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被曝反對G7稱俄羅斯為“侵略者”,反對聯署“挺烏”聯合國草案
-
劉程輝風物長宜放眼量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俄烏沖突爆發(fā)三周年之際,美烏翻臉,與俄走近的趨勢,令美歐跨大西洋關系裂痕愈發(fā)明顯。
過去幾年,七國集團(G7)每逢2月24日——也就是沖突爆發(fā)日都會發(fā)表聲明,斥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但英國《金融時報》20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美國今年反對在聯合聲明中將俄羅斯稱為“侵略者”,美方舉動可能會對G7的團結造成破壞。此外,美方還被曝拒絕在聯合國共同發(fā)起一項譴責俄羅斯并支持烏克蘭的決議草案,凸顯美國的重大政策轉變。
西方官員稱,美方特使反對G7自2022年以來在聲明中使用的“俄羅斯侵略”等類似措辭。
一位了解此事的官員告訴《金融時報》:“我們堅決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不能一概而論。它們不是一回事。”
這名官員補充道:“美方正在阻止使用這種措辭,但我們仍在努力,希望能達成協議”。
據基輔官員稱,澤連斯基與特朗普的烏克蘭問題特使基思·凱洛格會談后,原計劃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在美國的要求下被取消,這進一步顯示出雙方不友好態(tài)度。
但澤連斯基表示,他20日與凱洛格進行了“一次內容豐富的良好對話”,兩人討論了戰(zhàn)場局勢,“以及有效的安全保障……我們已經提出了實現成果的最快、最具建設性的方法”。
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拒絕發(fā)表評論。
當地時間2月18日,美國和俄羅斯代表團在沙特舉行會談 視覺中國
去年,G7領導人的聲明中五次提到了俄羅斯的“侵略行為”。去年G7在聲明中說:“我們呼吁俄羅斯立即停止侵略戰(zhàn)爭,并完全無條件地從國際公認的烏克蘭領土撤出其軍隊?!?
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堅持軟化措辭,將這場戰(zhàn)爭描述為“烏克蘭沖突”,這反映了美國政策的更廣泛轉變。
美國國務院近期的聲明也使用了類似措辭,包括國務卿魯比奧在利雅得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晤后的一份紀要中,兩次提及“烏克蘭沖突”。
路透社20日報道也佐證了上述消息。報道援引兩位知情人士的話說,美國反對G7在下周發(fā)布的一份聲明中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
三位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G7 計劃在24日舉行一次電話會議,但到目前為止,美國仍反對使用“俄羅斯侵略”這樣的措辭。上周G7外長發(fā)布的一份聲明中沒有提及俄羅斯的“侵略行為”,只是提到了“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毀滅性戰(zhàn)爭”。
除了措辭上的變化,三名外交領域消息人士對路透社表示,美國還拒絕共同發(fā)起一項紀念“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周年”的聯合國決議草案,該草案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并再次要求俄羅斯撤出其軍隊。這可能是烏克蘭最強大的西方盟友美國的一個重大轉變。
路透社看到的這份聯合國決議草案“呼吁緩和局勢,早日停止敵對行動,并根據《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和平解決針對烏克蘭的戰(zhàn)爭……”。草案還強調了“全面執(zhí)行應對侵略烏克蘭而通過的相關決議的必要性,特別是要求俄羅斯聯邦立即、完全和無條件地從烏克蘭國際公認邊界內的領土上撤出所有軍事力量”。
一位消息人士說,“在過去幾年里,美國一直共同發(fā)起此類支持烏克蘭實現公正和平的決議?!币晃煌饨幌⑷耸糠Q,該決議正由50多個國家發(fā)起,但他拒絕透露這些國家的名字。
另一位要求匿名的外交消息人士說:“目前的情況是,他們(美國)不會簽署該決議?!痹撓⑷耸垦a充道,目前正在繼續(xù)努力尋求其他國家的支持,包括發(fā)展中國家。
美國駐日內瓦聯合國使團的一位發(fā)言人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隨著美俄撇開烏克蘭和歐洲開展談判,最近幾天,特朗普與澤連斯基的矛盾逐漸公開化。
2月18日,特朗普在記者會上炮轟澤連斯基的領導能力,他表示,澤連斯基本可以達成?;饏f議,三年前就該結束這一切,就不應該開始這一切,
他還稱,烏克蘭到現在都沒有舉行選舉,澤連斯基支持率已下滑到了4%。
澤連斯基針鋒相對,次日直指俄羅斯在散布虛假信息,而特朗普活在這種“虛假信息空間里”。
僅僅數小時后,被激怒的特朗普便在自家“真實社交”平臺發(fā)文,厲聲斥責這位烏克蘭總統不過是“有點成就的喜劇演員”“未經選舉的獨裁者!”
特朗普還警告澤連斯基抓緊采取行動實現和平,否則“他的國家很可能不復存在”。
另一邊,美俄關系近來呈現出升溫跡象。特朗普13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說,他想讓俄羅斯重返G7?!拔液芟胱屗麄儯ǘ砹_斯)回來。我認為把他們趕出去是個錯誤。這不是喜不喜歡俄羅斯的問題……他們應該坐在談判桌上。我認為(俄總統)普京很想回來?!?
特朗普認為,如果八國集團存在,烏克蘭問題可能就不會出現。特朗普還稱,在他第一個總統任期內,就主張讓俄羅斯重返七國集團。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4日對此回應說,八國集團已經失去了意義,因為它聚集的國家并不是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領頭羊,俄羅斯對以二十國集團(G20)形式開展的建設性工作更感興趣。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劉程輝 
-
烏克蘭禁了這個平臺?
2025-02-21 11:33 烏克蘭之殤 -
“在美中國人”PK“在華中國人”?
2025-02-21 11:25 人工智能 -
美量子企業(yè)高管急了:別讓中國人進國家實驗室,他們太會“偷”
2025-02-21 11:07 美國政治 -
南部戰(zhàn)區(qū):菲方反咬一口,誣稱中方行為“危險”
2025-02-21 10:40 南海局勢 -
馬斯克:正考慮審計美聯儲
2025-02-21 10:40 美國政治 -
第一個月就盤點“成就”:廢除DEI、恢復死刑…
2025-02-21 10:33 特朗普 -
美國不去就不去,硬扯什么中國?
2025-02-21 10:2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污蔑中國的團隊,被特朗普端了
2025-02-21 10:1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魯比奧安撫歐洲人:別緊張,就是測試下”
2025-02-21 10:08 烏克蘭之殤 -
尹錫悅彈劾案預計3月中旬宣判
2025-02-21 09:06 三八線之南 -
南非總統會見王毅:珍視南中高度互信,視中國為可靠的朋友
2025-02-21 08:34 -
涉及中國,美國務院網站又改了…
2025-02-21 08:33 中美關系 -
“我要告訴特朗普,對俄軟弱,還怎么跟中國打交道”
2025-02-21 08:16 法國見聞 -
直擊押解現場!緬甸妙瓦底電詐嫌犯遣返細節(jié)披露
2025-02-21 07:37 打擊網絡詐騙 -
巴拿馬總統:已指示外長,與美軍方官員會晤時拒談“中國影響”
2025-02-21 07:24 -
美參議院投票批準卡什·帕特爾出任聯邦調查局局長
2025-02-21 06:42 美國政治 -
波蘭呼吁,用被凍結俄羅斯資產為烏克蘭提供援助
2025-02-21 06:42 烏克蘭之殤 -
王毅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2025-02-20 23:35 中俄關系 -
冒著“激怒特朗普”的風險,馬來西亞也要辦這個峰會
2025-02-20 23:19 -
三年來首次!美國拒絕了
2025-02-20 22:53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評論 154“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評論 155最新聞 Hot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
英國人也火大:中國對特朗普的評價,很難不贊同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美財長污蔑中國“奪走”拉美礦權,中方駁斥
-
果然,又威脅歐洲:中國還是美國?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席卷網絡,爭議來了
-
“彪馬叔”挨批:吃頓飯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第一個采取行動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協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
特朗普想幾乎全砍聯合國、北約經費,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補
-
開幕首日就翻車:大阪世博會標志性建筑漏雨,2億日元廁所用不了
-
“你不該向一個比你強大20倍的國家開戰(zhàn),然后希望別人給你導彈”
-