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輔助生殖技術需求飆升:我國每年約30萬名試管嬰兒誕生
據(jù)央視財經(jīng)9月14日報道,在我國正式放開“三孩”生育政策后,人們最關注的兩大焦點,一個是生育、養(yǎng)育成本,另一個是生育能力的問題。隨著近幾年不孕人群的增長,輔助生殖技術也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選擇。
三孩政策落地,輔助生殖技術需求上升
在北京一家三甲醫(yī)院記者看到,輔助生殖科門口有不少患者在排隊等候。記者發(fā)現(xiàn),在排隊的人群中,絕大部分人的年齡都超過了30歲。盡管前臺的工作人員已經(jīng)表示沒有號了,但很多患者還是不斷徘徊,沒有立刻離開。
圖自央視財經(jīng)
解放軍總醫(yī)院婦產(chǎn)醫(yī)學部副主任 商微:我是一上午的門診,但是要看一天,最多的時候一天接待230人。
不少輔助生殖科的醫(yī)生告訴記者,最近兩個月,隨著國家放開三孩政策,前來咨詢輔助生殖的患者,較以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颊叩钠骄挲g在36歲左右,較前兩年也有所上升。
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結婚登記女性的年齡占比中,35歲及以上非最佳育齡婦女的占比正逐年增加。晚婚晚育與不孕不育增加的趨勢也高度重合。目前,我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已經(jīng)攀升至約12%至18%。
專家告訴記者,在輔助生殖的各種技術中,目前最主流的一種是“體外受精”方式,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試管嬰兒”。我國每年約有30萬名試管嬰兒誕生。
輔助生殖技術醫(yī)療資源分布不均,異地治療十萬起步
在調(diào)查中記者了解到,雖然目前輔助生殖技術相對成熟,但由于醫(yī)療資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這也給不少患者帶來了困擾。
目前,在全國范圍,經(jīng)批準開展輔助生殖技術的醫(yī)療機構共有523家,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全國各地的患者有不少都只能選擇跨省市治療。
圖自央視財經(jīng)
患者:來這邊還要花錢,經(jīng)濟還是比較緊張的。我從六月份就開始就診了,有些人已經(jīng)就診兩三年了。
記者在北京多家醫(yī)院了解到,包括檢查和治療在內(nèi),每次做試管嬰兒的費用一般在3.8萬元到5萬元之間。有半數(shù)以上的患者需要兩次或兩次以上才能成功,按照一次促排可以移植兩次來算,超過三次都不成功的這些患者,付出的費用將超過10萬元。
圖自央視財經(jīng)
對于異地就醫(yī)的患者而言,往返兩地的交通費、食宿費用、誤工費等相加,也是相當大的一筆花費。
圖自央視財經(jīng)
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中國輔助生育市場規(guī)模約為354.73億元,較上一年增長了12.9%。同時,受益于三孩政策落地與輔助生殖服務能力的提升,中國輔助生育的滲透率也進一步提高。
專家:輔助生殖效果因人而異,三代并不比二代強
隨著科技的進步,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在逐步上升,輔助生殖技術從助孕到優(yōu)生優(yōu)育,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患者:我覺得這種技術很好,一個孩子帶給家庭的這種幸福感是不可比擬的。
患者:一次試管就成功了,打算過一年,考慮再要二胎。
醫(yī)生告訴記者,試管嬰兒的成功率跟女方年齡有著密切關系,伴隨年齡增長、卵巢功能的衰退,其成功率將逐漸降低。有的患者一次手術就能成功,而有的患者則是經(jīng)歷了十余次手術,心理壓力非常大。
圖自央視財經(jīng)
患者:因為我歲數(shù)比較大,一直沒能配成一個優(yōu)秀的胚胎,但我還是不甘心,今天取卵是第七次。
專家表示,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目前試管嬰兒的技術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第三代。但是,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并不是后一代技術比前一代技術成功率更高。試管嬰兒不同的技術,適應不同的人群,應根據(jù)每對夫婦不同的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方案。
圖自央視財經(jīng)
北京家恩德運醫(yī)院院長 劉家恩:一代二代試管技術是用不同的方式讓卵母細胞受精,所謂的第三代是從小胚胎上取細胞,主要是針對有遺傳病或有反復流產(chǎn)、不良孕史的病人,并沒有真正科學上的分代。
標簽 醫(yī)學- 原標題:需求飆升!我國每年約有30萬名試管嬰兒誕生!超半數(shù)患者做試管嬰兒費用超10萬
- 責任編輯: 李麗 
-
67歲老太12年無法退休,只因莫須有的“領導不同意”?
2021-09-15 13:21 -
蔡英文稱大陸“鄰國”,國臺辦回應
2021-09-15 11:13 臺灣 -
官方回應“長沙女檢察官自爆經(jīng)商存款數(shù)百萬”
2021-09-15 10:52 -
中辦 國辦印發(fā)《關于加強網(wǎng)絡文明建設的意見》
2021-09-15 09:44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新增本土50+1,均在福建
2021-09-15 08:5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時政新聞眼丨陜西考察第二天,這個主題很鮮明
2021-09-15 08:26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全球首次!中國團隊精確描繪德爾塔完整傳播鏈
2021-09-15 07:0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阿里女員工案”飯局照片曝光
2021-09-14 23:05 -
千億級電力裝備新央企誕生!國家電網(wǎng)主輔分離再邁步
2021-09-14 22:53 國企備忘錄 -
4天內(nèi)第2起“詐彈”,香港航空飛上海航班被迫折返
2021-09-14 22:27 航空安全 -
東莞將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列入人才落戶負面清單
2021-09-14 22:18 -
藝人被路人罵“娘炮”引發(fā)討論:到底什么是“娘炮”?
2021-09-14 21:34 -
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同比跌40%
2021-09-14 21:25 中國房市 -
溫州研判:福建莆田等地疫情外溢輸入風險極高
2021-09-14 21:2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李克強考察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新冠病毒變異快,要加大藥物研發(fā)力度
2021-09-14 21:03 -
鴻蒙下礦山!礦鴻操作系統(tǒng)上線
2021-09-14 20:18 大公司 -
臺當局為訪立陶宛找了個“理由”
2021-09-14 19:59 臺灣 -
上海證券首席市場分析師被免職,或與直播宣傳虛擬幣有關
2021-09-14 19:45 -
東盟歡迎香港尋求加入RCEP
2021-09-14 19:35 香港 -
長沙一區(qū)紀委工作人員網(wǎng)絡炫富?區(qū)紀委:正在自查
2021-09-14 19:30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國低調(diào)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xiàn)首個松動信號”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
“對抗中國主導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
“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寧分享肯尼迪講話
-
又威脅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稅”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
馬斯克“不安”了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藥活性成分性命攸關,美國被卡脖子了”
-
中國同意,西班牙:歡迎
-
美國特使:烏克蘭可能會“像二戰(zhàn)后的柏林一樣”被分區(qū)駐軍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間,美國不再是避風港”
-
美債拋售潮繼續(xù),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chuàng)2001年來最大漲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