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爾沃重啟獨立上市,“吉沃”之“合”是否會再生變數(shù)?
出品:觀察者網汽車頻道【公眾號:觀察者網汽車】/汽車視線
作者:潘昱辰
5月12日,瑞典豪華汽車品牌沃爾沃宣布,正在評估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在納斯達克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可能性。
對于沃爾沃為何選擇在本土上市,沃爾沃首席執(zhí)行官(CEO)漢肯·塞繆爾森明確表示,沃爾沃希望成為快速增長的高端智能電動車領域領導者,并希望全球投資者參與到這一進程中。但塞繆爾森也承認,公司能否完成上市仍取決于市場環(huán)境。
沃爾沃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則表示,在吉利控股收購沃爾沃的十年間,吉利控股全力支持沃爾沃的轉型發(fā)展,使之成為一個真正的高端品牌,提高了公司盈利水平。他還強調,如果沃爾沃最終上市,吉利控股集團仍將保留其大股東地位。
此前已有多次嘗試
這已經不是沃爾沃第一次試圖改變其股權結構。
自2010年吉利控股全資收購沃爾沃以來,在李書福“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的承諾下,沃爾沃仍維持相對獨立運營。不過,從CMA架構的應用到合資品牌領克汽車的成立,10年來同一個屋檐下的吉利汽車與沃爾沃不斷著深化技術合作。
在被吉利收購期間,沃爾沃汽車的銷量與業(yè)績持續(xù)保持增長態(tài)勢。直到去年,沃爾沃連續(xù)7年保持銷量增長,財務數(shù)據(jù)也成功扭虧為盈。
雖然沃爾沃與吉利的合作被業(yè)內公認為雙贏,但前者似乎并不滿足于對吉利全資控股的現(xiàn)狀。
早在2016年末,沃爾沃即通過三家瑞典機構投資者發(fā)行可轉換優(yōu)先股,獲得50億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37億元)。三家投資者獲得1%股份,吉利控股的持股降至99%。
這一舉動也被外界視為其欲圖獨立上市的前兆。對此吉利控股CFO李東輝曾辟謠稱,沃爾沃并沒有獨立上市計劃。
到了2018年,沃爾沃獨立IPO的消息再度不脛而走。但這一回吉利方面并未完全否認。塞繆爾森本人則頗為“謙遜”地表示,具體上市計劃將由母公司吉利控股決定。
沃爾沃渴望融資并不令人意外。伴隨著汽車產業(yè)向“新四化”,主要汽車制造商都在新興技術領域加大投入。2018年6月,沃爾沃發(fā)布下個十年中期計劃,期望屆時公司年銷量中將有一半是純電動車,三分之一是自動駕駛汽車。而要達成這一目標,自然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
不過,沃爾沃的初次上市計劃最后還是無疾而終。有消息指出,當時多家評估公司對沃爾沃的估值在160億-300億美元之間,而吉利控股高層對沃爾沃的估值在300億-400億美元之間,兩者存在較大差距。
從“合并”到“合作”
另一方面,從“沃爾沃是沃爾沃”到越來越多的吉利品牌新車與沃爾沃同平臺生產,吉利汽車與沃爾沃的技術融合仍在不斷深化。而根據(jù)吉利控股原本的規(guī)劃,在技術融合的基礎上,吉利汽車和沃爾沃將逐步實現(xiàn)業(yè)務重組,最終合并成為一家公司。合并后沃爾沃的資產也將納入吉利汽車香港上市公司,實現(xiàn)與全球資本市場的對接。
然而,這一合并進展還是出現(xiàn)諸多波折。塞繆爾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如果雙方進行全面合并,將帶來更多的組織架構糾紛和爭權奪利。2020年6月,在港股上市的吉利汽車宣告回歸A股科創(chuàng)板,沃爾沃隨即宣布雙方的合并計劃擱置。
歷經一年時間的討論后,今年2月,吉利汽車與沃爾沃雙方宣布達成“最佳合并方案”。根據(jù)新共識,雙方將主要圍繞前瞻技術,如動力總成、三電技術、高度自動駕駛等業(yè)務領域進行協(xié)作,而雙方公司現(xiàn)有股權架構仍保持獨立。
在維持公司既有股權不變的前提下,沃爾沃獨立上市的規(guī)劃近期再度被提上議程。
新的雙贏?
顯然,沃爾沃一旦獨立上市,勢必會稀釋吉利控股的股權。但在不少業(yè)內人士看來,沃爾沃的股權多元化對吉利控股而言并非全然不利,反而可能打造出一個新的雙贏局面。
汽車市場分析師任萬付便認為,盡管沃爾沃近年來銷量不斷增長,公司業(yè)務持續(xù)盈利,但仍將面臨電氣化轉型的壓力,通過資本市場幫助沃爾沃加快轉型步伐,同時符合雙方利益;另一方面,盡管吉利控股在沃爾沃的股權有所下降,但不會使吉利控股失去對沃爾沃的控制權,對雙方的既有合作影響不大。
事實上,在整個行業(yè)新四化轉型的風口上,無論沃爾沃還是吉利汽車都勢必加大資金投入,從而影響到公司的財務狀況。自2010年以來,吉利控股集團僅就沃爾沃SPA可擴展模塊架構就投資多達110億美元;而吉利汽車與沃爾沃合資的領克品牌也占據(jù)了其大量資金投入。
盡管吉利貴為中國最大的民營汽車企業(yè),但其財務狀況并非能夠高枕無憂。2020年受疫情影響,吉利汽車全年營收人民幣921億元,同比下滑5%;歸屬股東的凈利潤為55.3億元,同比下滑32%;毛利率為16%,比上年同期減少1.4個百分點。同時,吉利汽車去年共投入研發(fā)費用48億元,占其總收入的5.2%。
在此背景下,沃爾沃一旦獨立上市并引入外來資本,對吉利本身的財務壓力也是一種緩解。在任萬付看來,吉利控股旗下的沃爾沃和吉利汽車維持相對獨立,還有助于現(xiàn)有股東和潛在投資者分別評估兩家公司的戰(zhàn)略、業(yè)績、財務風險及回報,從而做出更靈活有效的投資決策。
但他也指出,三年前吉利控股叫停沃爾沃獨立上市,正是因為市場對沃爾沃的估值不達預期所致。截至目前,評估機構對沃爾沃的估值約為200億美元,如果這一估值仍不能令吉利控股滿意,沃爾沃今年的獨立上市計劃仍將面臨波折。
正如塞繆爾森所言,沃爾沃獨立上市能否順利完成,歸根結底還有賴于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strong>
- 責任編輯: 潘昱辰 
-
車市月觀察|SUV銷冠易主,自主品牌上榜愈發(fā)艱難
2021-05-13 17:15 汽車工業(yè) -
工信部:我國將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
2021-05-13 11:36 新能源汽車 -
站在2000萬輛的起點,長安和朱華榮更需要一次回頭看
2021-05-11 20:42 新能源汽車 -
4月乘用車市場:自主增速超合資,特斯拉開始下滑
2021-05-11 18:49 汽車工業(yè) -
車市周觀察丨MINI EV暫停上海銷售,特斯拉Model 3漲價
2021-05-09 20:37 汽車工業(yè) -
沒人坐也能走,威馬這款中國智能電動車讓日本記者直呼“厲害”
2021-05-08 12:43 -
福特中國高層變動:朱江離任電動車事業(yè)部COO,陸逸接棒楊嵩
2021-05-07 18:58 汽車工業(yè) -
三菱退出東南汽車,廣汽三菱亦不樂觀
2021-05-07 14:41 汽車工業(yè) -
華為售賣的首款車交付或延期
2021-05-07 10:45 華為 -
上海車展閉幕了,可我并不想“擁抱”這些變化
2021-04-30 19:51 汽車工業(yè) -
蔚來一季度經營性虧損收窄至3億元 百萬年產能新工廠開工
2021-04-30 16:09 汽車工業(yè) -
從天美改名創(chuàng)維,看黃宏生的投機本性
2021-04-29 20:02 汽車工業(yè) -
有變數(shù)?外媒稱華為欲尋北汽ARCFOX品牌控制權
2021-04-29 15:51 汽車工業(yè) -
3月自主SUV榜:H6與CS75輪番上陣,博越何時再入伙?
2021-04-27 17:52 汽車工業(yè) -
被傳與上海車展特斯拉維權事件有關,蔚來:已收集證據(jù)報案
2021-04-27 15:44 網絡謠言 -
以身涉險,勉強維持市場份額的東風日產強推三缸奇駿
2021-04-27 13:56 汽車工業(yè) -
Honda全球電動化時間表定版
2021-04-27 13:05 汽車工業(yè) -
即便奇瑞銷量已不是第一,但技術第一還是要爭取
2021-04-27 10:04 汽車工業(yè) -
“把數(shù)字世界帶入每一輛車”
2021-04-26 23:06 汽車展 -
紅旗立志2023年年銷百萬輛?要數(shù)量不如要質量
2021-04-26 11:10 汽車工業(yè)
相關推薦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評論 122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評論 186最新聞 Hot
-
“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
尷尬!萬斯舉起獎杯,底兒掉了......網友:美國制造?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
“特朗普,白日做夢”
-
英國人也火大:中國對特朗普的評價,很難不贊同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美財長污蔑中國“奪走”拉美礦權,中方駁斥
-
果然,又威脅歐洲:中國還是美國?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席卷網絡,爭議來了
-
“彪馬叔”挨批:吃頓飯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忽悠上了:第一個行動的,可以得到“最好的協(xié)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