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故宮損毀文物事件最新進展:事發(fā)時關鍵視頻首度曝光
-
陶夢時間有限
(觀察者網訊)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3件文物破損事件引發(fā)關注。據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中央社”等臺媒11月7日報道,臺“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日赴故宮考察庫房,并要求調閱3件文物破損錄像,以還原事件真相。在多番催促下,故宮院長吳密察才同意在多媒體室放映3件文物毀損時的關鍵視頻與圖片。此前,臺北故宮只表示僅有一件文物,即“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被認定為“人為損壞”。
據臺媒稱,這是首度曝光“案發(fā)現(xiàn)場”關鍵視頻。其中,“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破碎經過得到較為完整的展現(xiàn):在整理文物期間,一名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裝有該文物的錦盒底布脫落,就用雙手托住盒子,使其底面朝上放置在身邊的桌面,開始將布黏上。在黏好布后,這名工作人員拿起盒子,不料盒子的扣子并未扣上,2個文物直接從盒口滑出,其中一個被此人及時用身體接住,另一個也即“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則掉落地面摔碎。
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報道截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損毀文物一事先由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曝出。10月28日,陳以信在臺“立法院”公開舉報稱,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明清文物被工作人員不慎打破,臺北故宮院長吳密察屢次下“封口令”以隱瞞實情,他要求臺“行政院長”蘇貞昌下令徹查。
當日下午,吳密察召開記者會,承認共有3件文物出現(xiàn)破損,分別是“明 弘治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以下簡稱“雙龍小碗”)、“清 康熙 暗龍白里小黃瓷碗”(以下簡稱“小黃瓷碗”)以及“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以下簡稱“青花花卉盤”),但表示僅最后一件為人員疏忽導致?lián)p壞,從桌上掉到地上摔成“一片一片”。
據臺“中央社”報道,同一天,臺北故宮博物院也發(fā)聲明表示,故宮器物處瓷器科人員在2021年2月3日、2022年4月7日打開文物包裹后發(fā)現(xiàn),“雙龍小碗”、“小黃瓷碗”破損;2022年5月19日整理文物時,由于人員在作業(yè)過程中疏忽,致“青花花卉盤”掉落破損。工作人員皆隨即依程序通報至院長,院長及副院長接獲3案通報后,隨即下令交由政風室進行調查。而政風室調查結果是,“雙龍小碗”及“小黃瓷碗”破損查無人員疏失,“青花花卉盤”則明確為人員操作疏失。
受損的三件文物
在10月31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又提交了“雙龍小碗”和“小黃瓷碗”的初步調查報告,稱文物破裂或系關鐵箱時因人為施力按壓或空間縮減導致文物碰撞,也可能是之前有肉眼無法看見的暗傷或裂璺(音同“問”,陶瓷器將裂開時的痕跡)。 而另一件被認定為“人為損壞”的“青花花卉盤”的調查報告,臺北故宮博物院并未提交。
在臺北故宮遲遲不交出“青花花卉盤”的調查報告之際,院長吳密察卻在3日上電視節(jié)目,開始公布“青花花卉盤”的部分損毀調查結果和處罰決定。
據臺媒TVBS11月4日報道,吳密察描述了工作人員“失手”打碎文物的過程,稱事發(fā)于今年5月19日,當時工作人員在整理文物。其中有一個裝有6件文物的錦盒,一位工作人員整理時先從盒中取出了4件文物,他忘記提醒同事錦盒內還有文物,甚至還忘了把盒子的扣子扣上。另一名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這個錦盒里面的布有些脫落,就想著把布粘回去,他誤以為錦盒內的6件文物已經全部取出,就直接把錦盒翻過來修補,里面尚未取出的兩件文物就這樣掉落出來,其中一個被接住,另一個“青花花卉盤”則被摔在地上碎掉了。
至于處罰決定,據吳密察稱,那名翻錦盒致使文物摔碎的工作人員因執(zhí)行公務疏失,處以一次記大過處分;另一名工作人員則因未妥善照管取出的文物盒,在盒內還有文物的情況下也沒有扣上盒子系帶,導致他人因疏失而損毀文物,被處以申誡2次處分。
吳密察的說辭以及對涉事工作人員的處罰力度引發(fā)島內輿論不滿,臺“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7日赴臺北故宮考察庫房時,就要求調閱3件文物破損錄像,以還原事件真相。
據“中央社”7日報道,當時國民黨“立委”林德福質疑,臺北故宮稱打開“雙龍小碗”及“小黃瓷碗”包裹后發(fā)現(xiàn)破損,但若故宮不公布事發(fā)當下錄像,“問題很大”。對此,故宮政風室主任趙莉菁回應稱,調查過程確實有調閱錄像,“雙龍小碗”及“青花花卉盤”皆有完整錄像視頻,但“小黃瓷碗”只有平均間隔不到幾秒的密集截圖,以此還原時間順序。
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質問“為何只有截圖”,趙莉菁回稱,因為“小黃瓷碗”當時采取的是線上調閱監(jiān)視錄像的方式,無法線上下載,于是沒有完整錄像。鄭正鈐繼續(xù)質疑,此事牽涉到臺北故宮標準作業(yè)程序問題,為何“小黃瓷碗”和“雙龍小碗”狀況一樣,卻有不同處理方式,而且還沒有影片。隨后,多名“立委”也紛紛要求調閱錄像畫面,以還原事件真相。在多番催促下,故宮院長吳密察才同意在多媒體室放映3件文物毀損時的關鍵視頻與圖片。
據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7日報道,這是首度曝光“案發(fā)現(xiàn)場”關鍵視頻。在第一件文物“雙龍小碗”錄像中,可以清楚看到工作人員提件時發(fā)現(xiàn)文物破損,并立刻拿起相機拍照存證。第二件文物“小黃瓷碗”并無錄像,臺北故宮博物院采用密集截圖的方式留證,這是3件文物中唯一一件沒有視頻記錄的。
至于第三件文物“青花花卉盤”,通過事發(fā)錄像可以看到,它被打碎的過程與吳密察3日所描述的大致吻合。在事發(fā)前,一名臺北故宮工作人員正在整理裝有“青花花卉盤”的錦盒,此人先取出4件文物,各置2件于自己和對面另一名工作人員的桌上,隨后此人就把盒子蓋起,整理起面前的文物,而并未把錦盒的系帶系上。
之后,另一名工作人員過來準備整理文物,但發(fā)現(xiàn)這個裝“青花花卉盤”的錦盒底布脫落,于是就用雙手托住盒子,使其底面朝上放置在身邊的桌面,開始將布黏上。過程中此人似乎未與他人有交談,也并未發(fā)現(xiàn)還剩2個文物沒取出。在黏好布后,這名工作人員拿起盒子,但由于盒子的系帶未系上,文物直接從盒口滑出,其中一個被此人及時用身體接住,另一個即“青花花卉盤”則掉落地面摔碎。據聯(lián)合新聞網稱,瓷器掉落時,現(xiàn)場觀看的媒體也緊張到發(fā)出驚呼。
雖然臺北故宮已將相關視頻公布,但外界對此仍有諸多質疑。據聯(lián)合新聞網稱,7日當天,陳以信指出,這件事凸顯很多問題,如第一件瓷器破掉是在去年2月,但調查非常延宕,2月3日事發(fā),9日才交政風室,然后才開始調閱資料,到了3個月之后,才要求相關單位發(fā)動調查,人員約談長達半年。而院長吳密察說第一時間跟蘇貞昌報告,但實際上是在半年后才處理。而到了第二、第三件瓷器打破,內部知情不敢報,因此才有人向他檢舉。
陳以信還質疑稱,近年吳密察大動作調整,包括故宮內部處室大量整并,用的都不是專業(yè)人員,批其“用意識型態(tài)處理事情”。此前,陳以信就曾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對文物輕忽至此,是因為民進黨當局意圖在臺北故宮搞“去中國化”,他們?yōu)榇瞬幌б雅_北故宮南院降格為亞洲藝術博物館。這也是民進黨政府刻意忽視故宮專業(yè),意識形態(tài)先行,用外行領導內行的原因。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陶夢 
-
“賣了8000張通行證”?烏魯木齊警方通報
2022-11-07 22:33 抗疫進行時 -
高校一院長被舉報多次騷擾女下屬,校方回應
2022-11-07 19:52 -
呼和浩特:全面排查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舉一反三全力整改
2022-11-07 18:04 抗疫進行時 -
北京回應“市民對進返京政策疑慮”
2022-11-07 17:28 抗疫進行時 -
疫情防控期間聚集飲酒,呼和浩特玉泉區(qū)多名干部被處分
2022-11-07 17:28 抗疫進行時 -
航空工業(yè)董事長:堅決不能成為國家足球隊,爭取成為國家乒乓球隊
2022-11-07 16:27 航空航天 -
臺灣籍漁船海上起火,浙江漁民勇救48名船員
2022-11-07 15:26 兩岸關系 -
一位陽性密接外賣員的一天:工作16個小時只吃了一頓早餐
2022-11-07 14:25 抗疫進行時 -
內蒙古發(fā)現(xiàn)一處距今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遺址
2022-11-07 14:22 -
“這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標志,也是對抗逆全球化的平臺”
2022-11-07 13:50 進博會 -
國家網信辦:外企擔心在華經營受限完全沒必要,中資外資一視同仁
2022-11-07 12:54 網絡戰(zhàn)線 -
對互聯(lián)網平臺整頓是否已完成?網信辦回應
2022-11-07 12:54 網絡戰(zhàn)線 -
浙江宣傳:“層層加碼”與“動態(tài)清零”完全相悖
2022-11-07 11:47 抗疫進行時 -
法國核電巨頭五赴進博:與中方伙伴開拓更廣闊市場
2022-11-07 11:13 進博會 -
被點名后,南充刪除“自費”集中隔離要求
2022-11-07 10:41 抗疫進行時 -
工信部批復組建國家石墨烯創(chuàng)新中心
2022-11-07 10:41 科技前沿 -
《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白皮書發(fā)布
2022-11-07 10:16 網絡戰(zhàn)線 -
進博會進行中,我國企業(yè)與多家國際能源公司簽約
2022-11-07 09:57 進博會 -
國家發(fā)改委:支持民營企業(yè)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戰(zhàn)略任務
2022-11-07 09:54 -
頂尖科學家們的憂慮:開放極其重要,科學要發(fā)出更強音
2022-11-07 09:51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
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評論 113日本人大幅拋售美國國債,逼停特朗普? 評論 247“關稅猶如泰山壓頂,將‘不可逆轉’傷害美國經濟” 評論 115“史無前例”,英國政府將接管英國鋼鐵公司 評論 200“特朗普關稅增加金融危機風險,歐洲需要答案” 評論 38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關稅增加金融危機風險,歐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輪間接談判結束,伊朗外長:雙方希望在最短時間內達成協(xié)議
-
美國小企業(yè)哀嘆:我們呢?我們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參與加密貨幣項目,獲利近10億美元”
-
旅美數十年后,中國明星數學家夫婦回國
-
美國低調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xiàn)首個松動信號”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
“對抗中國主導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
“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寧分享肯尼迪講話
-
又威脅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稅”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
馬斯克“不安”了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藥活性成分性命攸關,美國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