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nèi)燃機生死局 三缸機竟成最后絕唱?
關鍵字: 三缸內(nèi)燃機來源:每日汽車 作者:馮金剛
沒有永遠的存在,只有永恒的創(chuàng)新,汽車工業(yè)也蓋莫如是。
在當今節(jié)能減排的時代劇變下,這種邏輯表現(xiàn)變得更為明顯,譬如電能取代油氣,電機取代內(nèi)燃機,三缸機取代四缸機等等。
尤其是三缸機取代四缸機,愈發(fā)成為各大車企短期內(nèi)應對節(jié)能減排的第一手段。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國內(nèi)在售的三缸車品牌已超過20個,未來五年內(nèi)將超過60個,幾乎覆蓋所有主流品牌。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各大車企此次并非淺嘗輒止,不僅僅是在一兩個車型上初做試水,而是持續(xù)增加三缸車型的投放速度與力度,發(fā)出對三缸機強烈篤信的信號,比如寶馬1系與別克英朗等全系都搭載了三缸機。
決心所至,可見一斑。
三缸機,曾經(jīng)因成本較低,被不少車企用于低端車型上,因為當時的技術尚不成熟,以致給消費者留下低端、乏力與抖動大的不良印象。之后,伴隨著廉價車市場的萎縮,三缸機也逐漸瀕臨被世人遺忘的邊緣窘地。
而如今卻有眾多車企奮而發(fā)力三缸機,一度低到塵埃里的三缸機竟然實現(xiàn)了咸魚大翻身,成為了市場的寵兒,這一戲劇性的轉(zhuǎn)變,到底原因何在?
為了解密背后的真相,了解三缸機從魚腩到香餑餑蛻變的背后故事,本刊記者向從事三缸機開發(fā)工作的劉工程師做了相關采訪,力圖通過劉工的開發(fā)者視角,來還原主機廠熱衷三缸機的原因所在。
已非昨日之“魚腩”
魚腩,魚的肚皮肉,意即脆弱、實力差。昔日三缸機給人的印象與魚腩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在多項技術革新后,三缸機大有從魚腩變?yōu)橄沭G餑之勢。
三缸機的最大問題所在,毫無疑問是抖動嚴重。
三缸機基本可以看做是一個直六發(fā)動機的一半。在直六發(fā)動機中,兩個外氣缸同時到達上死點(TDC)位置,其他四個氣缸達到特定的旋轉(zhuǎn)角度,用以平衡發(fā)動機的一階二階慣性力和旋轉(zhuǎn)扭矩。
而在三缸機工作過程中,當前活塞到達TDC時,其他兩個活塞離開TDC或在下死點(BDC)。由于只有三個缸,往復式活塞上的扭矩并不能像直六發(fā)動機那樣匹配平衡。力的平衡一旦被打破,發(fā)動機自然會產(chǎn)生抖動。
在劉工看來,“抖動是三缸機的先天缺陷。”
當然,任何技術都有其先天缺陷,重要的是如何揚長避短。針對三缸機的這個毛病,劉工表示,“目前抑制三缸機抖動的方法主要分為‘主動抑制’和‘被動抑制’,其中我們非常熟知的平衡軸方案就是一種被動抑制?!?
他強調(diào),“即便減震阻尼橡膠墊是一種耗材,會增加一定成本,平衡軸方案依然是被動抑制三缸機抖動最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
主動抑制方案一般有優(yōu)化點火順序、設對稱式雙慣量飛輪、發(fā)動機液壓懸置與混動系統(tǒng)的加持優(yōu)化等。劉工表示,在各種主被動抑制技術的整體優(yōu)化后,三缸機的抖動問題得到本質(zhì)上的提升,消費者可能僅在汽車點火瞬間能感覺輕微的顫動,其它工況很難發(fā)覺與四缸機有顯著差異。
如果說抖動問題得到解決是為三缸機的普及奠定了基礎,那么動力強化則為三缸機取代四缸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差不多十年前,由大眾發(fā)起的渦輪增壓技術大潮無情地沖擊著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市場,大排量自吸被小排量渦輪機沖刷得“一干二凈”。即便彼時對渦輪機還有些許爭議,但時至今日,沒有廠家會懷疑渦輪增壓技術對發(fā)動機小型化變革帶來的重大貢獻。
而觀察時下的三缸機,幾乎都有渦輪增壓技術的加持。是的,渦輪增壓技術正欲“故伎重施”,匡扶三缸機而覆滅四缸機,以進一步深化發(fā)動機小型化的戰(zhàn)略。
可以看出,小排量三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核心性能參數(shù)接近甚至超過了1.5自吸這一黃金排量,這意味著三缸機已經(jīng)具備了替代四缸機的必要條件。
當然,加入渦輪增壓技術只是增強三缸機動力的一個方案,與三缸機更為相得益彰的是混動技術的加入。劉工表示,“三缸機的一大優(yōu)勢便是體積更小,而這正為三缸機與混動系統(tǒng)的集成埋下了伏筆?!?
在混動技術的加持后,三缸機不再提供唯一驅(qū)動力,在機艙增加的一缸空間里可以塞進馬力更大的電驅(qū)動系統(tǒng)。可以說,愈發(fā)成熟的三缸機,為插混或者增程混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不管是渦輪增壓三缸機,還是三缸機混動系統(tǒng),一個很顯著的變化是,今日之三缸機早已非昨日之三缸機,那個魚腩也早已實現(xiàn)華麗的轉(zhuǎn)身蛻變成香餑餑。
內(nèi)燃機最后的情懷寄托
在2018年國際發(fā)動機大獎評選中,2.0升及以下的中低排量全是直列三缸機,除了保時捷2.0T渦輪增壓水平對置發(fā)動機,直列四缸機全軍覆沒。
看到這個結果,同事小林在震驚之余,發(fā)出一記吶喊,“四缸機很快會成為一種情懷供后人瞻仰的?!?
通過以上技術路線分析,三缸機已經(jīng)具備了取代四缸機的必要條件,所以他的判斷并無不妥,替代只是個時間問題。而從三缸機的市場化進程來看,這個時間節(jié)點會很快來到。
“搭載新一代三缸機的別克車型自2017年第四季度相繼上市后,截至今年7月市場累計銷售超過30萬輛?!弊鳛槁氏瘸缘萌讬C市場螃蟹的合資品牌,上汽通用并不算“完全失意?!?
是的,三缸機的推廣并沒有那么糟糕,新一代的年輕消費者還是樂于嘗試“新事物”的。
這背后的邏輯,就像之前習慣了大排量自吸的消費者,初期也會對小排量渦輪增壓產(chǎn)生抵制,但隨著大排量自吸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或者其它因素,部分消費者會嘗試小排量渦輪增壓,最后發(fā)現(xiàn)其實也能滿足自己的需求,能接受各自的利弊。
而得益于渦輪增壓技術或者混動技術,三缸機除了在動力上有明顯提升,更重要的是油耗下降。劉工表示,“一般情況下,同排量的三缸機比四缸機百公里省1~2升油?!?
雖然技術突破與政策壓力是助力三缸機普及的最大推手,但對主機廠來說,成本才是它們熱衷的第一要素。目前,各主機廠對三缸機的成本說法不一,有的說加了平衡軸和其它優(yōu)化設計,成本增加了;而有的則說畢竟少了一個缸,成本下降了。
對于這一點,劉工向本刊記者表示,“三缸機也是工業(yè)品,也需以規(guī)模來定成本,有的主機廠量大,那么成本自然更低,就目前來說,各家的三缸機都處于起步階段,規(guī)模沒起來,但總的來說,同排量三缸機依然比四缸機便宜兩、三百塊錢左右?!?
所以,綜合來看,三缸機時代的到來,既有政策推手,也離不開廠家的熱衷推廣,但最核心的還是取得技術上的突破。正是因為技術上的突破,才使得三缸機“變廢為寶”,才能讓消費者放心地使用。
即便大多數(shù)的我們依然對三缸機仍心存芥蒂,但這股時代大潮已不可阻擋。并且,在節(jié)能減排大趨勢下,在電動汽車時代來臨前,三缸機或許是內(nèi)燃機最后的絕唱。
所以,不管三缸機之前給你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不管三缸機現(xiàn)在發(fā)生了什么進化,作為內(nèi)燃機最后的情懷寄托,你都不應該再投以鄙夷的目光,至少你可以去4S店嘗試一下它們,這樣你才能對新一代三缸機的性能有一個更加客觀的認知。
標簽 汽車工業(yè)- 原標題:三缸機:內(nèi)燃機的最后絕唱?| 三缸機生死局
- 責任編輯:陳昊
- 最后更新: 2018-09-21 15:41:53
-
加盟一汽后首次亮相 賈爾斯·泰勒:愿意迎接挑戰(zhàn)
2018-09-21 11:28 汽車工業(yè) -
特斯拉又一位副總裁將離職 9月已離職5大高層
2018-09-21 10:30 新能源汽車 -
奇瑞的落寞與決心:新能源不可再失
2018-09-21 08:50 汽車工業(yè) -
2019款傳祺GS4 PHEV正式上市 售16.38萬起
2018-09-20 16:24 新能源汽車 -
BAT入局車聯(lián)網(wǎng):產(chǎn)業(yè)鏈該走向“各自為政”還是“創(chuàng)新聯(lián)盟”?
2018-09-20 16:14 智慧交通 -
-
日系發(fā)動機到底神在哪里?沃德十佳發(fā)動機中罷占四席
2018-09-20 13:43 汽車工業(yè) -
汽車電動化后下一個風口,智能網(wǎng)聯(lián)將迎來新一批紅利
2018-09-20 13:32 汽車工業(yè) -
阿里巴巴獲杭州首張自動駕駛牌照 升級汽車戰(zhàn)略由車向路延展
2018-09-20 11:16 汽車工業(yè) -
一場“大躍進”?看市場增速放緩下的車企產(chǎn)能擴張
2018-09-19 21:41 汽車工業(yè) -
外媒:奧迪e-tron純電SUV賣點只剩外觀,德企未來令人擔憂
2018-09-19 17:08 新能源汽車 -
“改邪歸正”?眾泰招來了明星設計師
2018-09-19 17:07 汽車工業(yè) -
要與特斯拉PK生產(chǎn)資質(zhì) 蔚來股價劇烈波動不影響融資
2018-09-19 17:06 汽車工業(yè) -
報告顯示:40.5%的汽車經(jīng)銷商處于虧損狀態(tài)
2018-09-19 15:13 -
吉利被曝拖欠、壓榨供應商 賺得盆盤缽滿怎么成了“老賴”
2018-09-19 13:21 汽車工業(yè) -
8月A級車銷量榜:朗逸、軒逸月銷均破3.8萬輛大關
2018-09-19 11:17 汽車工業(yè) -
“最便宜”AMG新車劍指奧迪S3 梅賽德斯-AMG A35官圖發(fā)布
2018-09-19 11:03 汽車展 -
金龍汽車“騙補門”后凈利翻番 近半市值靠補貼續(xù)命
2018-09-19 10:57 汽車工業(yè) -
修不了!修不起!新能源汽車售后暴露大問題
2018-09-19 10:38 新能源汽車 -
這位車主,你就那么著急嗎?
2018-09-19 08:26 依法治國
相關推薦 -
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42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61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評論 134“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稅” 評論 176最新聞 Hot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
“五角大樓里完全崩潰了”,3名美國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稅”
-
澤連斯基回應:?;?0小時太短,建議30天
-
韓國一戰(zhàn)機飛行訓練中掉落機炮吊艙和空油箱
-
“美國在地球上跟中國爭,卻把太空主導地位拱手讓出”
-
內(nèi)塔尼亞胡:摧毀哈馬斯前不會結束軍事行動
-
超900人簽署“反關稅宣言”,包括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
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
黃仁勛訪華盼繼續(xù)合作,特朗普回應
-
中國男子在TikTok“神評”美國關稅,米爾斯海默秒答:贊同
-
“內(nèi)地電影票房過億那一刻,香港電影就被顛覆了”
-
美國稅局代理局長剛上任三天就被免,“貝森特抱怨他是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