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側記|全國人大大會首場發(fā)布會,我們看到這些變與不變
最后更新: 2023-03-05 15:32:55
在昂揚春意中,我們步入了萬眾矚目的“兩會時間”。
3月4日中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fā)布會開啟。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進程。全國人大大會首場新聞發(fā)布會,海內外高度關注。
不再視頻相見,也不再隔空提問,我們終于等到了一場面對面的新聞發(fā)布會。正午時分,在人民大會堂的新聞發(fā)布廳,全國人大新任大會發(fā)言人王超亮相新聞發(fā)布會?!按蠹液?!很高興與大家見面?!痹诤喍痰拈_場介紹后,王超隨即進入正題,開始回答中外媒體提問,回答簡潔而堅定。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現場注意到,今年的全國兩會,對比過去三年,有了這些變與不變。
3月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大會發(fā)言人王超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新一任大會發(fā)言人亮相,不變的是懇切與堅定
中午12時08分,新一任大會發(fā)言人王超走上前臺,首次與中外記者進行面對面溝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局長金晴中主持了這一場新聞發(fā)布會。
澎湃新聞注意到,接棒張業(yè)遂的現任大會發(fā)言人王超曾在外交部、商務部任職。此番履新前,他就任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簡稱外交學會)會長,系該學會自成立以來最年輕的一任會長。
值得一提的是,王超在外交學會會長任上,也經常參與國際事務,并在聯(lián)合國等國際舞臺上發(fā)出中國聲音。
2021年,王超在出席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時談到,從人類發(fā)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fā)展大歷史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努力。
全國人大大會發(fā)言人又是如何產生的?據介紹,每次大會開幕前一天舉行預備會議,之后舉行第一次主席團會議。主席團會議經表決指定大會發(fā)言人。
與以往相同的是,大會發(fā)言人身著黑色西裝,搭配棗紅色領帶,帶著溫和的笑意,點頭致謝,延續(xù)著以往知無不言和堅定懇切的對答風格。
比如,在回答記者提出的“去年全國人大公布了對外關系法草案,這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意味著什么?中國外交是否會越來越具有攻擊性?”問題時,王超簡潔而堅定地表達了中方的立場。
他表示,一些國家出于私利,頻頻以不符合國際法的方式濫用國內法的域外適用,對外國實體和個人進行肆意打壓,這種做法和這種霸凌行徑被國際社會普遍批評為“長臂管轄”。中方一貫堅決反對這種做法,針對那些對華無理打壓、遏制、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的行徑,中國出臺反外國制裁法等予以反制。
對外關系法作為涉外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有必要對反制和限制措施作出原則性的規(guī)定,中國的核心利益不容損害,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侵犯,對于損害中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行為,侵犯中國公民合法權益的行為,我們在法律中作出相關規(guī)定,予以堅決反制是正當和必要的。
王超重申,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決心和意志是堅定不移的,中國始終恪守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隔屏對話重回現場提問,依然是久違重逢的熱情
過去三年,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新聞發(fā)布會采用網絡視頻連線的形式,身在人民大會堂主會場的新聞發(fā)言人與梅地亞中心分會場的中外記者只能隔屏對話。今天,在全國人大的首場新聞發(fā)布會上,記者們和大會發(fā)言人終于線下重逢了。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注意到,今年的人民大會堂一層新聞發(fā)布廳現場,共設置了6排,百余個座位,與去年的間隔一米的座位不同,如今的中外記者座位已是“緊緊相擁”。
距離發(fā)布會開始40分鐘,現場已經座無虛席。在一排排高舉的雙手背后,不少記者甚至席地而坐,專注聆聽大會發(fā)言人介紹全國人大具體的工作議程并回答記者提問。
在今天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近70分鐘的時間里,王超一共回答了10家中外媒體提問,涉及立法工作、對外關系、國防預算等等。
有關立法工作、對外關系、香港問題、國防預算等中外媒體關注的熱點問題,幾乎是每年全國人大首場發(fā)布會的必答題。澎湃新聞注意到,連續(xù)3家媒體提問涉及外交政策問題,包括外交法律修訂、“一帶一路”倡議、中歐關系等等。
發(fā)布會上,還有媒體關注出臺兩年的香港國安法實施成效問題。王超說,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是“一國兩制”實踐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機制不斷完善,國家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社會秩序迅速恢復,法治得到彰顯,營商環(huán)境不斷改善,發(fā)展重回正軌,香港居民的權利自由得到更好保障,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
民調顯示,75.7%的香港市民對國安法實施的成效感到滿意。
王超表示,去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國安法有關條款作出解釋,闡明了相關條文的法律含義,明確了解決有關問題的方式和路徑,及時妥善解決了香港國安法實施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我們將繼續(xù)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切實維護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qū)憲制秩序,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
針對媒體關心的今年中國國防預算的增幅問題,王超說:“國防預算是國家整體預算的一部分,由全國人大審查批準。人大代表即將審議預算草案。具體的數字,到時候就能知道?!?
王超還表示,國防費的規(guī)模是綜合考慮國防建設需求以及國民經濟發(fā)展水平而確定的,這也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國防費的增長既是應對復雜安全挑戰(zhàn)的需要,也是履行大國責任的需要。中國國防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多年保持基本穩(wěn)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增長幅度也是比較適度和合理的。
“中國的前途同世界的前途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反而是維護地區(qū)穩(wěn)定與世界和平的積極力量?!蓖醭f。
- 原標題:側記|全國人大大會首場發(fā)布會,我們看到這些變與不變
- 責任編輯: 張致遠 
-
工信部部長金壯龍:今年工業(yè)經濟有望回升,這些地方要挑大梁
2023-03-05 15:00 2023兩會 -
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阻礙中國經濟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部長回應
2023-03-05 14:54 2023兩會 -
直播:全國政協(xié)十四屆一次會議記者會
2023-03-05 14:46 2023兩會 -
曾英語喊話外軍艦機,遼寧艦90后女少校來到全國兩會
2023-03-05 14:45 2023兩會 -
來自上海的全國人大代表:強信心穩(wěn)預期,不是因為經濟不好才來鼓勁加油
2023-03-05 14:29 2023兩會 -
馬上評|GDP去年增長3%、今年目標5%左右,意味著什么
2023-03-05 14:25 2023兩會 -
李克強談今年民族、宗教、僑務、國防、港澳臺、外交工作
2023-03-05 12:28 2023兩會 -
賀丹委員:讓中小學生了解人口國情,鼓勵家長參加生殖健康教育活動
2023-03-05 11:47 2023兩會 -
馬丁·拉姆:從改革開放到中國式現代化,我與上海共成長
2023-03-05 11:39 老外講故事 -
甄子丹:希望用動作電影講好中國故事
2023-03-05 11:33 -
十四屆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名單通過
2023-03-05 11:03 2023兩會 -
十四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人選的表決辦法通過
2023-03-05 11:02 2023兩會 -
十四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名單通過
2023-03-05 11:00 2023兩會 -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結束
2023-03-05 10:52 2023兩會 -
首場“部長通道”,工信部長等3位部長接受采訪
2023-03-05 10:43 2023兩會 -
政府工作報告:我們要推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進程
2023-03-05 10:32 2023兩會 -
2023年GDP目標為增長5%左右
2023-03-05 09:55 2023兩會 -
五年累計減稅5.4萬億,降費2.8萬億
2023-03-05 09:33 2023兩會 -
政府工作報告:去年GDP增長3%,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1206萬人
2023-03-05 09:32 2023兩會 -
王廣發(fā)委員:三級公立醫(yī)院5年內應將危重癥床位數升至總床位的10%
2023-03-05 09:25 2023兩會
相關推薦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127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202“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評論 135“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評論 209最新聞 Hot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美國對中國再下黑手,“黃仁勛道出最大擔憂…”
-
遭美施壓限制對華接觸?英財相:蠢死了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印尼讓步了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西藏日喀則市原副市長張云寶被查,長期在水利系統(tǒng)工作
-
輪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滾進服務區(qū)致人死亡,重慶警方通報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錢了
-
“再沒進展,我們就撤”
-
“正事不干雜事一堆,特朗普讓美國科研機構‘徹底崩潰’”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曾供職美頂尖能源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