎng)啟動
2024-06-12 15:27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2小時路程縮短至20分鐘,韓國推出首個城市空中交通服務
2024-06-12 15:24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國足奇跡晉級,新加坡旅游搜索熱度漲超6倍
2024-06-12 14:24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維珍整合集團業(yè)務,提供一站式旅行服務
2024-06-12 09:16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新加坡地標酒店將重新開放
2024-06-11 20:13 觀出行 品位·出行 -
MONA首款新車發(fā)布官圖,何小鵬曾放言“銷量超過小米SU7”
2024-06-11 20:08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入境游”堵點問題直擊
2024-06-11 19:03 觀出行 人物/專題 -
進口車含中國零部件,美國對寶馬擴大調查
2024-06-11 17:57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加州政府指控特斯拉:自動駕駛虛假營銷
2024-06-11 12:46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1—4月海外動力電池用量:寧德時代反超LG,韓系占比下滑
2024-06-10 17:29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沃爾沃電動汽車或轉產比利時,以避開歐盟關稅影響
2024-06-10 12:09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外媒評特斯拉上線百度地圖V20:緩解中國對數(shù)據(jù)安全擔憂
2024-06-09 14:1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電動汽車之外,土耳其擴大對華汽車附加關稅征收范圍
2024-06-09 13:21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是公園還是城市?威尼斯或再漲“進城費”
2024-06-09 11:1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入境游利好“裂變”,誰是贏家?(二)
2024-06-08 16:19 觀出行 人物/專題
相關推薦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評論 148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評論 108最新聞 Hot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彪馬叔”挨批:吃頓飯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第一個采取行動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協(xié)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
特朗普想幾乎全砍聯(lián)合國、北約經費,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補
-
開幕首日就翻車:大阪世博會標志性建筑漏雨,2億日元廁所用不了
-
“你不該向一個比你強大20倍的國家開戰(zhàn),然后希望別人給你導彈”
-
哈佛“硬剛”特朗普
-
特朗普自夸上了,“我靈活得很,還幫了庫克”
-
“特朗普考慮暫停汽車關稅”
-
美國加州突發(fā)5.2級地震
-
“人人都想制造業(yè)回流美國,但沒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廠”
-
歐盟警告歐洲領導人:不準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